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

973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計畫)旨在解決國家戰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以及對人類認識世界將會起到重要作用的科學前沿問題,堅持面向戰略需求,聚焦科學目標,造就將帥人才,攀登科學高峰,實現重點突破,服務長遠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指南引導,單位申報,專家評審,政府決策的立項方式,以原始性創新作為遴選項目的重要標準,堅持擇需、擇重、擇優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項目、人才、基地的密切結合,面向前沿高科技戰略領域超前部署基礎研究。2016年2月,973計畫取消。

基本信息

概況

973973
1997年6月4日,原國家科技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決定要制定實施《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隨後由科技部組織實施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亦稱973計畫)。制定和實施973計畫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加強基礎研究和科技工作作出的重要決策;是實現2010年以至21世紀中葉我國經濟、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迎接新世紀挑戰的重要舉措。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首批重點研發專項指南已於2016年2月16日發布,這標誌著整合了多項科技計畫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從即日起正式啟動實施。973計畫、863計畫即將成為歷史名詞。

十年來,973計畫始終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國際科學發展前沿,解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自身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顯著提升了中國基礎研究創新能力和研究水平,帶動了中國基礎科學的發展,培養和鍛鍊了一支優秀的基礎研究隊伍,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基地,為經濟建設、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支撐。

目標與任務

戰略目標

加強原始性創新,在更深的層面更廣泛領域解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以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為國家未來發展提供科學支撐。

主要任務

一是緊緊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領域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自身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依據和科學基礎;

二是部署相關的、重要的、探索性強的前沿基礎研究;

三是培養和造就適應21世紀發展需要的高科學素質、有創新能力的優秀人才;

四是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能承擔國家重點科技任務的科學研究基地,並形成若干跨學科的綜合科學研究中心。

定位

973計畫的組織實施,以國家目標為巨觀導向確定工作總體部署,形成合理布局,體現為技術創新提供動力和源泉,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的要求。在973計畫項目的安排過程中,我們加強對於國家重大需求的分析和戰略研究,圍繞國民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自然資源及其有效利用、生態、環境與社會協調發展、西部大開發等國家重大需求,面向未來,面向科學前沿,開展重大關鍵科學問題的研究。

遴選原則

973計畫973計畫
973計畫項目是對國家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具有全局性和帶動性、需要國家大力組織和實施的重大基礎性研究項目。項目的立項要按照“統觀全局,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指導思想,在現有基礎研究工作部署的基礎上,鼓勵優秀科學家和研究集體面向我國未來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等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科技自身發展的國家需求和有重大影響、能在世界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重點學科領域,瞄準科學前沿和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研究和學科交叉研究,提供解決重大關鍵問題的理論依據和形成未來重大新技術的科學基礎。973計畫項目應結合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要,統一部署,分年度組織實施。項目研究期限一般為五年。973計畫項目按照專家評議、擇優支持的工作方法和‘擇需、擇重、擇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遴選,強調國家需求與重大科學問題的結合,原則要求為:
1、圍繞我國社會、經濟和科技自身發展的重大需要,解決國家中長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關鍵問題的基礎性研究;
2、瞄準科學前沿重大問題,體現學科交叉、綜合,探索科學基本規律的基礎性研究;
3、發揮我國的優勢與特色,體現我國自然、地理與人文資源特點,能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基礎性研究。

管理機制

973計畫由科技部負責,會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及各有關主管部門共同組織實施。科技部成立專家顧問組,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的發展戰略、政策以及973計畫項目的立項、評審及組織實施中的重大決策性問題進行諮詢、顧問、監督、評議,以保證973計畫項目立項和管理的科學性與民主性;科技部按相關領域分別組建領域專家諮詢組,負責跟蹤、了解項目的執行情況,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
973計畫項目實行首席科學家領導下的項目專家組負責制,首席科學家對項目的執行全面負責。項目依託單位負責項目的日常管理,提供項目執行的相關條件保障。
973計畫項目實行課題制管理。實行分項目的全額預算、過程控制和全成本核算,預算管理、過程控制、成本核算與決算有機結合,形成科學的經費管理模式。在立項過程中,採取專家評審遴選項目和按項目任務審核經費相結合,在專家評審保證項目研究工作的科學性與可行性的同時,加強了預算編報和審核。科技部和財政部聯合成立了973計畫項目預算審查委員會,通過中介機構對預算的評估、預算委員會審核和媒體公布接受社會監督等步驟加強預算工作,以保證經費安排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使973計畫項目立項和實施管理進一步科學化、規範化。

