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A-NBL合併

 1945年5月,納粹德國投降,這也預示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全球各行各業百廢待興,美國的體育界也不能例外。 棒球是美國最受歡迎的運動,也是最有希望在戰後重回正軌的運動。職業橄欖球在戰前剛剛站穩腳跟,在許多大學生將目光投向賽場,眾多優秀的大學球員進入職業橄欖球聯盟後,他們正走上一條充滿希望的發展之路。戰爭期間,有兩座加拿大城市和四座美國本土城市退出了冰球聯盟,儘管如此,職業冰球聯盟還是在美國北部的半數以上城市廣受歡迎。作為另兩項主要的商業體育項目,拳擊和賽馬期望能走上和棒球一樣的道路,重新回到戰前的發展狀態。 大財團都會看中美國大城市的巨大市場,比如紐約、波士頓、費城、底特律、芝加哥、匹茲堡、多倫多等地,並在這些城市建設了大量的體育比賽場館。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美國經濟繁榮發展的那段時間,各地興建了多處拳擊館、馬戲場、室內跑道、賽馬場,甚至牛仔表演場。大財團成功地將冰球帶到了美國南方。在1936年冬季奧運會之後,“冰上皇后”索尼婭-海妮(Sonja Henie)的冰上表演就成為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大號印鈔機。 當許多活動把各種場館的檔期填滿,各種活動的運作者在工作上的交集也就越來越多。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後期,他們發現了另一個可以豐富大眾休息時間的體育項目,便是大學籃球的各種巔峰之戰。 那時的美國職業籃球名聲狼藉,商業運作也是相當的失敗。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成立職業籃球聯盟的計畫也在三十年代的社會經濟壓力之下擱淺。當時的職業比賽只是在舞廳、劇院、軍械庫或是小型的體育館舉行。大學裡籃球明星的知名度在當地也只是算小有名氣而已,大多數大學球員在畢業之後都不會選擇繼續他們的職業生涯。而選擇繼續打球的球員要么是在職業球隊中拿著微薄的薪水,要么就加入了土財主資助的業餘球隊。 但從1936年開始,籃球運動取消了每次得分後中鋒回到中圈開球的規則,比賽節奏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這使更多的觀眾願意走進體育館,關注籃球比賽。大學籃球在二戰期間也有迅速的發展,因為出色的球員可以留在學校內,有穩定的生活保障。一些優秀的球員由於身材過高無法進入部隊服役,進入部隊的球員在軍營中接受籃球訓練,而其他球員則因為年齡的原因無法參加選秀。 戰爭結束後,民眾還是有大量的休息時間空餘。冰球,拳擊和大學籃球在一周只占據了五個晚上的時間,而且大學籃球的賽季只從每年的12月開始,到第二年的三月結束。為什麼不依靠大學球星積攢下的聲譽繼續投資,成立一個職業籃球聯盟呢? 此時的籃球聯盟雖然沒有成立,但他的雛形已現。當時職業冰球聯盟中的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波士頓(波士頓花園球館)、底特律(奧林匹亞球館)、芝加哥(芝加哥球館)和多倫多(楓葉花園)的一些體育館都是美國職業冰球聯盟的合作者。而冰球聯盟的次級聯盟又包括克利夫蘭、費城、匹茲堡、普羅維登斯、紐哈芬和聖路易斯等美國大中型城市。

嶄新的聯盟

沃爾特-布朗(Walter Brown),時任波士頓棕熊隊老闆,他與當時美國冰球聯盟克利夫蘭冰球隊的老闆艾爾-薩特芬(Al Sutphin)成為了組織一個新籃球聯盟的發起者。兩人開始與各個體育館的管理者聯繫,這大大推動了籃球聯盟成立的進程。來自匹茲堡的冰上表演承辦商約翰-哈里斯(John Harris)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的管理者之一內德-艾里什(Ned Irish)則專注於自己一手打造的大學籃球比賽,無意讓外人插手,便與職業籃球聯盟漸行漸遠。

