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固始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基本信息

固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於印發2013年固始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的
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縣政府各有關部門:
《2013年固始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已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固始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3年7月3日

詳細內容

2013年固始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
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持續推進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深化治理整頓,嚴懲違法犯罪,強化基礎建設,健全體制機制,加強宣傳培訓,落實主體責任,防範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不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確保食品安全形勢進一步趨穩向好,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提供重要支撐。
一、鞏固治理成果,深化治理整頓
(一)進一步深化治理整頓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持續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重點開展酒類、調味品、食品包裝材料等各項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進一步實施“四大放心”(放心奶、放心肉、放心菜、放心豆製品)工程,集中治理病死畜禽肉、蔬菜農殘超標、豆製品非法添加問題,深入開展“四大放心”工程達標創優活動。啟動放心主食、放心糧油工程,重點開展麵粉、食用植物油、大米以及饅頭、麵條、米制主食品、速凍食品、油條、方便米麵食品等品種的行業綜合治理,進一步提升我縣糧油食品安全水平。
(二)開展食品標籤標識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落實食品標籤標識管理有關規定,著力解決食品標籤標識不規範問題,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強化食品出廠檢驗環節和流通環節食品標籤標識檢查,重點治理虛假標識、誇大標識、遺漏標識和假冒、仿製各類清真食品信譽標識等問題,嚴厲打擊篡改生產日期、偽造產地、塗改標籤以次充好、偽造冒用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照和“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等違法行為。
(三)開展飼料農藥獸藥專項整治。全面加強對農藥獸藥、飼料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嚴格執行許可準入制度,嚴厲打擊在飼料中添加激素類藥品或其他禁用藥品、制售假劣農藥獸藥、違法生產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等違法行為。以糧食、蔬菜、茶葉種植基地和畜禽、水產品養殖場(小區)為重點,加強種植養殖環節質量安全監管,嚴厲查處使用禁用農藥獸藥或其他違禁物質、超範圍超劑量使用農藥獸藥、將人用藥品用於動物和不執行休藥期規定等違法行為。
(四)開展保健食品專項整治。落實保健品經營許可制度,嚴把市場準入關。通過清理換證,整頓關閉不符合規定的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以減肥、輔助降血糖、改善睡眠、緩解體力疲勞等種類食品為重點,嚴厲打擊違法添加化學藥物成分、虛假宣傳和套用、冒用批准文號等違法行為。對生產環節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的,一律依法查處。
(五)進一步加強“地溝油”專項整治。要全面清理取締從事“地溝油”粗煉加工、存儲運轉的“黑作坊”、“黑窩點”,加強對油脂生產等相關企業的管理。各監管部門要全面加強對食用油精煉加工和分裝企業、集貿市場和批發市場等食用油批發零售單位以及餐飲單位的監督檢查,堅決查處使用不合格原料生產食用油、銷售使用假冒偽劣或不明來源食用油的行為。各監管部門要與公安部門建立健全“地溝油”案件聯動機制,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堅決依法從嚴從重追究刑事責任。認真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實施意見》(豫政辦〔2010〕130號),嚴格落實“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制度,全面規範和加強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等各環節的監督管理,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工作,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
(六)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強化肉品衛生安全專項治理行動。嚴格生豬屠宰行業準入,加強牛羊肉生產經營管理,推行定點屠宰,堅決取締私屠濫宰窩點,嚴懲從事私屠濫宰及為私屠濫宰提供場所、儲存設施的單位和個人。嚴格執行畜禽檢驗檢疫制度,消除漏檢現象,嚴懲只收費不檢疫行為。規範肉品品質檢驗,重點打擊向畜禽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質的行為。嚴格執行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制度,嚴厲打擊販賣、加工病死畜禽行為。加大市場巡查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銷售無檢疫檢驗證明肉品行為。督促各類肉製品加工企業、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制度,嚴厲打擊使用非定點屠宰企業屠宰、無檢疫檢驗合格證章肉品的行為。
二、嚴格監管執法,嚴懲違法犯罪
(七)強化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管。進一步加強食用農產品生產、食品加工、食品流通、餐飲服務等環節的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嚴格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增加和擴大食品安全監督抽查、市場巡查、執法抽檢的頻次和範圍。嚴格規範新資源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生產經營活動。落實食品退市、召回、銷毀等管理制度,防止不合格食品回流生產經營和消費環節。強化學校食品安全管理,加強林產品、馴養野生動物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工業鹽沖銷食鹽市場、違規使用廢渣廢液鹽及假冒食鹽包裝標識行為。
(八)加強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貫徹落實《河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明確監管部門職責,消除監管盲區。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大對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和小餐飲店的監管力度,依法取締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和小餐飲店。要堅持科學管理、正確引導、統籌規劃、規範經營,引導和支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攤販和小餐飲店規範經營、健康發展。
