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郵票圖案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2011-25 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郵票信息

名稱:八十七神仙卷(局部)(T)
志編號:2011-25
設計者:王虎鳴
類別:編年郵票
題材:文化藝術民俗
全套枚數:6
整版枚數:12
責任編輯:王靜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發行日期:2011-09-26
印刷機構: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齒孔度數:P13.5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螢光噴碼
版別:膠版

郵票介紹

2011年9月26日,中國郵政發行2011-25《八十七神仙卷(局部)》特種郵票1套6枚,小本票1冊。郵票面值為9.30元,分別是1.20元、1.20元、1.20元、1.20元、1.50元和3元。小本票編號為(44)2011,內含一套郵票,售價為12元。
《八十七神仙卷》是一幅唐代白描人物長卷,代表了中國古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其藝術魅力堪與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比肩。在292厘米×30厘米的褐色絹面上,道教兩帝君帶領真人、仙官、玉女、神將等八十餘人和儀仗去朝謁元始天尊的宏大場面。《八十七神仙卷》歷經唐、宋、元、明、清各代千餘年,其流傳經過已成千古之謎。清朝末年流落海外。1937年5月,徐悲鴻在香港花高價從德籍人手中購得,並將此卷定名為《八十七神仙卷》。1953年,徐悲鴻去世後,夫人廖靜文將此卷無償捐獻給國家。《八十七神仙卷》現珍藏在徐悲鴻紀念館,並為鎮館之寶。
郵票分別表現長卷中六個精彩的局部畫面,分別為南華帝君、東華帝君、扶桑大帝、甲冑神將、華蓋玉女和真人。小本票的設計是本套票的一大亮點,封面和尾頁設計成長形插槽,內頁相連,折成6幅,當從插槽打開內頁整幅展開,呈現出一幅寬8厘米、長105厘米的《八十七神仙卷》完整畫幅長卷,能夠極大地滿足收藏者欣賞整幅畫卷的願望。其中第一、六折是徐悲鴻、張大千、謝維柳的三篇親筆題跋,可謂是書畫合璧。該小本票的發行,創造了我國小本票的長度記錄。如此長卷,給集郵者製作首日封帶來了不少麻煩。筆者於首日在文獻郵局看到集郵者紛紛使出渾身招數,其中有人以C4信封為載體,將小本票首尾兩折裁下並貼於封背,把中間四折分成兩段並排貼於一封。這種作法既保全了畫卷全貌,又不違反郵政寄遞規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