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 創聯慈善公益社(United Innovation Charity Club), 簡稱創聯(UICC), 成立於 2008 年 5 月 12 日, 是 UIC 學生自發組織,在學生事務處登記的慈善公益類學生組織。本社團以服務對象的有效需求為出發點, 設計開發項目, 動員大學生志願者, 尋找合作夥伴,整合社會資源, 為大學生參與社區實踐創造機會和可能性; 關注大學生成長, 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善良、 學習合作、 學習與人相處, 做公益事業的行動者, 當公益理念的傳播者, 公益文化的倡導者。 社團所運行的公益項目包括關注外來務工子女成長關注計畫(簡稱彩虹計畫) 下屬的家教項目、 英語教育支持項目、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項目;關懷聾啞兒童的琪琪聾兒助教計畫;以及環保之心計畫下屬的紅樹林保育項目和海洋保育計畫,社區調查項目組,現新辦古村保育項目組。主辦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

項目組

家教項目組

一、項目簡介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家教項目組成立於2008年,屬於創聯“珠海外來務工子女成長關注計畫”(簡稱彩虹計畫)的一部分。家教,顧名思義,就是去客群家裡親身教導。我們的客群全部來自於金峰學校一至九年級的學生,每學期有40人左右。志願者全部來自於UIC大一至大四的本校學生,一般在80個以上,平均義工時數為14小時。每兩到三個志願者自由配對,每周自行安排時間去客群家中進行家教。我們的項目定位不僅是家教,更重要的是幫助這些孩子度過一個愉快的周末,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感到快樂。

1. 願景

有成熟的運轉體系。擴大影響力,成為同類公益家教項目中的佼佼者。

2. 使命

為孩子提供優質義工服務,守護志願者的愛心。

3. 核心價值

徹底的義工服務,完全免費的家教活動。對於大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客群,周末父母的忙碌可能使他們陷入成長的孤獨。所以作為家教的主旨,也是一直在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快樂周末”的理念會區別於一般單純課業輔導類的家教。課業輔導只是切入點,“陪伴”才是真正要做的。如果孩子們都能在快樂輕鬆的氛圍里學到知識,家教活動才是最有意義的。同時,志願者較於其他走進學校的項目有更多的自由,與孩子的接觸也處於較為私密的狀態,可以讓志願者接收到第一手的資料,尤其感同身受於客群的不易。對於孩子,一對一的教學更像是因材施教,也使他們受到重視和關愛。

4. 大事跡概覽

1)2012年10月舉辦廣州行活動,志願者帶領三十個小孩去廣州萬葵園遊玩一天。

2)2013年舉辦心愿牆活動,與助學項目組合作,由有心人認領客群心愿,並幫助其實現。

3)2013舉辦母親節特別活動,項目組購置明信片,由志願者帶去孩子家中,讓他們寫下對媽媽的祝福。

4)2015年舉辦家教一日游“陪你走向未來”活動,邀請金峰國小的孩子們和家長們一起來UIC參觀校園和做遊戲。

二、 項目概括:

家教項目組每學期約80名志願者參與,活動參與者超過180人。義工時數平均每人14小時。

英語教育支持計畫項目組

項目簡介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英語教學支持計畫項目是一個致力於用有趣的教學方式,提高孩子們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開拓他們視野的項目。

1. 願景

通過為客群提供較好的英語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他們提升英語學習能力,使公益與教育的相結合,從而實現公益支持教育。

2. 使命

為客群提供一個有趣的英語課堂,讓孩子們能夠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學到更多的英語知識。

3. 核心價值

項目組自2008年10月22日首次活動以來已成功進行了80餘次活動,得到了合作方與學校的好評和肯定。同時與UIC外教保持著密切聯繫,擁有豐富的外教資源,通過與他們的合作,能夠實現在教學方式上借鑑西方教育的優點,結合中式教育的特點,給服務對象和志願者一個全新而又生動有趣的公益教育體驗。同時我們項目組是人員流失最少的項目組,成員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退出的,大家感情深厚。

