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C

PDAC全稱為The Prospectors and Developers Association of Canada,中文名稱為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是一個代表加拿大礦產勘查開發行業利益的全國性組織,創建於1932年,為非營利性組織。目前該協會擁有5000個個人會員及200個公司會員。

PDAC簡介

加拿大勘探與開發者協會理事會由48個會員組成,具全國代表性。協會下設9個委員會,有8名專職工作人員。代表勘探開發部門所有職業的PDAC的志願者,是協會高效和成功的關鍵。他們的知識、專業技術、經驗,以及高度的活力、熱情和始終如一,真是無價之寶。他們與工業企業之間的緊密聯繫是協會與工業之間緊密聯繫的基礎,保證了PDAC活動的有針對性、有效性和息息相關性。
PDAC國際會議、貿易展覽和投資洽談是世界上礦業公司和礦業從業人員的頂級活動之一。大會以其技術先進、大量的商業和網路良機以及礦產勘查與開發所有領域人員參加而著稱。參會的代表有來自政府部門和地質調查局、投資和金融部門、礦業服務部門及礦業協會的,還有礦業行政管理人員、勘探經理、勘探人員和地質學家。
中國礦業聯合會地質礦產勘查分會為使全行業仁人志士都能夠有機會接觸到PDAC,學習已開發國家的礦業勘查商業知識,促進我國商業勘查的發展,將在年內組織會員們參加該項活動。

PDAC的全稱及內涵

PDCA循環又叫戴明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畫的制訂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畫)、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處理)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並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式。
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運轉,離不開管理循環的轉動,這就是說,改進與解決質量問題,趕超先進水平的各項工作,都要運用PDCA循環的科學程式。不論提高產品質量,還是減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標,即質量提高到什麼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個計畫;這個計畫不僅包括目標,而且也包括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採取的措施;計畫制定之後,就要按照計畫進行檢查,看是否達實現了預期效果,有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通過檢查找出問題和原因;最後就要進行處理,將經驗和教訓制訂成標準、形成制度。
PDCA循環作為全面質量管理體系運轉的基本方法,其實施需要蒐集大量數據資料,並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
PDCA循環的特點有三個:
①各級質量管理都有一個PDCA循環,形成一個大環套小環,一環扣一環,互相制約,互為補充的有機整體,如圖8-5所示。在PDCA循環中,一般說,上一級的循環是下一級循環的依據,下一級的循環是上一級循環的落實和具體化。
②每個PDCA循環,都不是在原地周而復始運轉,而是象爬樓梯那樣,每一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這意味著質量管理,經過一次循環,解決了一批問題,質量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如圖8-5所示。
③在PDCA循環中,A是一個循環的關鍵。

發展歷史

PDCA:是最早由美國質量統計控制之父Shewhat(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 Do See)演化而來,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改進成為PDCA模式,所以又稱為“戴明環”。
PDCA的含義如下:P( Plan)--計畫;D(Do)--執行;C(Check)--檢查;A(Act)--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 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並適當推廣、標準化 ;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 個PDCA循環里。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PDCA循環實際上是有效進行任何一項工作的合乎邏輯的工作程式。在質量管理中,因此有人稱其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循環特點

處理階段是PDCA循環的關鍵。因為處理階段就是解決存在問題,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的階段。該階段的重點又在於修訂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制度。沒有標準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環轉動向前。
PDCA循環,可以使我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驟更加條理化、系統化、圖像化和科學化。它具有如下特點: (1)大環套小環,小環保大環,推動大循環
PDCA循環作為質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不僅適用於整個工程項目,也適應於整個企業和企業內的科室、工段、班組以至個人。各級部門根據企業的方針目標,都有自己的PDCA循環,層層循環,形成大環套小環,小環裡面又套更小的環。大環是小環的母體和依據,小環是大環的分解和保證。各級部門的小環都圍繞著企業的總目標朝著同一方向轉動。通過循環把企業上下或工程項目的各項工作有機地聯繫起來,彼此協同,互相促進。以上特點。
(2)不斷前進、不斷提高 PDCA循環就像爬樓梯一樣,一個循環運轉結束,生產的質量就會提高一步,然後再制定下一個循環,再運轉、再提高,不斷前進,不斷提高。
(3) 門路式上升。PDCA循環不是在同一水平上循環,每循環一次,就解決一部分題目,取得一部分成果,工作就前進一步,水平就進步一步。每通過一次PDCA循環,都要進行總結,提出新目標,再進行第二次PDCA循環,使品質治理的車輪滾滾向前。PDCA每循環一次,品質水平和治理水均勻進步一步。

