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泛指於2016年全年內的任何時間,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以及南中國海所產生的熱帶氣鏇。雖然有關方面並沒有設下本颱風季的指定期限,但大部份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鏇通常皆會於5月至12月期間形成。 本詞條的範圍僅局限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於赤道以北及國際換日線以東的太平洋水域產生的風暴則被稱為颶風,並被列入2016年太平洋颶風季。在西北太平洋產生的熱帶風暴是由日本氣象廳(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國際編號為16XX,而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會把在該地區的熱帶低氣壓的編號以W字母作結 。 凡進入或產生於菲律賓風暴責任範圍以內的熱帶氣鏇(熱帶低氣壓及以上級別,不包括熱帶擾動),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文縮寫:PAGASA)都會為它們訂立一個菲律賓名稱,作當地警報用途,因此可能會有兩個不同的英文名稱(官方以國際名稱為準);此外,由於中港澳(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採用同一翻譯名,而台灣翻譯的中文名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同一個風暴可能會有2個不同的中文名稱。 以下各熱帶氣鏇資訊以熱帶氣鏇存在期間的最強形態為準 。

2016年颱風季總結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由26個被命名的風暴和26個沒被命名的熱帶低氣壓組成。由於2016年是超強厄爾尼諾現象的結束年,首個熱帶氣鏇於05月26日生成,使本年度風季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第5遲開始的風季,只比1973年、1983年、1984年和1998年早。而首個熱帶風暴(颱風尼伯特)則於07月03日生成,只比1998年07月08日早5天,是颱風茉莉於2015年12月17日消散後198天再有熱帶風暴生成。2016年07月,颱風銀河在登入越南前達到最高強度,為當地帶來狂風暴雨和重大災情;8月中下旬,颱風獅子山在北緯33.1度獲得命名,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記錄以來生成時緯度最高的熱帶氣鏇。之後,它在西北太平洋上走了一個“回馬槍”路徑,在北緯27.8度被中央氣象台升格為16級超強颱風(52米每秒),成為盛夏8月襲擊日本的最強颱風和類似於2015年颱風天鵝的罕見的襲擊中國東北的颱風,而後在吉林境內與溫帶氣鏇合體,為中國東北帶來大風天氣,又在西北太平洋上留下一片異常廣闊的季風槽,為中國華南帶來近半個月的陰雨天氣,使5個熱帶擾動在西北太平洋上同時存在。其一共造成超過550人死亡和8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截止8月底,6個熱帶風暴登入日本,為1951年來最多;9月中上旬,颱風莫蘭蒂頂峰強度時的強度(220千米每小時)和中心最低氣壓(890hPa)使其成為西北太平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的颱風之一,同時其登入福建廈門時的強度【15級,48米每秒,945百帕(年鑑上調為16級,52米每秒)】使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登入福建的最強颱風,給廈門帶來重大災情;與此同時,颱風馬勒卡兩次登入日本,暴雨淹城;9月下旬,颱風暹芭以超強颱風級(60米每秒)襲擊日本沖繩那霸和強熱帶風暴級(28米每秒)襲擊韓國釜山,成為自從2012年的颱風三巴以來的襲擊日本沖繩那霸和韓國的最強颱風,同時也是2016年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特別警報的颱風。颱風艾利為越南帶來2011年來最強烈的降水;10月,颱風莎莉嘉和颱風海馬以超強颱風級襲擊菲律賓,為當地帶來重大災情;2016年最後一個被命名的熱帶風暴(颱風洛坦),成為全球有氣象記錄以來聖誕節的最強熱帶氣鏇。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西北太平洋經歷了長達半年的颱風空窗期之後,從7月以後瘋狂生成颱風,最終一共形成26個熱帶風暴,與往年持平;1號颱風尼伯特和26號颱風洛坦雙雙成為五級超級颱風,使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成為一個十分罕見的“五級開頭,五級收尾”的風季。

註:從 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 起,氣鏇等級判定採用 日本氣象廳 (JMA)規定表。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總結表
首個風暴 生成日期 2016年05月26日 (熱帶低氣壓90W)
末個風暴 消散日期 2016年12月28日 (颱風洛坦)
最強風暴 颱風莫蘭蒂 220km/h, 890hPa 超強颱風級
熱帶低氣壓 總數26個
熱帶風暴 總數5個
強熱帶風暴 總數7個
颱風 總數2個
強颱風 總數3個
超強颱風 總數9個
熱帶氣鏇 總數52個
死亡人數898死
損失總數 113億美元 (2016年美元價值)

註:

1. 熱帶氣鏇包括除 熱帶擾動 之外的所有等級氣鏇,即 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超強颱風

2“最強風暴”指的是本年度風季的最強風暴,和其它年份無關。

3. “最強風暴”一般情況下由 中心最低氣壓中心附近最高風速共同判定。

氣鏇等級劃分

日本氣象廳

日本氣象廳將熱帶氣鏇劃分為6個等級,熱帶風暴及以上等級的熱帶氣鏇會被命名,採用下列“國際颱風委員會命名法”進行命名。

以下是等級表

日本氣象廳制定熱帶氣鏇等級表
等級中心持續風速
颱風(猛烈) ≥194km/h=53.9m/s 104.8節
(非常強) 157~193km/h=43.6~53.6m/s 84.8~104.2節
(強) 118~156km/h=32.8~43.3m/s 63.7~84.2節
強熱帶風暴 88~117km/h=24.4~32.5m/s 47.5~63.2節
熱帶風暴 63~87km/h=17.5~24.2m/s 34.0~47.0節
熱帶低氣壓 ≤62km/h=17.2m/s 33.5節

註:以上表格中的“猛烈”“非常強”和“強”分別對應“超強颱風”“強颱風”和“颱風”的熱帶氣鏇。

中央氣象台

中央氣象台同樣將熱帶氣鏇劃分為6個等級,最弱的三個等級和日本氣象廳所規定的是同樣風速,“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和日本氣象廳不同。

以下只列出和日氣象廳不同三個等級的熱帶氣鏇的風速 :

