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全真面試教程

2012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全真面試教程

面試命題(315) 面試命題(320) 面試命題(341)

2012國家公務員考試專業教材·全真面試教程

2012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專業教材·全真面試教程
商品貨號:B001290
省 份:全國
版 本:通用版
主 編:李永新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1-05-25
庫存數量:87
定 價:¥48.00 折扣:7.50商城價:¥36.00

內容簡介

回歸國考面試本質 “非模式化”助您成功
截至2011年3月底,歷時兩個多月的2011年國家公務員招錄考試面試終於落下帷幕。此次國考面試給人感覺是“變化”,正如斯賓塞·詹森在《誰動了我的乳酪》一書所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通過對2011年國考面試的全面分析,我們發現正如李永新老師去年在《全真面試教程》中所預測的那樣,國考面試全面進入“反套路時代”。其面試特點和趨勢正在發生四個轉變:考查的核心由“題目本身”轉向“人”及人的“德行”;能力的考查由“直白簡單”轉向“隱性多點”;題型設定由“涇渭分明”轉向“模糊交叉”;面試過程由“機械答題”轉為“心靈溝通”。如果說,這些特點在去年的面試中還只是初露端倪,那么2011年的國考面試則完全按照這樣的軌跡在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變化和創新是2011年國考面試的主鏇律

深入研究2011年國考面試,我們還發現2011年國考在面試的理念上、內容上和形式又有新的突破,變化和創新是2011年國考面試的主鏇律。概括起來,其創新主要表現在“測評標準創新”、“面試命題創新”和“面試形式創新”三個方面。
“測評標準創新”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2011年國考面試雖然以傳統的測評標準作為依據和基礎,但在標準上有所提高,側重點放在了“真實能力”的測評上。為了突出“乾什麼、考什麼”的原則,進一步凸顯崗位匹配性及崗位適應度的重要性,2011年的國考面試出現了更多的與崗位相匹配、相對應的專業化、職業化試題。答題表現“個性化”、“非模式化”的考生更受考官的青睞,考官對於套路化、模式化的打壓力度更大,那些衝破呆板模式的束縛,“做真人、說真話、道真情”的考生更容易獲得高分,那些“答題準、答題快、答題好”(要點式答題)的考生更容易摘金奪銀。
“面試命題創新”主要著力點為:一是突出“公務員”這一職業的角色、能力核心,力圖讓題目結合實際工作情景來考查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命題由簡單直白轉向隱性化、立體化;三是題型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轉變,兼容性題在人際關係、計畫組織協調、情景應變題中反覆出現,旨在考查考生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四是題本形式更加多樣,每天的考查題型不斷變化;五是試題內容更開放、更民主、更多關注社會民生,體現“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六是在堅持創新的同時,部分試題回歸本色,如自我認知類題目的比例有所上升,大有返璞歸真之勢。
“面試形式創新”突出表現為增加了視頻題、材料題等新穎題型,少數部門還出現了半結構化試題以及自由訪談。尤其是材料題,幾乎占了半壁江山,材料題由於要在壓力情境下短時間內快速閱讀和答題,對考生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好在我們去年準確地預測到這一可能的變化並在書中專門安排了材料題的相關學習內容,為考生搶占先機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應對“變化”要回歸國考面試本質

