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農民運動

520農民運動

1988年台灣農民運動(又稱520事件、520農民運動)為台灣發生於1988年5月20日的農民大規模社會民眾運動,也是台灣解嚴後首次爆發激烈警民衝突的社會民眾運動。

事件簡介

1988年春季,國民黨政府決定擴大開放外國農產品進口台灣的數量與種類,引起大多數農民的質疑和恐慌。1988年5月20日林國華、蕭裕珍等人率領雲林農權會,以農業開放可能導致農民權利受損為抗議目標,主導南部農民北上台北請願活動,大批農民聚集於台北車站前的街道,準備前往中正紀念堂。由林國華擔任總指揮,蕭裕珍擔任副總指揮。並且提出全面農保、全面眷保、肥料自由買賣、增加稻米保證價格與收購面積、廢止農會總幹事遴選、廢止農田水利會會長遴選、成立農業部、農地自由買賣等七項要求。結果當天的遊行爆發民眾與軍警的衝突 。

當日的衝突始於下午兩點,民眾在立法院前與警方爆發激烈衝突。而後歷經多次衝突,次日凌晨,憲兵隊展開驅離行動,介於警民之間要求和平的學生首當其衝,遭到毆傷、逮捕。但被驅散的民眾仍與警方發生零星的衝突,總計130多人被捕,96人被移送法辦。

1989年7月,政府全面實施農民保險,農民在520遊行中的七項訴求完成三項,肥料降價、稻穀價格提高,以及農地釋出等。然而,示威後的代價,則是1989年5月,包括總指揮林國華等十九人,以妨害公務罪被判刑一到三年不等。

意義

520事件是戰後台灣最大規模的農民請願行動,而警民衝突之激烈也前所未見。最後由學者介入進行所謂的五二零調查報告,反駁檢調單位有關遊行民眾預藏器具進行暴力行動的指控。時至今日,檢視這場歷年來最嚴重的街頭衝突事件,警察與民眾將近二十小時的激戰、對立,在警棍、石塊、甚至燃燒汽油的情況下受傷的民眾與員警,某種程度的說明了台灣人為民主所付出的代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