中央氣象台制定熱帶氣鏇風速等級表
等級中心持續風速
超強颱風16級及以上=≥184km/h=51.1m/s ≥99.4節
強颱風 14~15級=150~183km/h=41.7~50.8m/s 81~98.8節
颱風 12~13級=118~149km/h=32.8~41.4m/s 63.7~80.5節

最後註明:此風季以日本氣象廳測得的十分鐘平均風速為準。

颱風季預測

中國香港

2016年03月15日,香港天文台(英文縮寫:HKO)所屬的匯報天文台最新發展,預料厄爾尼諾現象會在隨後數個月逐漸減弱,下半年更有一半機會發展成為拉尼娜現象。天文台預計年內進入香港500公里範圍內的數目則接近正常,約有4~7個,而風季則可能於06月或之後開始。但結果風季在05月26日已經隨著南海北部一個季風低壓發展成熱帶氣鏇而展開,不但是2008年以來首個06月前開始的風季,而且成為有紀錄以來首個於厄爾尼諾現象下在06月前揭開序幕的風季。

中國澳門

2016年01月27日,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葡萄牙語:SMG)氣象局氣象處處長鄧耀民和氣象高級技術員曾秀樺於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厄爾尼諾現象將於春季迅速減弱,年底或發展拉尼娜現象,惟不確定性仍高,要視乎04月及05月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水溫度,預測年內將有4~6個熱帶氣鏇將影響澳門。

中國大陸

廣東深圳

2016年颱風生成時間偏遲,影響時間偏晚,但影響程度偏強。2016年首個進入深圳500公里海域內和首個對深圳有明顯風雨影響的颱風將分別出現在06月下旬和07月中下旬。全年進入深圳500公里範圍的颱風將有5~6個,其中,有2~3個將帶來明顯風雨影響,較去年偏多。

福建

全球正經歷最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該事件將於今年05月結束,我省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登入或影響我省的颱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出現夏秋旱可能性較大;今年我省北部降水偏多的機率明顯增加,需謹防再次出現類似1998年、2010年閩江流域嚴重的洪澇災害;今年登入或影響我省的颱風預計有5~7個,總體分布前少後多,初台偏晚,有秋台影響我省 。

全球正在經歷最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本次厄爾尼諾事件自2014年09月開始,已持續18個月,於2015年11月達到峰值(海溫強度為2.9℃)。

厄爾尼諾事件

厄爾尼諾事件將於2016年05月結束,防災減災形勢不容樂觀。從歷史統計規律來看,厄爾尼諾事件達到峰值後的第二年,我省前汛期易降水偏多,出現持續性暴雨過程和閩江流域出現嚴重洪澇災害的機率較大;登入或影響我省的颱風個數偏少,但強度偏強;夏秋季降水易時空分布不均,出現夏秋旱的可能性較大。今年我省北部降水偏多的機率明顯增加,謹防今年再次出現類似1998年、2010年閩江流域嚴重的洪澇災害。

熱帶氣鏇

註:1.除特別註明外,本文所有時間均以 東八區 時間(UTC+8,即台北時間)為準。

2.從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起,所有熱帶氣鏇活躍日期以日本氣象廳命名日期為準。

超強颱風尼伯特(Nepartak)

PAGASA: Butchoy

主詞條:颱風尼伯特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03日~2016年07月11日

最高強度:210km/h(127mph)(十分鐘), 900hPa(百帕)

2016年07月01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南方海域生成。11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

07月02日0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為“MEDIUM”(中)。08時,日本氣象廳與台灣中央氣象局同步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20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07月03日0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為“HIGH”(高)。08時,香港天文台在當日的天氣圖中,開始將其標示為熱帶低壓。09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正式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1,並命名為 尼伯特。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2W。1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和大韓民國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台灣中央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

07月04日20時,日本氣象廳與香港天文台同步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7月05日08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同日08時2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颱風。0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0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17時25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強颱風。20時20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2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07月06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02時,台灣中央氣象局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分別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和超級颱風。03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07月08日05時50分,尼伯特在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附近沿海登入。

07月09日08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13時45分,尼伯特在福建泉州市石獅市附近沿海第二次登入,登入後減弱為熱帶風暴。

07月10日02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14時,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14時30分,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18時30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20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07月11日02時,香港天文台認為尼伯特已消散。0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尼伯特已消散。

超強颱風尼伯特 衛星雲圖(7月6日20:50攝) 超強颱風尼伯特 衛星雲圖(7月6日20:50攝)
超強颱風尼伯特 路徑圖 超強颱風尼伯特 路徑圖

熱帶風暴盧碧(Lupit)

主詞條:颱風盧碧

活躍時間 2016年07月24日~2016年07月25日

最高強度:75km/h(47 mph ) (十分鐘), 1000 hPa ( 百帕 )

2016年07月22日,一個低壓區在硫磺島東方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09時,美國海洋預報中心認為此熱帶系統是鋒面尾端的低壓,因此判定為亞熱帶低壓。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7月23日0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格升為“MEDIUM”(中)的評級,並將其升格為亞熱帶風暴。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其已經轉化為熱帶風暴,並給予編號04W。

07月24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2,並命名為 盧碧。1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07月25日02時35分,盧碧已減弱為溫帶低氣壓,並快速轉向西北方向移動。

07月26日,減弱消散。

熱帶風暴盧碧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盧碧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盧碧 路徑圖 熱帶風暴盧碧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銀河(Mirinae)

主詞條:颱風銀河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26日~2016年07月29日

最高強度:95km/h(62 mph ) (十分鐘), 980 hPa ( 百帕 )

強熱帶風暴銀河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銀河 路徑圖

2016年07月25日,一個低壓區在呂宋以西的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5W。0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MEDIUM”(中)。1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HIGH”(高)。21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5W。

07月26日11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4時,香港天文台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3,並命名為 。20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22時20分,銀河在中國海南省萬寧市東澳鎮附近沿海登入。

07月28日00時20分,銀河在越南南定省附近沿海登入。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07月29日08時,減弱消散。

