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移動接入技術:TDD模式的實現》

圖書信息

書名:下一代移動接入技術:TDD模式的實現
作 者:哈斯(HaraldHaas)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1日
ISBN:9787115239297
開本:16開
定價:65.00元

內容簡介

《下一代移動接入技術:TDD模式的實現》全面地介紹了TDD系統的基本理論,分析了TDD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並對DCA、跳時、無線資源管理、干擾管理、智慧型天線等TDD相關核心技術進行了深入的闡述。《下一代移動接入技術:TDD模式的實現》可供從事移動通信研發、系統設計、網路運營工作的相關技術人員,特別是對TDD感興趣的人員學習,同時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電子、計算機等相關專業師生閱讀參考。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哈斯(HaraldHaas)(英國)麥克勞克林(StephenMcLaughlin)譯者:馬霓劉靜甘小鶯
馬霓,現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移動通信系統資深研發專家。199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博士後證書。2001~2008年在飛利浦亞洲研究院無線通信研究部擔任高級研究員及主任研究員一職,較早參與TD-SCDMA系統研發及標準化工作。發表SCI、EI收錄論文10餘篇,申請國際:PCT發明專利近50項,提交CCSA、3GPP、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等標準化提案和技術報告20餘篇,參與“863”、國家重大專項(信息技術領域)等國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項目數項。
劉靜,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1998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獲工學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獲工學博士學位。中國電子學會會員,IEEE會員,IEICE會員。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及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0餘項,已出版譯著1本。主持並承擔工業和信息化部重大專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國家“863”項目、上海市科委基金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目前感興趣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移動通信、自組織網路、無線網路資源分配等。
甘小鶯,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師,博士。2000年獲工學學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2005年獲工學博士學位(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訪問學者(2009~2010年)。中國電子學會(CIE)會員,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日本電子情報通信學會(IEICE)會員,具有10多年的無線通信技術領域科研開發經歷,主要從事蜂窩移動通信系統小區架構研究,以及無線通信系統物理層傳輸技術、認知無線電技術和資源分配技術的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40多篇學術論文,已申請1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5項已獲授權。擔任多種國際知名電子通信類會議的技術委員會委員和審稿人。作為負責人和核心研究人員先後參與了國家“973”計畫子課題、“863”計畫子課題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重大專項等多個科研項目,並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圖書目錄

