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D計畫

NMD計畫:是美國在"星球大戰"時代結束後實行的“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具體地說,NMD是由5大部分組成的,即預警衛星、改進的預警雷達、地基雷達、地基攔截彈和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

基本介紹

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ce,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其工作模式為: 預警雷達首先發現目標,即“敵方”的進攻洲際飛彈;預警雷達將報警信號傳送到軍事衛星; 軍事衛星將報警信號傳送到指揮部; 指揮部發出命令發射反飛彈飛彈; 反飛彈飛彈利用紅外跟蹤原理搜尋敵方進攻飛彈, 識別真假彈頭,然後在地球大氣層外攔截敵方進攻飛彈, 並用雷射武器將其摧毀 。

建立原因

冷戰戰時期,美國為了取得對蘇聯的軍事優勢,於1983年提出"戰略防禦"計畫(又稱"星球大戰"計畫)。

1993年,柯林頓宣布"星球大戰"時代結束,取而代之的是"NMD"(National Missile Defence, 國家飛彈防禦系統) 和 "TMD"(Theater Missile Defence,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組成結構 NMD全部組成是:2處發射陣地、3個指揮中心、5個通信中繼站、15部雷達、30顆衛星、250個地下發射井和250枚攔截飛彈系統。

具體地說,NMD是由5大部分組成的,即預警衛星、改進的預警雷達、地基雷達、地基攔截彈和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

預警衛星用於探測敵方飛彈的發射,提供預警和敵方彈道飛彈發射點和落點的信息。這些衛星都屬於天基紅外系統,也就是說靠敵方發射飛彈時噴射的煙火的紅外輻射信號來探測飛彈。

改迸的預警雷達,它們是NMD系統的"眼睛",能預警到4000-4800千米遠的目標。美國除要改進現有部署在阿拉斯加的地地彈預警雷達以及部署在加州與麻薩諸塞州的"鋪路爪"雷達外,還要在亞洲地區新建一個早期預警雷達。

地基雷達是一種X波段、寬頻帶、大孔徑相控陣雷達,將地基攔截彈導引到作戰空域。

地基攔截彈是NMD的核心,由助推火箭和攔截器(彈頭)組成,前者將攔截器送到目標鄰近,後者能自動調整方向和高度,在尋找和鎖定目標後與之相撞,將它擊落在太空上。

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利用計算機和通信網路把上述系統聯繫起來。

這些系統部署後,24顆整天圍繞地球不斷旋轉的低軌道預警衛星和6顆高軌道衛星,一旦探測到敵方發射飛彈,立刻跟蹤其紅外輻射信號。通過作戰管理指揮控制通信系統,衛星除將飛彈的飛行彈道"告訴"指揮中心外,還要為預警雷達和地基雷達指示目標。預警雷達發現目標後,將飛彈的跟蹤和評估數據轉告地基雷達。一旦收到美國航天司令部的發射命令後,攔截彈就騰空而起。攔截器靠攜帶的紅外探測器盯上來襲飛彈後,竭盡全力(靠動能)與它相撞,與對方同歸於盡。 [編輯本段]發展動向 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由80年代的"戰略防禦計畫"和90年代初的"對付有限打擊全球防護系統"演變而來的。 美國發展NMD和TMD將打破全球的戰略平衡與穩定,阻礙核裁軍的進程,破壞國際防擴散的努力,並可能引發新一輪的軍備競賽,所以受到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反對。

