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

《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

《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一書說的是考試是煩惱,考試中經常犯同一個錯誤更讓人煩惱。在英語考試中,有些詞語看似簡單,一不小心卻很容易掉進陷阱,掉和不掉之間其實只有小小的一步,只要真正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信馬揚鞭,小事一樁。

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以最新大學英語四六級辭彙表為藍本,結合我國大學生學習英語和參加考試的實際情況,精選大學英語重點辭彙1500餘個,重點講述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最容易混淆和出錯的辭彙,特別是大學英語考試中的常考點,通過正誤對比和分析,為英語學習和考試答疑解惑。

《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前言

對於很多英語學習者來說,辭彙學習是個難點,這個“難”,主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辭彙記憶難,二是辭彙用法難。要解決辭彙的記憶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學習者的努力,要多記(當然能巧記更好),至於辭彙用法問題,那就要複雜一些,有些用法是學生不容易弄錯的,而有些用法則是學生很容易弄錯的;有些用法與我們的母語用法相似,而有些用法則與我們的母語用法不同,甚至相反;有些用法在各級考試中不常考,而有些用法則在各級考試中常常要考,諸如這些問題,對於學生來說,往往都不是很清楚。為了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以上問題,我們根據現行大學英語考試大綱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辭彙表,精心編寫了這本《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奉獻給我們廣大的讀者朋友。
本書的編寫重點是為了解決英語常用詞的用法問題,所涉及的範圍主要是大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所遇到的主要難點和易錯點以及大學英語考試(尤其是四、六級考試)中所出現的常考考點,為了加強此書的針對性和導向性,我們還在其中選用了部分四六級考題、研考題、托福考題等作為分析對象。
本書的編寫本著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為解決學生實際問題服務的原則,從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廣泛處理了學生在學習和考試中需要解決或需要提醒的問題,比如:漢語中說“搬家”,在英語中可直譯為move house 或 move home 嗎? 你很可能認為不行,因為這太像中文了,而事實上它是完全正確地道的英語;又如漢語說“年輕一代”,說成英語是 young generation 嗎? 你很可能認為完全可以,這其實又不行,為此英語習慣上是用younger generation;再如我們經常說“學習知識”“英語知識”等,它們相應的英語是 study [learn] knowledge 和 English knowledge 嗎? 你很可能會同意此說法,而其實又錯了,地道的說法通常是 get [obtain, acquire] knowledge 和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所有這些問題,我們在本書中都儘可能作了較詳盡的分析。另外在書中收錄的有些問題,從表面上看似乎很簡單,但其實考生也經常出錯,尤其是這些看似很簡單的問題經常在各級考試中露面,如 knowledge (知識) 作為不可數名詞,不能有複數形式,這個問題許多考生自認為不會造成很大的困難,現請你做做下面1983年和1984年托福考題連續對此設定的改錯題,你能一目了然地做出來嗎?
1. Langston Hughes always seemed to know exactly who he was, and those knowledges helped make him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writers
A B C D
in the United States.(TOEFL, 83)
【答案】B 錯 (應改為 that knowledge)
2. Classification is a useful approach to the organization of knowledges in any field. (TOEFL, 84.)
A B C D
【答案】C 錯 (應改為 knowledge)
另外,我們在書中還收錄了一些在考生看來很不常見或可能認為是很生僻的問題, 這也是因為它們是各級各類考試的常考考點。比如: in that 作為複合連詞,用以引導原因狀語從句,在口語中很少用,即使在書面語中,考生恐怕也不常見它,我們之所以在書中分析它,是因為它備受各類考試命題專家的青睞,比如1995年的全國四級和六級統考便同時對此知識點作了考查:
1. Liquids are like solids _______ they have a definite volume.(1995年6月四級統考)
A. with that B. for that C. in that D. at that 【答案】C
2. Britain’s press is unusual _______ it is divided into two very different types of newspaper: the quality press and the popular press.(1995年6月六級統考)
A. in how B. in what C. in that D. in which 【答案】C
本書編寫的體例採用“正誤析”的方式,即先確定一個易錯知識點或常考考點,並確定一個適當的中文句子,然後下設一組正誤句,誤句的設定儘量做到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值得說明的是,書中所設誤句可能指多種情況,一是可能指句子本身語法有錯,二是指雖然語法無錯但不合英語習慣,三是指句子本身在語法和慣用法方面都無錯(也就是本身是個正確地道的句子),但其意與所給中文不吻合,這種情況的“誤”,其實是指“誤譯”,而不是“誤句”。正誤句後的分析,原則上是就其上文所給定的知識點進行討論,但為了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我們許多情況下都作了適當延伸、拓寬、歸納、比較等。
對於誤句的判斷標準有時很難確定,比如關於 less 能否用於複數名詞前的問題,現在絕大部分詞書都認為可以用,但它們大都認為那是口語或非正式文體的用法,但也有的詞典未作這種文體上的區別而直接將 less 用於複數名詞前(如1978 年出版的《新英漢詞典》以及1995年出版的《朗文當代英語詞典》等)。對於這類句子我們到底是判為“正”還是判為“誤”呢?這確實使我們感到很為難,但最後我們還是將其貼上了“誤”的標籤,我們的依據是以下三道考題:
1. If we had followed his plan, we could have done the job better with _____ money and ____ people. (1990年高考題)
A. less, less B. fewer, fewer C. less, fewer D. fewer, less
【答案】C
2. The industrial trend is in the direction of more machines and less people. (1981年研考題)
A B C D E
答案:E 錯 (應改為 fewer)
3. Because there were less members present tonight than there were last night, we must wait until the next voting. (1988年研考題)
A B C D
【答案】A 錯 (應改為 fewer)
誠然,人們學習英語是為了運用英語,但我們不能否認現在很多人學習英語是為了應付考試,比如高考、研考、托福考、四級考、六級考等。你在實際的生活中說 less people, less cars, less books 等,可能沒有人會指責你講錯了,但是假若在考試中你這樣寫、這樣選、這樣用,就可能被扣分。有的人可能認為這不合理,甚至認為這不公平,因為有的命題老師他自己可能用 less people 之類的,但他卻不允許他的考生這樣用,其實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為你是學生,他是老師,你還是打基礎的時候,學規矩的時候,你的老師原來也過了這一關。想想看,我們的國小啟蒙老師能教我們的小學生1-2=-1 嗎?否則小學生就成中學生了。又如我們的英語教師能讓剛剛學了幾個月英語的學生將 some 用於否定句和疑問句嗎? 否則這個學生就不是初學者了。以上道理說明了一個問題,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是一個由簡單到複雜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糾正錯誤的過程。我們不能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不能一下子把什麼都學會,否則只能是什麼也學不會。
為此我們認為讀者有必要認識到,學生學習的或考試中測試的大都是一些常見的、規範的、已有定論東西,少見的、非規範的、最新出現的,或某些僅於口語或非正式檔案中的東西通常都受到正規考試的排斥。比如關於 forbid sb from doing sth 這個結構,雖然有少數詞書認為它是可用的,但絕大部分詞書都認為它是錯誤的,同時我們注意到1995年版的《朗文當代英語詞典》卻把該結構用黑體字作為一個固定句型列出並附有例句(Women are forbidden from going out without a veil),然而有趣的是,我國1997 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試題卻有這樣一道改錯題:Because of the recent accidents, our parents forbid my brother and me from swimming in the river unless someone agrees to watch over us.(參考答案認為:from swimming 有錯,應改為 to swim)。再舉一例,關於 dislike 後能否接不定式的問題,我國英語界權威葛傳規先生的《英語慣用法詞典》以及胡雄定先生的《英語常用一千單詞》等均認為 dislike後接不定式和動名詞均可,但是我國1996年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試題的卻有這樣一道改錯題:Some bosses dislike to allow people to share their responsibilities; they keep all important matters tightly in their own hands.(參考答案認為:to allow 有錯,應改為 allowing)。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這裡沒有必要再羅列,我們認為學生一定要牢記:你作為學生,所要學的應該是常見的東西,而不是罕見的東西;應該是多數人用的東西,而不是少數人用的東西;應該是規範的東西,而不是非規範的東西,應該是已有定論的東西,而不應該是尚有爭議的東西等。
基於以上這樣的認識和想法,我們編寫本詞典時,採用了比較保守的做法,因為我們這本書是為學生寫的,而不是為研究者寫的,書中的內容也儘量符合學生學習(尤其是學生參加考試)的實際情況。對於有爭議的語言現象,我們處理得比較謹慎,原則上是只要我們在各類正規考題(如高考、研考、托福考、四六級考等)中發現命題者認為是錯誤的,我們一般判其為錯誤(註:限於我們的水平和手頭的資料,有些判斷很可能帶有主觀性)。對那些少見的、非正式的、 最新出現並漸為人們所接受的語言現象等,我們大都暫判為錯誤,不過對這類問題我們一般都在分析欄中作了簡要的說明,並用“考生宜慎用”“建議考生不要模仿”“建議考生避免使用”等文字對讀者作了提醒。
最後說明一點,儘管我們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有關的資料和詞書,並儘量做到觀點材料出之有據,但限於水平和理解力,有時也難免有主觀臆斷甚至錯誤之處,為敬請各位專家和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大學英語重點詞正誤用法手冊 文章節選

A a/an■ 電話是1876年發明的。 × A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1876. √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1876.析: 若要概括整個類屬,而不是談及其中的每一個,須用定冠詞而不用不定冠詞。又如:The tiger is in danger of becoming extinct.(老虎有種絕種的危險;此處不能說 A tiger…)。比較:A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The horse is a useful animal./ Horses are useful animals. 馬是有用的動物。abandon ■ 他決定放棄這個計畫 × He decided to abandon up the plan. √ He decided to abandon the plan. 析:動詞 abandon(放棄,拋棄,遺棄)通常不與副詞up連用。比較:give up the plan放棄計畫 ■ 他早年棄文學醫。 × In his early days he abandoned medicine to literature. √ In his early days he abandoned medicine for literature. 析:abandon sth for sth 指的是主動地為了某物而放棄另一物,abandon sth (sb) to sth 則通常指被動地放棄某物而將其被另一物取代。比較: abandon a city to invaders 丟下城市任入侵者占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