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引物合計

形成引物二聚體及髮夾結構的能值,在錯配位點的引發效率,引物及產物的GC含量等等。必要時還需對引物進行修飾,如增加限制性內切酶位點,引進突變等。

基本

首先引物與模板的序列要緊密互補;

其次引物與引物之間避免形成穩定的二聚體或髮夾結構;

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點引發DNA聚合反應(即錯配) 。

具體實現這3條基本原則需要考慮到諸多因素,如引物長度,產物長度,序列Tm值,引物與模板形成雙鏈的內部穩定性(用ΔG值反映),

注意事項

1、 引物的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是18~27bp,但不應大於35bp ,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於74℃,不適於Taq DNA聚合酶進行反應;

2、引物序列在模板內應當沒有較高相似性片段,尤其是3’端相似性較高的序列,否則容易導致錯配。引物3’端出現3個以上的連續鹼基,如GGG或CCC,也會使錯誤引發機率增加;

3、 引物3’端的末位鹼基對Taq酶的DNA合成效率有較大的影響。不同的末位鹼基在錯位置導致不同的擴增效率,末尾鹼基為A的錯配效率明顯高於其他三個鹼基,因此應當避免在引物的3'端使用鹼基A;

4、引物序列的GC含量一般為40%~60%,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引發反應;

5、上下游引物Tm值相差不超過2℃;

6、對引物修飾一般在5'端進行,5'端序列對PCR的特異性影響不大,但決定產物長度。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