BAA聯盟第一場比賽的宣傳海報BAA聯盟第一場比賽的宣傳海報

1946年6月6日,諾曼第登入的兩周年紀念日,美國在日本投放核子彈的十個月之後,上述的商人們在緊鄰紐約大中央車站(GrandCentralStation)的科莫多爾酒店(commodoreHotel)成立了美國籃球協會(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簡稱BAA)。該協會有十一支球隊,每支球隊在常規賽打60場比賽,為了充分占據觀眾的晚上時間,他們將比賽從原來的每場40分鐘修改為48分鐘。

莫里斯-波多洛夫(MauricePodoloff)是BAA聯盟的第一任聯盟主席。同時,他還擔任美國冰球聯盟主席。這樣一來,冰球聯盟就可以將自己的辦公地點劃分給BAA聯盟一些。波多洛夫這個人毫不掩飾自己對籃球運動和冰球運動的一知半解,但他在法律以及房地產方面的知識,以及和球隊老闆們的相似性,讓他成為聯盟管理者這個位置上的不二人選。考慮到聯盟對外的宣傳,BAA聯盟還聘請了精通於建立體育媒體的沃爾特-甘迺迪(Walter Kennedy)。

聯盟的概念相當明確,他們需要的球員是“潔身自好的”,適合出席學院類比賽的大學男球員,他們將更有利於聯盟的宣傳及造勢,在聯盟中繼續挖掘他們自己的潛力。

但由於一些原因,這點行不通:

1.這些球隊還沒有能力把一名優質球員長久的留在隊中。 2.大學籃球對抗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3.大多數的優秀職業球員都效力於已成立十年的NBL(NationalBasketballLeague,全國籃球聯賽),或是在業餘體育聯盟(AmateurAthleticUnion,簡稱AAU)中打球。當聯盟中沒有當時水平較高的球隊,或是出色的球員,就不可能成為當時的“主流聯盟”。
4.大型的體育場館,比如麥迪遜廣場花園球館,無法提供給一支球隊一個賽季30個主場的使用檔期,球隊只能租借一些小型的場地打球。這樣的聯盟操辦的賽事盈利情況並不樂觀。

BAA聯盟的第二個賽季,聯盟中只剩下了七支球隊。聯盟決定將賽程縮短到48場,並將原ABL(American Basketball League,美國籃球聯賽)的巴爾的摩子彈隊加入了進來,而那時的ABL聯盟活躍在美國東部,只在每周周末安排比賽。而恰恰是這支打法老卵,拖沓的球隊卻贏得了這個賽季的BAA冠軍。

1947年的一張BAA球票1947年的一張BAA球票 芝加哥-華盛頓

現在的問題已經很明顯了。那些一呼百應的明星球員都聚集在NBL聯盟所在的明尼阿波利斯、印第安納波利斯、韋恩堡、羅切斯特、錫拉丘茲、希博伊根等隊。他們有球員,而BAA聯盟有體育館和觀眾,兩個聯盟需要聯合起來,才能繼續生存下去。

在這期間的關鍵人物就是日後湖人隊的傳奇球星喬治-邁肯(George Mikan)。邁肯與1946年從德保羅大學畢業,六尺十寸的他是大學籃球中的統治級球員。但邁肯在起初並沒有選擇加入BAA,而是進入了芝加哥美國齒輪隊,並幫助球隊獲得了1947年的NBL聯盟總冠軍。齒輪隊的老闆倒是一直想組織一個新的籃球聯盟,而齒輪隊在被合併之後,邁肯也加入了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在湖人隊,邁肯與前史丹福大學深紅隊球星吉姆-波拉德(Jim pollard)搭檔。如果他們在當時選擇加入費城或是紐約的球隊,那些球隊可能要花費重金,而他們的命運或許也會發生重大的變化。

強隊跳槽

1948-49賽季開戰前夜,波多洛夫成功的將韋恩堡和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兩支球隊招入BAA聯盟,這也使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蠢蠢欲動,跟風進入了BAA。最令BAA聯盟興奮的是當時NBL聯盟中的勁旅羅切斯特也加入了NBL聯盟的懷抱。至此,BAA聯盟已經擁有12支球隊,最有經驗的職業球員,並擁有充足的給大學球員展示自己的空間,在這個賽季里,BAA聯盟重新恢復每隊單賽季60場常規賽的賽制。

