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

內容介紹

[內容簡介]
1. 201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進入轉型階段,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參與其中。從橫向拓展到縱向融合,轉型中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如何驅動內在創新的引擎?券商、保險、基金、銀行、信託等五大領域,如何交鋒互動,領銜群雄逐鹿的資本時代?從強勢突進到修正沉澱,在經歷慘烈的洗牌後,誰將是未來中國PE真正的王者?本書就業界關注的這些重要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
2. 2011年,國內單一市場運行低迷,經濟成長放緩預期明顯;國外歐債危機此起彼伏,經濟前景難以預料。在這種內外交困的環境下,中國基金行業哀鴻遍野,PE行業慘烈洗牌,證券行業深陷泥沼……但是,每一次危機都是涅槃重生的機會。誰是真正的王者?誰能化危機為契機,引領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未來?
3. 曾幾何時,基金是資產管理行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但近年來,基金行業一家獨大的霸主地位受到強烈衝擊。新基金髮行數量再度井噴的現象,無法掩蓋基金行業吸金能力下降,資產不斷流出的事實。放眼未來,基金公司能否在投資策略選擇、機構規劃、行銷方案等方面進行積極嘗試?基金行業能否浴火重生,重現鋒芒?
[編輯推薦]
1.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研究團隊力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李偉專文推薦,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如、九鼎投資合伙人黃曉捷、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寶軍、諾亞(中國)財富管理中心CEO汪靜波聯袂推薦。
2. 本書是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年度晴雨表。巴曙松老師帶領的研究團隊致力於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到今年已經堅持了七年。對於研究者、機構與投資者而言,本書都極具指導意義。
3.本書立足於整箇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巨觀視角,運用客觀的理論和數據分析研究各資產管理子行業的發展路徑。同時,本書採用將研究與市場一線的動態相結合的方法,匯集了資產管理行業中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從不同側面的判斷和分析,清晰勾勒出當前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生態環境。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巴曙松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
?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總量經濟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還擔任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商務部經貿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銀監會考試委員會專家、中國銀監會中國銀行業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定專家指導委員會專家等。
? 先後擔任中國銀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長、中銀香港助理總經理、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展戰略委員會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經濟部副部長等職務。還曾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
? 主要著作有:《201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報告》《巴塞爾新資本協定研究》《中國金融大未來》等,主要譯著有《美國貨幣史》《大而不倒》《共同基金常識(10周年紀念版)》《金融之王:毀了世界的銀行家》《資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團成長史》《末日博士魯比尼的金融預言:危機經濟學》等。

作品目錄

[目錄]
推薦序 資產管理,服務社會與經濟的有效載體
李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前言 中國資產管理行業,交鋒互動中的發展與挑戰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
第一部分短兵相接中資產管理格局的重構
2011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競爭格局發生轉變,曾經寧靜的藍海被染成了一片亂戰的紅海。在重構的局面下,“創新”成為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從橫向拓展到縱向融合,轉型中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如何驅動內在創新的引擎?券商、保險、基金、銀行、信託等五大領域,在短兵相接中,如何領銜群雄逐鹿的資本時代?
第1章創新,資產管理行業持續成長的引擎
第2章 中國基金業,震盪市場倒逼對沖時代來臨
第3章 銀行理財,在市場與政策的博弈中蓬勃發展
第4章 私人銀行,在紅海競爭中打造功能性平台
第5章 信託行業,成長法則的推演與猜想
第6章 全球保險業,復甦與挑戰並存
第7章 私募股權投資,從繁榮到慘烈洗牌
第二部分 機構視角下的資產管理髮展與挑戰
2011年,國內單一市場運行低迷,經濟成長放緩預期明顯;國外歐債危機此起彼伏,經濟前景難以預料。在這種內外交困的環境下,中國基金行業哀鴻遍野,PE行業慘烈洗牌,證券行業深陷泥沼……但是,每一次危機都是涅槃重生的機會。誰是真正的王者?誰能化危機為契機,引領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的未來?
第8章 信託行業量變推動質變
第9章 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困境中的挑戰與抉擇
第10章 PE行業的思變與精進
第11章 陽光私募基金行業的修正與沉澱
第12章 理財業務,商業銀行的微觀視角
第13章 私人銀行,在變革中尋找市場突破的方向
第14章 獨立財富管理業,資產配置服務模式的轉型
第三部分:中國及海外基金行業梳理
曾幾何時,基金是資產管理行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星。但近年來,基金行業一家獨大的霸主地位受到強烈衝擊。新基金髮行數量再度井噴的現象,無法掩蓋基金行業吸金能力下降,資產不斷流出的事實。放眼未來,基金公司能否在投資策略選擇、機構規劃、行銷方案等方面進行積極嘗試?基金行業能否浴火重生,重現鋒芒?
第15章 全球共同基金業:動盪中的穩步發展
第16章 美國共同基金業:信心與謹慎並存
第17章 歐洲共同基金業:危機後的二次探底
第18章 中國基金業發展:投資篇
第19章 中國基金業發展:機構篇
第20章 中國基金業發展:銷售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