特點

973計畫項目實行“2+3”的管理模式,即項目執行兩年後,進行中期評估,重點評估項目的“工作狀態”和“研究前景”,圍繞項目總體目標,根據“集中目標、突出重點、精幹隊伍、擇優支持”的原則,調整和確定後三年的研究計畫;並根據中期評估情況,對有突破前景的重點課題,根據課題的實際需要進行強化支持,從而保證重點工作得到重點支持。

整體部署

科技部在財政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有關部門大力支持下,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立足科學前沿,統籌規劃,突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從戰略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出發,提煉和選擇了一批國民經濟、社會和科技自身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進行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的戰略部署。自1998年起至2002年,已先後啟動了132個項目,其中農業領域17項,能源領域15項,信息領域17項,資源環境領域24項,人口與健康領域21項,材料領域19項,重要科學前沿19項。

國際合作

973計畫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和國際學術交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共同體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科學技術部已向歐方開放了973計畫的研究項目,歐盟國家的科學家可與中國科學家聯合申請、承擔973計畫項目。目前有1個項目已經被批准啟動實施(“分子聚集體的化學-有機功能微結構與組裝”)。之外,973計畫的大多數項目都在不同程度上建立了與世界各國的廣泛、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重大科研

蛋白質

圍繞基本生命活動機制、人類重大疾病產生機理與防治、重要生物性狀調控機理,重點部署蛋白質組、基於模式生物的蛋白質功能和系統生物學、蛋白質研究方法學研究。凝聚一批海內外優秀人才,組建若干蛋白質科學領域國家級研究基地,形成我國蛋白質科學研究網路;在重要蛋白質結構解析和功能研究,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研究,重要生物功能蛋白質表達與調控的分子機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量子調控

探索全新的量子現象,發展量子信息學、關聯電子學、量子通信、受限小量子體系及人工帶隙系統,重點研究量子通信的載體和調控原理,量子計算,電荷-自鏇-相位-軌道等關聯規律以及新的量子調控方法,受限小量子體系的新量子效應,人工帶隙材料的巨觀量子效應,量子調控表征和測量的新原理和新技術基礎。在與量子調控有關的量子現象的基本理論方面取得突破,在實驗室初步實現基於這些現象的新量子調製技術。

納米研究

重點研究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自組裝和功能化,納米材料的結構、優異特性及其調控機制,納加工與集成原理,概念性和原理性納器件,納電子學,納米生物和醫學,分子聚集體和生物分子的光、電、磁學性質及信息傳遞,單分子行為與操縱,分子機器,納米表征度量學等。建立納米材料、納米器件、納米生物和醫學研究體系,形成若干在國際上有帶頭作用的研究群體。研究開發納米材料及器件的設計與製造技術,納米級互補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器件,納米藥物載體,納米能源轉換、環境淨化和信息存儲材料。

生殖研究

開展生殖發育過程細胞分化與去分化、組織器官誘導形成和功能建立及機體衰老指令等重大科學問題研究。重點研究幹細胞增殖、分化和調控,生殖細胞發生、成熟與受精,胚胎髮育的調控機制,體細胞去分化和動物克隆機理,人體生殖功能的衰退與退行性病變的機制,輔助生殖與幹細胞技術的安全和倫理等。在體細胞去分化和重獲全能性、幹細胞定向有序誘導分化,生殖健康,組織工程和動物克隆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附:重大科學研究計畫的重要意義及其遴選原則
重大科學研究計畫是現代科學研究活動的一種重要組織形式,通常指跨學科合作的較大規模的研究團隊,圍繞總體目標,配置較高強度資源,開展系統性研究,以獲取重大科學突破。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畫,已經成為國際上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吸引了各國傑出的科學家廣泛參與,並帶動了相應科學領域的飛躍發展。國際上已經完成或正在實施的重大科學研究計畫有全球變化研究、人類基因組圖譜、人類蛋白質組研究計畫、大洋/大陸鑽探計畫、納米科學技術研究計畫等。
重大科學研究計畫的實施,對科學技術發展乃至社會進步具有廣泛和深遠的影響,能夠在一個比較短的時期內,產生大量原始性研究成果,催生和帶動相關係列高新技術的發展。在我國組織實施大科學計畫,是提高我國自主創新能力的重大舉措,對提高國家核心競爭力,占據未來科學技術制高點有重要意義。
遴選原則是:根據世界科學發展趨勢和我國重大戰略需求,選擇能引領未來發展,對科學和技術發展有很強帶動作用,可促進我國持續創新能力迅速提高,同時具有優秀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重點部署。圍繞落實《規劃綱要》,“十一五”期間組織實施蛋白質研究、量子調控研究、納米科學技術研究、發育與生殖研究四個重大科學研究計畫。

