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60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是“二戰”後出現的一支著名機槍,美軍從1958年起將其作為制式武器裝備,至今已有40多年的歷史,其間儘管出現了M2495.56mm機槍和M2407.62mm機槍,但由於M60自身優秀的性能和不斷適應新戰術環境的改進而使之經久不衰,不少國家也將其列為軍隊主要裝備。

基本信息

簡要概述

M60通用機槍M60通用機槍

M60式7.62mm通用機槍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研製的,設計工作起始於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經過T44式、T52式、T61式等多次改進,於1957年正式定型為M60式,並全面投產。1958年開始裝備美軍,替換7.62mm白朗寧M1917A1式、M1919A4式重機槍和M1919A6式輕機槍
M60式通用機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機槍之一,除美軍裝備外,還有韓國澳大利亞等30多個國家軍隊使用它。據不完全統計,至今M60式機槍已經生產了25萬多挺。
為滿足不同戰鬥部隊需要,美國還研製了許多M60式變型槍,型號主要有M60C式、M60D式、M60E1式、M60E2式、M60E3式。其中的M60E3式是80年代應美海軍陸戰隊對輕機槍的要求改進的,已於1985年開始列裝,現已裝備2萬多挺。

結構特點

航空機槍航空機槍

M60式通用機槍具有質量小、結構緊湊、火力猛、精度好、用途廣泛等特點。
1、槍
該槍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槍機迴轉閉鎖方式。它的導氣裝置比較特別,採用自動切斷火藥氣體流入的辦法控制作用於活塞的火藥氣體能量。槍管下的導氣筒內有一個凹形活塞,平時凹形活塞側壁上的導氣孔正對槍管上的導氣孔。當火藥氣體進入導氣筒內後,在凹形活塞的導氣筒前部的氣室中膨脹,在火藥氣體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推動凹形活塞向後運動,活塞又推動與槍機框相連的活塞桿向後運動。活塞向後移動時,會關閉側壁上的導氣孔,自動切斷火藥氣體的流入。這種結構比較簡單,不需機槍常有的氣體調節器,缺點是不能調節武器的射速。
該槍的槍管首次採用了襯套式結構,在彈膛前面有152.4㎜長的鎢鉻鈷合金襯套,提高了槍管抗燒蝕性能。機匣、供彈機蓋等都採用衝壓件,因此質量小、成本低。槍內還廣泛採用減少摩擦的滾輪機構,因而射擊振動較小。槍機組件由機體、擊針、槍機滾輪、拉殼鉤、頂塞等組成,機體前有兩個閉鎖卡筍,機體底部有曲線槽,與槍機框導突筍扣合,藉助槍機迴轉實現開、閉鎖動作。該槍採用彈鏈供彈,藉助槍機滾輪帶動撥彈桿左右運動,再通過槓桿使撥彈滑板上的撥彈齒撥彈,單程輸彈。同其他重機槍一樣,M60式也可快速更換槍管,但由於提把裝在機匣上,需要射手帶手套操作。該槍由於射速不高,而且採用直形肩托,射擊精度較好。帶兩腳架作輕機槍用時有效射程800m,配三腳架作重機槍用時有效射程1000m。其中:M60C式主要供直升機使用,可以遙控射擊,目前已停止生產。M60D式作為直升機、裝甲車載機槍,扳機裝在槍尾部,配有D形握把,現仍生產。M60E1式主要在M60式基礎上進行了簡化設計,零部件數目減少,並且將提把裝在槍管上,便於更換槍管。M69E2式是坦克與裝甲車輛並列機槍,同M60式相比,槍管加長,採用電擊發,去掉了握把、扳機、瞄準具和前托等。M60E3式,質量減到8.8㎏,加有前握把,且平均無故障射擊發數比M60式大大提高。
2.瞄準裝置
該槍準星為片狀,固定式;表尺為立框式,可以迅速進行高低和方向調整。對機槍而言,由於槍管常需要更換,所以歸零校正最好在準星上進行,而M60式機槍準星是固定式的,難於歸零校正,這一點在M60E3式上得到了改進。
3.彈藥
該槍主要發射北約7.62㎜槍彈,也可發射7.62㎜穿甲彈和訓練彈。

