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省財政廳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二)完善信息公開的制度機制。 修訂了《山東省財政廳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制定了《山東省財政廳網站維護管理辦法》,完善了信息公開的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受理回復、考核通報等機制。 七、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工作的打算(一)健全完善信息公開長效工作機制。

本年度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山東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和《山東省財政廳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編制。年度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3年1月1日起, 2013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2013年,省財政廳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山東省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積極落實國辦發〔2013〕73號和國辦發〔2013〕100號檔案精神,緊緊圍繞財政中心工作,進一步健全信息公開機制,規範信息公開流程,完善信息公開平台,拓寬信息公開渠道,紮實開展了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充分發揮網站信息公開主平台的作用,主動公開各類財政信息9200餘條;通過廳入口網站公開了2013年省級財政總預算和2012年省級財政總決算,以及2013年省級“三公”經費預算總額;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6件,均在規定時限內給予了答覆。
二、組織領導和制度建設情況
(一)加強信息公開的組織領導。調整充實了廳信息公開領導小組,廳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辦公室的廳負責同志任副組長,廳各處室(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任成員。信息公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人員由廳辦公室、法規處、預算處、國庫處、信息中心有關負責同志組成。廳黨組高度重視信息公開工作,把推行信息公開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先後三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信息公開工作。於國安廳長經常強調、親自部署信息公開工作,多次對信息公開工作作出批示,親自審簽、修改依申請公開的回覆意見。廳領導分別於5月份、8月份,參加了兩期“陽光政務熱線”直播節目,對民眾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了回答或妥善處理,有力推動了信息公開工作的開展。
(二)完善信息公開的制度機制。修訂了《山東省財政廳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制定了《山東省財政廳網站維護管理辦法》,完善了信息公開的信息發布、保密審查、受理回復、考核通報等機制。一是信息發布機制。按照“以公開為原則、不公開為例外”的要求,明確了信息公開的範圍和屬性界定,規範了主動公開信息的流程。二是保密審查機制。按照“先審查、後公開”和“上網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網”的原則,實行了“自審”和“送審”相結合的逐級審查制度。三是受理回復機制。對於民眾通過信函或數據電文方式提出的信息公開申請,以及通過廳入口網站、“@山東財政”政務微博和“齊魯民聲”網提出的政策諮詢、投訴舉報和意見建議等,實行“統一受理、分頭辦理、統一回復”的機制。四是考核通報機制。建立信息公開工作考核制度,對廳入口網站維護管理、“@山東財政”政務微博發布和“齊魯民聲”網內容保障等信息公開工作,實行量化評價考核,每季度進行通報。
三、重點領域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推進情況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當前政府信息公開重點工作安排》(國辦發〔2013〕73號)檔案,紮實做好省財政廳牽頭落實的推進財政預算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收費信息公開兩項重點工作。一是穩步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在3月份主動公開《關於山東省2012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3年預算草案的報告》以及16張預算表的基礎上,8月份通過廳入口網站主動公開了《關於山東省2012年財政決算和2013年上半年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以及10張決算表。二是穩妥推進“三公經費”公開。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安排,5月下旬,省財政廳通過廳入口網站首次向社會公開了2013年省級“三公”經費預算總額,95個省政府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單位通過本部門網站公開了2013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同時,及時通過“中國山東”政府網站和廳入口網站等,發布《山東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向社會公開收費項目增減變化、收費依據、管理方式等信息。
四、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以及公開平台建設情況
嚴格遵守“依法公開、全面真實、注重實效、有利監督”的原則,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了政府信息主動公開工作。
(一)依託政府網站公開。充分發揮網站信息公開主平台的作用,及時發布社會關注、民眾關心的財政信息,詳細介紹和解讀有關財政政策,主動公開各類財政信息9200餘條。其中,通過省政府信息公開業務系統公開財政政策、規章制度類信息276條,通過廳入口網站公開各類財政信息3480餘條,通過財政部網站“全國財政新聞聯播”欄目公開財政信息2260餘條,通過山東政府採購網、山東會計信息網、山東注協網公開信息3180餘條。同時,通過廳入口網站公開了2013年省級“三公”經費預算總額、財政廳2013年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預算,以及7大類115項民生政策,涵蓋了現行民生政策體系的方方面面。
(二)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公開。進一步加強財政新聞宣傳的力度,圍繞財政中心任務,服務財政改革發展大局,為財政改革與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環境。全年共發表在《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國財經報》、《山東電視台》、《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等省內外主要媒體上的,反映全省財政工作的文章稿件總計1450餘篇次。
(三)通過政務微博主動公開。9月下旬,分別通過騰訊網和新浪網,開通了“@山東財政”政務微博,及時發布民眾關心的財政信息。截至目前,通過“@山東財政”發布微博信息140餘條,“@山東財政”微博冬粉數量超過10萬餘人。
(四)完善信息公開主平台。改版升級廳入口網站,設定了政務信息、專題欄目、網上辦事、互動交流四大模組,重點提升了網站新聞發布、政策宣傳、辦事服務、網民互動等六大功能。截至目前,網站點擊數量達404萬人次。
五、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辦理情況
全年共受理信息公開申請36件,均在規定時限內給予了答覆。一是規範受理關。廳辦公室統一受理信息公開申請,認真審核申請要件的完備性與真實性。二是規範辦理關。申請受理後,由廳領導批示到有關業務處室具體辦理。三是規範回復關。有關處室辦理完畢後,在限定的時間內將答覆意見反饋辦公室,辦公室再按申請人要求進行回復。
六、政府信息公開的收費及其他情況
(一)收費及減免情況。2013年,用於政府信息公開的經費與廳辦公室工作經費共同支出,未做區分。同時未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信息公開申請事項收取任何費用。
(二)保密審查情況。加強對信息公開的保密審查,建立完善分管廳長負責、辦公室牽頭落實、各處室密切配合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機制,不斷規範信息發布保密審查程式,確保了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工作落實到位。
(三)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情況。一年來,沒有發生因政府信息公開而產生的行政複議、行政訴訟事件。
七、進一步加強信息公開工作的打算
(一)健全完善信息公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對信息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將信息公開工作與財政業務、依法行政、依法理財有機結合起來,通過進一步健全機構、完善制度、落實責任、強化監督等,建立起各負其責、運轉協調、公開透明的信息公開長效工作機制。
(二)進一步做好新聞發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回應社會關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見》(國辦發〔2013〕100號)檔案精神,進一步加強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充分利用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中國山東”網站和廳入口網站、“@山東發布”和“@山東財政”政務微博三個平台,主動做好重要財政政策法規解讀、妥善回應公眾質疑、及時澄清不實傳言、權威發布重要財政活動和重大財政決策部署的信息等工作。
(三)關於財政預決算和“三公”經費公開情況。在2013年首次公開省級“三公”經費預算和95個部門的部門預算的基礎上,根據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安排,2014年將公開省級“三公”經費決算和部門決算,實現財政預決算信息全面公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