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p[蘇州工業園區(Suzhou industrial park)]

sip[蘇州工業園區(Suzhou industrial park)]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東邊,行政面積278平方公里,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合作的旗艦項目,改革開放試驗田、國際合作示範區,蘇州工業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蘇州工業園區成為全國首個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區域。 在蘇州市新制定的城市總體設計中,明確了蘇州工業園區在“雙城雙片區”格局中的“蘇州新城”地位。 2013年末,蘇州工業園區擁有戶籍人口41.3萬(常住人口102.8萬),流動人口575623人。下轄唯亭街道、勝浦街道、斜塘街道、婁葑街道。 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7.2億元,各類稅收總收入超67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萬元。

建制沿革

建設背景

sip[蘇州工業園區(Suzhou industrial park)] sip[蘇州工業園區(Suzhou industrial park)]

1992年初,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了借鑑新加坡經驗的重要講話。

1992年9月,時任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率團訪問中國,積極呼應鄧小平同志講話,表達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業園區、並以該園區為載體借鑑新加坡經驗的意向。此後,中新雙方圍繞合作開發事宜進行了多次協商和實地考察,最終確定選址蘇州。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發《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覆》(國函〔1994〕9號),同意江蘇省蘇州市同新加坡有關方面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

1994年2月26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定書》、《關於借鑑運用新加坡經濟和公共管理經驗的協定書》和《關於合作開發蘇州工業園區商務總協定書》三個重要檔案。

1994年3月1日,由蘇州市政府承擔的蘇州工業園區“六通到邊”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全面展開。

1994年4月20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批借鑑培訓團(規劃建設)赴新加坡培訓。借鑑新加坡經驗正式開始。

1994年4月21日,首批中、新聯合招商團赴歐洲招商。

1994年4月29日,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將婁葑鄉和跨塘鎮、斜塘鎮、唯亭鎮、勝浦鎮一鄉四鎮成建制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籌)行使行政管理職能,園區行政區域基本形成。

奠定基礎階段

1994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建設正式啟動。

1994年9月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下發《關於加快蘇州工業園區建設若干問題的通知》。

1994年9月14日,中新聯合招商首批14個項目舉行簽字儀式。韓國三星、美國BD、新加坡康福、日本百佳等入駐園區。

1994年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區詳細規劃評審通過。

1995年1月10日,蘇州工業園區開發主體-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舉行開業典禮。

1995年2月21日,中共蘇州工業園區工作委員會和蘇州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

1997年底 蘇州工業園區首期8平方公里基本開發完成。

1999年6月28日,中新雙方簽署《關於蘇州工業園區發展有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從2001年1月1日起,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實施股比調整,中方財團股比由35%調整為65%,中方承擔公司的大股東責任。

加速發展階段

2001年3月23日,蘇州市委、市政府召開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開發建設動員大會,二、三期的開發正式啟動,園區進入了大動遷、大開發、大建設、大招商、大發展階段。

2001年6月8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七周年慶祝大會。會議宣布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已經完成股比調整。

2003年底,中新蘇州工業園區開發有限公司在連續三年實現贏利的基礎上,消除了歷年累積虧損。

2003年 蘇州工業園區主要經濟指標達到蘇州市1993年的水平,相當於十年再造了一個新蘇州。

2004年6月10日 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

轉型提升階段

2005年,蘇州工業園區相繼啟動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和科技跨越計畫。在後續數年中,又先後提出生態最佳化、金雞湖雙百人才、金融翻番、納米產業雙倍增、文化繁榮、幸福社區共“九大行動計畫”。

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中新合作區規劃面積擴大10平方公里,為蘇州工業園區推進自主創新和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09年5月26日,蘇州工業園區舉行開發建設十五周年慶祝大會。

2012年12月26日,經江蘇省政府批准,蘇州工業園區撤銷婁葑鎮分設婁葑街道和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勝浦街道。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4年5月12日,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4年9月30日,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 園區管委會駐婁葑街道。

