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4850

HD4850是AMD(ATI)於2008年發布的HD 4000系列單卡單核心的中高端產品。

基本信息

簡介

顯示卡核心

顯示卡晶片 Radeon HD 4850
HD4850HD4850

晶片廠商 ATI
製造工藝 55納米
核心代號 RV770

顯示卡頻率

核心頻率 625MHz
顯存頻率 2000MHz

顯存規格

顯存類型 GDDR3
顯存容量(MB) 512
顯存位寬 256bit
顯存描述 採用1.0ns GDDR3顯存
顯存速度 1ns
最高解析度 2560*1600

顯示卡散熱

散熱方式 散熱風扇

顯示卡接口

匯流排接口 PCI Express 2.0 16X
輸出/輸入接口 S-video接口(TV-Out)
顯示器接口 雙24針DVI-I接口
外接電源接口 6PIN

物理特性

渲染管線 N/A
頂點著色單元 N/A
3D API DirectX 10.1
OpenGL 2.0
SP單元 800個

架構特點

1.SIMD陣列擴充為10組,是原來的RV670的2.5倍,流處理器數量也由320個增加到800個。而且每組SIMD還綁定了專屬的快取及紋理單元,暫存器的容量也有所增加,紋理單元相應增加到10組,總數達到40個。

HD4850HD4850

2.RV770的全螢幕抗鋸齒能力大幅增強。RV770還是保持4組後處理單元,也就是通常所說的16個ROPs(光柵單元),但AMD重新設計了光柵單元的內部結構,改善了之前較弱的AA反鋸齒性能。R600/670每組後處理單元內部包括了8個Z模板採樣,而RV770則提高到16個,因此它的多重採樣(MSAA速度幾乎可以達到以前的2倍。當然,RV770的反鋸齒算法最終還是要由Shader來處理,而RV770的800個流處理器正好可以派上用場,最終抗鋸齒性能有不小的提升。
3.RV770可以依靠800的流處理器的處理能力輕鬆突破1TFlop的浮點運算能力。成為第一款成功達到1TFlop的GPU核心,這是顯示卡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突破。
4.開源的GPGPU功能。NVIDIA所倡導的CUDA在科學計算領域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是,CUDA並非一個完全免費的開放API,目前支持它的套用軟體實際上都需要重新編譯,這明顯會加大軟體生產商的研發成本。與此同時,AMD與蘋果公司一起推廣的通用計算行業的新一代標準API——OpenCL,旨在讓GPU能與多核CPU互相協調工作,以提高系統的整體計算能力。未來這一標準將是公開而免費的。
5.內建第二代UVD視頻解碼引擎。相對於第一代UVD技術而言,主要在以下有所改進。
1.更好地支持超高碼率的視頻編碼與播放。
2.支持2160P及更高解析度視頻編碼。
3.支持多流解碼,即可同時解碼多部高清影片,比NVIDIA在GTX280上實現的雙流解碼更強大。
4.繼續內置高清音頻模組並可以通過HDMI接口輸出7.1聲道的AC3和DTS編碼音頻流。
6.業界率先採用55nm製造工藝的GPU核心,使晶圓成本得以降低,以控制成本,同時,55nm製程的熱功耗設計比此前的顯示卡更出色,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熱量和提高超頻能力。
7.RV770支持DirectX 10.1。DX10.1改善了Shader資源存取功能,在進行多樣本反鋸齒時間少了性能損失。它還能夠提高新遊戲的陰影過濾效率,進一步提高光影效果。此外DX10.1還支持32位浮點過濾,能夠提高渲染精度,改善HDR畫質。

公版參數

核心代號 :RV770

HD4850HD4850

顯示卡核心頻率:625MHz 
流處理器頻率: 625MHz
顯示卡核心工藝 :55納米
核心生產廠商 :AMD(ATI)
電晶體數目: 9.56億
顯存類型 :GDDR3
紋理單元:40
光柵單元:16
顯存封裝 :FBGA
顯存頻率 :1986MHz
顯示卡顯存容量 :512MB
顯存位寬 :256bit
流處理單元 :800個
接口類型: PCI Express X16 2.0
最大解析度 :2560×1600
3D API :DirectX 10.1, Shader Model 4.1, OpenGL 2.0
多卡技術 :CrossFireX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