強熱帶風暴銀河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銀河 衛星雲圖

強颱風妮妲(Nida)

PAGASA:Carina

主詞條:颱風妮妲

活躍時間:2016年07月30日2016年08月03日

最高強度:105km/h(68mph)(十分鐘), 975hPa(百帕)

2016年07月27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棉蘭老島以東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2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為“LOW”(低)。

颱風妮妲 路徑圖 颱風妮妲 路徑圖

07月28日04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MEDIUM”(中)。09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評級提升為“HIGH”(高),並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15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2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6W。

07月30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8時1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4,並命名為 妮妲

07月31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14時,妮妲在菲律賓卡加延省登入。

08月02日03時35分,妮妲最終在廣東大鵬新區大鵬街道附近沿海登入。04時,在深圳鹽田梅沙街道第三次登入。

08月03日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之後不久消散。

颱風妮妲 衛星雲圖 颱風妮妲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奧麥斯(Omais)

主詞條:颱風奧麥斯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04日~2016年08月09日

最高強度:100km/h(62mph) (十分鐘), 980hPa(百帕)

2016年08月01日,一個低壓區在北馬里亞納群島東方海面生成。13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給予擾動編號98W。

08月02日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

08月03日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MEDIUM”(中)。15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更隨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08月04日12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 “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5, 並命名為 奧麥斯

08月05日2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8月09日,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低壓區,並認為奧麥斯已轉化為溫帶氣鏇。中央氣象台也降格為低壓區。

強熱帶風暴奧麥斯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奧麥斯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奧麥斯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奧麥斯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康森(Conson)

主詞條:颱風康森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09日~2016年08月15日

最高強度:95km/h(57mph) (十分鐘), 980hPa(百帕)

2016年08月06日,一個低壓區在威克島東北方海面生成。12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給予擾動編號98W。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

強熱帶風暴康森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康森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康森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康森 衛星雲圖

08月0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MEDIUM”(中)。

08月08日08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

08月09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6, 並命名為 康森。之後,日本氣象廳、中央氣象局、大韓民國氣象廳和中國氣象局把它升為強熱帶風暴 。

強熱帶風暴燦都(Chanthu)

主詞條:颱風燦都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14日~2016年08月17日

最高強度:100km/h(62mph) (十分鐘), 980hPa(百帕)

2016年08月10日,一個低壓區在硫磺島的西南方之海面生成。20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給予其擾動編號93W。

08月11日14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同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20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08月12日0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MEDIUM”(中)。0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提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

08月13日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且給予編號09W。

強熱帶風暴燦都 雲圖(14日11時35分拍攝) 強熱帶風暴燦都 雲圖(14日11時35分拍攝)
強熱帶風暴燦都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燦都 路徑圖

08月14日14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7,並命名為 燦都

強熱帶風暴電母(Dianmu)

主詞條:颱風電母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18日~2016年08月19日

最高強度:100km/h(68mph)(十分鐘), 980hPa(百帕)

2016年08月14日,一個低壓區在南海的北部之海面生成。06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5W。19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09時,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MEDIUM”(中)。

08月15日14時,日本氣象廳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8月16日21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08月18日01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 “HIGH”(高),並同時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06時15分,中國國家氣象中心自行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0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8,並命名為 電母

08月19日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並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強熱帶風暴電母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電母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電母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電母 路徑圖

颱風蒲公英(Mindulle)

主詞條:颱風蒲公英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19日~2016年08月23日

最高強度:105km/h(62mph)(十分鐘), 980hPa(百帕)

颱風蒲公英 路徑圖 颱風蒲公英 路徑圖

2016年08月17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西北方海面生成。14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20時,日本氣象廳在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21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在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

08月18日0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直接評為“HIGH”(高),並同時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0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且給予編號10W。

08月19日08時,日本氣象廳在對其發出烈風警報。14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09,並命名為 蒲公英

颱風蒲公英 衛星雲圖 颱風蒲公英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獅子山(Lionrock)

PAGASA:Dindo

主詞條:颱風獅子山

活躍時間:2016年08月19日2016年08月30日

最高強度:155km/h(96mph)(十分鐘), 945hPa(百帕)

2016年08月15日,一個低壓區在威克島西方海面生成。08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09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在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22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提升為“MEDIUM”(中)。

08月16日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機會降為“LOW”(低)。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8月17日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表示該熱帶低壓是一亞熱帶低氣壓,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仍維持“低”。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才真正將其評級為亞熱帶風暴。

08月18日05時45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機會提升為“MEDIUM”(中)。08時,認為其已轉化為一熱帶風暴,並且給予編號12W。

08月19日20時,日本氣象廳在對其發出烈風警報,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0,並命名為 獅子山

超強颱風獅子山 路徑圖 超強颱風獅子山 路徑圖
超強颱風獅子山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獅子山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圓規(Kompasu)

主詞條: 颱風圓規

活躍時間:2016年08月20日 ~2016年08月22日

最高強度:65km/h(40mph)(十分鐘), 994hPa(百帕)

2016年08月16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東北方海面生成。21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W。

08月17日2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8月18日07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08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20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8月19日07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提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21時25分,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08月20日0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且給予編號13W。0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1,並命名為 圓規

08月22日,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熱帶風暴圓規 路徑圖 熱帶風暴圓規 路徑圖
熱帶風暴圓規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圓規 衛星雲圖

強颱風南川(Namtheun)

PAGASA:Enteng

主詞條: 颱風南川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01日 ~2016年09月05日

最高強度:130km/h(81mph)(十分鐘), 955hPa(百帕)

2016年08月31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呂宋島西北海域形成。07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4W。08時,日本氣象廳於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直接評為“MEDIUM”(中)。17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2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

09月01日09時0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2,並命名為 南川。0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20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9月02日0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強颱風南川 衛星雲圖 強颱風南川 衛星雲圖
強颱風南川 路徑圖 強颱風南川 路徑圖

熱帶風暴瑪瑙(Malou)

主詞條:颱風瑪瑙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06日 ~2016年09月08日

最高強度:70km/h(47mph)(十分鐘), 1000hPa(百帕)