(九)全面開展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隱患排查工作機制和制度,針對問題易發多發區域、場所和薄弱環節以及具有行業“潛規則”性質的問題,確定隱患排查的重點品種、重點區域、重點場所及重點監管對象,制定具體的排查工作方案,進行全面排查。對排查中發現的各類食品安全隱患,要認真研究落實防控措施。要動員基層組織和社會力量參加食品安全隱患排查工作。
(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堅持重典治亂,繼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確保嚴懲重處成為食品安全治理常態。各監管部門要認真履行法定職責,依法加大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力度。對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及時移送公安部門立案偵查,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公安部門要切實發揮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主體作用,以非法添加、“地溝油”、“瘦肉精”、病死畜禽、濫用違禁農獸藥、偽造冒用批准文號等為重點,嚴厲打擊各類食品安全犯罪活動。對重大案件,縣食品安全辦要掛牌督辦。對重大刑事案件,建立食品安全辦、公安機關聯合督辦機制。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各監管部門要配合司法機關依法高效做好調查取證、技術鑑定工作,衛生部門要配合做好標準評判和風險危害認定工作。加強司法綜合協調,對嚴重危害人民民眾身體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要依法做到“能查、能捕、能訴、能判”,確保取得實效。
三、注重輿情監測,做好應急處置
(十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輿情監測機制。建立輿情監測系統,健全輿情監測機制和事件報告體系。完善輿情監測、研判、溝通和反應機制,確保監測及時、研判準確、溝通充分、反應快捷、處置得當。進一步完善各部門系統內的縱向信息報告體系,健全各部門橫向間的信息通報機制和重要信息向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制度,及時應對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
(十二)強化食品安全應急處置。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食品安全應急預案的制(修)訂工作,建立健全統一指揮、步調一致的應對處置機制。完善本轄區、本部門食品安全事件的信息報送、應急回響、應急處置和事故調查處理等制度和規程。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快速回響能力。規範事故查處流程,強化各部門的職能和責任,建立信息溝通和應急聯動機制,及時、妥善處置各類食品安全事件。
(十三)做好食品安全事件輿論引導工作。明確食品安全信息發布主體,規範信息審核程式和發布渠道,確保信息科學、準確,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各監管部門要推動建立食品安全網路評論員隊伍和輿情引導專業隊伍,及時解疑釋惑,科學引導輿論。加強對各類媒體的管理,強化對涉及食品安全重大敏感事件宣傳報導的協調指導,依法嚴查惡意炒作、散布虛假信息、直接或間接敲詐勒索等行為,保證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
四、強化基層建設,健全體制機制
(十四)建立基層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主要負責人對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並安排專人具體承擔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基層食品安全協管員隊伍建設,在每個行政村、城鎮社區至少聘任1名食品安全協管員,承擔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協助執法、宣傳引導等職責,全面構建覆蓋農村、城鎮社區的基層一線食品安全協管網路,探索建立基層社會治安體系融合食品安全管理職能工作機制。
(十五)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制,充分發揮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作用。認真落實國家、省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方案,加快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各職能部門要強化責任意識,確保我縣食品安全監管職能整合期間人心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
(十六)健全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監管合力和整體效能。完善食品安全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會商重大事宜,建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綜合執法協作聯動機制。積極開展推進食品安全綜合執法工作。建立信息報送和通報制度,嚴格執行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六部門制定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抽樣檢驗信息通報管理辦法(試行)》,加強監管信息溝通、共享。實施《河南省食品安全監督檢查辦法》,建立健全督查督辦和考核考評機制,加強綜合監測評價工作。
五、完善基礎條件,提升監管能力
(十七)加強基層監管條件建設。各有關部門要認真配合省、市業務主管部門,認真執行食品安全監管執法裝備配備標準,縣農業、畜牧、商務、衛生、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和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專業隊伍要配備現場快速檢測、現場執法與調查取證、通訊等設備,滿足監管隊伍履職需要。積極推進監管隊伍裝備標準化建設工作,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水平。
(十八)完善風險監測評估體系。根據省、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畫,制定實施全縣年度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方案。加強監測資源統籌利用,加大投入力度,擴大監測範圍,增加指標和樣本量。年底前食品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布點至少覆蓋全縣50%的鄉鎮(街道辦事處),在優勢農產品主產地建立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點。建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向政府報送制度,服務政府科學決策。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風險預警制度,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推動監測與監管聯動銜接。
(十九)健全檢驗檢測體系。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能力建設,科學統籌,合理布局新建、改造檢驗機構,嘗試組建食品農產品檢測聯盟,實現檢驗檢測資源共享。大力推進企業檢測能力建設,督促企業提高食品安全自檢自控能力。
