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型補給艦

905型補給艦

905型補給艦(北約代號:Fuqing class,譯文:福清級,又稱:太倉級),是中國海軍隸下的一型綜合補給艦,是中國第一型油水乾貨補給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型補給艦。 905型補給艦首艦882 鄱陽湖號(曾用舷號X615、R327、東運615豐倉號),1978年服役。二號艦881 洪澤湖號補給船,曾用名“太倉”號(舷號:北運575),“太倉”級(北約代號福清級),1981年服役。 905型補給艦主要任務是伴隨驅逐艦、護衛艦遠航編隊途中補給。可補給三級燃料油、柴油、桶裝滑油、淡水、軟水和部分冷藏食品。能在任何裝載情況下,在12級風力下安全航行。

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下水時的R326號補給艦 下水時的R326號補給艦

1970年中期,905型補給艦由大連造船廠開始建造。第一艘X615在1979年12月15日服役。在1980年5月,X615和它的姊妹船X950參加了由18艘船組成的一個海軍特遣隊為代號“580任務”的中國第一次DF-5[1]ICBM全射程測試飛行在南太平洋部署。在1985年11月,在對南亞三個國家友好訪問期間,X615和二艘驅逐艦穿過了馬六甲海峽在PLA海軍歷史中第一次進入印度洋。

福清級補給艦建造總數為四艘。在服役之後,第一艘本來弦號R326,但是在服役後改為X575。在1980年改為“太倉”號(舷號北運575),在2003年,被重新命名為“洪澤湖”號,並且給予新舷號881號,在北海艦隊部署。

第二艘X615號,原來舷號R327,在1980年,命名為“豐倉”號(舷號東運615)。在2003年,該船被重新命名為“鄱陽湖”號並且給予新的舷號882號。同第一膄船體不一致之處是它的煙囪形狀,在東海艦隊部署。

第三艘X950在1980年改為“海倉”號(舷號南運 950)。在1989年退役並且轉交給商船隊充當油輪。

第四艘,“納斯爾”號(原舷號871,巴基斯坦海軍舷號A47),為巴基斯坦海軍建造。在1985年交付。

設計:福清級長度160米並且滿載排水量21,740噸。能夠運送10,550噸燃油,1,000噸柴油燃料,200噸的鍋爐用水,200噸的飲用水和50噸的潤滑油。船上有四個油料補給椼和二個物資椼,有能力同時再補給三艘船。

航空:在船尾配備有一個飛行甲板,然而沒有提供機庫。這賦予船有限的垂直再補給(VERTREP)能力。

建造沿革

905型補給艦為了執行我國向南太平洋海域發射洲際運載火箭任務(代號580任務)的需要,1976年6月25日,補給船(X615)在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主船體採用國產船用合金鋼,7月28日開始分段製作,8月30日進行船台合攏,10月19日,X615船完成船台工事下水。經過一系列測試,於1979年12月15日加入人民海軍序列。

“太倉”級補給艦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首型補給艦。905型“太倉”級(北約代號福清級)補給船,為我國第一艘油水乾貨補給船。“太倉”級補給艦採用傳統布局,上層建築分前後兩部分,中部設有4個油水補給站和2個乾貨補給站,艦體尾部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可以實現垂直補給,但未設機庫。可一次攜帶燃料10550噸,輕柴油1000噸,補給水200噸,飲用水200噸以及冷藏食品50噸。
1980年5月,我國首次向南太平洋海域發射洲際運載火箭試驗(代號“580”),X615船參加了特混艦隊編隊,為執行“580”任務作出了貢獻。

技術特點

“太倉”級補給艦採用傳統布局,上層建築分前後兩部分,中部設有4個油水補給站和2個乾貨補給站,艦體尾部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可以實現垂直補給,但未設機庫。可一次攜帶燃料10550噸,輕柴油1000噸,補給水200噸,飲用水200噸以及冷藏食品50噸。

性能數據

技術數據
排水量 載重排水量15230噸,滿載排水量21740噸
艦長 168.2米
舷寬 21.8米
吃水 12米
主機 一台柴油發動機
主機總功率 15000馬力
航速 18.5節
艦載機 艦體尾部設有直升機起降平台
自持力 90晝夜
編制 180人
續航力 18000海里
艦載武裝
4座76式雙聯37毫米高炮

服役動態

洪澤湖艦創下的“首次”遠不止於此。2004年3月16日,該艦在黃海海域參加了中法海軍首次海上聯合演習;3個月後,該艦再次出征,在中英海軍首次非傳統安全領域聯合演習中表現出色;同年10月,在中澳海軍首次聯合演習中,洪澤湖艦再展雄姿。2006年9月,該艦在美國聖迭戈港西北海區,與美海軍成功進行了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掀開中美海軍交往史上嶄新一頁。

2007年10月,洪澤湖艦在南太平洋塔斯曼海,參加了中澳新三國艦艇首次海上聯合演習。這是我國首次倡導的多邊海上聯合搜救演習,是我海軍首次在境外與外國海軍進行綜合補給演練,也是我新一代搜救直升機首次亮相演兵場。

2012年11月28日10時許分批通過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開展例行性訓練。

海軍遠海訓練艦艇編隊由東海艦隊飛彈驅逐艦“杭州”艦、“寧波”艦,飛彈護衛艦“舟山”艦、“馬鞍山”艦,綜合補給艦“鄱陽湖”艦以及艦載直升機等兵力組成。

2013年9月3日,應智利、巴西、阿根廷三國海軍邀請,由中國海軍南海艦隊飛彈驅逐艦蘭州艦、飛彈護衛艦柳州艦和東海艦隊綜合補給艦鄱陽湖艦組成的艦艇出訪編隊,在編隊指揮員、南海艦隊副參謀長李曉岩,編隊政委、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政委馮瑞聲的率領下,3日從海南三亞某軍港啟航。

此次出訪,編隊將橫跨太平洋,航經麥哲倫海峽,跨入大西洋,先後抵達智利瓦爾帕萊索、巴西里約熱內盧和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進行友好訪問,並技術停靠法屬玻里尼西亞帕皮提港,其中,阿根廷為中國海軍軍艦首次出訪。

2018年8月13日,中國海軍洪澤湖號補給艦光榮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從中國海軍退役。

總體評價

服役以來,洪澤湖艦先後10餘次赴南沙執行戰勤保障任務,多次參加重大演習演練任務,先後訪問25個國家。特別是2002年5月至9月,洪澤湖艦歷時132天總航行33000多海里,出色完成了人民海軍首次環球航行,創下了“首次環球航行”、“首次通過巴拿馬運河”等16個人民海軍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