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夯07: Design 21: 21 Product Designers

內容介紹

本次dA專題:《DESIGN 21》,邀請七位長期觀察所駐城市(香港/曼谷、東京、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巴黎、倫敦、紐約、赫爾辛基)的設計類媒體文字工作者,以二期內容同時向讀者推薦共21位產品設計師及21位平面設計師,報導介紹全球主要城市仍然活絡變化的設計面貌。
將這些城市放在全球設計圖譜來看,總是既保有襲自各自城市文化的特有性格,卻又與全球化無法分割的交織著跨地域的色彩;所謂的設計無國界,所說的並非設計的齊一性,而是如何將帶有地域性格的設計語彙,轉化成沒有溝通障礙的設計作品。而這也才是這些城市能挺立世界天平的一端的優勢之處。
在這些城市之中,巴黎、倫敦及紐約,早已執全球設計之牛耳,領導創造潮流,不斷吸引各國人才前來共襄設計的盛舉;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亦素負盛名,甚至發展出獨特的風格流派,視設計為其經濟命脈之一,公部門近年更大量提出設計相關的推動及獎助方案,致力打造創意首都;北歐設計則在這些年幾成為顯學,其中芬蘭赫爾辛基在發展上雖不如瑞典的國際化腳步,其實同樣有令人驚艷的豐富設計資源,同時將2005年訂為芬蘭設計年,宣示要運用設計增加產品與企業的競爭力;至於同為亞洲城市的東京和香港,一直都力圖維持和國際接軌的設計水平,「東京設計周」緊密結合設計產業與城市行銷,媲美米蘭、倫敦等設計展;香港則在中國開放風潮下面臨上海及北京的壓境,卻反將劣勢逐漸轉變為優勢,不但開闢中國內地成設計人的另一擅場,同時香港設計中心亦以成為亞洲設計中心自期;而後起之秀曼谷,在內需市場不足的現實條件下,讓他們更認知到必須放眼國際市場,在政府及民間資源的大力挹注下,將泰文化的異國風設計,成功推上國際舞台。
回到台灣,執政當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成立創意設計中心,企業及學界亦高呼美學經濟……設計創價已然是全球潮流,《DESIGN 21》說的便是在這股潮流中,這些年輕的產品設計師及平面設計師,如何在各自的城市脈絡里,爬梳走出城市的界域、登上無國界的設計舞台的故事。
《DESIGN 21》除了表示21位推薦設計師之外,兼有突顯21世紀的設計之意。設計師的選取,是以年輕一輩即嶄露頭角且以獨立工作室方式經營者為主,希望呈現的是21世紀新一代設計師及設計作品的樣貌。
■本書目錄
赫爾辛基 Helsinki
interviewer_ Tsui-Shant Tu 塗翠珊
__Anu Penttinen
__Mikko Paakkanen
__Pentagon Design
倫敦 London
interviewer_Cynthia Tseng曾鈴雅
__Debra Bean
__MIXKO
__Ryan Frank
紐約 New York
interviewer_ Cathy Hung 洪惠瑛
__Dror Benshetrit
__Redstr/Collective
__Tobias Wong
阿姆斯特丹/鹿特丹 Amsterdam / Rotterdam
interviewer_Pei-Ching Hsiao 蕭佩晴
__Frederik Roijé
__Maarten Michael Baas
__Wieki Somers
巴黎 Paris
interviewer_Tsui-Fei Chen 陳翠霏
__Volabile
__Ibride
__Klokliklo
東京 Tokyo
interviewer_Rachel Tsai 蔡欣芸
__graf
__ITL intentionallies
__Kanae Design Labo
曼谷 Bangkok
interviewer_Sean Yap 葉孝忠
__Planet 2001
__Propaganda
__Yothaka

