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子孫”玉璧

“宜子孫”玉璧

環與外廓間互動淺浮雕夔龍與乳丁共8組。 環與內孔間雕乳丁158個,背面與正面同,是乳丁減為118個。 出廓部分由透雕夔龍紋組成,紋中間透雕“宜子孫”三字。

(圖)“宜子孫”玉璧“宜子孫”玉璧

1982年春從青州市譚坊鎮馬家冢子東漢古墓中出土。經鑑定,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最完整、最大、最優、藝術性最高的一件。質地為和闐墨玉。圓形出廓,外徑15.4厘米,內徑2.6厘米,出廓5.4厘米,重375克。中部有凸起圓環。環與外廓間互動淺浮雕夔龍與乳丁共8組。環與內孔間雕乳丁158個,背面與正面同,是乳丁減為118個。出廓部分由透雕夔龍紋組成,紋中間透雕“宜子孫”三字。這塊玉璧以體形大,雕技精湛為世人所珍,是目前僅見的有字漢璧,為國家一級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