4. 大事跡概覽

1)2008年10月22日項目組進行首次活動。

2)2009年初項目步入正軌,開始定期活動,服務對象為金峰學校國中部。

3)2010年項目增加國小組,隨後全部活動專注於國小組教學,並且引入外教參與教學,志願者人數穩定在30人。

4)2012年增加幼稚園組,服務對象為紅樹林幼稚園的孩子。

5)2013年首次有外籍交換生報名加入本項目組。

二、項目概括

項目組自2008年成立已來,每學期內每周堅持活動,至今已活動80餘次,參與志願者總人數為400餘人,受益人數500餘人,並有40名外教(含外籍志願者)參與,人均義工時數平均每學年30小時。

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項目組

項目簡介

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項目立足於中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均的實際情況,家庭困難學生助學項目組聯合大學生志願者為珠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做力所能及之事,項目以籌款助學方式為主,從而在經濟上為困難學生家庭分擔經濟負擔。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1、 願景

基礎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2、 使命

通過舉辦不同類型活動為部分孩子提供短期的教育經費並尋找能夠長期性的提供教育經費的方法。

3、 核心價值

項目組勇於嘗試,力圖通過舉辦各種不同的活動,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有效籌款方式。

4、 大事跡概覽

1)2009年11月舉辦為金峰國小困難學生募集資金的“跳蚤市場”活動。

2)2010年3月舉辦復活節彩蛋義賣活動,籌得款項全部捐給彩虹計畫。

3)2011年10月舉行“創意集市”活動,收入全部作為助學基金捐贈給金峰學校的家庭困難學生。

4)2014年5月舉行二手物品跳蚤市場,並將所獲資金全數捐贈17位家庭困難學生。

5)2015年10月發起了以“公益 只為你量身定製“為主題的正裝定製籌款活動,所得善款全數用於金峰學校家庭困難學生的助學金。

二、項目概括

項目組自2008年成立已來,每學期堅持活動,至今已活動30餘次,參與志願者總人數約為200餘人,人均義工時數約為每學年8小時。

琪琪聾兒助教項目組

一、項目簡介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琪琪聾兒助教項目成立於2009年。琪琪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是位於珠海市香洲區政府附近的一所民辦聾兒康復中心。創辦以來,康復中心大部分聾兒康復效果顯著,中心所接收的聾兒數量也逐年上漲,而專業老師卻供不應求。 為緩解這一問題,UIC創聯慈善公益社琪琪聾兒助教項目組組織UIC大學生志願者以助教的身份,協助聾兒學校的老師,參與聾兒周六上午的康復教學。另外,項目組也會定期為琪琪的孩子開展特別活動以豐富他們的生活。

1. 願景

本項目希望可以在發展成熟之後能與其他學校社團或社會組織一起組成一個更大的,更具有針對性和自主性的聾兒助教項目,不僅針對琪琪聾兒康復中心,更是將助教範圍擴散到全珠海甚至全廣東省的聾兒康復中心,幫助更多的孩子。

2. 使命

開展活動,豐富客群的生活。為琪琪的老師們做定期的心理培訓。尋找強有力的資金來源。尋找珠海市其他聾兒學校,為其提供志願者服務,建立起聯合、穩定的珠海市聾兒助教項目。

3. 核心價值

本項目擁有最富有愛心的在校大學生志願者,並且擔任的是幫助老師教學的助教任務,讓老師一星期的教學內容在周末得到鞏固。我們不僅僅是陪伴孩子們成長,給他們帶來快樂,更是在幫助他們更快地得到康復,以達到儘快融入正常孩子的學習生活中的目標,是一種關愛,更是一種幫助和促進。

4. 大事件概覽

1) 每周六上午前往琪琪參加志願者助教活動。

2) 2013年開展項目組特別活動,如“讓愛大聲說出來——母親節活動”,旨在幫助孩子們表達對母親的愛,學會感恩。

3) 2014年邀請大齡班的小孩參觀UIC皮影館,親身參與皮影表演,豐富他們的生活。

4) 積極尋找合作夥伴,確保此項目的資金流動和管理。在開展聾兒助教的基礎上,擴大幫扶對象,將客群定為殘疾兒童,與此類組織開展合作。

5) 與UIC其他慈善類社團合作,將其他社團中有關關愛兒童方面的項目跟琪琪進行結合,共同尋找契合點,將客群範圍擴大。

二、項目概況

項目組自2009年成立已來,每學期每周六堅持活動,至今已活動100餘次,參與志願者總人數約為150餘人,義工時數平均每人14小時。

紅樹林保育項目組

項目簡介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紅樹林保育項目組是以淇澳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為實地活動基地,以宣傳保護紅樹林為出發點,將環保的理念帶入校園,最終的目的是將環保意識帶入社會,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

