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票市政府工作報告

(二)堅持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本屆政府工作的開局之年。一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
——經濟總量擴張。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1億元,比上年增長38.1%;國地稅收入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85.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5億元,比上年增長58%。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94戶,淨增30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90億元和26.1億元,比上年增長43.5%和38.8%;銷售收入超5億元企業3戶、超億元企業14戶、超5000萬元企業22戶。
——運行質量提升。全口徑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達到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92%,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二、三產業占GDP的比重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最佳化為23.7:51.7:24.6;民營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比上年提高9.5個百分點。
——發展後勁增強。實施千萬元以上重點項目95個,淨增20個,其中投資超億元項目20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0億元,比上年增長52.8%。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5.6億元,比年初增加10.6億元;貸款餘額24.1億元,比年初增加2億元。
——民生不斷改善。市政府承諾的重點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投入到社保、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資金達4.3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6.2億元,比上年增長22.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965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100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8.5%和19.6%。
一年來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工作:
(一)最佳化經濟結構,促進主導產業升級。堅持把整合資源、推進資源轉化、上精深加工項目作為推動工業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加大資金、土地、電力等生產要素協調力度,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工業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口徑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140億元和41億元,比上年增長34.6%和71%。聯峰金屬、金源爐料、博興膨潤土、北塔風力發電等新建項目相繼竣工投產,電力電桿、波迪除塵、電力鑄鋼等技改擴能項目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油母頁岩采煉油、北四家風力發電等在建項目進展順利。金融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向重點企業投放貸款4.5億元,電力部門通過改造建設變電所和輸電線路,新增供電能力20萬千伏安,有力支持了地方經濟發展。堅持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為核心,加強農業配水,擴大產業基地,提高龍頭企業帶動能力,農業經濟實現較快發展,農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45億元和21.6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和20%。新發展保護地1.8萬畝,栽植辣椒20.6萬畝,培育各類專業村屯97個,建設標準化養殖小區69個、規模化飼養場8個、大場大戶1120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到55戶,實現銷售收入16.8億元,帶動農民增收4.8億元,宏發公司、宏大牧業形成了6000萬隻肉雞、1500萬隻肉鴨和200萬頭生豬的屠宰加工能力,宏發公司成為朝陽市唯一進入國家級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新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0個。堅持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並重,編制完成了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北票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省和國家評審,啟動實施了一批服務業項目,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2.4億元,比上年增長34.9%。
(二)堅持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積極推進各項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原市屬國有、集體工業企業依法破產工作紮實推進,供銷系統企業改制基本完成,糧食系統企業改制順利進行。農村綜合改革、集體林產權制度配套改革有序開展。國庫集中收付和鄉財縣管改革全面實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取消調整審批項目11個。對礦產品經營實行統一管理,有效避免了稅費流失。依託產業優勢和資源優勢,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在招大商、引巨資、上大項目上取得突破。全年共引進項目294個,比上年增加51個;完成引資額30億元,比上年增長38.9%;出口創匯45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0%。成功舉辦全國辣椒產業大會暨辣椒產銷經貿洽談會,進一步擴大了對外交流與合作。堅持把經濟開發區作為擴大開放、吸納項目、積聚產業的重要平台,投資1億多元完善基礎設施,增強了項目承載力和對外吸引力。新增入園項目8個,入園企業達到51戶,產值突破20億元。