國考面試的這些新的變化讓部分考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很多考生反映現在的國考面試難度越來越大,千辛萬苦通過了筆試,最終卻在面試場敗下陣來,不禁喟嘆“面試如此之刁,惹無數英雄競折腰”。面對新變化,考生可能會質疑國考面試的這種變化意義何在。這其實就要回歸到面試的本質問題上來,即公務員面試的本質是什麼。一旦掌握了國考面試的本質問題,考生就能夠理解這種變化的內在動因,進而在把握規律的基礎上適應並利用這種變化,毛澤東同志曾說過:“人們要想得到工作的勝利即得到預想的結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於客觀的外界的規律性,如果未合,就會在實踐中失敗。”
那么,公務員面試的本質是什麼呢?簡而言之,公務員面試是為國選材的一種形式,是要求考生站在政府公務員的角色立場上,運用科學發展觀,運用主流語言破解一切社會現象與公務員工作、學習的問題的三分鐘語言表達藝術。面試的主要標準為“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主要測評要素為“運用基本理論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工作具體問題的能力”;主要解決的問題是避免“學歷高、能力低”的弊端,以實現用人單位能招進“四化”人才、“雙高”人才的目的。
國考面試為何要不斷創新求變?公務員面試“試”的就是你是否“真正”適合某個公務員崗位,這裡的適合不是表象的適合而是內在的契合,即考生的“真我”是否適合該公務員職位。國考面試要不斷地花樣翻新,原因就在於面試者想了解的是應試者最本質的東西,而考生則往往會通過一些“套路化”、“模式化”的東西去有意識地包裝掩飾自己,使考官難以見到考生的“真我”。
考生要明白面試最本質的內涵:考官不是為了為難考生而設計題目,而是為了招到國家公務員各個職位適用的人才。因此在準備面試時,考生首先要問一下:我了解自己么,我的特質是什麼,我了解我所報考的公務員職位和具體的能力要求么,我和職位的要求匹配么,怎么樣來展示自我並證明給考官看。簡而言之,了解你自己、挖掘你自己,展現一個“個性化”的真我,讓考官堅信你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回歸面試的本質似乎讓面試變得簡單了,但簡單和複雜是相對的,回歸面試本質不意味著你可以“裸考”,因為人生一個很難解決的命題就是“了解自己”。認清面試的本質,以及展現“真我”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因此接受專業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正確認識面試的本質問題,才會對中公教育獨創的“非模式化”教學有更為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以“個性化”征服考官,實現自己的公務員夢想

本書三大特點

為了給考生最有效的指導,針對國考面試考情的最新變化,中公教育匯聚了最具實力的一線研究輔導專家對《全真面試教程》進行了全新的改版。為了使本書在內容上更加符合考生的實際需要,改版前我們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工作,並通過各種方式與學員溝通交流。因此相比以往的版本和其他面試輔導教材,本書凸顯出以下三大特點:
一是體系更加完備,助您全面夯實基礎
本書對國考面試所涉及的理論和實戰技巧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全書共有八篇內容:
考情分析與趨勢預測篇、面試基礎理論篇、結構化面試篇、無領導小組討論篇、情境模擬面試篇、面試真題專家詳解篇、時政熱點篇、心理素質測評及專業考試篇。從面試基礎理論介紹到各類題型的策略闡述,從面試考情分析到面試真題的詳剖精解,本書涵蓋了國家公務員面試所能涉及到的幾乎所有內容。本書完備的體系將幫助考生全面夯實基礎,讓考生在構建完整面試考試理論體系的基礎上,快速提高實戰能力。
二是內容更多創新,有效應對國家公務員考試變化
本書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本書配有配套學習光碟,面試不同於筆試,它是對考生的立體考查,因此對面試現場的體驗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充分考慮到這一點,配備了學習光碟,讓考生在家中就能免費分享中公頂級名師的授課視頻;第二,書中對國考面試的各類最新題型給出了強大的方法指導,例如材料題、視頻題、情境模擬題等,這些都是一線名師最新研發的成果;第三,本書對外交部、商務部、海關、國稅、出入境、邊檢、審計署、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統計局、鐵路公安等眾多部門的面試特點進行了分系統、有針對性的解析,使考生能夠更準確地把握所報考系統的面試規律;第四,要特別指出的是,本書在心理測評部分給出了詳盡的應對策略,這是中公教育在匯聚業內專家對心理測評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獨家成果,學員對此評價很高,這在業內是一個創新;第五,本書對無領導小組討論這種面試形式不但給出了理論介紹和策略講解,而且還給考生提供了真實案例的現場實錄和專家點評,從而使考生能夠更好地全方面把握這一相對陌生的面試形式。以上內容既有創新又突出實用性,相信對考生會很有幫助。
三是講解生動翔實,讓您學習更加方便
本書的另外一個突出特點是講解翔實,有助於考生有效提升面試能力。在把基礎知識全面展現給讀者的同時,本書還就每一種面試形式進行了深度講解和分析,從理論闡述、技巧總結到高分策略,每部分內容都從方便考生學習的角度出發來組織安排,每種方法的講解儘可能地舉出詳實的例子,有利於考生理解和掌握。
馬克思曾經說過:“書是我的奴隸,應該服從我的意志,供我使用。”我們傾盡智慧改版本書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對您有所幫助和借鑑。但語言既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溝通的障礙,因此書中總會有言不盡意之處,請您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書中的方法和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山外青山樓外樓,更有關山在前頭”,我們誠摯地希望所有立志報考公務員職業的考生,都能不斷研究新情況,發現新問題,了解新趨勢,制定新策略,與時俱進。讓我們共同擁抱2011年省考與2012年國考面試成功的美好明天。
中公教育專家與教材編研團隊
2011年5月於北京

