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1126公務機

IAI-1126公務機

IAI-1126是以色列航宇工業公司研製的超中型公務機,代號“銀河”(Galaxy),該機是IAI-1125“阿斯特拉”SPX的加寬加長型,後更名為灣流G200,現由美國灣流航宇公司生產。該機於1992年底完成設計,1993年9月在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NBAA)的會展前夕發布,1997年12月第一架飛機首飛,2001年在法國巴黎航展上更名為“灣流”G200。

研發歷程

IAI-1126公務機 IAI-1126公務機

該機原稱IAI-1126“銀河”(最早稱為“阿斯特拉銀河”,灣流宇航公司接手後改名為“灣流”G200),其設計工作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早期,1993年9月項目正式啟動。俄羅斯雅科航空器集團負責IAI-1126“銀河”機身的設計和製造,以包列航宇工業公司主要負責最終的組裝、集成和市場行銷。1995年以色列航宇工業公司結束了與俄方的合作生產關係,改由法國索日瑪航空維修中心(SOGERMA)製造IAI-1126“銀河”的機身和尾翼。

IAI-1126“銀河”於1997年12月25同首飛。第二架原型機於1998年5月試飛,首架生產型飛機在當年10月試飛。1998年12月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和以色列的認證。第一架飛機於2000年1月交付給TTI實業公司(1999年7月交付給蘇黎世獅王實業公司的1架IAI-1126“銀河”飛機後又被銀河宇航公司租回用於演示飛行)。

2001年6月,通用動力公司控股了以色列飛機工業公司於1997年2月在美國成立的銀河航宇公司,並將後者的“阿斯特拉”SPX和“銀河”公務機併入“灣流”品牌,於2001年6月17日在法國巴黎航展上宣布將後者改稱為“灣流”G200。2002年1月16日,型號合格證中的飛機名稱改為“灣流”G200,並於同年9月正式採用。

以色列宇航工業公司在以色列國內進行IAI-1126“銀河”飛機的組裝和試飛,但內部裝飾則在銀河宇航公司在德克薩斯州沃斯堡市的新基地進行。

IAI-1126“銀河”的機翼設計是基於IAI-1125阿斯特拉的後掠機翼並安裝有翼梢小翼,但其他部分則是全新的設計。新的寬體機身比IAI-1125阿斯特拉更長更寬,並具備乘客直立空間,後機身為了減小阻力進行了最佳化設計。IAI-1126“銀河”還具有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Mk4型電子飛行儀表駕駛艙,具有不經停飛越亞特蘭大以及一站經停飛越太平洋的能力。

發動機選擇方面,經過對艾利遜公司AE-3007、聯信/通用電氣公司CFE-738等發動機的對比權衡後,1993年以包列宇航工業公司選擇了普·惠加拿大公司PW306A渦扇發動機用於IAI-1126“銀河”。PW306A是PW305系列的一個改型(增加了風扇直徑,改進了熱端材料,裝有排氣口強迫混合器),該發動機還為豪客1000和“利爾噴氣”60飛機提供動力。

2001年6月,銀河宇航公司被灣流宇航公司收購,灣流宇航公司現在擁有其型號合格證並負責進一步的開發和工程支持。IAI 1126“銀河”同時被重命名為“灣流”G200。以包列宇航工業公司繼續在以色列特拉維夫基地進行飛機取證試飛,然後飛往灣流宇航公司在達拉斯樂福費爾德(Love Field)機場的完工中心,進行內飾和選裝沒備的安裝(在灣流宇航公司收購該項目之前,銀河宇航公司承擔該飛機從達拉斯沃斯堡聯盟機場新基地完工並交付的工作)。

2002年9月10日該機獲得中國民航局的型號認可證。2004年8月30日,第100架(包括靜力/疲勞試驗機)“銀河”/“灣流”G200飛機出廠,同年12月20日交付用戶。2004年9月7日,該機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型號合格證。

2004年7月,灣流航宇公司開始為該機引入自動油門控制系統。2005年2月,又開始提供可在飛行中使用的寬頻網際網路。2007年4月26日,第150架飛機交付。至此,“銀河”/“灣流”G200機隊的總飛行時間已達到20萬小時,簽派可靠率達到99.75%。至2007年10月27日,“銀河”系列共生產了54架(包括飛行試機),“灣流”G200共交付了121架;2008年9月交付了第200架“灣流”G200。2004年,該機的單價約為2080萬美元。

設計特點

IAI-1126的設計要求包括具有遠的航程,能夠不經停地從紐約直飛巴黎。與IAI-1125相比,該機主要加寬並加長了機身,同時略微增大了機翼前緣內段的後掠角。機體絕大部分採用鋁合金材料。

機身

由3個前機身段、中機身段(包括機翼支承貫穿結構)、油箱段和後機身段組成,全部採用鋁合金材料。有4根桁梁。發動機短艙支承結構的前橫樑傳力至後機身行李艙的隔框。機頭罩採用玻璃/環氧樹脂材料,內有諾梅克斯蜂窩類層結構。航電設備艙口蓋由碳纖維/諾梅克斯製成。尾錐內布置有輔助動力裝置,此處結構採用了鈦合金隔框。

機翼

帶有翼梢小翼的懸臂式下單翼。前緣內段後掠角增至34°30',並增加了克魯格襟翼,每側機翼的後緣襟翼前方有4個減速板。機加雙梁抗扭翼盒,內有油箱。上、下表面的單塊式蒙皮與桁條一體化,形成整體加筋壁板。機翼前緣為鋁合金材料。小翼採用玻璃纖維複合材料及蜂窩夾層結構的壁板。翼身整流罩的材料和結構與小翼類似。

