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條款

733條款是指2007年底,美國突然在農業撥款法案中列入,不得將款項用於制定實施中國禽肉進口的歧視中國條款。

條款由來

背景

2004年,中美同時發生禽流感,中國隨之停止了對美國禽肉產品的進口。2004年4月中美商貿聯委會上,雙方同意同時解除禁令——中國開放美國冷凍禽肉及製品進口,美國開放中國熟制禽肉製品進口。在美國明確作出承諾的前提下,中國隨後單方面開放了對美國禽肉的市場。

但是美國方面卻進展甚微,在美國農業部對中國熟制禽肉製品進行了幾次檢驗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突然提出,要求將中國禽肉、豬肉、牛肉等肉類製品貿易列入一攬子談判計畫,否則不予放行,雙方談判重回僵局。

在中國商務部和農業部的強烈反對下,中美2006年終於在禽肉出口問題上獲得進展:2006年5月,美國同意批准中國來料加工方式生產的熟制禽肉進口,並且向中方承諾,中國禽肉出口已無技術問題。

出現

但中方沒有想到的是,2007年底,美國突然在農業撥款法案中列入,不得將款項用於制定實施中國禽肉進口的規定(733條款)。當時,中國業界曾經組團向美國表示抗議,美國政府12月23日向中方表示,布希總統不會簽字。3天后,美國總統布希簽署法案,733條款沒有絲毫改動。

中國家禽業界繼續努力:聯名致信美國農業部部長、約見美國行業駐華使館官員及行業代表、組團赴美與美國農業部副部長、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進行工作會議。中國商務部也在中美商貿聯委會上明確提出反對733條款。

中國商務部官員和企業皆回憶,在當時的會議上,美國農業部長明確表示733條款錯誤。並且承諾在2009年的撥款法案中,美國農業部將全力保證該條款不再出現。

但是中國方面等到的結果是,2009年2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撥款法案,繼續保有該項條款,甚至比在2008年撥款法案中規定更加嚴格。

後果

在雙方互相作出開放禽肉市場承諾的5年後,中國從美國進口禽肉製品累計超過400萬噸,占到中國禽肉進口總量的75%以上,占中國禽肉市場總量的7%。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僅2008年一年,中國從全球進口了79萬噸雞肉及製品,其中從美國就進口了58萬噸。

但是與此同時,中國沒有出口1斤禽肉製品到美國。相關官員表示,如果海關有少量統計,皆屬於企業誤申報。

聯名建議

開始

2009年2月底,多次經歷希望與失望的中國家禽業界,終於失去對美國政府、國會的信任。適逢中國“兩會”召開,家禽業界擁有4位人大代表:山東鳳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學景、黑龍江正大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姜鴻斌、內蒙古賽飛亞集團董事長李秉和、廣東江豐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鉅添。在他們的努力下,來自這四個省的總計超過100名人大代表,答應在向大會提交的建議上署上自己的名字。

內容

該建議的要求是:“1,中國政府應對美國這種做法表達強烈抗議;2,立即暫停美國禽肉進口。”

建議中表示,美國禽肉的大量進口,嚴重損害了我國從業農民利益和行業穩定。家禽行業涉及8000萬農民,每年為中國農戶創造純收入2000億元。

中國畜牧協會和食土進出口商會皆明確表示,支持這一建議。

“現在進口禽肉確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位畜牧業界企業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大量從美國進口低價禽肉製品,特別是家禽下水,這些產品由於在美國不用於食用,所以價格非常低廉,非常輕易地占據了中國市場,並且壓低了價格。因此對於中國養殖戶來說,養殖家禽變得無利可圖,養殖——飼料——糧食整個行業鏈條都受到影響。”

王秀林表示,即使出於食品安全的理由,美國的做法也沒有依據。按照國際規則,非疫區的禽肉是安全的,而且每年從美國進口到中國的禽肉製品,不合格的超過100批。

強烈反對

2月2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2009年綜合撥款法案(727條款)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發表談話稱,這是典型的歧視性的貿易保護主義做法,嚴重違反了WTO最惠國待遇原則和普遍取消數量限制規則。中方對此表示遺憾和強烈反對,並敦促美國參議院和美國政府儘快取消這一條款,否則中方將保留訴諸WTO的權利。

3月4日,中國數位人大代表到美國駐華使館,請他們轉遞給美國農業部、商務部、貿易代表辦公室、參議兩院所有議員的抗議信,美國使館官員答應傳真回美國。

此外,中國商務部約見了美國駐華官員,中國駐美使館約見了美國相關部門官員,表達中國政府的抗議。

儘管按照人大規則,相關建議將在“兩會”結束後轉交有關部委。但是人大代表的呼籲已經引起中國商務部重視,3月4日,相關代表和商務部官員進行了會晤。商務部表示,將認真研究這一問題。

但是中方的努力並未獲得美方肯定答覆。目前所有方面都認為,如果不出意外,美國參議院和歐巴馬都會不經修改、直接通過和簽署這一法案。

雙邊協商

台北時間3月6日半夜,美國參議院將對2009年綜合撥款法案進行表決。按照流程,這一2月25日已經在眾議院通過的法案,只要在參議院通過,再經總統歐巴馬簽字,即可生效。

但是貿易報復並非商務部首選,相關官員表示,商務部仍然希望能夠通過雙邊協商和在多邊體制下解決這一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