前言(1)

總覽全局 全書內容結構詳解(1)
因時而異 個性化備考計畫表(2)
厚積薄發 熱點學習渠道集錦(4)
第一章 2011年國考面試考情分析(7)
第一節 2011年國考面試基本情況及三大創新(7)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基本情況(7)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的三大創新(8)
第二節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各部門命題規律解讀(12)
外交部(13)
商務部(14)
國稅系統(15)
海關係統(15)
出入境邊檢總站系統(16)
鐵路公安系統(17)
銀監會系統(18)
保監會系統(19)
統計局系統(21)
證監會系統(21)
審計署系統(22)
第三節 結構化面試命題解讀(24)
面試聽題和看題(24)
面試時長(25)
面試題量(25)
面試題目的邏輯聯繫(26)
面試題型新特點(27)
第四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命題解讀(31)
排序類問題——重中之重(31)
社會熱點——無領導小組討論的“靈魂”(31)
第二章 2012年國考面試趨勢預測(32)
結構化面試趨勢預測(32)
無領導小組討論趨勢預測(34)
應對面試變化,答題要有“四個度”(34)

第一章 公務員面試理論政策解讀(37)

第一節 人事測評與勝任力(37)
人事測評理論概述(37)
勝任力理論概述(37)
國家公務員通用能力標準(39)
公務員的基本勝任特徵(40)
第二節 公務員面試的測評要素解讀(41)
綜合分析能力(41)
言語表達能力(41)
應變能力(42)
計畫組織協調能力(42)
舉止儀表(42)
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42)
自我情緒控制(42)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的匹配性(43)
專業能力(43)
第三節 公務員面試基本情況介紹(43)
公務員面試概念(43)
公務員面試構成要素(43)
公務員面試形式(44)
公務員面試應答原則(47)

第二章 結構化面試理論概述(49)

第一節 結構化面試概述(49)
結構化面試的含義與特點(49)
結構化面試命題(50)
結構化面試流程(55)
結構化面試評分(56)
結構化面試考官(57)
結構化面試考場(60)
第二節 結構化面試題型分類與介紹(61)
結構化面試題型分類(61)
結構化面試題型介紹(61)

第三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理論概述(64)

第一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簡介(64)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含義(64)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施測程式(64)
第二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評價依據(69)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評價維度(69)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評分操作(70)
無領導小組討論評分表(71)
第三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題型分類(73)
無情境性和有情境性(73)
定角色和不定角色(74)
排序類、選擇類、開放式、資源爭奪型、操作性(74

第一章 綜合分析題(77)

第一節 綜合分析題命題精髓(78)
綜合分析題概念(78)
綜合分析題測評能力(78)
綜合分析題分類(78)
第二節 綜合分析題高分策略(79)
社會現象類(79)
名言俗語類(83)
政策理解類(86)
故事理解類(88)
原理效應類(90)
第三節 綜合分析題個性化方略(92)
一個中心(92)
雙重標準(92)
三大思維(93)
四步流程(94)
五重修煉(94)
六脈神劍(95

第二章 情景應變題(99)

第一節 情景應變題命題精髓(100)
情景應變題概念(100)
情景應變題測評能力(100)
情景應變題分類(100)
第二節 情景應變題高分策略(101)
公共危機場景(101)
職場場景(103)
考場場景(105)
生活場景(106)
第三節 情景應變題個性化方略(107)
情景應變題常見問題(107)
應對情景應變題要“堅持三個原則”(107)
解答情景應變題要把握“三步走戰略”(108)

第三章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110)

第一節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命題精髓(111)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概念(111)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測評能力(111)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分類(111)
第二節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高分策略(112)
與領導的人際交往(112)
與同事的人際交往(113)
與下屬的人際交往(115)
與民眾的人際交往(117)
與親朋的人際交往(118)
多重關係的人際交往(120)
第三節 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個性化方略(121)
回歸和諧人際之本——陽光心態(121)
梳理清晰邏輯思路——主體分析法(122)
打造個性化亮點——細節要點(123)
摒棄老舊套路——“非模式化”點撥(123)