(三)完善基礎設施,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緊緊抓住實施中央下放地方煤礦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的有利契機,啟動實施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城市擴容提質步伐明顯加快。棚戶區改造工程紮實推進,拆遷棚戶區1712戶、17.4萬平方米,桃園新區建設順利進行。盛達新區、欣悅家園、福典人家等住宅小區交付使用,新增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南山大街、冠山大街、南出口路、人民路北段和雙橋洞立交橋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市政設施逐步完善,新增集中供熱面積100萬平方米,“引白入北”供水工程啟動實施,水源建設和管網鋪設工程正抓緊進行,污水處理廠啟動建設,垃圾填埋場一期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銀河防洪工程初現城市公園景觀效果。新增城市綠地5.87公頃。制定城市環境衛生管理辦法,加大管理力度,城市環境衛生和交通秩序有所好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完成水保綜合治理20萬畝,治河56公里,實施土地開發整理3萬畝,推廣保護性耕作3萬畝,完成高效農業配水149處,建設農業結構調整水源井工程257處,新增灌溉面積2.8萬畝,有望連續奪得省“大禹杯”。完成植樹造林28.7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5%。新鋪油路164公里,通油路村達到193個。京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結束了北票境內無高速公路的歷史。新增小城鎮建設面積4萬平方米,鎮容村貌進一步改善。
(四)著力改善民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就業工作紮實推進,全年培訓城鎮下崗失業人員5700人次、進城務工農民1萬人次,完成實名制就業1.6萬人,勞務輸出10萬人次。社保體系不斷完善,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年為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3.3億元,為參加醫療保險人員報銷醫療費3600萬元;全面調整城鄉低保,享受低保人數達到7.8萬人,全年發放低保金6600萬元。扶貧工作得到加強,投資2000萬元,支持10個經濟欠發達鄉鎮實施財源項目建設,扶持34個村發展設施農業及畜牧養殖項目,有穩定收入的農戶達到10.4萬戶;實施危房改造251戶,移民搬遷100戶,新建農村飲水解困工程108處。社會救助水平進一步提高,發放救災救濟資金980萬元,救助3.2萬人;完成城市中心敬老院二期擴建工程,新建馬友營、寶國老兩所農村區域敬老院。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果,新建和改造校舍1.4萬平方米,建成農村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2所,瀋陽師範大學北票基礎教育服務區建成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兩免一補”政策全面落實,順利通過省“提高水平”“普九”評估驗收,市職教中心晉升為國家重點中等職業學校,高考升學率達到74%。科技工作實現新發展,企業技術革新改造項目增多,新型實用技術廣泛套用,全省首家農業科技110服務中心投入運行。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日益完善,新建1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02所村級衛生室全部達到規範化標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平穩,參合人數達到36.3萬人,以家庭為單位參合率達到92.8%,全年為參合農民補償醫療費3400萬元;開展千名醫師送醫下鄉活動,方便了民眾就醫。文化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免費送戲下鄉150場,成功舉辦第四屆全民運動會。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面完成了各項控制指標。環保工作不斷加強,完成主要污染物年度減排計畫。廣播電視覆蓋率進一步提高,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萬戶。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防震減災、婦女兒童、郵政通訊、人事、物價、統計、氣象、殘疾人、預備役民兵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五)推進依法行政,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軟環境建設年活動,機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推行政務公開,增強了政府工作透明度。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177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分別達到100%和97%。深入開展執法監察、審計監督和專項整治,查辦大案要案30件,廉政建設不斷加強。紮實推進社區標準化建設,社區整合及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強化應急管理,完善應急預案體系,應急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全面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加大隱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平穩。整頓規範礦業秩序,全面清理“四無”鐵選企業,認真開展尾礦庫專項治理行動,徹底取締土法乾選。深入開展市場經濟秩序整治行動,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管理得到強化。積極推進平安北票建設,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加強信訪工作,奧運安保和“大接訪”卓有成效,沒有發生影響平安奧運的群體性事件和非正常上訪案件,全市政治安定、社會穩定的局面得到鞏固和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政府取得的成績,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並通過你們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各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各中省市直單位、部隊官兵和域外客商,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小,支撐財政穩定增收的骨幹企業群體沒有真正形成,財政增收的不穩定性和不平衡性依然存在;產業結構不盡合理,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依賴仍很嚴重,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還不高,特別是產業基地規模與龍頭企業的實際需求不相適應;對外開放和招商引資工作還有薄弱環節;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完善,部分民眾生活仍很困難;一些不穩定因素仍然存在,重信重訪、越級訪、集體訪問題時有發生;政府職能轉變需進一步加快,軟環境建設有待加強。