TMD的研製是由低向高發展的。用於攔截飛行高度在40公里以下飛彈的愛國者飛彈,已取得較大進展。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愛國者PAC-2 型飛彈命中率為60%,此後美國不遺餘力地提高這種飛彈的性能。今年3月15日,美國宣布改進型的愛國者PAC-3型飛彈攔截試驗獲得成功。據悉,美國還要進行16次攔截不同目標的試驗,使這種飛彈進一步完善。目前愛國者飛彈是TMD中唯一有效的攔截武器,也就是說,TMD 尚處於低空防禦階段。 NMD是用來保護美國本土免受彈道飛彈攻擊的防禦系統。從這一點看,它是里根“星球大戰”計畫的翻版或繼承者。所不同的是,“星球大戰”計畫所依賴的是空中防禦系統,而NMD是以陸空結合、陸地防禦系統為主。根據美國國防部提供的材料,NMD包含六大部分:地基攔截飛彈、地基雷達、天基感測器、改進型早期預警雷達,以及作戰管理、指揮、控制系統和通信系統。按照構想,美國可以通過這一系統,從敵方飛彈一發射,就對它進行偵察、跟蹤、定位、鎖定,在它進入美國領空前將其摧毀。這項計畫尚處於論證階段,到底搞成什麼樣子,至今誰也說不清楚。據說,如果把外來的飛彈比作雨點,這一系統就像一把傘,把美國罩得嚴嚴實實,不受一點損害。但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一位議員在國會辯論時,就曾當場撐起一把只有傘架的漏雨傘,以此形容NMD的防禦能力。

中國立場

外交部軍控司司長沙祖康2001年3月15日強調,中國不想就反導問題與美國發生對抗,也無意與美搞什麼軍備競賽。他重申,中國反對美國搞NMD,並希望中美之間業已存在的相互威攝的戰略關係能夠得以維持。

沙祖康是在接受中外記者的聯合採訪時作上述表示的。他說,中國反對美國搞NMD已不是什麼新聞。

中國之所以採取這一立場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首先,中國認為NMD不利於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大局;其次,NMD將損害中國的安全。沙祖康認為,中國反對NMD,並不是因為想用手裡這點核武器去威脅美國的安全。他說,眾所周知,中國的核武庫在五核國中是最小、最落後的,但中國卻是五國中第一個奉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的國家。當然,中國不會允許自己的合法自衛手段遭到任何形式的削弱或被剝奪。這是中國國家安全的最重要方面之一。

消極影響

沙祖康隨後分析了美國實施NMD計畫對國際安全環境產生的一系列深遠的消極影響:首先,美國實施NMD計畫將嚴重破壞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損害大國間的互信與合作。其次,美國研發NMD將嚴重阻礙國際軍控與裁軍進程,甚至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作為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已經擁有當今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核和常規武庫,並奉行著以首先使用核武器為核心的核威懾政策。在這種情況下,NMD將成為美國戰略進攻力量的倍增器,而NMD計畫實際上是美單方面的核擴軍計畫。美國此舉顯然孕育著引發更高水平上軍備競賽的危險。具體而言,一是可能將軍備競賽引入外空,二是可能將軍備競賽從進攻性武器擴大到防禦性武器。第三,美國NMD計畫將嚴重損害國際防擴散機制和努力,刺激飛彈的進一步擴散。第四,美國實施NMD計畫將使國際關係中的軍事因素上升,不利於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本該用於經濟發展的大量財力和物力將不得不用於發展軍備。在這種情況下,哪一個國家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世界又怎能穩定呢?第五,NMD不利於亞太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美國還打算在亞太地區部署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如果這種TMD用作NMD的組成部分,那么,它對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造成的衝擊就不亞於NMD。

《國際先驅導報》周報2005年5月20日(提前出版)文章5月1日下午,駐日美軍防空部門緊急通告日本:根據衛星的數據顯示,朝鮮向日本方向發射了彈道飛彈。10分鐘後,日本防衛廳在接到通報之後,啟動應急計畫,預警機開始在發射方向上進行監控,但是30分鐘後,這個警報被確認是誤報。

這個“警報”細節在日本國內被報導,再加上駐日美軍司令官賴德5月12日宣布建立日美“防彈道飛彈共同作戰中心”,以及5月15日“日本警備雷達網”計畫被曝光,日本正在積極籌建的NMD(彈道飛彈防禦體系)秘密計畫逐漸浮出水面。

由於日本目前已經擁有比較完善的防空網路,在這個基礎上的NMD一旦建成,將是東亞地區第一個,也是全球少有的國家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美日聯手打造日本“空盾”

日本計畫中籌建的NMD由陸基、海基和空基的預警系統,以及陸基和海基的飛彈防禦系統組成。空基的預警系統主要包括日本已經部署的4架波音767預警機和購自美國的十餘架E2C預警機,能夠對起飛段的彈道飛彈進行監控和預警。

