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仕女畫技法》

傳統仕女畫技法 內容簡介

我國的仕女畫起源很古,而技巧成熟、格式完整的仕女畫的出現,要推東晉顧愷之的作品《女史箴圖》。畫中的仕女體態輕盈、面容嫻靜,用“春蠶吐絲”的線描技法,描繪出女性的輕盈曼妙之姿;著色傾向於暖調,用作者感情中的色彩增強主題人物的感染力,體現了我國傳統繪畫“色彩學”中“感情移入”的原則。這是一個值得讚頌的創造。本書又向您介紹傳統仕女畫的技巧和方法

傳統仕女畫技法 本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仕女畫的起源與形成
一 從繪畫角度看仕女畫的發展
二 “仕女”一詞的來源與變化
第二章 歷代仕女畫家及代表作品
一 漢/毛延壽
二 晉/顧愷之
三 唐/張萱、周�P
 四 宋/擊文矩、顧閎中、杜霄、阮郜
五 宋/李公麟、陳居中、李嵩、蘇漢臣、宮素然
六 元/錢選、趙孟俯、張渥、王繹
七 明/仇英、唐寅、吳偉、張路、郭詡、杜堇、尤求、黃石符、陳洪綬
 八 清/顧見龍、焦秉貞、冷枚、崔�A、改琦、費丹旭、顧洛、錢慧安、於集、金廷標、華�恰�
閔貞、任熊、任薰、任頤、錢慧安、吳友如
第三章 歷代仕女畫技法及風格的演變
一 漢、魏、晉
二 唐、五代
三 宋、元
四 明、清
第四章 傳統仕女畫的人物裝飾和動態
一 仕女的髮髻及頭飾
二 仕女的眉式
三 仕女的眉式
四 仕女的頭飾
五、仕女的服裝及環佩
六、仕女的動態
第五章 傳統仕女畫技法
一 如何畫仕女的形象
二 如何用筆用墨
三 如何畫好仕女的手
四 仕女畫著色、渲染的方法
五 顏色的類別及研製方法
六 仕女畫中花紋和圖飾的用法及畫法
結語

傳統仕女畫技法 作者介紹

黃均,字懋忱,北京人,祖籍台灣。1914年生,14歲即進入北京國畫學研究會學習。他最初人徐燕蓀、陳少梅二師,後又從劉凌滄先生學藝。1944年畢業後任該會助教,同年又從山水畫家溥心畲先生學習山水畫及古詩詞。從1938年至1945年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講師,1947年被徐悲鴻先生續聘為該校講師。建國後北京藝專改為中面美術學院,黃均先生一直在該院任國畫系教授。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長期從事工筆重彩人物畫的創作和教學,擅長工筆仕女,是國內著名的有影響的工筆重彩仕女畫家。有些作品被中國美術館等處收藏,並在北京、日本東京等地舉辦過畫展。出版過《中國工筆重彩人物畫技法》等著作。
黃均先生已70餘載,可謂一位成績卓著的教育家與藝術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