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內容簡介

苔絲的悲劇,還有其社會道德根源,主要就是男性中心社會中那種強固的婦女貞操觀念。哈代在規定苔絲的思想行為時,始終與這一觀念針鋒相對,批判的矛頭直接指向維護這一觀念的社會和基督教教會。按照世俗的成見陋習,苔絲失身後,或順水推舟甘當亞雷・德伯的姘婦,或想方設法進而使他們的關係合法化,方為良策,而苔絲卻堅持寧可作令人側目的“不正派女人”而不作無愛情的結合。她第一次逃離亞雷・德伯,從純瑞脊回到家鄉的路上,看到路邊用血紅色書寫的宗教誡律“不要犯(姦淫)”,就脫口而出:“呸,我不信上帝說過這種話。”由此刻到她私自給非婚生嬰兒洗禮,苔絲在思想上對世俗成見陋習和教會已經開始懷疑,儘管此時她還相信有上帝和地獄存在,並未徹底擺脫宗教迷信觀念。隨後,“陷淖沾泥”的苔絲離群索居,在默默承受身心的創痛之中,思想上那種離經叛道的變化也日益深刻。這正是她與這種成見陋習及其對自己的影響長期較量的戰果。到苔絲第二次離家,與安璣・克萊相愛並決心與之結合,直至她歷盡波折,最後親手殺死亞雷・德伯,與安璣・克萊潛逃,這全部過程清楚地說明,苔絲對世俗成見陋習的態度是從懷疑到否定,直到反抗,最後以自己年輕的生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哈代不僅以苔絲的思想言行與世俗成見陋習進行抗爭,而且有時親自出馬,徑直擲出投槍。失身後的苔絲,在世俗眼中,簡直已經失去了為人處世的資格,而在哈代筆下,“她的外表,漂亮標緻,惹人注目;她的靈魂,是一個有了近一兩年來那樣紛亂的經驗而完全沒有腐化墮落的婦人那樣的。如果不是由於世俗的成見,那番教育還得算是一種高等教育呢。”如果把書中諸如此類的議論放回到一百年前維多利亞王朝時代去體味,我們更不能不嘆服哈代思想的“前衛”。正因他在塑造苦絲形象過程中,時時融進了這類思想見解,才賦予這一形象更加豐富的內涵和更加深刻的社會批判性。哈代在他隨後所寫的《無名的裘德》里,此類思想見解則更有進一步發揮。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本書目錄

譯本序
原書第一版開言
原書第五版及後出各版序言
第一期 白壁無暇
第二期 陷淖沾泥
第三期 旗鼓重整
第四期 蘭因絮果
第五期 痴心女子
第六期 冤家路狹
第七期 功成願滿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相關資料

《苔絲》是英國著名小說家和詩人托馬斯・哈代(1840-1928)所寫最後兩部重要長篇小說之一,成書問世於一八九一年。此前哈代已發表過十餘部長篇小說和大量短篇,獲得聲譽。《苔絲》這部作品不僅在作者本國,而且在世界範圍,久為廣大讀者所喜愛,為專業研究人士所矚目,為電影、戲劇界的藝術家們所禮遇。

名著名譯(插圖本)--德伯家的苔絲 相關圖書

名著名譯(插圖本)--湯姆叔叔的小屋
包法利夫人
源氏物語(上.中.下)
大師和瑪格麗特
少年維特的煩惱;赫爾曼和多羅泰
沉船(插圖本)
名著名譯(插圖本)----前夜 父與子
愛瑪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