第1章本書內容介紹
1.1引言
1.2多用戶接入
l.3蜂窩概念
1.4信道操作模式
1.5本書目標
1.6本書結構
第2章基於碼分多址和時分雙工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
2.1引言
2.2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多址接入方法
2.2.1蜂窩FDMA系統
2.2.2蜂窩’rDMA系統
2.2.3蜂窩SDMA系統
2.2.4蜂窩CDMA系統
2.3TDD內在屬性
2.3.1信道互異性
2.3.2Adhoc和多跳通信
2.3.3忙音概念
2.3.4往返時延
2.3.5同步和信道非對稱性
2.3.6TDD底層的概念
2.4基於TDD的IJ~ITS空中接口
2.5無線資源分配技術
2.5.1固定信道分配技術
2.5.2動態信道分配技術
2.5.3隨機信道分配技術
2.6小結
第3章干擾和容量分析
3.1引言
3.2容量定義
3.2.1理想功率控制下的容量
3.2.2非理想功率控制下的容量
3.3CDMA-TDD系統中的鄰信道干擾
3.3.1鄰信道干擾的性質
3.3.2單幹擾小區
3.3.3多干擾小區
3.4CDMA.TDD系統中的共信道干擾
3.4.1仿真平台
3.4.2性能度量
3.4.3結果
3.5小結
第4章利用時隙反序思想的集中式DcA算法
4.1引言
4.2單個小區中套用時隙反序技術
4.2.1系統模型
4.2.2一種簡單的DCA算法
4.2.3仿真環境
4.2.4仿真結果
4.3多小區環境下的時隙反序技術
4.3.1系統模型
4.3.2DCA算法
4.3.3仿真平台
4.3.4結果
4.4小結
第5章利用時隙反序原理的分散式
動態信道分配(DCA)算法90
5.1引言
5.2問題表述
5.3時隙分配方案
5.4時隙反序算法
5.5系統模型
5.5.1上行鏈路
5.5.2下行鏈路
5.5.3容量和阻塞的定義
5.6結果
5.7小結
第6章基於UTRA-TDD的機會驅動多址接入技術
6.1引言
6.2UTRA.TDDODMA介紹
6.2.1躺:征
6.2.2收集ODMA網路參數
6.2.3ODMA中的其他工作
6.3路徑損耗研究
6.3.1仿真模型
6.3.2干擾特性
6.3.3相關陰影衰落
6.3.4結果
6.4容量覆蓋分析
6.4.1仿真模型
6.4.2功率控制
6.4.3容量限制
6.4.4結果和討論
6.5小結
第7章多跳CDMA網路中的路由
策略
7.1概述
7.2多跳網路的架構
7.2.1拓撲結構
7.2.2CDMA的影響
7.3使用路徑損耗和基於干擾為度量的路由
7.3.1路徑損耗路由
7.3.2基於干擾的路由算法
7.4基於干擾的準入控制
7.5基於擁塞的路由
7.5.1擁塞度量和路由
7.5.2本地擁塞度量
7.5.3集中式的擁塞度量
7.6信令開銷和延遲
7.7結果
7.7.1容量
7.7.2功率
7.7.3網路分配
7.8小結
第8章多跳環境下的動態信道分配
8.1動態信道分配技術
8.2路由和動態信道分配聯合算法
8.2.1同時路由和資源分配
8.2.2時隙分配
8.2.3CDMA可行性條件
8.3結果
8.4小結
第9章無線資源度量估計
9.1套用於無線資源分配的度量估計
9.2無線資源度量映射函式
9.2.1無線資源映射函式建立的過程
9.2.2誤塊率映射函式和用戶數據吞吐量
9.3TDD.CDMA系統中多速率傳輸
9.3.1WWW業務模型
9.3.2多速率傳輸模式
9.3.3TDD.CDMlA系統模型和多速率傳輸模式
9.3.4無線資源度量函式示例
9.4無線資源度量區域
9.4.1多媒體CDMA系統的
功率控制和RRA
9.4.2容量限和總速率
9.4.3基於負載的可預測的無線資源度量區域
9.4.4多媒體業務仿真模型
9.4.5無線資源度量區域的例子
9.5小結
第10章TDD的干擾消除技術
10.1引言
10.2動因
10.3線性預編碼的性能分析
10.4.預編碼技術分類
10.4.1分塊處理技術
10.4.2逐位處理技術
10.5功率調整因子
10.6聯合傳輸
10.7發射機預編碼
10.7.1無約束最佳化
10.’7.2有約束最佳化
10.8去相關預濾波器和聯合最優序列
10.8.1去相關預濾波器
10.8.2聯合最最佳化序列
10.9預。Rake分集
10.10複雜度
10.11其他技術
10.12仿真結果
第11章TDD-CDMA系統的智慧型天線
11.1引言
11.1.1課題綜述
11.1.2智慧型天線優缺點的一般性看法
11.2信道建模問題
11.2.1大尺度傳播特性
11.2.2小尺度傳播特性
11.2.3天線陣列引導矢量
11.2.4上行信道完備模型
11.3信道容量問題——智慧型天線的資訊理論基礎
11.3.1香農容量公式
11.3.2信道容量隨天線陣列增加
11.3.3多用戶容量提升
11.4上行鏈路處理算法
11.4.1時域Rake接收才
11.4.2空時處理
11.4.3上行算法比較
11.5下行鏈路處理算法
11.5.1TDD下行鏈路傳輸利用上行信道信息
11.5.2仿真結果和比較
11.6未來T:DD無線系統
11.6.1OFDM技術簡介
11.6.2將OFDM與空間復用結構結合
11.6.3容量比較
11.6.4.編碼問題
11.7討論和小結
第12章蜂窩0FDMA-TDD
12.1動因與難題
12.2干擾分析
12.2.1功率控制
12.2.2固定發射功率
12.3忙音方法
12.4延遲一吞吐量性能
12.4..1吞吐量性能和丟包
12.4.2延遲性能
12.4.3蜂窩間干擾效應建模
12.5數值結果
12.6套用於蜂窩OFDMA/TDD的忙音措施
12.6.1現存CCI抑制技術
12.6.2基於忙音突發的算法
12.6.3基準——隨機子信道分配
12.6.4系統模型
12.6.5仿真結果
12.7小結
附錄T的求導:無約束最佳化
參考文獻
縮略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