第四章 計畫組織協調題(125)

第一節 計畫組織協調題命題精髓(126)
計畫組織協調題概念(126)
計畫組織協調題測評能力(126)
計畫組織協調題分類(127)
第二節 計畫組織協調題高分策略(127)
會議組織類(127)
考察調研類(130)
接待安排類(132)
培訓類(134)
比賽競技類(135)
宣傳展銷類(137)
捐助慰問類(138)
旅遊參觀類(140)
新聞發布類(141)
排序類(143)
第三節 計畫組織協調題個性化方略(144)
準備階段(144)
實施階段(144)
總結階段(145)

第五章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146)

第一節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命題精髓(147)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概念(147)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測評能力(147)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分類(147)
第二節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高分策略(148)
意願及求職動機題高分策略(148)
背景及自我認知題高分策略(152)
和專業有關的知識性題高分策略(155)
第三節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個性化方略(156)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題常見問題(156)
個性化方略——真心、真情、真言、真態(157)

第六章 材料題(159)

第一節 材料題命題精髓(159)
材料題概念(159)
材料題測評能力(159)
材料的分類(160)
材料的作用(160)
第二節 材料題高分策略(161)
材料題備考技巧(161)
材料題高分策略(161)
第三節 材料題真題精解(166)
“一材多題”材料題解題技巧(166)
“一材一題”材料題解題技巧(170)
材料題個性化方略(171)
第七章 其他形式新穎題型(172)
第一節 串詞題(172)
串詞題命題精髓(172)
串詞題高分策略(172)
串詞題真題精解(173)
串詞題強化練習(174)
第二節 編故事題(174)
編故事題命題精髓(174)
編故事題高分策略(175)
編故事題真題精解(178)
編故事題強化練習(179)
第三節 發散想象題(179)
發散想像題命題精髓(179)
發散想像題高分策略(180)
發散想像題真題精解(182)
發散想像題強化練習(184)
第四節 即興演講題(184)
即興演講題命題精髓(184)
即興演講題高分策略(186)
即興演講題真題精解(188)
即興演講題強化練習(190)
第五節 漫畫題(190)
漫畫題命題精髓(190)
漫畫題高分策略(191)
漫畫題真題精解(192)
漫畫題強化練習(193)
第六節 視頻題(193)
視頻題命題精髓(193)
視頻題高分策略(194)
視頻題真題精解(194)

第一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題型精解(199)

第一節 選擇類問題(199)
命題精髓(199)
經典例題(199)
策略總結(200)
強化練習(201)
第二節 排序類問題(201)
命題精髓(201)
經典例題(202)
策略總結(203)
強化練習(203)
第三節 開放式問題(204)
命題精髓(204)
經典例題(205)
策略總結(205)
強化練習(205)
第四節 資源爭奪型問題(206)
命題精髓(206)
經典例題(207)
策略總結(208)
強化練習(208)
第五節 操作性問題(209)
命題精髓(209)
經典例題(209)
策略總結(209)
強化練習(210)
第六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解題技巧點撥(210)
草稿法(210)
選項歸類法(211)

第二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高分策略(213)

第一節 準備階段(213)
抽籤(213)
組織排隊(213)
入場(213)
就座(214)
主考官宣讀指導語(214)
發放背景材料(214)
討論前的準備(214)
第二節 個人陳述階段(214)
發言者(214)
非發言者(215)
第三節 自由討論階段(216)
禮儀(216)
角色(217)
內容(219)
基本戰略(220)
基本戰術(220)
自由討論階段可能出現的情況及現場處理(221)
第四節 總結陳詞階段(224)
力爭總結陳詞(224)
總結陳詞代表的推選(224)
總結陳詞的開場白(225)
總結陳詞的情況(225)
總結陳詞的結束語(225)
總結陳詞的禮儀(225)
第五節 無領導小組討論應試技巧點撥(225)
羊派(226)
狼派(227)
蝴蝶派(228)
虎派(229)
象派(230)

第三章 考場經典案例點評(231)

高處不勝寒——切忌脫離實際盲目拔高(231)
明星或者民眾演員——考場拒絕平庸(231)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把握髮言時機(23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人的觀點也是寶(232)
拒絕“最佳損友”——告別口頭禪(233)
獨角戲和舞台劇——沒有自說自話的勝利者(233)
絕不做“沉默的羔羊”——積極主動爭取發言(234)
虎虎生威,喜氣“羊羊”——找準定位,明確角色(234)
“一句”頂“一萬句”——言簡意賅、直擊要害(235)
君子和而不同——尊重你的對手(236)

