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是指發生於2014年5月22日,由泰國軍方陸軍總司令巴育·占奧差與軍方官員透過電視向全國宣布接管政府的一次軍事政變。聲明中稱:為了讓國家儘快恢復正常,維和委員會及泰國陸軍、皇家空軍和警方需要徵收內閣權力,時間從5月22日下午4時30分起。而這也是泰國1932年以來第12次軍事政變,上一次政變是在2006年。聲明宣布後,泰銖迅速貶值,其後由巴育代理泰國總理。

基本信息

事件背景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
泰國軍方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在1932年,軍隊政變導致泰國絕對君主制結束。此後,軍方成為最強大的政治機構,並推行泰國民主。經過多年的文官統治,軍方2006年9月回到政治舞台中心,罷免總理他信,控制國家
2013年8月泰國執政黨為泰黨議員沃拉差提出的“特赦法案”,接受泰國國會的審議,由此引發了反政府人士素帖等領導反政府示威活動。此後,泰國陷入政治危機中。2013年12月9日,泰國總理英拉解散國會下議院。2014年5月7日,泰國憲法法院裁決英拉濫用職權罪名成立,解除其總理職務。

事件經過

三方會談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
2014年5月21日,陸軍司令巴育·占奧差下午召集執政黨、反對黨、選舉委員會高層官員以及親政府、反政府示威領導人和看守政府總理尼瓦探隆·汶頌拜訕開會,商議當前政治危機的出路。按照巴育的說法,他要阻止泰國淪為又一個“烏克蘭埃及”。
2014年5月22日下午,看守政府、為泰黨、民主黨、反政府示威者、反獨裁民主聯盟支持者“紅衫軍”、選舉委員會和上議院的代表在陸軍俱樂部參加軍方召集的第二輪會談。16時20分左右,會談破裂。

發動政變

當地時間2014年5月22日17時,巴育在當天對全國發布的電視講話中宣布,武裝部隊在歷經數月的政治動盪後,為了防止國內政治衝突進一步蔓延,避免更多生命損失,軍方宣布接管政權。

巴育說,為了讓國家儘快回到正常秩序,由軍方、泰國武裝部隊、空軍與警方組成的泰國國家維和委員會,需要在5月22日下午4點30分起接管政權。

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宣布出任代理總理,直到軍方找到合適的總理人選。

2014年5月23日凌晨,軍方責令泰看守政府前總理英拉,英拉的姐夫、前總理頌猜,英拉的姐姐、頌猜的妻子瑤哇帕,以及泰看守政府前代總理尼瓦探隆等23人,勿必於23日10時到泰維護和平與秩序全國委員會指定地點報到,接受該委員會的調查。英拉和尼瓦探隆均已報到。泰國軍方宣布,除非獲得軍方允許,禁止包括前政府領導人在內的155人離境。

尋求諒解

2014年5月23日,泰國陸軍司令、軍方政變後任命的代理總理巴育召集各國使節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在曼谷舉行會議,意圖就軍事政變尋求諒解。

各方反映

美國

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2014年泰國軍事政變
美國國務卿克里2014年5月22日在華盛頓表示,美方對泰國軍隊發動政變、暫時中止憲法表示失望,對泰國主要政黨領導人被拘表示關切,正重新評估對泰軍事援助。

日本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就泰國軍隊發動政變表示“遺憾”,強烈要求泰國儘快恢復民主政治體制。

泰國民間

泰國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軍事政變只能短暫控制局勢,對減少暴力衝突和傷亡有直接效果。但縱觀歷史,政變無法從根本上終結泰國的政治傷痛。
2014年5月23日,泰國曼谷,民眾集會反對軍方的政變行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