八大步驟

步驟一:分析現狀,找出題目;
誇大的是對現狀的把握和發現題目的意識、能力,發現題目是解決題目的第一步,是分析題目的條件。
步驟二:分析產生題目的原因;
找準題目後分析產生題目的原因至關重要,運用頭腦風暴法等多種集思廣益的科學方法,把導致題目產生的所有原因統統找出來。
步驟三:要因確認;區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決題目的關鍵。
步驟四:擬定措施、制定計畫;(5W1H),即:為什麼制定該措施(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何處執行(Where)?由誰負責完成(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措施和計畫是執行力的基礎,儘可能使其具有可操性。
步驟五:執行措施、執行計畫;高效的執行力是組織完成目標的重要一環。
步驟六:檢查驗證、評估效果;"下屬只做你檢查的工作,不做你希望的工作"IBM的前CEO郭士納的這句話將檢查驗證、評估效果的重要性一語道破。
步驟七:標準化,固定成績;標準化是維持企業治理現狀不下滑,積累、沉澱經驗的最好方法,也是企業治理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可以這樣說,標準化是企業治理系統的動力,沒有標準化,企業就不會進步,甚至下滑。
步驟八:處理遺留題目。所有題目不可能在一個PDCA循環中全部解決,遺留的題目會自動轉進下一個PDCA循環,如此,周而復始,螺鏇上升。

PDCA循環運用與流程圖

創新是把一種認識轉化為實踐的過程,其中存在較大的思維發散空間,結合PDCA循環在製造過程中對於質量改進的作用,按照“四階段、八步驟”的提法,創新過程中PDCA循環的運用可以參考圖1所示來完成。 在實施中應注意任何結論的獲得都要以事實為依據,運用統計工具進行合理的分析。
1.P階段
 即根據顧客的要求和組織的方針,為提供結果建立必要的目標和過程。
步驟一:選擇課題
新產品設計開發所選擇的課題範圍應是與滿足市場需求為前提,企業獲利為目標的。同時也需要根據企業的資源、技術等能力來確定開發方向
課題是本次研究活動的切人點,課題的選擇很重要,如果不進行市場調研,論證課題的可行性,就可能帶來決策上的失誤,有可能在投人大量人力、物力後造成設計開發的失敗。比如:一個企業如果對市場發展動態信息缺少靈敏性,可能花大力氣開發的新產品,在另一個企業已經是普通產品,就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選擇一個合理的項目課題可以減少研發的失敗率,降低新產品投資的風險。選擇課題時可以使用調查表、排列圖、水平對比等方法,使頭腦風暴能夠結構化呈現較直觀的信息,從而做出合理決策。
步驟二:設定目標
明確了研究活動的主題後,需要設定一個活動目標,也就是規定活動所要做到的內容和達到的標準。目標可以是定性+定量化的,能夠用數量來表示的指標要儘可能量化,不能用數量來表示的指標也要明確。目標是用來衡量實驗效果的指標,所以設定應該有依據,要通過充分的現狀調查和比較來獲得。例如:一種新藥的開發必須掌握了解政府部門所制定的新藥審批政策和標準。制訂目標時可以使用關聯圖、因果圖來系統化的揭示各種可能之間的聯繫,同時使用甘特圖來制定計畫時間表,從而可以確定研究進度並進行有效的控制。
步驟三:提出各種方案並確定最佳方案
創新並非單純指發明創造的創新產品,還可以包括產品革新、產品改進和產品仿製等。其過程就是設立假說,然後去驗證假說,目的是從影響產品特性的一些因素中去尋找出好的原料搭配、好的工藝參數搭配和工藝路線。然而現實條件中不可能把所有想到的實驗方案都進行實施,所以提出各種方案後優選並確定出最佳的方案是較有效率的方法。 篩選出所需要的最佳方案,統計質量工具能夠發揮較好的作用。正交試驗設計法、矩陣圖都是進行多方案設計中效率高、效果好的工具方法。
步驟四:制定對策
有了好的方案,其中的細節也不能忽視,計畫的內容如何完成好,需要將方案步驟具體化,逐一制定對策,明確回答出方案中的“5W1H”即:為什麼制定該措施(Why)?達到什麼目標(What)?在何處執行(Where)?由誰負責完成(Who)?什麼時間完成(When)?如何完成(How)?使用過程決策程式圖或流程圖,方案的具體實施步驟將會得到分解。
2.D階段
 即按照預定的計畫,在實施的基礎上,努力實現預期目標的過程。
步驟五:實施對策
對策制定完成後就進人了實驗、驗證階段也就是做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除了按計畫和方案實施外,還必須要對過程進行測量,確保工作能夠按計畫進度實施。同時建立起數據採集,收集起過程的原始記錄和數據等項目文檔。
3.C檢查效果
 即確認實施方案是否達到了目標。
步驟六:效果檢查。
方案是否有效、目標是否完成,需要進行效果檢查後才能得出結論。將採取的對策進行確認後,對採集到的證據進行總結分析,把完成情況同目標值進行比較,看是否達到了預定的目標。如果沒有出現預期的結果時,應該確認是否嚴格按照計畫實施對策,如果是,就意味著對策失敗,那就要重新進行最佳方案的確定。
4.A階段處置
 步驟七:標準化。
對已被證明的有成效的措施,要進行標準化,制定成工作標準,以便以後的執行和推廣。
步驟八:問題總結。
對於方案效果不顯著的或者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為開展新一輪的PDCA循環提供依據。例如:設計一個新型紅外濾光膜,完成一輪循環後,進行效果檢查時發現其中一項的光學性能指標未達到標準要求,總結經驗後進人第二輪PDCA循環,按計畫重新實施後達到了目標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