115綱要

完善編制

深刻分析我國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的戰略需求,強化國家目標導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尊重科學發展規律,重視基礎研究的長遠價值,科學編制指南,體現國家戰略需求與科學前沿的結合,加強指南的戰略導向性。圍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緊緊抓住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和長遠性的重大科學問題,緊緊抓住雖暫時較薄弱,但對長遠發展具有關鍵性作用的重大科學問題,緊緊抓住能有力帶動基礎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結合,引領未來高新技術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持續開展戰略研究,為指南編制提供科學依據。完善指南編制工作程式,充分發揮國家有關部門和行業的作用。

加強集成

按照“強化、穩定、完善”的工作思路,強化支持一批解決當前制約國家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的項目;穩定支持一批關係國家長遠重大戰略需求的項目;根據國家需求的動態變化,適時拓寬資助範圍,完善領域布局。按照《規劃綱要》和《國家“十一五”基礎研究發展規劃》的要求,973計畫主要支持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和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通過重大項目實施;重大科學研究計畫等方面的工作通過研究專項實施。一方面,面向我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重大需求,針對需要重點突破的關鍵科學問題,部署若干研究專項,加強頂層設計,集中優勢資源,強化支持,力爭在提高我國核心競爭力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為目標,結合我國的優勢和特色,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綜合交叉和重要科學前沿等領域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部署一批重大項目,提升我國基礎研究的創新水平和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升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人才為本

在繼續重視支持項目的同時,進一步加強項目與人才培養和基地建設的銜接與協調。以項目支持帶動人才培養和基地建設。鼓勵不同單位、不同學科領域合作形成研究團隊,培育重點研究基地。對於目標和任務明確的方向,探索以人才和基地為主的項目遴選模式,強化對優秀科學家群體和重點研究基地的支持。
堅持人才為本的資助模式,加強對高層次人才的支持,造就將帥人才,凝聚和培養創新能力強、學風正、有團隊組織能力的學術帶頭人,創造中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和健康成長的環境。加強與國家各類人才計畫的協調與配合,注重在其中發現和遴選研究骨幹。完善項目首席科學家負責制,為項目首席科學家提供綜合集成的手段和機制,強化首席科學家對項目組織實施的責任意識,提高首席科學家組織協調和綜合集成能力。以重點研究基地為依託組織項目。優先選擇和支持重點研究基地的優勢研究團隊承擔973計畫項目。加強承擔項目的重點研究基地的條件建設。依託國家大科學設施開展前沿科學研究。

完善機制

973計畫973計畫
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鼓勵學科交叉,激勵創新,促進團隊協作,強化綜合集成。抑制急功近利和浮躁傾向,避免片面追求數量和簡單量化。建立激勵創新的機制,鼓勵科學家潛心研究,倡導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知難而上的拼博精神和團隊協作精神,努力營造有利於學術交流、學科交叉與融合的良好環境。堅持以“擇需、擇重、擇優”的立項評審原則,嚴格以指南為引導,把戰略價值判斷貫穿於項目評審的始終,著力解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和科技自身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重大關鍵科學問題。進一步完善政府決策與專家諮詢相結合的機制,在堅持專家評審、競爭擇優機制的同時,加強政府的組織協調和決策,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方式和對重大關鍵問題的支持,對特殊和應急部署設立特定的立項程式。
重點評價結題項目研究目標實現情況、研究成果集成性創新情況,注重對科技將帥人才培養和科研團隊凝聚力的考核。對不同類型的項目採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對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項目,重點評價項目在解決國家重大需求問題、提高科學研究水平方面的實質性貢獻;對面向科學前沿的項目,重點評價項目的原始創新性和國際學術影響。加強評審評估隊伍建設,完善定期更換專家制度,逐步建立評議專家信用制度。對科學前沿項目的評審,充分發揮境外科學家的作用。完善異議期公示制度,維護評價的公開、公平、公正。