區劃現況

截至2015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下轄四個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斜塘街道、婁葑街道。政府駐地:現代大道999號現代大廈。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古城以東,北緯N31°17′34.39″ ,東經E120°39′28.33″,東臨上海,西靠太湖,南接浙江,北枕長江,面積27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之東,屬太湖低洼平原,地勢平緩,由西北向東南略微傾斜,南部群力村一帶地勢較低,高程僅2.5米。

地質

蘇州工業園區屬沖積湖平原地質區及基岩山丘工程地質區,除表層土層經人類活動而堆積外,其餘均為第四紀沉積層,坡度平緩,一般呈水平成層、互動層或夾層,較有規律。地質特點表現為:地勢平整,地質較硬,地耐力較強。區內土地承載力為每平方米20噸以上,土質以粘土為主。

氣候

蘇州工業園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溫暖多雨,季風明顯,四季分明,冬夏季長,春秋季短,境內太陽輻射年總量為4651.1J/㎡,常年日照時數為1965.0h,年平均氣溫為15.7℃,年平均降水量為1063mm, 年平均相對濕度:76%,年平均氣壓:1016hpa,年平均風速:2.5m/s,風向:常年最多風向為東南風(夏季);其次為西北風(冬季)。

自然資源

截至2014年10月27日,蘇州工業園區共有131種鳥兒;570種栽培植物、199種野生植物散落各處;328種水生生物暢遊湖底。

人口民族

2013年末,蘇州工業園區擁有戶籍人口41.3萬(常住人口102.8萬),流動人口575623人。民族以漢族為主。

交通

蘇州工業園區有高速公路、鐵路、水路及航空網等交通網路。其中軌道交通20分鐘到達上海、60分鐘到達南京,與滬、寧、杭融入同城軌道化。 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距20公里,蘇州光福機場軍用機場距23公里。

截至2011年,蘇州市境內擁有公路2052公里,密度為21.46公里/平方公里,蘇州溝通外地的公路有:204國道、312國道、318國道。高速有滬蓉高速公路、機場高速公路、京滬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鐵路有京滬鐵路、滬寧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軌道交通有蘇州捷運1號線、蘇州捷運2號線、蘇州捷運3號線、蘇州捷運4號線。

經濟概述

綜述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全年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7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7.2億元,稅收占比達93.6%,各類稅收總收入超670億元;進出口總額796億美元,下降0.9%(按人民幣計為4945億元,增長0.3%);實際利用外資16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612億元;R&D投入占GDP比重達3.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6萬元。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30.3億元,增長11.3%;實際利用外資19.6億美元、進出口總額802.8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700億元。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累計吸引外資項目超5200個,實際利用外資267億美元,其中91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50個項目;全區投資上億美元項目139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7個,2014年計實現新興產業產值239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60.5%,萬元GDP能耗為0.272噸標準煤。

至2011年,蘇州工業園區累計上交各類稅收近700億元,創造就業崗位48萬個,城鎮職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超過3.3萬元和1.3萬元。

2010年,蘇州工業園區旅遊人數達到300萬人次,2011年,僅1-6月份,就已經超過了250萬人次。

工業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719億元、新興產業產值2330億元,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4.3個和2.4個百分點,達到了68.5%和58.7%。

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納米技術套用、雲計算等三大新興產業分別實現產值283億元、200億元和192.8億元,分別增長23%、48%和31.3%,在自主品牌方面,園區50家重點科技型自主品牌企業銷售收入均超億元、銷售總收入增長15%,新增上市企業3家,累計達13家;“新三板”掛牌企業18家。

服務業

2015年,蘇州工業園區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0.8%;集聚金融和準金融機構574家。

2014年,服務產業倍增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0.8%;集聚金融和準金融機構574家,外資銀行數量在全省排名第一;經認定的各級總部項目達70個。

2013年,蘇州工業園區完成服務業增加值755.3億元,增長12.8%,占GDP比重39.7%,全年社零總額增幅16.2%;服務外包預計全年完成服務外包契約金額39億美元左右,同比增長約45%,新增市級總部機構4家、經認定的各級總部項目達70家。

