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奧運會火炬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 奧運火炬是奧運會形象景觀的重要環節,而火炬接力也已經成為傳承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 2007年1月,北京奧運會火炬實物被送到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了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設計。

參見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

2007年4月26日晚,在壯麗的中華世紀壇前,全世界人們見證了2008年奧運會又一傑作的誕生——北京奧運會火炬及火炬接力傳遞計畫路線隆重發布。為了能讓這支華麗優雅的火炬由夢想變成現實,設計團隊同樣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隨著雲紋圖案和設計調整相繼進入尾聲,2006年4月3日,以聯想創新設計中心首席工藝專家韓小勤為首的工藝實現子團隊,開始了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祥雲”設計方案首版製作。他們要在兩周多一點兒的時間裡,突破火炬薄壁整體成型、雲紋腐蝕雕刻、雙色氧化染色等一系列複雜工藝,最終完成火炬首版。
奧林匹克火炬是經國際奧委會批准的、用於奧林匹克聖火燃燒的、可手持的火炬。針對國際奧委會這一規定,章駿和姚映佳說,在火炬設計之初,他們就對歷屆奧運火炬的重量做過深入分析。
在選擇了符合以上條件的鋁合金材質後,火炬的下半部噴塗高觸感塑膠漆,手感舒適不易滑落。
除了適合火炬手使用外,“祥雲”火炬在零風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而紅銀對比的色彩產生醒目的視覺效果,有利於各種形式的媒體傳播。
雅典的比我們輕一些,700克,但是我們覺得不能比這個輕太多了,不然拿在手裡沒有分量。而火炬本身是一個象徵、是一個符號,還是有一定重量的。當然也不能太重,要適合各個火炬手的使用。
北京奧運會火炬長72厘米,重985克,燃燒時間超過15分鐘,能在每小時65公里的強風和每小時50毫米雨量的情況下保持燃燒。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強光和日光情況下均可識別和拍攝。整個火炬高雅華麗,內涵厚重,帶有濃郁的中國特色,和諧地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結合在一起。其所蘊含的“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理念充分是對奧林匹克精神和奧林匹克聖火內涵的一次獨特詮釋。祥雲、漆紅、紙捲軸等中國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東方文明和現代的奧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結合,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奧運火炬是奧運會形象景觀的重要環節,而火炬接力也已經成為傳承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載體。火炬的接力可以追溯至希臘的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936年第十一屆柏林奧運會正式設立火炬接力以來,歷屆奧運會組委會都力圖在火炬設計上體現舉辦城市、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
2007年1月,北京奧運會火炬實物被送到了國際奧委會,國際奧委會正式批准了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設計。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還專程參加了今晚舉行的火炬發布儀式,並給予了火炬高度的評價。他說,北京奧運會火炬的出色設計也為火炬接力增添了獨特的中國色彩,自己深信,北京奧運會火炬接力將會在全世界人們的記憶中留下許多不同尋常的記憶,創造出新的夢想。
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標誌設計靈感來源於“火鳳凰”的概念,主體是兩個人共擎奧運聖火奔跑的形象。鳳凰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鳥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貴美好的象徵。以鳳凰的形象作為火炬接力的標誌,象徵通過火炬接力把北京奧運會吉祥美好的祝福傳遍全中國,帶給全世界。
奧運會聖火承載著奧林匹克的精神內涵,躍動著公平公正和平的希望,凝聚著對更快更高更強的追求。隨著在奧運聖火在世界範圍內的傳遞,奧林匹克的精神將踏著淵源共生和諧共融的祥雲傳遍世界、傳遞人們和平共處、和諧發展的夢想,而中國古老文明也將再次在奧林匹克運動的史冊上寫下濃重的一筆。
火炬接力傳遞計畫路線的順序和城市為:北京市-阿拉木圖-伊斯坦堡-聖彼得堡-倫敦-巴黎-舊金山-布宜諾斯艾利斯-三蘭港-馬斯喀特-伊斯蘭瑪巴德-孟買-曼谷-吉隆坡-雅加達-坎培拉-長野-首爾-平壤-胡志明市-台北-香港-澳門—海南省(三亞、五指山、萬寧、海口)—廣東省(廣州、深圳、惠州、汕頭)—福建省(福州、泉州、廈門、龍巖)—江西省(瑞金、井岡山、南昌)—浙江省(溫州、寧波、杭州、紹興、嘉興)—上海市—江蘇省(蘇州、南通、泰州、揚州、南京)—安徽省(合肥、淮南、蕪湖、績溪、黃山)—湖北省(武漢、宜昌、荊州)—湖南省(岳陽、長沙、韶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南寧、百色)—雲南省(昆明、麗江、香格里拉)—貴州省(貴陽、凱里、遵義)—重慶市—四川省(廣安、綿陽、廣漢、樂山、自貢、宜賓、成都)—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拉薩)—青海省(格爾木、青海湖、西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喀什、石河子、昌吉)—甘肅省(敦煌、嘉峪關、酒泉、天水、蘭州)—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吳忠、銀川)—陝西省(延安、楊凌、鹹陽、西安)—山西省(運城、平遙、太原、大同)—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包頭、赤峰)—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大慶、哈爾濱)—吉林省(松原、長春、吉林、延吉)—遼寧省(瀋陽、本溪、遼陽、鞍山、大連)—山東省(煙臺、威海、青島、日照、臨沂、曲阜、泰安、濟南)—河南省(商丘、開封、鄭州、洛陽、安陽)—河北省(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天津市—北京市。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