對此,我們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09年是全面實現“奮戰五年、再造北票”目標的攻堅奪勝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既給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也創造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干擾所惑,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和省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的機遇,堅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六屆五次黨代會的部署,繼續踐行“三主四抓”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三大戰略”,全面最佳化經濟結構,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速推進項目建設,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堅定不移地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2009年經濟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必保增長20%,達到109億元;力爭增長30%,達到118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必保增長30%,達到5.85億元;力爭增長35%,達到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0%,達到10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達到1119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8%,達到6020元。
為實現上述目標,著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強化招商引資,努力擴大開放。堅定不移地把擴大開放置於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工作。進一步完善經濟開發區基礎設施,加快招商引資載體建設,重點抓好朝陽海豐220千伏輸變電、冶金園區西山變電所增容、“引白入園”供水以及園區道路、給排水、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努力打造環境優美、設施配套、功能齊全、對外吸引力和項目承載力更強的省級生態經濟開發區。進一步明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和資本轉移,以長三角、珠三角為主要招商區域,以引進國內外大企業集團為重點,努力在引進礦產品、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房地產開發、商貿流通、文化旅遊項目,高新技術產業、新型能源和現有企業技改擴能項目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拓寬招商領域,在引進資金項目的同時,積極引進經營理念、優秀人才、高新技術和先進裝備,促進產業升級和管理創新。進一步創新招商方式,堅持資源招商、產業鏈招商、企業招商和領導招商並重,切實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各項優惠政策,提高服務水平,最佳化發展環境,營造重商、親商、安商、富商的濃厚氛圍。進一步加大向上爭取力度,牢牢把握國家擴大內需、省實施“突破遼西北”戰略和朝陽市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機遇,找準與上級政策對接的切入點,下力量篩選、論證、包裝、申報一批重點項目,最大限度地爭取上級支持。力爭把我市納入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扶持範圍。全年引進域外資金39億元,增長30%;出口創匯580萬美元,增長29%;實際利用外資360萬美元。啟動實施投資超千萬元重點項目80個以上,完成投資40億元。
(二)培育骨幹企業,打造產業集群。緊緊圍繞工業四大主導產業,瞄準建設四大基地目標,培育壯大骨幹企業,積極促進產業聚集,不斷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堅持以規模擴張壯大骨幹企業群,著力打造冶金鑄造產業集群,使之成為支撐全市經濟發展和財政增長的優勢產業。繼續把合理開發資源、有效整合資源、加速推進資源轉化作為工作重點,通過引入大企業集團、上精深加工項目,加速推進鐵礦石資源的轉化增值,重點實施好永鋼集團20萬噸鑄鍛件和30萬噸海綿鐵、盛隆公司10萬噸超純粉和5萬噸還原粉、電力鑄鋼公司10萬噸高合金超低碳鋼件項目;鼓勵支持有發展願望的現有鑄造企業“退城進園”,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形成集群發展優勢;立足傳統產業,擴大以電除塵器為主的環保設施配套產品的生產規模,繼續支持和幫助波迪除塵、秋林環保和理想、宏晟、雲翔、重型機械等企業制定發展規劃,落實發展措施,確定發展項目,促使其儘快做大做強;進一步延伸有色金屬加工產業鏈條,重點抓好北鑫礦業電解鎳、中宇精密鑄鈦、錦營鐵合金擴建項目。大力發展煤電建材業和輕紡服裝業,重點推進風力發電、油母頁岩采煉油、大彎矩電桿和大口徑輸水管、水泥熟料生產項目,做好2×30萬千瓦熱電聯產和煤層氣開發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抓住南方輕紡企業向北轉移的機遇,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與新元紡織、福仁製衣、裕隆紡織等企業改造重組和產品升級換代,幫助現有輕紡企業擺脫困境、走出低谷,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堅持以改革創新壯大骨幹企業群,繼續深化原市屬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加快民營企業股份制改造,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工藝革新和技術改造,提高科技轉化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爭創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標,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競爭優勢。堅持以效益提升壯大骨幹企業群,加強經濟運行調度,完善企業扶持政策,把鐵選企業啟動恢復生產和非礦企業實現滿負荷生產作為工作重點,切實解決好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確保現有骨幹企業健康平穩運行,努力提高工業經濟的質量和效益。全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0戶,培育產值超億元企業3戶、超5億元企業2戶。全部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200億元和56億元,增長43%和37%;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130億元和38億元,增長44%和46%。