1. 願景

讓外來務工子女了解紅樹林,提高認同感歸屬感,讓志願者們投入用自己影響他人的行動中,喚起大眾對紅樹林的環保意識。

2. 使命

通過各類活動宣傳珠海紅樹林,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

3. 核心價值

紅樹林作為珠海特殊的保衛戰士,起著特殊而重要的作用,紅樹林保育項目組作為學校唯一與其相關的項目,有必要進行宣傳和了解其重要性。結合外來務工子女對珠海的歸屬感不強,希望通過紅樹林進一步了解珠海。

4. 大事件概覽

1)金峰國小及紅樹林幼稚園教學,志願者與每周固定時間到學校為學生宣傳紅樹林保育知識。

2)淇澳島導遊,志願者於淇澳島紅樹林基地為遊客指引介紹,推廣珠海紅樹林。

3)綠色騎行,宣傳紅樹林的環保理念為主要目的,以體育運動和環保理念相結合,邀請大學生參與此環保低碳活動。

二、項目概括

項目組成立於2009年已來,每學期每周堅持活動,至今已活動100餘次,參與志願者總人數約為110餘人,僅2012學年共有志願者23人。服務對象收益人數100餘人。人均義工時數約為每學年8小時。人均成本約為25元。義工價值130.00元左右。現2013年秋季學期有志願者47人。

海洋保育項目組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UIC創聯慈善公益社

一、項目簡介

創聯慈善公益社海洋保育項目組是“環保之心”的項目之一,在2012年5月4日成立,是一個以海洋保護與海洋教育為己任的項目,通過各項宣傳教育活動,逐步激發人們的海洋保育意識。珠海作為經濟特區坐落於廣東省沿海一帶,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珠海的沿海資源作為其經濟發展的奠基,促進經濟特區更好地發展。可惜珠海的海洋在經濟旅遊業迅速發展上得不到有利的保護,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作為大學生,珠海的一份子,應當身擔責任,保護珠海海洋環境。

1.願景

增強珠海市民對珠海海洋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讓珠海市民了解海洋,意識到保護海洋的重要性並參與到實際行動中來,從而做到發動民眾的力量來保護海洋。

2.使命

通過教育活動,項目組對小學生進行海洋知識授課,從小培養海洋保育意識。通過大型活動,在UIC校內和市區的一系列宣傳活動將海洋面臨的問題與海洋保育的重要性傳播給珠海市民和遊客,提升社會的海洋保育意識。

3.核心價值

海洋項目組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與宣傳教育,讓更多人了解海洋,提高海洋環保意識並實際行動起來保護海洋環境。

4.大事件概覽

1)2013年於UIC、珠海海濱公園等地舉行海洋保育快閃、街頭藝術ROADSHOW,引發民眾對海洋保育的注意。

2)2014與珠海海濱公園舉行海洋義賣活動,並將所得善款捐于海洋保育相關組織。

3)2015年12月5日舉行校園與市區快閃活動,號召大家一起保護海洋環境。

二、項目概括

項目組每學期堅持進行常規活動以及大型活動,參與志願總人數約為100餘人。服務對象受益人數年均約700人。人均義工時數約為每學年16小時。

社區需求調查項目組

一、項目簡介

社區需求調查項目組於2014年6月份成立,每學期制定調查主題,就珠海市大學生公益當前狀況進行調查分析,2014年完成珠海市高校慈善公益類社團基礎線調查並撰寫報告,2015年就珠海市高校志願服務需求進行調查及整理。社區需求調查項目組於每年的公益慈善論壇對外發表調查報告,並運營由創聯慈善公益社所創建的珠海高校公益網。

部門

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部於2013年5月由行政部及人力部合併而來。主要負責社團的人員管理,包括社團招新、能力培訓、社員痕跡管理等。組織社團內部常規活動,加強社員間的交流,為社員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以激勵社員積極投入社團活動中。其次,人力資源部已建立起痕跡管理制度,管理自社團成立以來的資料,並形成資料庫為社團日常活動提供便利。社團的文書工作、後勤工作也由人力資源部主要負責,為社團的活動和各個項目組服務。