加強合作

支持在雙邊、多邊科技合作協定框架下,實施國際合作研究項目。鼓勵和扶持一批做出突出成績、有國際影響的科學家走向世界,參與科學前沿的國際競爭與合作。發揮973計畫的組織優勢,孕育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重大研究計畫,逐步提升我國基礎研究的國際競爭力。
用好海外人才資源,創造條件吸引、聚集海外科學家參與我國重點基礎研究工作。
針對基礎研究條件資源的特點,加強項目內部和項目之間科學數據與成果資料、標準、規範的共享。

顧問職責

科技部組建973計畫專家顧問組,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和計畫進行諮詢和評議。其主要職責是:
1、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和973計畫的總體發展戰略、政策和有關規章制度提出諮詢意見和建議。
2、對973計畫項目立項、評審及組織實施中的重大問題提出諮詢意見和建議。
3、開展973計畫重點領域發展戰略研究,提出戰略研究報告。
4、對973計畫年度重要支持方向提出諮詢意見和建議。
5、受科技部委託,主持項目綜合評審和結題驗收工作;根據需要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參與項目中期評估工作。
6、承擔科技部委託的其他相關工作。
973計畫專家顧問組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三年,可以連任。

顧問組介紹

第一屆顧問組

周光召 中國科協
張存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馬俊如 國家外國專家局
馬宗晉 國家地震局地質所
石元春 中國農業大學
左鐵鏞 北京工業大學
孫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曲欽岳 南京大學
朱道本 中國科學院化學所
汪成為 國防科工委科技委
楊國楨 中科院物理所
林其誰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張恭慶 北京大學
施履吉 中科院上海細胞所
秦伯益 軍事醫學科學院
倪維斗 清華大學
翟中和 北京大學
霍裕平 鄭州大學
戴立信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

第二屆顧問組

周光召 中國科協
朱道本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
林泉 國家科技部
張恭慶 北京大學
楊國楨 中科院物理所
馬俊如 國家外國專家局
李振聲 中科院遺傳所
洪孟民 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所
朱作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郭予元 中國農科院植保所
霍裕平 鄭州大學
倪維斗 清華大學
袁權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
汪成為 總裝備部科技委
顧冠群 東南大學
吳德馨 中科院微電子中心
孫樞 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
管華詩 青島海洋大學
劉鴻亮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林其誰 中科院上海生化所
顧健人 上海市腫瘤所
吳祖澤 軍事醫學科學院
閔乃本 南京大學
王淀佐 中國工程院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

第三屆顧問組

周光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林泉 科學技術部
陳佳洱 北京大學
許智宏 北京大學
朱作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范雲六 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
霍裕平 鄭州大學
袁晴棠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范維唐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汪成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
鄔賀銓 信息產業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周炳琨 清華大學
孫鴻烈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劉鴻亮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管華詩 中國海洋大學
林其誰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強伯勤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王永炎 中國中醫研究院
閔乃本 南京大學
白春禮 中國科學院
葉恆強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馬俊如 國家外國專家局
王淀佐 中國工程院
李德仁 武漢大學
楊勝利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程耿東 大連理工大學
袁權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艾國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第四屆顧問組

周光召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林 泉 科學技術部
陳佳洱 北京大學
朱作言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許智宏 北京大學
李振聲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賈承造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岑可法 浙江大學
包信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鄔賀銓 信息產業部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
周炳琨 清華大學
李 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孫鴻烈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陳毓川 中國地質科學院
蘇紀蘭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強伯勤 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
裴 鋼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佘 靖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閔乃本 南京大學
葉恆強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周 廉 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
朱道本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
楊勝利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李德仁 武漢大學
葉如棠 建設部
饒子和 南開大學
程耿東 大連理工大學
艾國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萬惠霖 廈門大學
吳國雄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意義

973計畫自1998年實施以來,圍繞農業、能源、信息、資源環境、人口與健康、材料、綜合交叉與重要科學前沿等領域的重大關鍵問題部署了一大批項目。顯著提升了中國基礎研究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於國家需求的能力,一批原始性創新成果在國際學術界產生重要影響,許多研究成果已在國家其他科技計畫和行業發展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部分研究成果已取得重大成效,彰顯科技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973計畫已經成為提升我國基礎研究創新能力的重要計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