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是由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中心主編,時事出版社2010-4-1出版,通過政策與實踐兩個層次、國際與國內兩個大局、傳統與非傳統兩個視角、現實與理論兩個方面,對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做了全面概括與論述。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

作 者: 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中心 主編

出 版 社: 時事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字 數: 604000

開 本: 16開

I S B N : 9787802323377

定價:¥98.00

內容簡介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既是中國國家安全的年度報告,又是中國國家安全的資料寶庫;既是備忘錄,又是警示碑;既為那些希望了解中國國家安全政策和現狀的普通讀者提供了一種閱讀便捷的導讀文本,又為那些需要深入探討中國國家安全戰略與發展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套內容豐富的研究成果。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通過政策與實踐兩個層次、國際與國內兩個大局、傳統與非傳統兩個視角、現實與理論兩個方面,對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做了全面概括與論述。

《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是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推出的對中國國家安全進行全面綜述的系列年度報告。從2005年開始,已經連續編撰了5年。

目錄

第一編 大政方針

第一章 保障中國國家安全的法律體系

第二章 十四大以來中共中央關於國家安全的論述與決定

第三章 中國政府新安全觀的基本內容及其實踐

第四章 《國防白皮書》對國家安全的論述

第五章 外交檔案有關國家安全的論述

第二編 國際環境

第六章 新形勢新挑戰背景下的中國國際安全

第七章 全球化形勢下的中國國家安全

第八章 國際恐怖主義的新動向與中國國家安全

第九章 中美關係與中國國家安全

第十章 從美國軍事戰略報告看中國國家安全環境

第十一章 民主黨政權與中日關係

第十二章 朝核問題的新發展與朝鮮半島形勢

第十三章 中俄關係的調整、充實與拓展

第十四章 中亞地區形勢與中國國家安全

第十五章 中歐關係波折後的新發展

第十六章 穩定發展的中印關係

第十七章 合作與競爭同在的中國與東南亞關係

第十八章 中國國民的海外安全問題

第十九章 中國石油的海外來源安全問題

第三編 國內形勢

第二十章 社會風險凸顯時期的國內安全問題

第二十一章 強大、開放、透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第二十二章 “後危機"時期的中國經濟安全

第二十三章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及其不確定因素

第二十四章 “藏獨”活動的新特點及反“藏獨”的新形勢

第二十五章 “疆獨”的暴力犯罪與反“疆獨”鬥爭

第二十六章 任重道遠的“打黑除惡”鬥爭

第二十七章 信息安全領域的新問題與新特點

第二十八章 網路傳播與國家安全

第二十九章 出版物貿易視野中的國家文化安全

第四編 重要事件

第三十章 俄羅斯關閉切爾基佐夫斯基市場事件

第三十一章 新疆“7·5”事件

第三十二章 “力拓”經濟間諜案

第三十三章 中美輪胎“特保”案

第三十四章 索馬里海盜劫持“德新海”輪始末

第三十五章 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第五編 學術動態

第三十六章 國家安全研究學術機構

第三十七章 國家安全學術會議

第三十八章 國家安全法治研究現狀

第三十九章 “國家安全法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第四十章 “國家安全學專業地位及教學內容與方法探討”結項

附錄

附錄1: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事輯

附錄2:2009年國家安全中文學術著作輯錄

附錄3:2009年國家安全中文學術文章 輯錄

附錄4:2009年國家安全英文學術著作輯錄

後記

後 記

由國際關係學院立項支持的《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科研項目,已經連續做了5年,並且公開出版了《中國國家安全概覽(2005—2007)》和《2008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兩本書。現在,《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的研究和編寫工作已經完成,書稿也已交付出版社。就此空閒,先寫幾句。

正如趙曉春教授在其主編的《2008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後記中所寫,2004年國際關係學院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中心”成立不久,就把《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作為重要科研課題在學院立項,並陸續研究並編出了《2005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2006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2007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2008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正是由於有了往年的經驗和積累,在由我牽頭申報《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科研立項時,特別是在立項得到批准後與部分參研人員聚會討論編寫計畫時,我越來越希望在此前成就的基礎上,能夠有所突破與發展。現在回頭來看,雖然依然還有許多需要繼續提高的地方,但整體上還是覺得比往年有了變化,有了進步,起碼在形式上更像是一部專著了。為此,我要感謝所有參加研究和編寫工作的學者,是他們的辛苦付出,才有了這部比以往有所提高的書稿。

國際關係學院的國家安全教學科研工作,起步是比較早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著手國家安全學科建設和國家安全理論研究了。經過1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的國家安全教學科研工作都取得了一些成績,其中包括我們最近總結出來的“六個一”,即:一部精品教材(北京市精品教材《國家安全學》)、一門精品課程(北京市精品課程“國家安全學”)、一個學術論壇(多年舉辦不同形式的“國家安全論壇”)、一本專業刊物(內部資料性刊物《國家安全學刊》)、一套年度概覽(已經研究編寫多年的《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一支專家團隊(由我院國家安全教學科研人員組成)。當然,國際關係學院的國家安全教學和科研成果還有其他一些,甚至是更重要的一些,例如有關恐怖主義與反恐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民族宗教問題與國家安全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國際關係領域國家安全問題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國際經濟領域國家安全問題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文化傳播領域國家安全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網路信息安全方面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國家安全法治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台灣問題的教學科研成果、有關國家安全地理的教學科研成果……。如此等等,為我們今後繼續編寫《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奠定了比較堅實的基礎。

《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的研究、編寫和出版,得到了國際關係學院的科研和出版資助,因而我們這些人,無論是國際關係學院的教學科研人員,還是外面請來的專家學者,都對此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書稿編寫過程中,本人惜力怕苦,試著邀請趙曉春教授和楊建英教授屈就本年度的副主編,分擔“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兩部分的編審工作,他們都爽快地答應了,這讓我非常高興。在此,特別感謝趙教授和楊教授對我的幫助,以及對這項研究和編寫工作所做的奉獻。

在書稿最後編定階段,我的研究生張菲菲和宋希艷,做了許多文字上的工作,在內容方面也提了一些很好的建議,有些還直接就改在了電子和書面文稿上,這讓我省心省力不少。因此,我要謝謝她倆。

書稿定型後,為了記載這一工作的連續性,我以“主題策劃”、“學術委員”、“年度主編”的形式,列出了相關人員。由於馬立斌副院長前幾年已調離國際關係學院,不宜再作“學術委員”,為此邀請劉慧院長作為學術委員,她也同意了。這對我們來說,是極大的支持和鼓勵,因而是我及我們課題組成員應該感謝的。

雖說《2009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比往年有所長進,但我自知其中還有不少疏漏,因而希望看了本書的讀者和專家學者,不吝賜教,以利提高,使《2010年中國國家安全概覽》編得更好,使今後的《中國國家安全年度概覽》越編越好。

劉躍進

2010年2月5日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