1948-49賽季雖然證明了BAA仍然是個看起來搖搖欲墜,盈利前景不樂觀的聯盟,但至少存在著操作的可行性。國家籃球聯盟(NBL)中的其他球隊在賽季結束後均被BAA聯盟吸收,聯盟的名字也正式改為美國職業籃球聯盟(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簡稱NBA),改組織的本質和結構上就是原來的BAA聯盟。

1949-50賽季,NBA聯盟中的17支球隊被劃分為三個分區,每支球隊的賽程並不平等。聯盟覆蓋最西邊達到了科羅拉多州的丹佛,這讓經常需要勞師遠征的球隊苦不堪言,這種局面也違背了聯盟的本意。另外,像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中的大牌球星們鮮有去東部大城市展示自己球技的機會,而那些打法老卵,節奏緩慢,作風堅韌的球隊總是能獲得比賽的勝利,整個聯盟入不敷出。

1950-51賽季之前的夏天,聯盟做出了部分調整,裁掉了聯盟中的部分球隊,剩下的11支球隊每年將打66場比賽。重要的是,聯盟找到了自己最主要的盈利項目,那就是喬治-邁肯率領的湖人隊與哈林籃球隊(HarlemGlobetrotters)之間的對抗賽。在這個賽季中,剛剛起步的NBA聯盟開始擁有了與大學籃球比賽叫板的實力,有少數人十分看好這個還在蹣跚學步的聯盟在未來的發展。

大學籃球遭重創

之後便是NBA聯盟史上的第一個重大的轉機。

在比賽中的作弊行為被曝光,這讓大學籃球界站到了風頭浪尖。1951年1月開始,大學籃球對自身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直到該年十月仍在繼續。據紐約地區檢察官辦公室稱,有十七個州,二十二座城市的數十場比賽的結果受到了非法操控,甚至包括錦標賽的比賽。此時,沒有人懷疑已經發現的這幾十場比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多數高校球隊都回到了自己校園的所在地,遠離“邪惡的”大城市球館,大學比賽中各種巔峰之戰的運作也隨即低谷。

邁肯(中,99號)率領的湖人隊六年五冠,締造了聯盟史上的第一個王朝邁肯(中,99號)率領的湖人隊六年五冠,締造了聯盟史上的第一個王朝

大學籃球比賽的消沉也讓NBA聯盟的球隊有機會進入那些空閒下來的體育場館比賽。儘管此時的NBA聯盟依然充滿了玩世不恭和世人的懷疑,但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的比賽結果是受人操縱的。在這個職業籃球岌岌可危的時刻,職業球員有充分的理由接受更高的待遇,而那些所謂的賭徒也都回到了大學校園,這一切讓職業籃球看起來更加誠實、可信。這樣的局面也將公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了職業籃球上。

NBA聯盟在短時間內迅速興起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紐約尼克斯隊在相當一段時間內保持了很好的戰績。1951年總決賽中,他們與羅切斯特皇家隊大戰七場敗北,而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中,他們在總決賽中輸給了不可一世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作為當時世界上的交通、傳媒、廣告核心城市,紐約尼克斯隊連續幾個賽季的優異表現幫助這個聯盟吸引了更多的關注。NBA聯盟也一躍站上了美國主流職業體育聯賽的舞台。

至此,NBA聯盟距離他們的藍圖還有最終一步,也是他們常常忽略的一步。職業籃球需要依靠廣博的市場和更大的體育館,1952年開始,許多球隊離開了小城市,前往較大規模的城市發展,並逐步走上穩定的發展軌道。

截止到1960年,羅切斯特皇家隊更名為辛辛那提皇家隊;活塞隊轉投底特律,成為底特律活塞隊;老鷹隊離開密爾沃基,成為聖路易斯老鷹隊。1960-61賽季之前,湖人隊離開帶個他們輝煌的明尼阿波利斯,來到加州,成為洛杉磯湖人隊;勇士隊在1962年更名為舊金山勇士隊;之後,錫拉丘茲送走了選擇落戶費城的76人隊;而芝加哥和巴爾的摩兩座城市又再次擁有了自己的職業籃球隊。直至上世紀末,NBA聯盟擁有29支球隊,在過去的幾十年中,這個聯盟的擴張始終沒有停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