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2 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T)

2002-22 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T)

2002-22 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T),屬於收藏品、郵票,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郵票圖案

2002-22 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T) 2002-22 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T)

郵票信息

名稱:亭台與城堡(中國與斯洛伐克聯合發行)
志編號:2002-22
簡稱:亭台
設計者:魯道爾夫·茨岡尼克(斯洛伐克)
類別:編年郵票
題材:建築
全套枚數:2
整版枚數:10(2×5)
雕刻者:李慶發姜偉傑
責任編輯:佟立英
發行機構:國家郵政局
發行日期:2002-10-12
發行量:1320.00萬
背膠:有背膠
印刷機構:北京郵票廠
齒孔度數:P11.5×11
版別:影雕套印
備註:橫2枚連印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2-1 博伊尼采城堡 0.80 30×40 P11.5×11 1130
2-2 邯鄲叢台 0.80 30×40 P11.5×11 1130

郵票介紹

斯洛伐克共和國原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一部分,1993年1月1日成為獨立國家,國土面積4903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40萬。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久的1949年10月6日,兩國便建立了大使級外交關係。此套聯合郵票的發行,進一步表明兩國人民的友好和郵政事業的繁榮。
第1圖[博伊尼采城堡]位於斯洛伐克西部小鎮博伊尼采,是尼特拉高原獨具特色的建築,為中歐地區最有吸引力和遊客最喜歡光顧的文化遺址之一。
該城堡的最原始文學記載可以追溯到公元1113年,當時它只是一個由厚厚的城牆及其護城河構成的哥德式堡壘,到16世紀初它已成為文藝復興時期貴族的活動中心。從1644年起該城堡歸帕爾菲家族所有,該家族把城堡改建成環形巴洛克風格建築。其最後一個擁有者揚·帕爾菲伯爵(1829-1908年)又按照19世紀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城堡進行了改造,並借鑑了哥德式及法國羅亞爾城堡、威尼斯文藝復興時期的宮殿等建築風格。城堡四周環繞著樹木繁茂的公園,裡面有各類獨具特色的動、植物園。城堡內有1662年建造的有著漂亮穹頂和壁畫的小禮拜堂,有14世紀建成的具有珍貴教壇的五角塔,塔中有大理石廳、盾廳和騎士廳。其中有砂曾是宮廷侍女和貼身衛士住過的地方。城堡內經常舉辦各類活動和特別節目,如“騎士日”和“國際幽靈和稻草人節”等。尤其是每年夏季,作為旅遊勝地音樂節的一部分,城堡內都要舉辦嚴肅的古典音樂會,世界各地的獨奏家和小型管弦樂隊紛紛來此參加演出。城堡以其浪漫的輪廓、高聳的塔樓尖頂以及高雅的文化氛圍,為世人所傾慕。
第2圖[邯鄲叢台]位於河北省邯鄲市城區的東北部,相傳始建於戰國趙武靈王時期(公元前325-前299年),是趙王閱兵和觀賞歌舞之處,故稱為“武靈叢台”。顏師古《漢書注》稱,因樓榭台閣眾多而“連聚非一”,故名“叢台”。台上原有天橋、雪洞、花苑、妝閣諸景,均已廢棄。現存古台高7米,東西長5.9米,南北寬22米;向南突出的一段長50米,寬10米,是明清以來的修復建築,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獨特風格。叢台南北皆有門,從南門拾級而上,可見右側台牆上鑲嵌的“滏流東漸,紫氣西米”8個古體大字;南門外,叢立的石碑上鐫刻有郭沫若1961年秋題寫的詩句;而北門內,尚有清乾隆皇帝1705年登叢台時的御筆題詩刻石,他們均讚頌了趙武靈王朝服騎射的歷史功績。在叢台的第二層檯面上,還建有紀念趙王的武靈館和小巧玲瓏的回瀾亭。其最高層的平台,稱“武靈台”,距地面13.5米,明嘉慶十三年(1534)年曾在其上建據勝亭,登亭可遠眺太行諸山,近觀邯鄲市容。叢台已成為趙都歷史的見證,是古城邯鄲的象徵。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