武器性能

M60通用機槍M60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是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彈鏈式供彈、槍機迴轉式閉鎖的自動武器,發射7.62mm北約標準彈,槍管可以快速更換,主要作為通用的支援武器使用。作輕機槍用途時使用自帶的摺疊兩腳架,作重機槍用途時則安裝在可摺疊的M122三腳架上,或使用M4、M6等車載射架安裝在車輛上。由於M60射速低,加上採用直槍托,因此射擊精度很好,使用兩腳架時的有效射程為1,000m,使用三腳架是是1,800m。
在M60槍身的上下方都有塑膠隔熱板,兩腳架也有隔熱板以便摺疊腳架時射手不需要碰觸任何的金屬部位,這樣對於立姿或跪姿射擊時是很有用的。M60也有一些缺點,主要問題是槍管升溫快、更換槍管困難、活動部件不耐用等等,而且M60作為班用支援武器來說顯得太重,一般安裝在三腳架或車輛上使用,但作為重機槍而言M60的射速又太低。
其中槍管升溫過快和更換槍管困難是M60最主要的麻煩。由於槍管升溫快,射手在速射200發彈後就需要更換槍管(關於M60的射速和槍管更換頻率的關於請參考《美軍輕步兵火力支援陣地》一文中的列表)。當持續射擊時,槍管表面溫度可達到華氏500度。由於M60的兩腳架和活塞筒是固定在槍管上,而提把安裝在機匣上,因此更換槍管時,通常是由1號射手一手抱槍托一手握提把,把武器指向安全方向,而2號射手則戴上隔熱的石綿手套,扳開槍管定位桿然後拉出整個槍管組桿,接著再裝上新的槍管。然後由於M60的準星也是固定在槍管上的,而且準星不能進行調整,因此1號射手不得不在重新射擊時再次進行歸零校正以配合新槍管。兩腳架、活塞筒固定在槍管上不光給更換槍管帶來麻煩,對於2號射手來說也是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
M60的導氣系統沒有調節功能,雖然優點是結構簡單,但缺點除了不能調整射速外,主要的問題是積累的污垢會延緩活塞的運動,導致出現停射或“失控”(runaway),後者是指即使手指鬆開扳機後武器仍在繼續射擊。雖然可以通過經常維護導氣裝置來解決問題,但在激烈的持續戰鬥中發射了大量彈藥後,往往沒有空隙進行維護,結果在M60失控後射手往往只能讓整條彈鏈打完才能停止射擊。此外,M60的許多零部件也存在脆弱易損、壽命短的問題,尤其是活動部件。據說擊針就很容易斷裂,另外提把也容易損壞。
澳大利亞的M60與美國的稍有不同,根據叢林戰的經驗進行了一些改進。當巡邏隊在接敵時機槍手立即進行火力壓制,掩護其他士兵進入最近的掩護物建立射擊陣地。因此最初澳大利亞的射手在部隊行進時是使用只有約15或20發的短彈鏈,這樣的短彈鏈對於第一次開火射擊是足夠的,因為當部隊在穿越叢林時拖著一條完整的100發彈鏈會很麻煩。後來澳大利亞人又設計了一種可裝28-40發的“預備反應彈匣”(ready reaction magazine),實際上是一個鋁製的小彈鏈盒,彈盒可以方便地掛在機槍的左側,其容量足夠最初接敵的互動火力,在進入掩體後,再裝上一條完整的彈鏈射擊。

武器系列

M60E2 車載機槍

車載機槍車載機槍

M60E2原本是作為M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並列機槍研製的,主要是取消了兩腳架、提把、瞄具、扳機和護木等零件,並加長了槍管和活塞筒,以防止火藥燃氣進入車內,全重達到11.1kg,另外還改用電控制擊發。

M60C 航空機槍

M60C是為裝備直升機而改進的航空機槍型M60,採用電擊發和液壓驅動,射速約550RPM左右。M60C主要在OH-13和OH-23(UH-12)上的M2武器系統及UH-1B的M6和M16武器系統上使用。M60C的產量大概超過了563挺,但最終沒有大批量生產。

M60D 航空機槍

M60D是為裝在直升機艙門口、艦艇及車輛的活動托架上使用而改進的,稱之為“門槍”(door gun)。實際上只需要把M60的握把和槍托換成M60D的扳機/握把組件,再把框形表尺換成環形照門,就可以把M60轉換成M60D了。M60D的槍身用銷與作戰平台聯接,扳機改裝在槍尾,並在槍尾裝有兩個D形握把,改進了供彈系統,並採用環形瞄具。武器系統由槍、活動托架和兩種彈藥存貯系統組成。第一種存貯系統是把一個200發的彈箱安裝在槍或射架的左側,第二種彈藥存貯系統是把一個500發彈箱安裝在活動托架的支架上,彈箱與機槍之間的彈鏈封閉在一條柔性輸彈滑槽內。在拋殼口處還裝有一個帆布制的收集袋,收集拋出的彈鏈和彈殼,避免吸入渦輪發動機或打到螺旋槳上。M60D的武器系統根據托架類型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稱,如M23、M24、M144等,這些不同類型的托架是用在UH-1、H-2、H-3、CH-47、H-60等不同的直升機上。在沒有M60D的時候,一些直升機組成員採用的土方法是用一根吊索把一挺去掉了兩腳架和槍托底板的M60吊掛在艙門口,這種臨時改裝自然不是長久之計。