尾翼

IAI-1126公務機 IAI-1126公務機

懸臂式,平尾布置在垂尾中下部。方向舵和兩側升降舵均帶有配平調整片。平尾為單塊式,機加連續雙梁結構,前緣採用複合材料。垂尾為雙梁抗扭翼盒結構,有鉚接的桁條和蝕刻的鋁合金蒙皮壁板,前緣和翼尖採用複合材料。垂尾翼梁與機身隔框通過多個螺栓接頭連線。

起落架

液壓收放的前三點起落架,均為雙輪並帶有油-氣緩衝器。主起落架上帶有拖拽臂,向內收起;前起落架向前收起。主輪帶有多盤式液壓防滑剎車系統,應急時使用壓縮氮氣剎車。前輪可電液驅動轉向,在使用方向舵腳蹬操縱時可轉向±3°,手動操縱時可轉向±60°,地面牽引時可轉動±100°。

動力裝置

2台尾吊安裝的PW306A渦扇發動機,單台保持推力為26.9kN。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美國諾達姆集團的短艙和反推力裝置。機內共有7個油箱,總燃油容量為8532L,其中8479L可用。

駕駛艙與客艙

可容納2名駕駛員和8~10名乘客。駕駛艙備有1個回彈式座椅,可供第3名機組人員使用。客艙前部有廚房和衣櫃,後部有盥洗室/化妝間和衣櫃,與乘坐區之間用滑動門隔開。客艙標準布局為9座,在前部兩側和後部右側均布置一對面對面的座椅,後部左側布置1張三人沙發(也可當床)。採用8座布局時,在前、後部兩側各布置一對面對面的座椅。採用10座布局時,前部布置與8座或9座布局相同,後部的三人沙發移至右側,左側布置一對面對面的雙人座椅。無論何種布局,成對的兩座椅間均有可收起的桌台。客艙內設還包括4個110V的電源插座、舷窗遮光板、閱讀燈和桌燈、空調系統的出風口、耳機、話筒、帶有381mm顯示器的DVD/CD播放器、客艙地圖/信息顯示器等,2005年後還可選裝寬頻網際網路。客艙後方有增壓的外部行李艙。

飛控

2套集成在駕駛艙航電系統中的FMS-6100飛行管理系統,其中包括FCC-4005自動駕駛儀。各操縱面的偏轉範圍為:升降舵-20°~+27°;副翼15°~+10°;方向舵±20°;減速板+45°;克魯格襟翼可偏轉110°,前緣縫翼最大25°;富勒襟翼0°、或12°、20°和40°。除方向舵由人力驅動外,其餘操縱面均由液壓驅動。升降舵和副翼有備份的人力驅動。單發飛行時,方向舵偏置系統利用發動機引氣驅動方向舵。電驅動調整片。

機電

2套工作壓力為20.7MPa的液壓系統,用於驅動操縱面、起落架、剎車系統、前輪轉向和反推力裝置。電源系統包括3台法國泰雷茲集團的28V、400A的直流起動發電機(由發動機和輔助動力裝置驅動)和2個24V、43Ah的鎳鎘蓄電池,另有1個24V、27Ah的蓄電池用於為關鍵飛行設備和應急系統提供備份電力。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的GTCP36-150輔助動力裝置。應急氣壓系統可用於放出起落架、驅動剎車和反推力裝置及機翼前緣防冰。機艙最大增壓壓差為0.61×10 Pa。氧氣系統儲氧3252L,可選裝第2個同樣容量的氧氣瓶。

航電

標準配置基於Pro Line 4駕駛艙航電系統。主要設備有:美國霍尼韋爾國際公司的KHF-950高頻通信系統、“雷射參考”V慣性基準系統和Mark V增強型近地告警系統(帶有風切變告警功能);美國埃夫泰克公司的選擇呼叫系統;美國全球航電公司的三通道衛星通信設備;AHS-3000姿態航向基準系統;ALT-4000無線電高度表;TCAS-4000空中交通警戒與防撞系統。EFD-4077電子飛行儀表系統包括5台184mm的顯示器。其他設備與“灣流”G100基本相同。未指明供應商的設備均由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提供。

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機長 18.97m

機高 6.53m

翼展 17.70m

IAI-1126公務機 IAI-1126公務機

機翼展弦比 9.1

機翼面積 34.28m

平尾展長 6.86m

主輪距 3.30m

前後輪距 7.39m

座艙門

寬×高 0.84m×1.83m

行李艙門

寬×高 0.89m×1.14m

內部尺寸

客艙

長度

包括駕駛艙 9.30m

不包括駕駛艙 7.44m

最大寬度 2.18m

最大高度 1.91m

容積(不包括駕駛艙) 24.6m

行李艙容積

外部 3.5m

內部 0.71m

重量與載重

基本使用空重 9049kg

最大商載 1837kg

最大零油重量 10886kg

行李艙載重 898kg

最大燃油重量(可用) 6804kg

最大燃油重量下的商載 295kg

最大起飛重量 16079kg

最大著陸重量 13608kg

最大停機重量 16148kg

飛行性能

最大使用馬赫數 0.85

最大使用速度(均為修正錶速)

海平面至高度3048m 574km/h

高度3048~6096m 674~611km/h

高度6096~7620m 667km/h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9449m,重量12247kg) 915km/h

正常巡航速度 850km/h

遠程巡航速度 797km/h

失速速度(襟翼和起落架放下,最大著陸重量) 208km/h

初始巡航高度 11887km/h

最大使用高度 13716km/h

起飛距離 1855m

著陸距離 1000m

航程(4名乘客,最大燃油,美國國協會規定的儀表飛行規則余油) 6297km

限制過載(襟翼和起落架收起) +2.63/-1.0

噪聲特性

起飛 81.4EPNdB

側向 85.8EPNdB

進近 92.7EPNdB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