在陸基部分,據5月15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目前正在籌建“針對北韓彈道飛彈而將部署的警戒雷達網”。具體計畫包括部署4處可以跟蹤彈道飛彈的新型地面雷達“FPS-XX”,同時對現有6座雷達進行改造,利用總計10座雷達來進行警戒。

“FPS-XX”的特點是,具有可以捕捉到高速且反射面很小的彈道飛彈,而且監測距離也超過現有的“FPS-3”。“FPS-XX”是日本首次實施的地面部署型雷達,它可以從國內的基地跟蹤北韓的“勞動”號中程彈道飛彈。據防衛廳透露,計畫從2008年開始,每年部署一座“FPS-XX”。

海基方面,日本現在已經擁有4艘金剛級宙斯盾驅逐艦,4艦的雷達有一定的反彈道飛彈能力,所搭載的標準II改進型防空飛彈,將可以在30公里的距離上攔截彈道飛彈,其將與FPS-XX雷達一起,形成“應對彈道飛彈的警戒雷達網的核心”。這個網路的主要防禦力量,就是海基標準II飛彈和陸基的PAC3愛國者飛彈。

除了雷達偵察和跟蹤網路建立以外,駐日美軍司令賴特5月12日在東京發表演說時透露,美國和日本計畫在駐日美軍基地設立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聯合作戰指揮中心主要是用來對付來自朝鮮的飛彈,但亦會用於台海。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建成後,兩國就可以同時掌握其他國家發射彈道飛彈的情報,統一作出攔截的決定。

一旦美國間諜衛星偵察到朝鮮或中國發射飛彈,聯合作戰指揮中心可即時指令配備“神盾”雷達系統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戰艦攔截飛彈,或在日本本土使用愛國者3型飛彈攔截。日本NMD暗防中國飛彈

日本的NMD如果按計畫完成,將是東亞地區第一個全國性的反彈道飛彈網路。這個網路的主要目的,據說是為了防禦朝鮮方面的飛彈。日本防衛廳幹部表示,如果北韓成功地實現核武器的小型化,那么對日本的威脅將很大,因此防衛廳尋求在2011年度之前完善雷達網。

然而據了解,朝鮮只是日本NMD計畫的一個部分,日本的NMD計畫在設定中,已經將台灣周邊的衝突列入高危險等級,並且給予重視。

日本防衛廳的分析人員認為,中國大陸飛彈對日本本土和外島構成威脅。在目前日本的NMD方案中,未來由美國的警戒衛星獲得的東亞國家發射飛彈的情報將由美日兩國同時掌握,而不是目前的由美方通報給日本,然後日本防衛廳調集飛彈部隊進行攔截。

目前從朝鮮發射飛彈到抵達日本,最快只要10分鐘,而中國大陸發射飛彈,到達日本則需要20分鐘到半個小時。以目前美日的聯絡管道,朝鮮發射飛彈後,日方需約十分鐘才可能獲得來自美方的訊息,新的NMD系統可以將此縮短到3-4分鐘,使日本“絕對防禦”中朝飛彈成為可能。

但是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飛彈監測網路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是對於飛彈發射情況的虛警和誤報嚴重。另一方面,日本還需要在美國的幫助下,自行具備對飛彈的偵察、預警和防禦能力。台灣也想加入美日NMD

日本《朝日新聞》認為,若日本政府參與制訂以台灣海峽為目標的計畫,將不可避免地遭到中國的反對,進一步引起日中的政治摩擦。日方認為,一旦日本企圖在台灣問題上介入,就面臨中國的飛彈威脅。而FPS-XX雷達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數據處理升級的可能,對中國飛彈可以實行有效防禦。

其實台灣方面也曾經對NMD計畫感興趣,在美國建設NMD方案出台之後,台灣曾經派出國防部官員前往美國,並通過麥卡錫公司等遊說能否將台灣列入NMD的指針中,並且在台灣地區部署具有反彈道飛彈能力的防空系統。無奈在中美大的政治環境中,這樣的要求最終沒有實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