(二十)推進監管信息化建設。依託現有電子政務系統和各監管部門業務系統等資源,加快建設縣、鄉(鎮、街道辦事處)二級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強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綜合利用,實現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監管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積極推進乳製品、肉類、蔬菜、酒類、保健食品電子追溯體系建設。
六、落實主體責任,加強誠信建設
(二十一)強化企業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對食品安全負首責制度。嚴格落實食品交易場所開辦者、食品展銷會等集中交易活動舉辦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食品違法經營者懲戒和行業退出機制,建立“黑名單”制度,對違法違規企業依法從嚴追究其負責人的責任,情節嚴重的實行行業禁入。
(二十二)督促企業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各監管部門要嚴格督促企業強化內部管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保證食品安全投入。年底前要督促所有規模以上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設定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明確專職人員和工作職責。其他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有專、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建立健全並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出廠檢驗、索證驗票、購銷台賬記錄、不合格產品處置和事故報告等各項管理制度。
(二十三)加強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著力推進食品工業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逐步向飲料、調味品、速食麵、速凍食品等行業擴展。完善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健全激勵懲戒機制。健全完善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系統,推動食品安全信用評價結果與企業懲戒、行業準入、融資信貸、用地審批等掛鈎,充分發揮誠信信息對失信行為的制約作用。
七、服務產業發展,提升安全水平
(二十四)推動食品產業最佳化升級。按照《固始縣人民政府關於加快農業產業化集群發展的實施意見》(固政文〔2012〕174號)和《固始縣人民政府關於推進優質稻米產業化集群發展的若干意見》(固政文〔2012〕175號)要求,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集群,以農業優勢資源為基礎,以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支撐,以加工集聚為核心,形成完整產業鏈集群,實現產、加、銷一體化。各監管部門要強化監管、主動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相關問題,指導行業科學發展,不斷提高行業安全保障水平。
(二十五)積極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對食品相關行業協會工作的監督指導,落實協會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加強行業自律,營造食品安全誠信環境,培育食品安全誠信文化。建立與食品相關行業協會的溝通聯絡機制,共同研究解決行業內的共性問題,及時防範食品安全風險。
八、開展宣教培訓,動員社會參與
(二十六)強化宣傳教育。貫徹落實《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1—2015年)》,深入開展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推進食品安全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廣泛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知識,深入宣傳黨和政府加強食品安全的決策、部署和成效,不斷提高公眾食品安全意識、科學素養和食品安全信心。建立食品安全宣教平台,支持媒體開設食品安全專欄,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食品安全公益宣傳。
(二十七)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培訓制度,分級分類開展食品安全專題培訓。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監管部門要把在職人員培訓納入年度監管工作計畫,確保監管人員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專業培訓達到40小時以上。有關部門和行業組織要對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負責人和關鍵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每人每年接受不少於40小時的集中培訓。
(二十八)引導各界參與監督。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加快形成舉報受理和督辦處置機制。鼓勵支持新聞媒體依法開展輿論監督和客觀報導,並積極向政府部門反映食品安全問題。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食品安全監督和指導作用。縣消費者協會要支持消費者依法維權。
九、加強組織保障,落實工作責任
(二十九)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對本轄區食品安全負總責,要切實加強統一領導、組織協調和工作指導,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問題,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各有關部門要強化全局意識,既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又要相互配合、加強協作,不斷增強監管合力。
(三十)加大經費投入。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資金投入保障機制,對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能力建設、監管人員經費及行政管理、監管執法裝備、專項整治、風險監測、監督抽檢、應急處置、科普宣教等各項日常工作經費給予充分保障。
(三十一)嚴格考核問責。縣政府已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工作目標考核體系,縣政府目標辦要完善考核考評辦法,認真做好對鄉鎮、街道辦事處和相關部門年度食品安全績效考核工作。縣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要按照《2013年固始縣食品安全工作要點》要求制定具體工作方案,並報縣政府食安辦備案。要強化監督檢查,及時查處和糾正存在問題。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工作獎懲機制,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要加大行政監察力度,嚴格實施食品安全責任追究制。對監管執法中的失職瀆職行為要嚴肅查處,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負有重大責任的監管部門以及相關責任人依法依紀嚴格追究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