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造影掃描

CT造影掃描

CT造影掃描,是先作器官或結構的造影,然後再行掃描的方法。例如向腦池內注入碘曲侖8-10ml或注入空氣4-6ml行腦池造影再行掃描,稱之為腦池造影CT掃描,可清楚顯示腦池及其中的小腫瘤。通過CT造影掃描頭部檢查能顯示腦組織的灰質與白質,腦室系統和蛛網膜下腔,可直接顯示腦瘤、腦出血、腦梗塞等改變;肺部檢查能清晰顯示肺細小紋理;可清晰顯示肝、脾、胰、腎、腎上腺等器官形態,輪廓及其病變,這些均是普通X線檢查不能顯示的。CT檢查能提供一真正的斷面圖像,這些圖像既無不同器官病灶互相重疊的影像,以致干擾觀察,又能提供受檢層面器官和病灶的細節。

基本信息

正常值

為了定量衡量組織對於X光的吸收率,Hounsfield定義了一個新的標度“CT值”。不同組織的CT值各異,各自在一定範圍內波動。骨骼的CT值最高,為1000HU,軟組織的CT值為20-70HU,水的CT值為0(±10)HU,脂肪的CT值為-50--100以下,空氣的CT值為-1000HU。

臨床意義

CT肺動脈造影CT肺動脈造影
CT適合於全身各部位新生物即腫瘤的檢出,小部分腫瘤的定位診斷,腫瘤分布範圍,浸潤和轉移以及CT引導下的活檢;適合於全身多數部位炎症檢出及其範圍大小的確定,如腦、眶、鼻竇、縱隔、肝(細菌或原蟲等炎症或膿腫)胰以及骨骼等部位的炎症;適用於全身各部大血管病變(血管畸形,血管瘤,血管閉塞以出血)等的檢出和定性診斷;對確定重要臟器外傷出血有定量及定性的重要價值,對多種外傷異物定位亦非常有價值,對某些部位鈣化結石的檢出非常敏感。CT還適用於某順官變性或先天異常的檢出,如肝臟脂肪變性和中樞神經系統先天異常等。

注意事項

檢查前:腹部、盆腔和增強掃描檢查,掃描前6小時禁食,檢查當日晨禁食。去除被檢部位的金屬物品。如髮夾、鑰匙、錢幣和含有金屬物質的鈕扣等,以防止偽劣影的產生。對於不影響合作的患者,如嬰幼兒昏迷的患者,須事先給予鎮靜劑。 

檢查後:CT檢查中使用的碘造影劑劑量大,注射速度快,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特別是特異性過敏體質的病人發生率更高,嚴重者可危及生命。在注射中和注射後醫護人員一定要密切觀察病人情況,一旦出現不良反應,正確的救治和護理十分重要。 

不適宜人群:碘過敏者,嚴重的肝腎功能損害,重症甲狀腺患者,急性胰腺炎,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多發性骨髓瘤等異質蛋白血症,嚴重的惡病質。對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慎用,如腎功能不佳、糖尿病、哮喘、蕁麻疹、濕疹,其他過敏性疾病,心臟病,其他藥物過敏史,1歲以下小兒和60歲以上老人等。

檢查過程

(1)做好病人的準備工作:按不同部位檢查的要求,做好病人的準備。對需要做增強的病人必須做好碘過敏試驗。向病人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恐懼心理,使病人配合檢查。 

(2)掃描條件的選擇:包括體位、層厚和層距、掃描參數及掃描方式的選擇。

相關疾病

腦膠質瘤,小兒大腦半球膠質瘤,下丘腦錯構瘤,小兒腦膜瘤,大腦大靜脈瘤,小腦幕腦膜瘤,小腦腦橋角腦膜瘤,顱中窩腦膜瘤,嗅溝腦膜瘤,鞍結節腦膜瘤急性上頜竇炎,閉合性脊髓損傷,腹壁壞死性筋膜炎,迪格奧爾格綜合徵,下丘腦綜合徵,胸椎間盤突出症,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症,先天性肺囊腫,急性頜下腺炎,膈疝

相關症狀

腦灰質異常,橋腦梗塞,腦幹梗塞,鼻咽癌的遠處轉移,丘腦出血,橋腦出血,腦幹出血,小腦畸形,心腦血管意外,丘腦下部損害,乾性坐骨神經痛,橋腦梗塞,肺部腫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