2016年09月02日,一個低壓區在台灣東部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

09月04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下午2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

09月05日,台灣中央氣象局在下午2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下午6時半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MEDIUM”(中)。隨後日本氣象廳於下午8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且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09月06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在上午2時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告。09月06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3,並命名為 瑪瑙,香港天文台則在上午11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09月0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仍未把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而香港天文台則維持熱帶低氣壓的評級,但其他氣象台已把瑪瑙升格至熱帶風暴。直到翌日的02時45分,日本氣象廳已認為瑪瑙轉化為溫帶氣鏇。

熱帶風暴瑪瑙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瑪瑙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瑪瑙 路徑圖 熱帶風暴瑪瑙 路徑圖

超強颱風莫蘭蒂(Meranti)

PAGASA:Ferdie

主詞條:颱風莫蘭蒂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10日 ~2016年09月16日

最高強度:215km/h(132mph)(十分鐘), 890hPa(百帕)

2016年09月07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東南方海域形成。14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擾動編號98W。

09月08日1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LOW”(低)。不多久之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下午1時半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直接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

09月09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0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16W。

09月10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0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4,並命名為 莫蘭蒂

09月11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9月11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09月12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09月12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09月15日凌晨03時05分,莫蘭蒂在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沿海登入。

09月15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09月16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莫蘭蒂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09月18日0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莫蘭蒂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莫蘭蒂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莫蘭蒂 路徑圖 超強颱風莫蘭蒂 路徑圖




熱帶風暴雷伊(Rai)

主詞條:颱風雷伊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13日 ~2016年09月13日

最高強度:65km /h ( 40 mph )(十分鐘), 996 hPa ( 百帕 )

2016年09月09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薩馬島東南近海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1W。當天下午,91W移入蘇祿海。09月10日上午,91W移入南海東部。09月12日凌晨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09月12日凌晨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其編號19W。09月13日凌晨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5,並命名為 雷伊

09月13日凌晨5時30分,雷伊在越南中部沿海登入。

09月13日中午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並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熱帶風暴雷伊 路徑圖 熱帶風暴雷伊 路徑圖
熱帶風暴雷伊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雷伊 衛星雲圖

強颱風馬勒卡(Malakas)

PAGASA: Gener

主詞條:颱風馬勒卡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13日 ~2016年09月20日

最高強度:175km/ h (109mph)(十分鐘), 930hPa(百帕)

2016年09月10日,一個低壓區在馬紹爾群島西方海域生成。09月1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18W。09月12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布烈風警報。09月13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6,並命名為 馬勒卡

09月14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9月14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09月15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09月19日23時,馬勒卡在日本九州島鹿兒島縣大隅半島沿海登入。

09月19日12時20分,馬勒卡在日本紀伊半島和歌山縣沿海登入。

09月19日21時,日本氣象廳認為馬勒卡已經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09月20日0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強颱風馬勒卡 路徑圖 強颱風馬勒卡 路徑圖
強颱風馬勒卡 衛星雲圖 強颱風馬勒卡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鮎魚 (Megi)

PAGASA: Helen

主詞條: 颱風鮎魚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23日 ~2016年09月29日

最高強度:155km/h(96mph)(十分鐘), 945hPa(百帕)

2016年09月19日,一個低壓區在波納佩島東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09月2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給予編號20W,並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09月23日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7,並命名為 鮎魚。然而此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系統只是一個低壓區,因為系統擁有一個不確定的中心結構。09月23日下午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09月24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09月25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09月27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09月27日14時10分,鮎魚在中國台灣花蓮市沿海登入。

09月27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09月28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09月28日04時40分,鮎魚在中國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沿海登入。

09月28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09月28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09月29日21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鮎魚 路徑圖 超強颱風鮎魚 路徑圖
超強颱風鮎魚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鮎魚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暹芭(Chaba)

PAGASA:Igme

主詞條: 颱風暹芭

活躍時間:2016年09月28日 ~2016年10月05日

最高強度:215km/h(134mph)(十分鐘), 905hPa(百帕)

2016年09月23日,一個低壓區在威克島東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W。09月25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09月28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1W。當日凌晨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8,並命名為 暹芭

09月30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01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0月02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10月03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10月04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10月04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10月05日10時,暹芭於韓國釜山南部沿海登入。

10月05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05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0月05日21時,中央氣象台、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日本氣象廳認為位於暹芭已轉化為溫帶氣鏇。

10月05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超強颱風暹芭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暹芭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暹芭 路徑圖 超強颱風暹芭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艾利(Aere)

PAGASA: Julian

主詞條: 颱風艾利

活躍時間:2016年10月06日 ~2016年10月10日

最高強度:100km/h(62mph)(十分鐘), 975hPa(百帕)

2016年10月01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東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10月04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0月05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2W。10月05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19,並命名為 艾利。然而此時,中央氣象台認為系統只是一個熱帶低壓。08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0月07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10月10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雲系受南下冷空氣的影響而逐漸消散,但其環流尚存。10月13日,隨著冷空氣減退,其雲系再次形成,故中央氣象台於當日11時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翌日02時,系統於在越南中部承天至順化省一帶沿海登入。08時,中央氣象台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強熱帶風暴艾利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艾利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艾利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艾利 路徑圖

超強颱風桑達(Songda)

主詞條: 颱風桑達

活躍時間:2016年10月08日 ~2016年10月13日

最高強度:185km/h(115mph)(十分鐘), 925hPa(百帕)

2016年10月03日,一個低壓區在中北太平洋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C。10月04日凌晨,94C越過國際換日線,進入西北太平洋。下午4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

10月08日下午3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3W。下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0,並命名為 桑達

10月10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10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0月10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10月12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10月12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10月13日00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10月13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10月14日03時,日本氣象廳表示其已移離西北太平洋,並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超強颱風桑達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桑達 衛星雲圖
颱風桑達 路徑圖 颱風桑達 路徑圖

超強颱風莎莉嘉(Sarika)

