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P受體阻滯劑

人類血小板包括三種不同的ADP受體:P2Y1、2Y12、P2X1。P2X1是配體門控離子通道,P2Y1、2Y12是與不同的兩種G蛋白藕連的受體。其中P2Y1、2Y12是ADP作用的受體,也是ADP受體阻滯劑作用靶點。它們在血小板上的數量為:P2Y12>P2Y1。P2Y12是ADP誘導血小板聚集反應中的主要受體。


2.1 P2Y1 受體

ADP與P2Y1 受體結合後,P2Y1 受體與Gq蛋白藕連激活磷酯酶C 從而導致Ca2+ 從細胞外流入細胞內,細胞內Ca2+濃度的升高激活了蛋白激酶C 引起血小板變形和聚集【3】。P2Y1 受體是第一個被克隆出來的受體,在P2Y1 受體缺如的小鼠中ADP不能引起血小板的聚集。用選擇性的P2Y1 受體拮抗劑A2P5P或A3P5P對ADP受體的研究中發現P2Y1 受體的激活導致迅速和短暫的血小板聚集,說明P2Y1 受體在血小板聚集的早期發揮重要的作用。但這些拮抗劑對ADP誘導的腺苷酸環化酶抑制並沒有效果,有研究表明P2Yl受體不能充分地誘導所有與ADP有關的血小板聚集.說明一定有另外一種受體介導ADP對血小板的這種功能【4】。

2.2 P2Y12 受體

血小板的另一個ADP受體是P2Y12受體,是噻氯吡啶、氯吡格雷,和AR-C複合物等作用的靶點。ADP與P2Y12受體結合,P2Y12受體與Gi蛋白藕連,抑制血小板的腺苷酸環化酶的活化,降低了血小板中CAMP的水平,誘發血小板的聚集【5】。 P2Y12受體可以通過Gi蛋白的信號通路激活PI3激酶,調節P2Y1介導的Ca2+ 的反應,但與血小板的變形無關【6】。有研究表明小緻密顆粒的分泌,纖維蛋白受體的激活,血栓形成多種途徑都可以增強P2Y12受體的作用.噻吩並吡啶類衍生物如噻氯吡啶、氯吡格雷不可逆的與P2Y12 受體結合,可以抑制血小板膜ADP受體的表達、結合及其活性,從而抑制腺苷酸環化酶,噻吩並吡啶類藥物還可抑制ADP引導的α微粒的釋放,長時間有效阻止內皮損傷部位的血栓形成。AR-C複合物可逆性與P2Y12 受體結合,迅速短時間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7】。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