《安吉白茶文化苑》

《安吉白茶文化苑》《安吉白茶文化苑》
《安吉白茶文化苑》是龔國富先生編著的傳統文化茶文化作品集。龔國富先生於10多年前,約請各界專家學者作家詩人書畫家從白茶的12個方面寫詩、題字、作畫,製成300多件陶瓷工藝精品,於2004年建成“安吉白茶文化苑”。本書即是對白茶文化苑的紙質書面展示。以藝術地展示安吉白茶的歷史、現實和特色,以白茶文化服務白茶經濟。該書集於2013年10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目錄


白茶祭
白茶文化苑簡介
白茶詩詞展示
白茶書法展示
白茶圖片展示

作品導讀

安吉白茶文化苑簡介
•以地方特色開辦專題高雅的白茶文化苑一一全國首創。
•以詩歌形式系統地讚頌白茶產品一一全國首創。
•以陶瓷藝品為載體,以詩、書法規模地體現白茶文化一一全國首創。
安吉白茶文化苑坐落在安吉溪龍鄉白茶街東首大山塢茶場內,是茶與詩書畫陶瓷聯壁的專題文化苑,其獨特、高雅、精羹、是全國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安吉白茶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開發成功,1999年獲中國第三屆中茶杯金獎第一名,1999年至2004年取得國際金獎五連冠。目前已發展白茶l0萬畝,產值14.5億。為使白茶不僅有神奇的內質,同時也有一流的文化,於1999年開始研究、策劃、設計白茶文化苑。一是從歷史資料中查找有關資料。二是根據安吉的風土人情、自然風光和白茶神奇特殊,從白茶出山、盛世開發、白茶獻瑞、白茶高貴、白茶惠農、白茶交友、白茶養生、白茶精神、白茶榮譽、白茶之鄉、臼茶生產六程式、白茶開茶節十二個方面,請諸多學者、專家、詩人、書畫家以詩歌形式,創作了百餘首的白茶詩及名甸,經浙江大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所專家審定,並請全國知名書畫家王驚濤、朱玉成、溻兆基、傅尚輯、陶紫正、曹壽槐、毛祖斌、劉伯南、陳琪、潘渭濱等以正、草、行、篆書寫,結合陶瓷工藝品創作,特製三百多樣件。在製作白茶文化陶瓷工藝品創作中,得到了中國陶瓷工藝美術大師董建明、程苗根,國家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張子威,江蘇工藝美術大師張紅華,中國藝術大師汪桂英,景德鎮書畫家協會主席、陶藝家劉赤軍的指導。
在白茶文化苑的開發研究中,注重四個方面的工作:即內容首先要符合本地的自然風貌,白茶特色;注重白茶文化的內涵意義;把白茶的歷史、現實、特色三方面有機結合在一起;其形式要被文化界肯定,茶葉界接受,社會上認可。以傳統詩歌為主體,內容廣泛,通俗易懂,由淺八深,雅俗共賞。
2000年3月7日第一批作品經安吉縣科技局組織省內外專家進行評審。專家認為主題獨特、起點層高、內容高雅、製作精美。2001年4月調部分產品展示於第一屆安吉白茶文化節精品館,接待萬人參觀。2002年4月第二屆安吉白茶文化節組織展示作品二百餘件。2003年4月參加縣委宣傳部組織的浙江衛視國際部風雅錢塘欄目的古鄣風韻、白茶獻瑞專題文化拍攝。2004年4月起正式展出於溪龍的白茶街。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楓親臨參觀並題“安吉白茶文化苑”館名,在參觀現場時說:“辦了白荼文化苑,有了白茶文化,就不是簡單的種白茶、賣白茶,而是通過白茶文化,把白茶產業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這項工作抓得好。”中國茶葉學會名譽會長、《中國茶經》主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參觀後題詞:“弘揚白茶文化、提高白茶產業、發展白茶經濟”同時還書寫安吉白茶“茶中珍品”。浙江省楹聯研究會會長壬翼其參觀後親書楹聯一幅:
“始祖制陶瓷,創中華文明千秋功在;後人研白茶,奪國際金獎四海名揚。”
白茶苑先後接待了來自中國文聯、農業部、上海市文聯、上海市雜技協會、舞蹈協會、上海市藝術家協會、上海市菊花協會領導和港、澳、台、日本、韓國貴賓,得到肯定和好評。
白茶文化苑的部分精品已被中國茶葉博物館、上海市藝術家協會、中國茶葉學會、中國湖州陸羽荼文化研究會、中國南京林散之紀念館、浙江大學等多家單位收藏。

作者簡介

龔國富(1952-)浙江省安吉人。1970年11月參軍,至1976年退伍,回鄉參加工作。先後任南北湖鄉人武部長、鄉長和黨委書記,梅溪鎮黨委書記。為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第四屆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在擔任安吉縣農業局副局長、黨委書記期間,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安吉白茶,推動安吉白茶從不足1000畝快速發展,並於1999年始獲國際金獎。同年首倡“安吉白茶文化”,為“安吉白茶文化苑”創建人。發表有茶文化詩文和其他文章多種。

基本信息

作者:龔國富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六里橋北里甲1號
責任編輯:紅玉
開本:850×1168mm1/16
字數:200千字
印張:6
版次:2013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45.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