PAGASA: Karen

主詞條: 颱風莎莉嘉

活躍時間: 2016年10月13日~2016年10月19日

最高強度:165km/h( 103 mph )(十分鐘), 940 hPa ( 百帕 )

2016年10月11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3W。翌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4W。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10月13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1,並命名為 莎莉嘉

10月14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15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0月15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10月16日02時20分,莎莉嘉在菲律賓呂宋島卡加延省東部沿海登入。

10月16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10月17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18日09時50分,莎莉嘉在海南省萬寧市和樂鎮沿海再次登入。

10月18日1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0月19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10月19日14時10分,莎莉嘉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東興市沿海再次登入。

10月20日09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莎莉嘉 路徑圖 超強颱風莎莉嘉 路徑圖
超強颱風莎莉嘉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莎莉嘉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海馬(Haima)

PAGASA: Lawin

主詞條: 颱風 海馬

活躍時間: 2016年10月15日~2016年10月22日

最高強度: 205km/h(134 mph )(十分鐘), 905 hPa ( 百帕 )

2016年10月13日,一個低壓區在楚克島以西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10月14日凌晨4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此低壓區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10月14日上午9時半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時,也隨即對其發出烈風警報。10月15日凌晨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把該系統升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5W。上午9時2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2,並命名為 海馬

10月16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16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0月17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10月18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10月19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10月19日23時40分,海馬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北部沿海登入。

10月20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10月21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10月21日12時40分,海馬在中國廣東省汕尾市鮜門鎮沿海登入。

10月21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0月22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10月22日09時,日本氣象廳認為海馬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10月26日21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海馬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海馬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海馬 路徑圖 超強颱風海馬 路徑圖

強颱風米雷(Meari)

主詞條: 颱風米雷

活躍時間: 2016年11月03日~ 2016年11月07日

最高強度: 130km/h(87 mph )(十分鐘), 965 hPa ( 百帕 )

2016年10月31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以南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W。11月0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6W。11月03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3,並命名為 米雷

11月04日1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1月05日06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1月07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轉化為一股溫帶氣鏇。

10月10日09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強颱風米雷 路徑圖 強颱風米雷 路徑圖
強颱風米雷 衛星雲圖 強颱風米雷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馬鞍(Ma-on)

主詞條: 颱風馬鞍

活躍時間: 2016年11月10日~ 2016年11月12日

最高強度:65 km/h(40 mph )(十分鐘), 1002 hPa ( 百帕 )

2016年11月07日,一個低壓區在馬紹爾群島西方海面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11月09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7W。11月10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4,並命名為 馬鞍。當日20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11月12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11月13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熱帶風暴馬鞍 路徑圖 熱帶風暴馬鞍 路徑圖
熱帶風暴馬鞍 衛星雲圖 熱帶風暴馬鞍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蝎虎(Tokage)

PAGASA: Marce

主詞條:颱風蝎虎

活躍時間:2016年11月25日2016年11月28日

最高強度:75km/h(59 mph )(十分鐘),992 hPa ( 百帕 )

強熱帶風暴蝎虎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蝎虎 衛星雲圖
強熱帶風暴蝎虎 路徑圖 強熱帶風暴蝎虎 路徑圖

2016年11月20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以南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W。11月23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29W。11月24日08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MEDIUM”(中)。不多久之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11月24日17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當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布烈風警報。11月25日08時,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5,並命名為蝎虎。11月26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11月28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當日15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洛坦(Nock-ten)

PAGASA:Nina

主詞條:颱風洛坦

活躍時間:2016年12月22日~2016年12月28日

最高強度:185km/h(121mph)(十分鐘),915hPa(百帕)

2016年12月19日,一個低壓區在楚克島附近海域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2W。12月21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其發布烈風警報。與此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為"MEDIUM”(中)。當日1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升為"HIGH”(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鏇形成警報。當日1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30W。12月22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1626,並命名為 洛坦

12月23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12月23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2月24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颱風。

12月25日18時30分,洛坦在菲律賓卡坦端內斯島沿海登入。

12月25日21時30分,洛坦在菲律賓呂宋島東南部沿海登入,

12月26日15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颱風。

12月26日16時,洛坦移入南海東部海面。

12月27日0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12月27日21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12月28日03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12月29日03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逐漸消散。

超強颱風洛坦 路徑圖 超強颱風洛坦 路徑圖
超強颱風洛坦 衛星雲圖 超強颱風洛坦 衛星雲圖

其他熱帶氣鏇

除了被日本氣象廳命名的熱帶氣鏇外,還有一些沒被命名的熱帶低壓和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估為熱帶風暴或熱帶低壓,但日本氣象廳只評為熱帶低壓的熱帶氣鏇。

熱帶低氣壓01W

主詞條: 熱帶低氣壓90W

活躍時間: 2016年05月26日~05月27日

最高強度:45km/h(28 mph ) (十分鐘), 998 hPa ( 百帕 )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2016年05月24日,一個低壓區在南海中部的季風槽內生成。

05月26日,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0W。

熱帶低壓 路徑圖 熱帶低壓 路徑圖

05月26日0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並對其評級提升為“HIGH”。14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5月27日16時30分,在中國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附近沿海登入。20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對其停止編號。22時5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06月11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於事後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1W。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6月23日~06月26日

最高強度:55km/h(34 mph ) (十分鐘), 1006 hPa ( 百帕 )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熱帶低壓 路徑圖 熱帶低壓 路徑圖

2016年06月23日,一個低壓區在菲律賓西方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6W。日本氣象廳與台灣中央氣象局同步於下午2時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日本氣象廳則亦對其發出烈風警報。

06月24日02時,泰國地球物理暨氣象部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05時,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

06月25日21時30分,日本氣象廳發出烈風警報後系統遲遲不增強反減弱,因此於取消警報。

06月26日02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降格為低壓區,但是香港天文台仍提及系統將會發展,後來終於取消此預報。此殘餘出海後稍為增強,但已是低壓槽。

熱帶低氣壓

PAGASA:Ambo

活躍時間 2016年06月26日~06月28日

最高強度:55km/h(34 mph ) (十分鐘), 1004 hPa ( 百帕 )