社會事業

科技

截至2015年12月,蘇州工業園區建成各類科技載體超380萬平方米、公共技術服務平台30多個、國家級創新基地20多個,國際科技園、創意產業園、中新生態科技城、蘇州納米城等創新集群基本形成,增科技項目約500個,擁有各類研發機構356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554家;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等國家級創新工程,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全國首批“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57件,PCT國際專利申請136件;上市公司總數達13家。

教育

獨墅湖高教區建築實景 獨墅湖高教區建築實景

截至2015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共有幼稚園70所、國小11所、國中5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3所、純高中3所,完中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社區教育中心4所、新加坡國際學校和特殊教育(博愛學校)各1所,中國小(含幼稚園)共有教職工2828人,在校學生33202人。2004年,園區通過了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的市級評估。

截至2014年10月27日,蘇州工業園區擁有大市學科帶頭人及其以上的在職中國小教師238名,其中全國優秀、模範教師10名,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4名,省特級教師30名,姑蘇教育人才7名,市名教師名校長27名,大市級學科學術帶頭人160名。 獨墅湖科教創新區25所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入駐,在校學生規模超7.5萬人,其中碩士研究生以上近2萬人,成為全國唯一的“國家高等教育國際化示範區”。園區科技領軍人才工程成功評選七屆,共評選出606個領軍項目;累計97人入選國家“千人計畫”,119人入選“江蘇省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計畫”,138人入選“姑蘇創新創業領軍工程”,均居蘇州首位。在園區就業的外籍人才近6000名,累計引進外國專家1000多名,4000名海外歸國人才創辦了400多家企業,大專以上人才總量列國家級開發區第一位。

完全中學: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實驗中學

高中

西安交通大學蘇州附屬中學 蘇州工業園區第二高級中學 蘇州大學附屬中學

國中

蘇州工業園區第一中學蘇州工業園區第五中學蘇州工業園區第六中學
蘇州工業園區第八中學蘇州工業園區第十中學

九年一貫制

蘇州工業園區星港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青劍湖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東沙湖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學校蘇州工業園區蓮花學校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星洋學校

國小

蘇州工業園區新城花園國小蘇州工業園區星海國小蘇州工業園區第二實驗國小
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國小蘇州工業園區方洲國小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國小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實驗國小蘇州工業園區車坊實驗國小蘇州工業園區唯亭實驗國小
蘇州工業園區跨塘實驗國小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國小

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新城花園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新加花園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新馨花園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新洲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三之三金湖灣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三之三加城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第二中心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蓮花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星慧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宇祺朝陽瀾溪苑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昂立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天虹水墨花園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未來城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新紐上郡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佳藝御湖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宇祺朝陽億城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天虹都市花園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大湖城邦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康佳青劍湖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貝爾亭苑實驗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馬榮教育橄欖灣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為明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南京師範大學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祺嘉高爾夫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東方嵐谷歐洲城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唯亭三之三唯亭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湖左岸國際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新紐頓玲瓏灣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富華苑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涇園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勝浦金光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怡鄰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跨塘中心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東亭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星湖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斜塘街道車坊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斜塘實驗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夏園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東港實驗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葑誼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蘇安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尚城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翡翠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幼稚園蘇州工業園區翰林幼稚園
蘇州工業園區天域幼稚園

其他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老年大學 蘇州中學園區校
    蘇州新加坡國際學校蘇州德威英國國際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外國語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博愛學校 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幼教管理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教師發展中心
    蘇州獨墅湖高等教育區 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 蘇州工業園區青少年活動中心
    蘇州工業園區服務外包職業學院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

