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理論

IP理論

《IP理論》是由王建國編寫,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的圖書。王建國教授獨創的1P理論突破傳統4P行銷思維,提出了與當今網狀經濟時代匹配的嶄新商業模式,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思路出路與財路。

基本信息

《IP理論》-基本資料

作者:王建國
ISBN:9787301116425
頁數:275
開本:大16開
封面形式:簡裝本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定價:39元

內容簡介

為什麼企業少收或不收目標顧客的錢,甚至找錢給顧客還能賺錢?是當今時代網狀經濟的特質造就了企業零價格銷售照樣贏利的奇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王建國教授獨創的1P理論突破傳統4P行銷思維,提出了與當今網狀經濟時代匹配的嶄新商業模式,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帶來了新的思路出路與財路!在以信息、網路、知識和文化為經濟本質的今天,許多產業已經沒有明顯的、甚至乾脆沒有了邊界。相應地,企業產品的目標顧客市場不再是單一的,產品與目標顧客之間不再是一一對應的關係,而是一種網狀的關係。網際網路一詞最能反映網狀經濟的本質:經濟是一張網,網網相關,網網相連網網互生外部效果。在這種關係中,所有經濟活動都具有某種外部效果,所有經濟活動的參與者都是不同程度的利益攸關者,從而為企業之間的相互合作共贏提供了戰略空間。1P理論就是關於如何利用網狀經濟形成的外部效果,在企業價值鏈環節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顧客之間引入第三方利益攸關者買單,把企業之間競爭博弈的贏利模式轉化為合作共贏的贏利模式的理論。

特色及評論

傳統的STP+4P戰略是工業經濟時代的線性行銷戰略。在今天這個信息、知識、文化和網路經濟的時代,inter一下就互聯,net一下即成網,行銷已不再是線性行銷,而是網狀行銷。1P理論隨網狀經濟和網狀行銷應運而生!1P理論的本質就是通過第三方買單,使產品價格低於平均成本還能贏利,從而創造自動行銷。如何才能擺脫價格和利潤的矛盾?如何才能在獲得更多顧客的同時也能創造更多的利潤?簡言之,如何才能真正實現企業和顧客的共贏?這就是1P理論要解決的根本問題。1P理論是對傳統行銷策略的揚棄和突破。STP的變革以及相應的4P的變革是行銷史上的標誌性革命,它說明傳統的線性行銷理論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也不足以指導企業在新的經濟環境下的行銷行為。以信息、知識和文化為核心內容的網狀經濟,衝擊著傳統的行銷思維和戰略,對1P理論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網狀經濟時代要求企業不僅要善於發掘自身的優勢,同時還要發掘自己與別的企業和顧客之間的關係,並在自己優勢的基礎上利用相互之間的關係獲利。傳統的行銷理論根本不能解釋網狀經濟下諸多現象背後所蘊涵的一系列複雜問題,只有把第三方納入分析框架中的1P理論才能將其解釋清楚。1P理論的精髓在於,拓寬了傳統行銷的視野,把第三方納入了企業的行銷框架,從而提出第三方戰略解決傳統行銷的困境,使企業達到多收少花、增加利潤的目的。

作者簡介

王建國,湖南人,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行銷學、管理學和管理經濟學教授、博導。職務:北京大學新市場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際MBA與案例教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中國國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MBA和國際MBA中心主任;任教: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Monash大學;學位:Monash大學經濟學博士,Luven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武漢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導師:張五常、黃有光、楊小凱、IanWills等;領域:行銷學、管理學、管理經濟學;文章:發表於JEBO,JCE,SocialChoiceandWelfare,MathematicalSocialSciences等國際、國內重要學術期刊;從商:曾任香港華潤公司和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高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