2016年06月23日,一個低壓區在關島西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7W。

熱帶低壓 路徑圖 熱帶低壓 路徑圖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熱帶低壓 衛星雲圖

06月26日0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日本氣象廳亦同時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對該系統發出一般警報。11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14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17時,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將升格其為熱帶低壓。20時,此系統進入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責任範圍,越南中央水文氣象預報中心將其評定為熱帶低壓。

06月27日,日本氣象廳將其氣壓由1006hpa降至1004hpa,但由於此熱帶低壓的內層環流中心暴露和對流持續減弱,日本氣象廳仍於下午8時55分取消烈風警報。而香港天文台及中央氣象台則未有把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當中香港天文台提及它會為華南沿岸帶來驟雨。

06月28日,此熱帶低壓在珠江口一帶徘徊,最終登入香港橫欄島,該處氣壓驟降至最低1001.2hPa,並測得十分鐘平均風速最高49公里。05時30分,在香港橫瀾島附近沿海登入。06時,在香港將軍澳附近沿海第三次登入。之後,穿越沙田、元朗一帶,離開香港後掠過珠海市。為香港和澳門於27日晚上至28日中午帶來狂風驟雨,兩地普遍地區先後測得超過20毫米雨量,兩地天氣於同日下午有所好轉,但當日餘下時間仍間中有驟雨及幾陣雷暴。另外,雖然香港天文台認為其只是低壓區,但亦承認其穿越香港境內。21時,日本氣象廳認為系統已併入鋒面。

熱帶低氣壓03W

活躍時間 2016年07月15日~07月20日

最高強度:55km/h(28 mph ) (十分鐘), 1006 hPa ( 百帕 )

熱帶低氣壓03W 雲圖(7月15日09:40拍攝) 熱帶低氣壓03W 雲圖(7月15日09:40拍攝)

2016年07月10日,一個低壓區在北馬里亞納群島東南方海面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1W。1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低)的評級。

07月15日0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熱帶低氣壓03W 路徑圖 熱帶低氣壓03W 路徑圖

07月16日03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次認為該系統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為“LOW”。05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降格為低壓區。2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該系統評級提升為“MEDIUM”(中)。

07月17日08時,日本氣象廳再次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1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評級提升為“HIGH”(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鏇形成警報。1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3W。2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出最後警報。

07月20日17時,日本氣象廳表示該低壓已逐漸消散。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7月27日~07月27日

最高強度:<45km/h(28mph) (十分鐘), 1006hPa(百帕)

熱帶低氣壓 路徑圖 熱帶低氣壓 路徑圖

2016年07月27日,一個高空冷渦在日本東南方海面轉化為熱帶擾動。02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08時,日本氣象廳已表示它減弱消散。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7月28日~08月01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1008hPa(百帕)

2016年07月28日,一個高空冷渦在日本東南方海面轉化為熱帶擾動。20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

07月29日02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7W。08時,日本氣象廳將該系統降格為低壓區。16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

07月31日,日本氣象廳重新評定為低壓區。

08月01日06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撤銷其擾動編碼。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06日~08月09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998hPa(百帕)

2016年08月06日,一個低壓區在台灣東北方海面發展。12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9W。17時,日本氣象廳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壓。

08月07日0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14時,將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鏇的機會評級提升為“MEDIUM”。

08月09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取消此評級。

08月01日06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撤銷其擾動編碼。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10日~08月11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1000hPa(百帕)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熱帶性低氣壓1000百帕,在北緯24.5度,東經120.0度,即在台中外海,向西移動,時速25公里。台灣各地及澎湖、金門、馬祖易出現短時強降雨,並有局部大雨或暴雨發生的機率;台灣北部海面、台灣東北部海面、台灣海峽北部及巴士海峽風浪較大;北部、西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沿海及馬祖、綠島、蘭嶼易有長浪發生。請注意中央氣象局(台灣)發布之最新動態。

08月12日,台灣氣象局(CWB)的熱帶低氣壓警報解除。

熱帶低氣壓

活躍時間 2016年08月13日~08月13日

最高強度:55km/h(34mph) (十分鐘), 1002hPa(百帕)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08月13日,一個背風渦鏇在台灣的東南方之海面生成,並逐漸發展出眼牆結構。0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05時,在台灣花蓮縣新城鄉登入,登入點以北的花蓮市氣象站測得近中心最大陣風為22.8m/s、最大平均風速為13.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

3m/s,中心氣壓約為996.8hPa,中央氣象局僅在天氣圖示示為低氣壓,並不承認其為熱帶低壓,也未發布熱帶低壓特報。花蓮縣北部及宜蘭縣山區受其影響有瞬間大雨,不過中午過後便逐漸放晴。07時,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在給予其擾動編號94W,。14時,日本氣象廳認為其已消散。

2016年颱風命名法

國際颱風委員會命名法

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鏇是由日本東京颱風中心命名(即 國際命名)。當該熱帶氣鏇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後,將會使用下列名單中的名稱。名稱是根據以下名單而定,不按年度劃分。風暴名稱是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小組的成員提供,14個成員國和地區各自提交10個名稱,並以該國英文名稱按字母順序排列。

在2016年使用的名稱列表中,有1個名稱被替換,新名稱 “Rai”(雷伊)取代了 “Fanapi”(凡亞比)。

2016年未用名稱以普通宋體字(未添加內鏈)表示,藍色字(已添加內鏈未加粗)表示2016年已經使用過, 藍色 加粗 (已添加內鏈並加粗)名稱表示該風暴活躍中, 黑色粗 斜體 (未添加內鏈已加粗加斜)表示下一個即將使用的熱帶氣鏇名稱。2016年的風暴名稱會與2003年至2004年及2009年至2010年的部分風暴名稱相同。