第一章 情境模擬面試概述(239)

情境模擬面試的概念(239)
情境模擬面試的特點(239)
情境模擬面試的主要形式(240)
第二章 情境模擬面試命題精髓及高分策略(241)
第一節 角色扮演法命題精髓及高分策略(241)
角色扮演法命題精髓(241)
角色扮演法實例(246)
角色扮演法高分策略(248)
第二節 情境模擬對話(249)
情境模擬對話命題精髓(249)
情境模擬對話高分策略(250)
情境模擬對話題型精解(251)
第三節 模擬法庭控辯命題精髓及高分策略(253)
模擬法庭控辯命題精髓(253)
模擬法庭控辯面試高分策略(256)
模擬法庭控辯面試題型精解(259)
第四節 公文筐測驗命題精髓及高分策略(261)
公文筐測驗命題精髓(261)
公文筐測驗的基本能力要素及實例解析(262)
我國現行的法定通用公文文種(264

第一章 結構化面試真題專家詳解(267)

第一節 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真題(267)
2011年2月26日下午國家公務員考試部委面試真題(267)
2011年2月28日下午國家公務員考試福建國稅面試真題(269)
2011年2月24日上午國家公務員考試寧波海關面試真題(271)
2011年2月26日上午國家公務員考試鐵路公安面試真題(274)
第二節 2010年地方各省市公務員面試真題(276)
2010年北京市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76)
2010年山東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78)
2010年浙江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80)
2010年遼寧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82)
2010年江蘇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84)
2010年天津市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86)
2010年福建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89)
2010年江西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91)
2010年黑龍江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94)
2010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97)
2010年河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299)
2010年雲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精選(301)

第二章 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專家詳解

2011年2月23日國家安監總局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304)
2010年7月24日上午雲南省省直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305)
2010年5月29日天津市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306)
2010年5月17日吉林省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308)
2010年3月5日北京市海淀區統計局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真題(309)

第一章 政治熱點(313)

熱點一 降低行政成本,打造廉價政府——“史上最嚴格”的公車改革(313)
熱點連結(313)
熱點解讀(313)
問題闡述(314)
面試命題(315)
熱點二 廉潔自律——官員配偶的廉政課(316)
熱點連結(316)
熱點解讀(316)
問題闡述(317)
面試命題(318)
熱點三 幸福新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數(318)
熱點連結(318)
熱點解讀(319)
問題闡述(319)
面試命題(320)
熱點四 政府信息公開——最敬業的縣政府網站(321)
熱點連結(321)
熱點解讀(321)
問題闡述(322)
面試命題(323)

第二章 經濟熱點(324)

熱點五 物價調控(324)
熱點連結(324)
熱點解讀(324)
問題闡述(325)
面試命題(326)
熱點六 中國GDP超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326)
熱點連結(326)
熱點解讀(327)
問題闡述(327)
面試命題(328)
熱點七 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號檔案”聚焦水利(329)
熱點連結(329)
熱點解讀(329)
問題闡述(330)
面試命題(330)

第三章 社會民生熱點(331)

熱點八 民生之本——“用工荒”與“就業難”(331)
熱點連結(331)
熱點解讀(331)
問題闡述(332)
面試命題(334)
熱點九 老有所養——空巢老人(334)
熱點連結(334)
熱點解讀(335)
問題闡述(335)
面試命題(336)
熱點十 幼有所教——“入園難”(336)
熱點連結(336)
熱點解讀(336)
問題闡述(337)
面試命題(337)
熱點十一 病有所醫——公立醫院改革(338)
熱點連結(338)
熱點解讀(338)
問題闡述(339)
面試命題(339)
熱點十二 住有所居——房地產“新國八條”(340)
熱點連結(340)
熱點解讀(340)
問題闡述(341)
面試命題(341)
熱點十三 食品安全——雙匯“瘦肉精”事件(342)
熱點連結(342)
熱點解讀(342)
問題闡述(343)
面試命題(344)
熱點十四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344)
熱點連結(344)
熱點解讀(344)
問題闡述(345)
面試命題(345)
第四章 文化熱點(346)
熱點十五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重慶開展民眾性“唱讀講傳”活動(346)
熱點連結(346)
熱點解讀(346)
問題闡述(347)
面試命題(348)
熱點十六 保護智慧財產權——百度文庫和作家著作權之爭(348)
熱點連結(348)
熱點解讀(348)
問題闡述(349)
面試命題(350)
熱點十七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新時代雷鋒傳人郭明義感動中國(350)
熱點連結(350)
熱點解讀(350)
問題闡述(351)
面試命題(352)

