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赤水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5.8 12.3 21.3

綜合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是:市場物價上漲幅度較大;經濟結構仍需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經濟體制和管理機制還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油、煤、電、運等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
一、綜合
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初步核算數為269227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0523萬元,比上年增長7.6%,第二產業產業實現增加值134162萬元,比上年增長11.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84542萬元,比上年增長16.0%,三次產業結構為18.8%:49.8%:31.4%,經濟結構得到進一步最佳化。
全市人均生產總值8461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10.6%。
二、農業
2008年,我市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小康建設等工作穩步推進。以“竹、畜、藥、果”為主的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較大發展,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全市完成農業總產值 84239萬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農業產值48232萬元,增長7.9%;林業產值13689萬元,增長10.0%;畜牧業產值19183萬元,增長10.1%;漁業產值1597萬元,增長8.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38萬元,增長10.0%。2008年,我市農業基礎條件發生了變化,農村公路、交通通訊、飲用水等基礎設施得到了較大改善,農村非農產業得到較快發展,農村富餘勞動力得到了大量轉移,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生產設施得到修復和建設,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得到提高,以退耕還竹為主的農村生態恢復和“四在農家”建設工程惠及千家萬戶,農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一) 2008年,農業生產獲得豐收。全年糧食種植面積27713公頃,比上年增加398公頃;油料種植面積260公頃,比上年減少26公頃;蔬菜種植面積3237公頃,比上年增加189公頃。
主要農作物產品產量,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附表一: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長%

糧食


156742

5.2

其中:夏糧


23434

-3.2

秋糧


133308

6.8

其中:稻穀


87139

4.1

玉米


17065

6.5

小麥


3193

-10.7

紅苕


24960

15.8

洋芋


17806

-2.1

油料


486

23.1

其中:花生


389

69.9

油菜籽


97

-27.1

蔬菜


103554

10.5

(二)2008年我市完成造林面積2058公頃,其中退耕造竹面積2054公頃;全市年末實有茶園面積72公頃,果園面積2339公頃。
附表二:主要林產品產量如下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長%

小雜竹


94384

31.8

棕片


216

8.3

竹筍片


1196

8.2

板栗


174

9.8

茶葉


198

0.3

水果


6683

7.8

(三)畜牧業穩定發展。主要畜產品和水產品都保持穩定增長。
附表三:主要畜產品和牧畜存出欄數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長%

肉類總產量


10298

4.3

其中:豬肉


9524

3.6

牛肉


58

0.2

羊肉


21

12.3

家禽肉


562

23.8

禽蛋產量


2251

21.3

大牲畜年末存欄數


3386

-4.6

生豬年末存欄數


129566

21.6

家禽年末存欄數


238975

29.8

當年生豬出欄數


124549

15.6

當年家禽出欄數


312159

30.7

(四)漁業生產快速發展。2008年全市內陸水域養殖面積1065公頃,稻田養殖面積1733公頃。全年水產品產量1213噸,比上年增長8.3%。
(五)農業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719噸,農村用電量17930萬千瓦小時,農田有效灌溉面積 9310公頃。
(六)農業機械化工作取得新進展。全年全市農業機械總動力11.1萬千瓦。
2008年,全市共有鄉鎮企業1740家,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301519萬元,實現營業收入297686萬元,利潤總額12022萬元,上交稅金4910萬元,年末有鄉鎮企業從業人員28280人。
三、工業
工業化進程步伐加快,工業經濟快速增長。2008年全市規模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85287萬元,工業增加值實現80504萬元,比上年增長 15.6%,其中,市屬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1772萬元,工業增加值實現41706萬元,增長 26.4%。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7329萬元,增長58.0%,實現利潤總額 2918萬元,下降89.5%。以化工、竹加工、食品加工、能源為主的四大工業體系基本形成。
附表四:規模工業企業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計量單位

2008年

比上年增長%

合成氨


350223

-5.5

尿素(折純)


279133

-6.0

原煤


81500

14.8

水力發電量(全社會)

萬千瓦小時

28393

36.3

自來水

萬噸

259

5.0

竹家具


145825

21.5

竹膠合板

立方米

1268

-90.4

竹地板

平方米

528971

-1.5

紙漿


55190

──

機製紙及紙板


1720

-19.0

電石


85005

4.3

復混肥


11057

32.8

甲醛


11220

-10.6

塑膠製品


1993

-15.0

水泥


95506

51.5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2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城鎮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182010萬元,增長12.6%。
五、商業
消費品市場銷售平穩增長,市場購銷兩旺。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7530萬元,比上年增長21.7%。從分行業看,住宿餐飲業完成20422萬元,增長11.2%,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36535萬元,增長28.9%。
六、交通、郵電通訊業
交通運輸業、倉儲和郵政業加快發展,綜合服務水平不斷提高,運營能力、交通條件大大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力推進,境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較大突破,至2008年末,全市境內公路里程達1710公里。全年完成郵電業務收入2652萬元,2008年末,全市擁有固定電話 43000部,其中:住宅電話16408部;擁有行動電話122078部,擁有國際網際網路用戶7751戶。
七、竹業和旅遊業
竹業發展勢頭強勁,到2008年末,全市竹林面積達 120萬畝,其中:楠竹林47萬畝,雜竹林73萬畝。規模以上竹加工工業企業6家,全年共完成工業總產值 85191萬元,增加值19920萬元。
旅遊業快速發展,經營體制和機制進一步轉變,多元化發展戰略得到實施。2008年,全市接待遊客27.34萬人次,門票收入實現615萬元。
八、財政和金融
2008年全市完成財政總收入21006萬元,比上年增長20.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038萬元,增長20.3%,全年一般預算支出58936萬元,增長49.3%。
2008年,我市金融運行穩定,經濟形勢較好。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345429萬元 ,較年初增加63721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23537萬元 ,較年初增加37324萬元;年末各項貸款餘額335773萬元,較年初增加100706萬元。
九、教育、文化、衛生、體育
教育事業繼續發展,素質教育得到加強。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得到建立和完善。年末,全市擁有普通中學19所,在校學生10787人;國小55所,在校學生21388人。幼稚園38所,在園幼兒人數6306人。2008年,全市普通中學招生3842人,畢業3062人;國小招生3200人,畢業4034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 99.55%。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逐漸提高。2008年全市共有醫院、衛生院26所,擁有衛生機構床位數 674張,衛生技術人員685人,其中醫生594人。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框架基本形成,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不斷增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保持全省領先位次。加強文化、廣播電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我市有線電視數字平移工程,年末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分別達59.52%和60.25%。
十、社會保障和再就業工作
2008年我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3%。“兩個確保”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落實,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範圍逐年擴大,城鄉貧困人口得到社會更多救助和關注。
十一、人口、計畫生育
2008年末,全市總人口300363人,比上年增加1166人,其中:農業人口228148人,非農業人口72215人,全年末總戶數95330 戶。人口與計畫生育主要指標完成較好,做到人口、生態、環境資源協調發展。計畫生育率為97.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9 ‰,低生育水平進一步鞏固,優質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
十二、人民生活
隨著全市經濟總量的增加,綜合實力增強,城鄉居民收入進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改善。
2008年,全市在崗職工勞動報酬總額為41199萬元,在崗職工年平均勞動報酬21502元, 比上年增長12.0 %,農民人均純收入3600元,比上年增加531元,增長8.4%。
註:1、公報中全市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2、人口數為公安年報數;
3、本公報中所列數據為2008年12月快報初步統計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