作者介紹

陳翠霏(Tsui-Fei Chen)
之前在台灣從事平面設計工作十餘年,曾任《影響》、《休閒》、《音樂與音響》、《花世界》等多家雜誌社美術主編。成立個人設計工作室之後,平均每天睡眠時間四小時。因為美術設計和文字編輯關係密不可分,加上愛看書、愛看電影、愛寫手記因此對文字有濃厚的興趣。多年前放自己一個月的假來巴黎成天逛博物館、美術館及藝廊;多年後索性停業來巴黎放長假當學生,多年之後的今天定居在巴黎,現在更與多年前關係密切的「文字」成為莫逆之交。喜歡觀察,對設計、家飾、旅行情有獨衷,尤其對巴黎更有份特殊的情感。巴黎,是怎么樣也待不煩的城市,這裡有太多的藝文活動、咖啡館、電影院、各式各樣看不完的展覽、活動,讓整個城市一直不停的動;同時,歷史的背景、人文累積的藝術氣息,又讓她動的如此優雅而時尚。
蕭佩晴(Pei-Ching Hsiao)
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系、北倫敦大學市場行銷碩士。目前工作及居住於荷蘭,最愛遊走歐洲各國。輔大畢業作品「紙布重生計畫」獲台灣外貿協會「綠色設計競賽──綠色產品創意設計類」(Designing Innovation in the Green Design Competition) 第一名;並獲日本「亞洲 Makuhari 幕張大賞創意服裝設計競賽」(Asia Collection Makuhari Grand Prix Context in Japan) 第三名特別設計獎 (Special Design Award );及第二十四屆輔大織品系畢業動態展特別設計獎。無法控制對時尚、色彩、設計的著迷,所以不停的到處蒐集,就像小女孩打開夢想中的房間,裡面充滿著驚奇、好玩、美麗的寶貝,從台灣到倫敦、米蘭到巴黎,從卡布里島再到摩納哥,被維納斯般的生活環繞是即將完成的夢想……
洪惠瑛(Cathy Hung)
紐約大學藝術管理碩士,在美從事藝術管理多年,目前為紐約法拉盛文化藝術協會執行及節目主任,專責所有表演活動的策劃。2005年首開先例為該協會贏得美國聯邦的國際文化交流贊助,為紐約皇后區首度由聯邦直接補助的國際項目。也經常為小區文化單位提供諮詢服務,同時擔任美國長江劇團經理。工作之餘,帶著九個月大的兒子,晃晃紐約街頭,寫寫在紐約的吃、喝、玩、樂是生活的樂趣之一。2002年在台出版《表演藝術管理》一書,為全球首本華文藝術管理專書,為香港、中國和台灣各大學廣泛使用的教材之一。
蔡欣芸(Rachel Tsai)
六年級生,大學畢業後從事雜誌編輯工作多年,在重新思索工作的意義之後,決定赴日學習設計,東京設計師學院 (Tokyo Design Gakuin) 編輯設計系 (Editorial Design) 畢業。喜歡旅行、設計、散步、閱讀,回國後推出自行企劃採訪書《東京閱讀空間》。目前為自由工作者,以設計為出發點,進行企劃、出版、翻譯等相關工作。
曾鈴雅(Cynthia Tseng)
世新大學視覺傳播學院畢業,主修電視及電影製作;曾在電視台擔任後制剪接師長達六年。因熱愛時尚、攝影、藝術設計、電視電影、及旅行而前來倫敦修習時尚媒介傳播;於倫敦藝術大學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畢業後,便相繼在英國時尚雜誌媒體、服裝精品店、時尚造型、採購、媒體公關等領域實習及工作至今。幾年前因緣際會地接下倫敦設計活動及時尚流行訊息的報導工作而成為自由採訪作家,生活從此與創意設計密不可分。現為多家台灣雜誌撰寫設計、時尚、旅行、及藝術生活等相關文章,希望能將以倫敦出發的各項時尚創意生活體驗跟大家分享。
塗翠珊(Tsui-Shant Tu)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畢,丹麥奧爾堡大學歐洲研究碩士。曾修習北歐藝術史、文化管理、芬蘭語言文學與文化。喜歡探討設計與藝術背後的人文精神,享受自然簡單的生活,常被有獨特風格的美麗事物感動,嚮往自由並熱愛創作。長期在北歐居遊行走,兩年丹麥六年芬蘭,曾任職芬蘭藝文組織,多次在報刊發表芬蘭社會文化相關文章,並為台灣立報撰寫芬蘭傳真教育專欄。用北歐四季透明筆記,分享人文創意,在北歐新生活設計部落格,蒐集設計。
葉孝忠 (Sean Yap)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與科學院榮譽班畢業,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碩士。曾任職於新加坡報社。目前旅居上海,遨遊世界,?區域內各大報章雜誌撰寫旅遊、設計、時尚文章及專欄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