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Q-170偵查機

RQ-170偵查機

RQ-170偵察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一種主要用於對特定目標進行偵查和監視的隱形無人機,也被稱作“坎大哈野獸”。此前一直被視為美國的“秘密武器”,直到2009年美國空軍才承認它的存在。2011年5月1日,美軍在巴基斯坦擊斃拉登,這種無人機便負責監視任務。2011年12月,伊朗稱擊落一架美軍RQ-170無人偵察機。但美國對此進行否認。

基本信息

研發背景

2001年EP-3E偵察機中美撞機事件之後在中國迫降,致使美國國防部下決心研發一種隱形無人機,以避免涉密裝備和機組成員落入其他國家。RQ-170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

設計

外形

RQ-170無人偵察機RQ-170無人偵察機

RQ-170偵察機由洛克希德•馬丁“臭鼬工廠”(SkunkWorks)負責設計,其定位是隱形無人機。採用無尾翼飛翼設計,使用單引擎,其翼展為20米(66英尺)左右。外形與B-2隱形轟炸機相似,就像是一隻回飛鏢。它的起飛重量理論上可以達到3856公斤。它的設計並沒有採用隱形工程學中幾種慣用要素:有凹口的起落架艙門和尖銳的機翼前緣。它的機翼呈現彎曲的輪廓,並且排氣口並沒有被機翼所遮蔽。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避免敏感部件進入飛機平台後遭遇操作損失,並最終導致這樣的技術誤入他人之手。

性能

根據目前公開來源的圖像,RQ-170將配備電光/紅外感測器,機身腹部的整流罩上還可能安裝有主動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機翼之上的兩個整流罩可能裝備數據鏈,機身腹部和機翼下方的整流罩將安裝模組化負載,從而允許無人機實施武裝打擊並執行電子戰任務。同時,RQ-170極有可能配備高能微波武器。

用途

RQ-170無人機RQ-170無人機

根據美軍的習慣,“rq”這一定名就暗示了rq-170“哨兵”不大可能攜帶武器,因為“r”是英文中“偵察”(reconnaissance)的首字母。美國《航空周刊》(aviationweek)評論員大衛·a·福爾哈姆(davida.fulghum)曾經推測,無人機可能是一種“戰術型、操作指向型平台,而不會進行戰略性情報收集任務。”擊斃拉登的軍事行動似乎證明了無人機的偵察性能。

部署

在持久自由行動中,RQ-170被部署在阿富汗境內。由於2007年年底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國際機場露面,它獲得了“坎大哈野獸”的外號。值得注意的是,在阿富汗的塔利班武裝目前既沒有防空飛彈,也沒有雷達,所以RQ-170的隱性性能對於阿富汗戰場並沒有多大意義,RQ-170在阿富汗的部署很可能是針對中國。另有訊息稱RQ-170將被部署在韓國,以便對朝鮮進行監視。

實戰

RQ-170偵查機最早由美國空軍第20偵察中隊進行測試操作,該中隊曾在內華達州托諾帕試驗靶場為基地對其進行測試。

2009年12月4日,面對公眾對“坎大哈野獸”的猜測,美軍終於承認“出現在坎大哈機場的灰色飛翼無人機模糊照片”與RQ-170偵查機有關。

2011年5月1日晚,在美國海軍特種作戰發展小組突襲本·拉登住所的軍事行動中,至少有一架RQ-170偵查機對這一區域實施監控,並為歐巴馬及其高級國家安全顧問提供了連續的視頻信號。RQ-170同時也監控了巴基斯坦軍隊的無線電廣播,以預警巴軍對此次軍事行動的反應。這次突襲行動發生在距離美國承認RQ-170隱形無人機項目存在僅18個月之後,是RQ-170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戰操作。

被俘

被伊朗俘獲的美RQ-170無人機被伊朗俘獲的美RQ-170無人機

2011年12月4日,伊朗方面宣布,其防空部隊擊落一架入侵伊朗東部邊境空域執行偵察任務的美國RQ-170型無人偵察機,飛機輕微受損。4天后,伊朗軍方通過國內數家電視台播出了這架偵察機的畫面。從畫面上看這架飛機的左翼有一個凹陷,起落架和起落裝置被反美橫幅蓋住。但美國和北約卻否認這架無人機是被擊落的,而是失去控制墜落。

2012年4月22日美聯社訊息稱,伊朗革命衛隊航空部門指揮官哈吉扎德22日表示,伊朗已成功對去年俘獲的美軍無人機開展“逆向工程”,並稱伊朗已開始建造該無人機的複製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