公關部

現任部長:孟昆霖

公關部主要負責與外界聯繫與溝通,收集信息並匯總分析處理,為社團開拓外部資源;通過製作、發布視頻、海報,管理自媒體等宣傳方式推廣社團的公益慈善理念,維護社團形象,擴大社團知名度與影響力,預防及迅速客觀處理突發危機。此外,公關部通過與社團內各項目組及其他部門保持接觸與聯繫,加強社團內部溝通,並為項目組進行項目包裝,推廣各項目組公益理念,提高各項目活動的參與度,推動項目組長期穩定發展並發揮各自特色為客群服務。

財務部

現任部長:楊旭

財務部主要負責社團的財務活動,包括活動預算製作,活動經費申請,社團固定資產及現金管理,財務審核等,各項工作對部員的認真、細緻、負責心有著較高的要求。財務部對社團的資金管理有著重要的作用,財務部通過嚴格的監督及管理,確保社團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收入的合法性。財務部在一定時間內需編制社團財務報表並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保證財務狀況公開透明,增強社團的公信力,提高社團的公益活動專業度。

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

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由UIC創聯慈善公益社發起,以珠海市內高校中的慈善公益類社團的負責人或主要成員為主要服務對象。論壇通過邀請相關嘉賓蒞臨,與同學們分享慈善公益的相關理念和知識,並且就主題相關內容展開討論,分享彼此的經驗,相互學習。在過往論壇中,大學生通過探討交流,學習、分享慈善公益領域的實踐經驗,並不斷集結珠海市的公益力量,從學生社團領袖、高校老師到珠海本土民間公益組織,都為論壇的發展和大學生實踐不斷助力。

2009年11月7日,首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以 “志願服務”為主題在UIC舉辦,成為珠海慈善事業的里程碑。話題無所不包,意興無所不至,以論壇為引,探索成立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聯盟。

2010年11月19至21日,第二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以 “高校學生公益組織的專業化發展之路”為主題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舉辦。論壇提出新主張;新公益是快樂的公益,呼籲公益夥伴尋找和研討參與公益活動的新途徑,開拓新平台,在服務社會的同時服務於自己的成長。

2011年11月19日,第三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舉行,主題為 “高校公益社團的經驗傳承與發展”。為高校公益團體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加強合作,取長補短的平台。

2012年11月30日,第四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舉行,圍繞 "公民社會與服務學習"的主題,中山大學朱健剛教授與華南公益人一同探討,推動社團組織間相互學習與交流,加強公益群體間合作與互動,促進公民社會和諧發展。

2013年11月2日,第五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舉行,主題為 “公益支持教育”。北京理工大學文學院教授,教育和文化學者,“自然之友”副會長楊東平教授出席並與珠三角地區眾多NGO及學生組織領袖進行深入探討。“真人圖書館”是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生動地分析了當今中國教育公益組織的現狀、機遇與挑戰,目前的教育問題及需求。

2014年12月7日,第六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舉行,以 “大學生公益使命”為主題,探討大學生在公益中擔當的角色、責任,以及如何在公益中發揮大學生的身份作用,鼓勵大學生參與慈善公益事業。

2015年11月28日,第七屆珠海市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舉行。本屆論壇以 “全民公益時代,大學生公益的角色”為主題,集合社團領袖、高校社團指導老師和民間公益組織代表,共同探討了在“全民公益時代”背景下,如何使大學生公益更穩定、紮實、持續地進行,如何使大學生公益力量更多地滲入到社會中,承擔青年人的責任和力量。

在過去的幾屆論壇中,大學生社團通過探討交流,逐漸完善社團專業化發展架構,學習和分享了許多公益慈善領域的實踐經驗,並將這些經驗與社區服務對象為導向活動或項目開展的意識緊密相接,推動高校學生在服務學習中回饋社會。同時,為了增強該論壇的知名度、了解珠海市以外的地方慈善社團的運作模式、拓寬公益類高校社團、社會團體及民間組織交流與合作的方式和渠道,論壇面向的群體也從珠海市拓展到珠三角地區,邀請的嘉賓也從廣東省內延伸到省外。

2017年12月3日,第九屆珠海大學生慈善公益論壇在UIC,(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舉辦)本次論壇主題為“慈善公益、可持續、大學生”,珠海10所高校公益社團的近200名公益青年來到現場,與學者專家、知名公益人、民間公益組織共同探討大學生公益如何可持續進行。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