第一章 心理素質測評(355)

第一節 心理素質測評簡述(355)
心理素質測評的概念(355)
心理素質測評的主要手段(355)
心理素質測評的種類(355)
第二節 心理素質測評試題舉例(356)
能力測評試題(356)
人格測評試題(358)
興趣測評試題(361)
第三節 心理素質測評過關技巧(364)
心理素質測評備考策略(364)
心理素質測評答題技巧(365)
第二章 專業考試(367)
第一節 2011年銀監會專業考試(筆試+面試)真題匯總(367)
第二節 證監會、保監會和統計系統專業考試真題匯總(368)
中公教育·2011-2012年圖書體系(370)
中公教你學·2012年獨家權威公務員面試課程介紹(374)
中公教育·全國分校一覽表(378)

作者簡介

中 公 教 育 核 心 研 發 團 隊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具有十多年公務員考試輔導與實戰經驗,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各級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發了引領公考領域行業標準的深度輔導、專項突破等全系列教材和輔導課程,講課系統、全面、有效,倍受考生歡迎和推崇。是公考輔導領域行業標準的開創者和引領者。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專家,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撰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各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培訓針對性強、真題命中率高的特點。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鄧湘樹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曾在組織部門工作多年,熟悉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考試有博大精深的研究,具有豐富的公務員考試面試經驗。輔導課程思路清晰,條理清楚,深入淺出,幽默生動,深受廣大學員歡迎。
吳紅民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碩士,對申論和面試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美的授課藝術,是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的研究自成一格,獨具特色。
王學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理論基礎紮實。有著豐富的備考經驗和技巧,特別是對公務員考試的難點(演繹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將理論與實戰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讓學員在備考過程中得到顯著提高。
張紅軍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的研究,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深受考生歡迎。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對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有著準確的把握。在授課過程中,在傳授解題方法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學員基本能力,幫助無數考生在考前短期內大幅提升,最終在面試階段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本科即參與教學工作至今,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戰經驗,對於面試理論與人才培訓有獨到的見解。善於在看似複雜的現象中抓住問題的本質,推崇培訓中人生體悟重於道理說教的培訓理念。豐富的人生經歷,獨特的處事理念給學員以人生智慧的啟迪。
邵曉玲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在長期的公務員面試教學和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面試知識和教學經驗,教學嚴謹,條理清晰,授課生動幽默,讓考生在學習中獲得知識,不斷成長,不斷突破,用更好的狀態和心態應對人生考場中最重要的一次面試——公考面試。
李 文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研究,主講面試理論。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講解知識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授課藝術。
段 超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面試高級VIP班主講老師。參與並負責研發麵試高級VIP班的理論,實現面試理論的巨大革新。在授課過程中,喜歡用哲理故事講解深刻道理,喜歡用名言警句傳授答題思路,喜歡用幽默風趣調動學習氛圍,由淺入深,舉一反三,幫助學員成功贏得面試。
邱立剛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從教多年,經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輔導課程細緻,生動,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對申論、面試講解深入淺出,深受學員喜愛。
楊國平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對中央及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備考輔導經驗,授課幽默、風趣,方法多樣,對於申論及面試理論等知識的講解深入淺出。
陶瑋玲 中公教育資深講師
心理學專業畢業。精通結構化和無領導小組面試的基本原則和答題方法,對面試的各類情形能提供有效的應對技巧和策略。在培養學生外在形象的同時,著力打造學生的內在氣質,通過心理突破和心理疏導,解決學生在應答時所缺少的自信心,將學生的應答素質和個人修養,有效的融為一體,達到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的目的。
呂王祚 中公教育資深講師
Northern Melbourne Institute(北墨爾本大學)畢業,主要研究方向為面試。在公考輔導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授課嚴謹,思路清晰,幽默風趣。在面試的教學中,不僅對面試理論的講解深入淺出,更注重實踐教學,著力於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及語言的最佳化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