(三)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推進產業化經營,最大限度地把農戶引入到產業化經營格局中來,讓農民圍繞龍頭企業落實好穩定增收項目,努力形成龍頭企業、產業基地、生產農戶緊密相連、相互依存的產業化經營體系。著力培育一批主營產品優勢明顯、成長潛力較大、帶動農民增收能力較強的龍頭企業。重點支持宏發公司、盛達集團在充分發揮現有生產能力、儘快實現達產增效的基礎上,進一步接長產業鏈條,及早啟動建設熟食加工項目,鼓勵棒棒飼料、海豐食品、興紅飲品等企業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支持貝利斯葡萄酒、北辰木業儘快投入生產。加快莊頭營果菜市場、馬友營辣椒市場、泉巨永雜糧市場改造進程,不斷提升專業市場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推廣東官營鄉專業合作社建設經驗,鼓勵發展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充分發揮農業科技110的作用,進一步健全產業化經營服務體系,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市場化水平。認真做好土地流轉、水電配套、資金借貸等基礎性工作,通過龍頭企業自建基地、鄉鎮建設標準化小區、村屯發展種養大戶等途徑,進一步擴大保護地、辣椒、畜禽、林果業的生產規模,儘快滿足龍頭企業的生產加工銷售需求。在抓好原有種養小區鞏固提高和恢複利用的基礎上,新發展保護地1.8萬畝,栽植辣椒20萬畝、烤菸1萬畝;宏發公司和宏大牧業新建標準化肉雞、商品豬養殖基地7個,鄉鎮新建標準化養殖小區100個,村屯發展養殖大戶1200戶;發展經濟林1萬畝。農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實現53億元和23.8億元,增長22%和10%。
(四)提升服務業水平,最佳化經濟結構。進一步完善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把推進重點產業、重點項目作為服務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和工作重點。改造提升商貿流通業,全面實施商業網點規劃,推進商業布局調整和結構最佳化,改造和平市場,規劃建設南山中心商務區;啟動大型停車場和機動車交易市場建設,確保年內竣工並投入運營;加快“新網工程”和“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逐步完善農村現代流通市場體系。積極發展旅遊業,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加快包裝建設一批文化旅遊項目,深度開發大黑山和慕容湖風景區,改造下府旅遊路,擴建北票賓館,提高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業,各金融部門要抓住國家擴大貸款規模、降低貸款利率的機遇,緊緊圍繞工農業主導產業,切實做好銀企對接工作,主動幫助企業包裝項目、爭取上級支持,進一步加大貸款投放力度,年內為企業和農戶貸款至少淨增5億元以上,努力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上實現新突破;引導保險行業拓展服務領域、開展有序競爭,不斷滿足社會發展需求。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26.9億元,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9.5億元,增長20%。
(五)加快基礎建設,改善城鄉面貌。進一步強化經營城市理念,盤活城市土地資源和閒置資產,實施好重點工程建設,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城市集聚效應和輻射作用。強力推進十大工程:一是繼續實施中央下放地方煤礦基礎設施配套和棚戶區改造工程,加大冠山居住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成桃園新區建設,改造棚戶區30萬平方米。二是下力量完成二井矸石山搬遷工程。三是抓好城市開發建設工程,通過出台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房地產業發展,重點抓好盛達新區、毓水蓬萊、新希望花園等住宅小區建設,新增開發建設面積50萬平方米。四是實施城市道路改造建設工程,新建人民路南段、薈和街、長江大街,改造冠山街、和平街、恆山路,治理小街小巷10條。五是啟動實施銀河防洪二期工程,美化城市西出口。六是加快建設“引白入北”供水工程,新建日供水能力5萬噸淨水廠,徹底解決城市供水不足問題。七是抓好基礎熱源建設和供熱管網改造工程,進一步提升城市供熱能力和供熱質量。八是全面完成城市污水處理廠建設和管網配套工程。九是啟動建設垃圾填埋場二期工程。十是抓好南出口、人民路、花園北街、市府街、振興街綠化、亮化、美化和人行步道硬化工程。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治理街巷環境衛生,整頓交通秩序,加強社區物業管理,加大綜合執法力度,努力使城市環境衛生和交通狀況明顯好轉。切實加強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搞好農田水利建設,新建重點水利工程15處,完成高效農業配水50處,治河30公里,完成水保綜合治理8萬畝,開發整理土地1.4萬畝,完成保護性耕作4萬畝。深入實施遼西北邊界防護林、荒山荒地造林、三北防護林和退耕還林工程,全年植樹造林35萬畝,完成遼西北草原沙化治理12萬畝,確保按省市要求做好荒山綠化工作。全力抓好公路建設,改造路基60公里,鋪設油路247公里,確保提前實現村村通油路目標。做好京瀋高鐵專線北票段建設前期工作,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加強村鎮規劃管理,抓好農村小城鎮建設。利用好大中型水庫後期扶持政策,改善庫區移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加強以“五清五改一綠”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逐步解決村屯環境髒亂差問題。