從2000年太平洋颱風季 起,添加日文片假名 。之所以添加片假名是因為要會了解它的英文發音,因為片假名是用來標註英文單詞發音的(雖和原發音有些出入)。

9-1/120序號/總序號命名國中文譯名/英文名/國際編號片假名 羅馬音名稱意義
7-9/93密克羅尼西亞颱風尼伯特(Nepartak) 1601 ニパルタック Ni pa ru ta kku 科斯雷著名的戰士
7-10/94菲律賓颱風盧碧(Lupit) 1602 ルピート Ru pii to 殘酷、兇猛
7-11/95韓國颱風銀河(Mirinae) 1603 ミリネ Mi ri ne 銀河系
7-12/96泰國颱風妮妲(Nida) 1604 ニーダ Nii da 女士名字
7-13/97美國颱風奧麥斯(Omais) 1605 オーマイス Oo mai su 漫遊(Palauan語)
7-14/98越南颱風康森(Conson) 1606 コンソン Kon son 越南海陽省的一處古蹟
8-1/99高棉颱風燦都(Chanthu) 1607 チャンスー Chan suu 晚香玉,一種石蒜科的花卉
8-2/100中國大陸颱風電母(Dianmu) 1608 ディアンムー Di an muu 中國神話中的電母,負責掌管雷電
8-3/101朝鮮颱風蒲公英(Mindulle) 1609 ミンドゥル Min dou ru 蒲公英,菊科蒲公英屬的植物 實際發音為「ミンドゥルレ」
8-4/102中國香港颱風獅子山(Lionrock) 1610 ライオンロック Rai on ro kku 位於香港九龍和沙田之間的一座山
8-5/103日本颱風圓規(Kompasu) 1611 コンパス Kon pa su 圓規座(星座)
8-6/104寮國颱風南川(Namtheun) 1612 ナムセーウン Na mu sei un 湄公河寮國境內的一條支流
8-7/105中國澳門颱風瑪瑙(Malou) 1613 マーロウ Maa rou 瑪瑙寶石
8-8/106馬來西亞颱風莫蘭蒂(Meranti) 1614 ムーランティ Mū ran ti 一種樹
8-9/107密克羅尼西亞颱風雷伊(Rai) 1615 ライ Rai 雅浦島石幣
8-10/108菲律賓颱風馬勒卡(Malakas)1616 マラカス Ma ra ka su 強而有力
8-11/109韓國颱風鮎魚(Megi)1617 メーギー mei gii
8-12/110泰國颱風暹芭(Chaba) 1618 チャバ Cha ba 熱帶花
8-13/111美國颱風艾利(Aere) 1619 アイレー Ai rei 風暴
8-14/112越南颱風桑達(Songda) 1620 ソングダー Son gu daa 越南西北部的一條河流
9-1/113高棉颱風莎莉嘉(Sarika) 1621 サリカー sa ri kaa 蹄鳥
9-2/114中國澳門颱風海馬(Haima) 1622 ハイマー Hai maa 一種海洋生物(海馬)
9-3/115朝鮮颱風米雷(Meari) 1623 メアリー Me a rii 回聲
9-4/116中國香港颱風馬鞍(Ma-on)1624 マーゴン Maa gon 山峰名稱
9-5/117日本颱風蝎虎(Tokage) 1625 トカゲ To ka ge 蝎虎(星座)
9-6/118寮國颱風洛坦(Nock-ten) 1626 ノックテン No kku ten 一種鳥

菲律賓熱帶氣鏇命名法

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語: 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於該國風暴責任範圍內的熱帶氣鏇命名之用。與日本氣象廳不同,只要該熱帶氣鏇會很間接地吹襲菲律賓或會影響周邊國家的話(不論強度高低),就會使用以下之熱帶氣鏇名字。

名單每四年循環再用,因此2016年名單與201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名單相同。在2016年使用的名稱列表中,有1個名稱被替換,新名稱 “Pepito”(佩皮托)取代了 “Pablo” (巴勃羅)。

2016年未用名稱以 斜體字表示,黑體字表示2016年已經使用過, 粗體名稱則表示該風暴在該區域內活躍中, 黑色粗斜體表示下一個將會使用的名稱。以下括弧內中文譯名為 音譯,官方並沒有給出中文譯名。

當熱帶氣鏇在該藍色框內,便會給予名稱 當熱帶氣鏇在該藍色框內,便會給予名稱

•Ambo(アンボ,安博)熱帶低氣壓

•Butchoy(バッチョイ,波喬愛) 1601

•Carina(カリナ,卡莉娜) 1604

•Dindo(ディンド,丁多)1610

•Enteng(エンテング,恩婷)1612

•Ferdie(ファーディー,費迪)1614

•Gener(ジェナー,吉娜)1616

•Helen(ヘレン,海倫)1617

•Igme(インム,愛)1618

•Julian(ジュリアン,朱利安)1619

•Karen(カレン,卡倫)1621

•Lawin(ラウイン)(拉完)1622

•Marce(マルセ)(瑪斯)1625

•Nina(ニナ,妮娜)1626

已被除名的颱風

颱風莫蘭蒂(1614):莫蘭蒂是中國建國以來登入福建省的最強颱風。它的頂峰強度被中央氣象台評定為70m/s,900hPa,其風速之大百年一遇,而它在福建省登入時的強度(48m/s,945hPa)亦是颱風登入中國大陸時強度的第二名。其總共造成了26.3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莎莉嘉(1621):莎莉嘉是2016年吹襲菲律賓的風暴之一。它具有強度大、近海爆發增強等特點。其在菲律賓馬尼拉東方約1100公里處生成,短短48小時內完成了從熱帶風暴到超強颱風的飛躍。它在呂宋島東方約100公里處打開風眼,使其登入菲律賓的強度大大超出氣象部門的預期,登入強度達到超強颱風級,菲律賓遭到重創。接著,莎莉嘉以強颱風級登入海南,強熱帶風暴級登入廣西,暴雨成災。其總共造成了7.57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海馬(1622):其登入菲律賓時的強度與颱風莎莉嘉相似,但由於移動較快,經過的菲律賓北部地區相對人煙稀少,所以造成的損失較少。但海馬在中國造成的暴雨波及11個省、縣,與颱風莎莉嘉在華南聯袂製造暴雨。變性為溫帶氣鏇後,又為日本送去大風天氣。其總共造成了19.3億美元的損失。