M60E3 通用機槍

艦載機槍艦載機槍

為解決M60通用機槍更換槍管困難、歸零困難、重量過大等等固有缺點而研製的M60E1並沒有投產,直到1980年代初,薩科防務公司才根據美國海軍陸戰隊對輕機槍的要求而改進了一種輕型的M60,定型為M60E3。M60E3在1985年開始列裝,裝備共約2萬多挺,主要由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海軍特種部隊使用,美國陸軍並沒有正式採用M60E3。其他一些國家也有少量裝備,但目前美國已經不再生產新的M60E3。M60E3的主要部件可與M60互換,生產商還提供一套M60E3轉換工具包,可以將任何型式的M60機槍改裝成M60E3型。改裝工作可在兵工廠進行,或者由經過訓練的技術人員完成。M60E3主要有如下的改進:改用直徑較小的輕型槍管,以減輕全槍重量,並採用新的消焰器。M60E3的輕型槍管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較長的標準槍管,另一種是較短的突擊型槍管,可縮短全槍長度,以增強武器的機動性能;輕型兩腳架連線在活塞筒上,提把安裝在槍管後上方,使備用槍管省掉了兩腳架,而更換槍管時也可以不戴石棉手套;在兩腳架支耳後面增加了一個手槍握把形前握把,便於無依託射擊時控制槍身,並改用隔熱性能更好的新護木;改用冬用扳機護圈,即使射手帶保暖手套也可射擊;槍管上的準星可凋整高低和方向,使更換槍管後不必重新歸零校正;握把右側增加了一個保險機柄,使左右手都能操作保險機;進一步簡化了導氣系統;槍托底板上取消了原本M60的支肩板。
M60E3與原型的M60一樣是輕重兩用機槍,但主要是作為地面部隊的輕型機槍使用,雖然M60E3改進了M60的許多缺點,並減輕了射手的的負荷,但減輕重量是要以限制陸戰隊員的持續火力為代價的——新的輕型槍管只能夠速射100發彈,如果持續速射200-300發彈而不更換槍管會嚴重損壞槍管,甚至使槍管作廢,因此安全的戰鬥射速往往達不到一分鐘200發。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對M60E3的接受程度非常低,並最終採用M240G代替M60系列。

M60E4通用機槍

M60通用機槍M60通用機槍

M60E4是在1994年由薩科防務設計開發的,基本上是對M60E3進行的改進,但M60E4的標準槍管卻是較短的突擊型槍管,雖然也可換上560mm長的E3型標準槍管。M60E4主要有如下改進:採用新的兩腳架,利用簡單的管狀設計既增大了強度也降低了生產成本;護木與前握把改用一體式給構,增強了護木的強度,護木內增加了一個類似於M16系列護木內的鋁製隔熱屏;改進的槍托底板上增加了一個鋁製的支肩板,但採用翻轉的框形結構而非原M60的支肩板;把翻轉式背帶環改成固定式背帶環,因為薩科防務接到的報告指曾有E3的尼龍背帶因為接觸到過熱的槍管而被融斷,使機槍突然掉到地上,不能翻轉的新扣環使背帶不容易碰觸到槍管;發射機構採用耐用的片簧,可避免走火和失效故障的發生;E3提把的完全豎起位置與表尺豎起的位置互相彷礙,因此E4改變了提把完全豎起時的角度,不再處於垂直位置。另外E4的提把外形與E3也有區別,但也可以換成E3的提把把手;撥彈力比以前的M60系列增大了約35%,以減小由於污垢及其他阻力對供彈機構可靠性的影響,在提高撥彈力的同時,也加大了彈鏈的柔度;取消過去M60系列機槍上的瞄準鏡座,改為一個可安裝在供彈器蓋上的皮卡汀尼導軌座;為了方便使用和保養,所有槍管都採用了雙向(reversible)活塞,並且加長氣室;改進新的彈箱桂架;槍管定位桿增加了一個橡膠隔熱套,使射手在更換灼熱槍管時不容易被燙傷。另外,薩科防務還為M60E4設計了一種被戲稱為“鴨嘴”(duckbill)的分叉形消焰器,由於使用短槍管時的槍口焰比較大,這種新的消焰器可以控制火藥燃氣向左右兩邊排出,避免在夜間射擊時向上的槍口焰會影響夜視裝置的觀察效果。這種消焰器主要用在短槍管上,但大多數的M60E4都是使用E3消焰器,據說是因為有實際經驗表明“鴨嘴”消焰器不適合叢林中使用,射手攜帶機槍在叢林中前進時消焰器的分叉口有時會纏上細小的枝葉。M60E4的主要部件可與M60早期的各種型號互換。薩科防務既有重新生產的,也提供有M60E4的轉換工具包,可把任何型式的現存M60機槍改裝成M60E4型。目前M60E4主要服役於美國海軍,海軍特種部隊是主要的用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