(六)著力解決民生問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堅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民意,密切關注民生,落實相關政策,加大推進力度,努力提高社會保障能力。突出抓好十件實事:一是進一步落實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再就業,培訓城鎮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農民1萬人次,新增實名制就業1萬人,勞務輸出8萬人次,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一人穩定就業併力爭實現“雙就業”,積極推進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二是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和工傷保險擴面分別淨增2000人、1000人、1000人和1500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擴面淨增2.4萬人,覆蓋面達到80%。三是提高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四是落實城鄉低保救助政策,進一步提高保障標準。五是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質量,最大限度地便民、惠民、利民。六是繼續支持經濟欠發達鄉鎮財源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整村推進扶貧工程,重點扶持20個貧困村,新增戶有穩定收入項目戶1.2萬戶,完成偏遠山區移民搬遷100戶。七是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80處,解決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八是實施農村安居扶貧工程,改造新建貧困戶危房200戶。九是新建農村區域性敬老院2所,推動農村養老事業發展。十是加強社會救濟、優撫安置和社會互助體系建設,切實做好因病致貧、因貧失學、因殘失業、因災受困等民眾救助工作。
(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認真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開展扶危濟困、尊老愛幼活動,弘揚傳統美德,努力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思想道德風尚。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最佳化整合城鄉教育資源,布局調整學校20所,新建九年一貫制(寄宿制)學校2所,建設全省一流標準幼稚園,加快改善特殊教育辦學條件;依託瀋陽師範大學北票基礎教育服務區平台,全面推進基礎教育內涵建設;進一步提高職教中心辦學水平,打造職業教育品牌。加快科技進步和創新步伐,著力培育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以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和農村預防保健體系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加強廣播電視和通訊網路建設,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覆蓋率,新增有線電視用戶1萬戶。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人口出生率控制在7.66‰以內,計畫生育率穩定在98%以上。進一步增強環保意識,全面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確保完成朝陽市下達的控制性指標。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的聯繫,重視殘疾人、老齡和關心下一代工作。紮實推進民族宗教、外事僑務、預備役民兵、氣象、地震、檔案、統計等各項事業發展。
(八)推進平安北票建設,全力維護社會穩定。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加強應急預案和保障體系建設,有效預防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做好安全防範工作,特別加強對煤礦和非煤礦山的管理,堅決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下力量整頓礦業開採秩序,嚴厲打擊私挖濫采,加大資源勘查和整合力度,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整頓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人民民眾健康安全。堅持標本兼治和依法辦事相結合,進一步落實信訪責任制,有效化解各類矛盾,努力把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深化“五五”普法,加強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紮實做好基層調解工作。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鞏固提高公安“三基”建設成果,加強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犯罪,切實增強城鄉民眾的安全感。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依法行政,增強政府決策力。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決策評估等制度,提高科學決策水平。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努力使政府的決策順民心、合民意,讓各項工作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開拓進取,增強政府創新力。堅持把創新貫穿於政府工作的各個環節,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和危機感認真履行職責,以更加寬廣的視野和戰略思維謀劃推進工作,堅決摒棄墨守成規的思想,敢於衝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切實提高抓項目的本領、解難題的能力和促發展的水平。
務實高效,增強政府執行力。堅持把抓落實擺在政府工作首位,強化團結協作,強化督查督辦,強化考核獎懲,強化行政問責,激勵多幹事、褒獎乾成事、治理不作為、懲戒亂作為,紮實做好各項工作。深入開展軟環境“最佳化服務年”活動,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簡化辦事程式,最佳化工作流程,推進政務公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勤政廉政,增強政府公信力。牢固樹立人民政府為人民的理念,堅持以改善民生、促進民和、確保民安為己任,任何時候、任何工作都要以人為本、心繫民眾、服務百姓,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努力建設誠信政府,凡是在人代會上向全市人民做出的報告,凡是政府常務會和市長辦公會決定的事項,凡是對企業、對民眾做出的承諾,都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到實處。全面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各位代表!時代召喚我們開拓進取,人民期待我們奮發有為。雖然經濟形勢嚴峻複雜,發展道路並不平坦,但我們充滿無限希望和必勝信心,任何艱難險阻都阻擋不住我們前進的步伐。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堅定信心,共克時艱,朝著全面實現“奮戰五年、再造北票”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