颱風洛坦(1626):颱風洛坦是發生在12月下旬的最強颱風。其登入菲律賓的強度(60m/s)超過了同年的莎莉嘉和海馬,為2016年吹襲菲律賓的最強風暴(以登入時強度計)。它也是一個十分猛烈的深冬爆發颱風。洛坦從菲律賓中部群島穿過,其風眼沒有經過大型山脈,這樣洛坦能以強颱風或超強颱風強度橫掃多個島嶼,使菲律賓出現了罕見的災情。其總共造成了1.04億美元的損失。

2016年颱風季影響

此列表列出了所有在2016年西北太平洋曾經活躍的颱風。包括該颱風的強度、持續時間、名稱、登入地點、死亡人數以及損失總計。所有損失皆以美元作為單位。括弧內為該風暴的英文名稱;未命名的熱帶低氣壓,則採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提供的風暴編號。

1.以下表格“最大持續風速”一欄,採用日本氣象廳測量的十分鐘平均風速;“經濟損失”一欄,單位為“百萬美元”(當年美元價值)。

2.“風速”的單位採用“km/h”(即千米每小時)。

3.“最低氣壓”為中心最低氣壓,單位為“hPa”(即百帕)。

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統計 
風暴 名稱 活動 日期 氣鏇最高等級 最大持續風速 最低氣壓 ACE 登入信息 經濟損失 死亡 人數
地點 時間 風速
熱帶低氣壓 01W 05月 26日 ~ 05月 27日 熱帶低氣壓459980中國廣東省陽東區附近沿海 05月27日 16時30分 50013
熱帶低氣壓 06月 23日 ~ 06月 26日 熱帶低氣壓551006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氣壓 06月 26日 ~ 06月 28日 熱帶低氣壓5510040菲律賓奧羅拉省附近沿海 06月27日 02時00分 5500
香港離島橫瀾島附近沿海 06月28日 05時30分 4502
香港新界將軍澳附屬檔案沿海 06月28日 06時00分 4501
颱風尼伯特 (Nepartak) 07月03日 ~ 07月11日 超強颱風205 900 25.1125台灣台東縣太麻里鄉附近沿海 07月08日 05時50分 19065.23
福建石獅市附近沿海 07月09日 13時45分 901450.283
熱帶低氣壓 03W 07月15日 ~ 07月20日 熱帶低氣壓4510060沒有登入00
黃淮氣鏇 07月19日 ~ 07月21日 N/A559920N/A198078
颱風盧碧 (Lupit) 07月24日 ~ 07月25日 熱帶風暴7510000.885沒有登入00
颱風銀河 (Mirinae) 07月26日 ~ 07月29日 強熱帶風暴1009800.8525海南省東澳鎮附近沿海 07月26日 22時20分 10005
越南南定省附近沿海 07月28日 00時20分 100
熱帶低氣壓 07月27日 ~ 07月27日 熱帶低氣壓<451006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氣壓 07月28日 ~ 08月01日 熱帶低氣壓5510080沒有登入00
颱風妮妲 (Nida) 07月30日 ~ 08月03日 颱風1109754.6325菲律賓卡加延省 07月31日 14時 10004
廣東省深圳市大鵬街道 08月02日 03時35分 1100
廣東省深圳市梅沙街道 08月02日 05時 1100
颱風奧麥斯 (Omais) 08月04日 ~ 08月09日 強熱帶風暴110975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氣壓08月06日 ~ 08月09日 熱帶低氣壓559980沒有登入00
颱風康森 (Conson) 08月09日 ~ 08月15日 強熱帶風暴85985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氣壓 08月10日 ~ 08月11日 熱帶低氣壓5510000台灣宜蘭縣附近沿海 08月11日 08時 <5500
福建泉州市附近沿海 08月11日 20時 <5500
熱帶低氣壓08月13日 ~ 08月13日 熱帶低氣壓5510020沒有登入00
颱風燦都 (Chantu) 08月14日 ~ 08月17日 強熱帶風暴1009800北海道襟裳岬附近沿海 08月17日 16時30分 10000
颱風電母 (Dianmu) 08月18日 ~ 08月19日 強熱帶風暴759800廣東湛江東里鎮附近沿海 08月18日 15時40分 6503
越南海防市附近沿海 08月19日 13時50分 7507
颱風蒲公英 (Mindule) 08月19日 ~ 08月23日 颱風1209750千葉縣館山市附近沿海 08月22日 11時30分 12002
北海道浦河郡浦河町附近沿海 08月23日 05時 950
颱風獅子山 (Lionrock) 08月20日 ~ 08月30日 超強颱風1659400岩手縣大船渡市附近沿海 08月30日 17時 120426.8163
颱風圓規 (Kompasu) 08月20日 ~ 08月21日 熱帶風暴659940北海道釧路市附近沿海 08月21日 22時 6500
熱帶低壓14W 08月23日· ~ 08月25日 熱帶低壓551000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壓 08月24日 ~ 08月24日 熱帶低壓<551002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壓 08月24日 ~ 08月27日 熱帶低氣壓<5510020沒有登入00
熱帶低壓 08月31日 ~ 08月31日 熱帶低氣壓<5510020沒有登入00
颱風南川 (Namtheun) 09月01日 ~ 09月05日 強颱風1309550長崎縣長崎市南部沿海 09月05日 00時 6500
颱風瑪瑙 (Malou) 09月06日 ~ 09月08日 熱帶風暴7510000沒有登入00
颱風莫蘭蒂 (Meranti) 09月10日 ~ 09月16日 超強颱風2208900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 09月15日 03時05分 1802563.130
颱風雷伊(Rai) 09月13日~ 09月13日 熱帶風暴659960越南中部沿海00
05月26日 ~ 12月28日 0沒有登入00
2016年風季總結
52個 熱帶氣鏇 05月 26日 ~ 12月28日 超強颱風22089031.4821次登入 113000 898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