    文化

    園區風采 園區風采

    截至2015年11月,蘇州工業園區的蘇州創博會已經連續舉辦三屆,三屆創博會累計吸引國內外1000餘家企業參展、33萬人次參觀、交易總額超過42億元。

    2015年3月28日,“書香中國萬里行”活動在蘇州鳳凰廣場啟動。全國40多家媒體在這座擁有華東地區最大書城的文化綜合體裡聚焦“文化蘇州”。

    2014年,蘇州鳳凰廣場舉辦名家講座、作品分享會、人文沙龍等文化活動77場,吸引了2.5萬人次參與。 9月中旬,2014蘇州金雞湖藝術節重裝登場。開幕大戲是以蘇州文化藝術中心為基地的蘇州芭蕾舞團精心打造的現代芭蕾舞劇《卡門》首演。重元寺、蘇州文化藝術中心、中國奧斯卡“金雞獎”的評獎基地,蘇州金雞湖美術館、蘇州畫院、巴塞當代美術館、中國基金博物館、蘇州雨村美術館、漢璞藝術中心、關錦鵬電影工作室等各類文化藝術場所,吸引了包括張辛稼、姚建萍、李瑩、蔡雲娣等在內的一大批文人藝術家們前來棲息創作,而以金雞湖、獨墅湖和陽澄湖為代表,園區美麗的自然風光和中西融合的人文環境也成為激發他們創作靈感的源泉。6-7月間,中國首個國際性的聲樂藝術節“iSING!Suzhou-2014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在園區舉辦,吸引了40位中外青年藝術家為蘇州、為園區而歌,前衛藝術家們採用“快閃音樂秀”等國際流行的藝術形式零距離與蘇州人民交流。

    醫院

    截至2016年10月,蘇州工業園區有九龍醫院、婁葑醫院、婁葑醫院斜塘分院、婁葑醫院車坊分院、跨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唯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勝浦衛生院。

    體育

    2014第二屆文體節就涵蓋了第二屆金雞湖雙年展、第五屆蘇州環金雞湖國際馬拉松賽、第四屆全民閱讀季、中新青少年弦樂大賽、體育運動會、2014金雞湖端午龍舟賽、首屆廣場舞比賽、第三屆金雞湖合唱藝術節等10多項文體系列活動,累計吸引10萬餘人參與。

    歷史文化

    蘇州工業園區草鞋山遺址文化堆積層出土的炭化稻穀和炭化紡織物表明,早在6000年以前,園區唯亭境域就有人類從事水稻種植和紡織品生產。另有考古發掘表明,約5000年以前,園區婁葑境域也已經有人類從事農耕活動。春秋戰國時期,婁葑境域出現過大片的冶煉工場,並聚集了干將、莫耶、歐冶等一批當時中國最傑出的工匠。直到明清時期,葑門塘和婁江兩岸仍遍布冶坊。數千年來,園區境域的經濟都以農業為主,輔以手工業。園區境域的農業主要是水稻種植。稻農在稻種選擇和種植技術方面十分講究。

    旅遊

    蘇州工業園區旅遊是蘇州大旅遊格局中的七大板塊之一,打造了金雞湖景區、陽澄湖旅遊度假區兩大旅遊區域。金雞湖、陽澄湖、獨墅湖觀光旅遊,金雞湖兩岸各種風味的美食名店,設施優越的健身館以及越來越多的酒吧、KTV等則為旅遊所必需的餐飲、娛樂、康體創造了優越的條件,科技文化藝術中心、李公堤和重元寺、摩天輪公園、陽澄食街、陽澄農莊等旅遊景點。 蘇州工業園綜合保稅區工業旅遊項目也順利通過了國家旅遊局的最終驗收。 建成白塘植物園等一批開放式生態公園,綠地覆蓋率達45%,加強對陽澄湖等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區域環境質量綜合指數達97.4,整體通過ISO14000認證。

    榮譽成就

    園區成為全國首個“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陽澄湖半島旅遊度假區獲批為“省級旅遊度假區”。園區已成為全國服務貿易創新示範區、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和省商貿金融集聚示範區,並成功獲批開展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跨境電子商務試點、貿易多元化試點,入選全國首批智慧城市試點,成為全國首個數字城市建設示範區、全省首個兩化融合示範區,

    利用外資連續多年名列中國開發區第一

    商務部國家級開發區2009年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第二

    中國首批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中國首批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中國首批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創建園區

    中國首個服務外包示範基地

    中國首個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優惠政策試點區域

    中國唯一服務貿易創新示範基地

    中國唯一國家商務旅遊示範區

    中國唯一納米技術創新及產業化基地

    中國城市最具競爭力開發區排名第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