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砂糖

白砂糖

白砂糖是食糖的一種。是日常生活中最廣泛使用的食糖,烹調中常用,含蔗糖95%以上的結晶體,比綿白糖含水率低,結晶顆粒較大,經過精煉及漂白而製成,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劑。白砂糖顆粒為結晶狀,均勻,顏色潔白,甜味純正,甜度稍低於紅糖。綿白糖為粉末狀,適合於烹調之用,甜度與白砂糖差不多。綿白糖有精製綿白糖和土法制的綿白糖兩種。前者色澤潔白,晶粒細軟,質量較好;後者色澤微黃稍暗,質量較差。

基本信息

白砂糖 白砂糖

一、基本知識

白砂糖是國民生活重要的副食品,也是飲料、食品和製藥工業不可少的

重要原料。白砂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和甜菜,甘蔗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需大量及經

常性雨水來生產糖分,乾旱會嚴重影響單位產量,生長期為每年的4月-10月,榨季為11月

至次年的4月。工廠利用高壓榨取甘蔗糖汁,經過沸騰濃縮,中心分離形成糖結晶,這結晶

稱為粗糖,呈淺棕色。粗糖經過提煉後,成為消費的白砂糖。甜菜生長於溫和氣候帶,我

國甜菜糖年產量較小,僅占白砂糖年產量的20%左右。 根據製糖工藝的不同,白砂糖可分

為硫化糖和碳化糖。碳化糖保質期較長,質量較好,價格相對昂貴。目前我國大部分糖廠

生產的是硫化糖。白砂糖按技術要求的規定分為精製、優級、一級和二級共四個級別。

二、生產和消費

 世界上主要原糖生產國家和地區包括:巴西、歐盟、印度、中國、泰

國、澳大利亞、古巴、南非等。98/99年度全球原糖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162萬噸,預計

99/00年度產量為13130萬噸。世界主要交易糖的市場包括美國咖啡、糖、可可交易所(

CSCE),英國倫敦商品交易所(LCE)和日本東京砂糖交易所。 我國食糖產量近幾年呈增

長趨勢。94/95年度為541萬噸,95/96年度為625萬噸,96/97年為680萬噸,97/98年猛增

至816萬噸,98/99繼續增產為883萬噸,預計99/00年度產量將有所下降。 我國食糖的產

地主要集中在:廣西、廣東、雲南、海南、福建、黑龍江、新疆、內蒙古等省和自治區。

南方是甘蔗糖,北方為甜菜糖,蔗糖占全國食糖產量的80%以上。廣西已連續五年位居全國

蔗糖產量第一,98/99年度產量為382萬噸。 由於國內食品工業、飲料業、飲食業等用糖行

業的迅速發展,糖的消費近年有大幅增長,社會總消費量已由1980年的380萬噸增加到

1999年的逾800萬噸;人均攝入糖為6.7公斤,但仍僅占已開發國家人均耗糖量的1/3左右;

據專家預計,隨著人口的繼續增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對糖的消費量會進一步增加。

三、國家糖業政策

 我國於1991/92年度全面放開食糖市場,不再實行綜合性計畫管理

價格由市場調節,取消憑證定量供應辦法,並形成了各製糖企業歸口輕工部門、各糖酒公

司歸口商業部門的管理體制。目前這種體制也在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競爭和企業重組越演

越烈。同時國家在近幾年採取了以下措施進行巨觀調控:

 (1)建立中央和地方兩級食糖儲備;

 (2)產區實行甘蔗收購價與食糖銷售價掛鈎聯動;

 (3)出台食糖指導價和自律價

 (4)食糖進口由國家計委統籌安排,恢復出口退稅13%。

 (5)對製糖業進行總量控制、結構調整。

 (6)限產、限銷、限用糖精等化學合成甜味劑。

四、近年價格走勢

 93/94榨季,受國際國內食糖供需缺口嚴重,國際市場糖價連連攀

升、甘蔗收購價提高等諸多因素影響,產區糖價一路上揚,在95年初達到4800元/噸的高峰

。此後,甘蔗種植面積大幅增加,大量走私糖衝擊國產糖市,食糖銷售渠道不暢,產區報

價連續下滑,尤其97/98榨季以來受到亞洲經濟危機影響,產區糖價已跌至2500元/噸,

98/99年在大增產的形勢下,產區糖價急劇下滑,跌至1980元/噸。為促使國內食糖生產和

市場穩定,國家加大了巨觀調控的力度,預計99/00榨季國內食糖供求基本平衡偏緊,糖市

有望出現轉機,同時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又給價格走勢帶來新的不確定因素,呼喚著全國性

食糖市場走上歷史舞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