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年

1800年

1800年是庚申年(猴年);清嘉慶五年;越南景盛四年;日本寬政十二年。■9月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五種、二十四卷編定刊行,紀昀的門人盛時彥作序。作品描繪1800年4月底,第二次反法聯盟戰爭時期,拿破崙皇帝親自率領法國士兵從大聖伯納德山口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時的情景。 這個題材的作品大衛和他的助手一共繪製了5個版本,圖示這幅是第一張,1800年為西班牙國王查爾斯四世繪製。幕府末期至明治維新初期,幕府軍與各藩軍的軍服都是和、洋式混雜。軍服為法式帶黃鑲邊的深藍色上裝和長褲,白色綁腿套,頭上的軍帽則為德式無沿略帽。

年號

清仁宗嘉慶五年

庚申年(猴年)

大事記

■8月1日 - 聯合法案(Act of Union 1800)通過,將於1801年1月1日起,愛爾蘭王國與大不列顛王國合併為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

■9月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五種、二十四卷編定刊行,紀昀的門人盛時彥作序。

■義大利人伏打發明第一個電池。

■《波拿巴翻越大聖伯納德山口》雅克.路易斯.大衛(法)(1748-1825)

大聖伯納德山口連線著瑞士與義大利,海拔2,473米,是歐洲最高的山口。

作品描繪1800年4月底,第二次反法聯盟戰爭時期,拿破崙皇帝親自率領法國士兵從大聖伯納德山口翻越阿爾卑斯山,進攻義大利時的情景。 這個題材的作品大衛和他的助手一共繪製了5個版本,圖示這幅是第一張,1800年為西班牙國王查爾斯四世繪製。它被懸掛於馬德里王宮之中。後來的皇帝約瑟夫.波拿巴被迫離開馬德里流亡到美國時將此畫帶到了費城。許多年以後才得以輾轉返回到歐洲。

■恐鳥,1800年滅絕

■日本明治維新和西南戰爭(1800年-1800年)

幕府末期至明治維新初期,幕府軍與各藩軍的軍服都是和、洋式混雜。雖然幕府gover-ment已正式採用法國式軍服,但是實際上多數將士依然保持穿著舊裝。相比之下,薩長聯軍的洋裝普及卻較為徹底。薩摩士兵的軍服為藍色短上衣和長褲,頭戴尖頂黑漆陣笠。人人身背薩摩刀,胳膊上系戴倒幕聯盟的白帶標誌。

gover-ment軍的制服在明治維新以後完全西式化。軍服為法式帶黃鑲邊的深藍色上裝和長褲,白色綁腿套,頭上的軍帽則為德式無沿略帽。

逝世

1月-6月

1月7日: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1874年逝世)

1月11日:匈牙利物理學家阿紐什·耶德利克(1874年逝世)

1月14日:奧地利音樂學家路德維希·里特爾·馮·克歇爾(1877年逝世)

1月17日:美國法務部長凱萊布·庫欣(1879年逝世)

2月1日:英國博物學家布賴恩·霍頓·霍奇森(1894年逝世)

2月6日:法國畫家阿希爾·德韋里亞(1857年逝世)

2月11日:英國攝影師威廉·福克斯·塔爾博特(1877年逝世)

2月12日:英國動物學家約翰·愛德華·格雷(1875年逝世)

2月23日:蘇格蘭博物學家威廉·賈丁(1874年逝世)

3月2日:俄羅斯詩人葉夫根尼·巴拉滕斯基(1844年逝世)

3月3日:德國地質學家海因里希·格奧爾格·布龍(1862年逝世)

3月25日:德國地質學家恩斯特·海因里希·卡爾·馮·德興(1889年逝世)

3月26日——仁孝天皇,日本天皇。(1846年逝世)

3月28日:德國昆蟲學家約翰·格奧爾格·瓦格勒(1832年逝世)

4月4日:日本大名德川齊昭(1860年逝世)

4月15日: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1862年逝世)

5月8日:法國作家阿爾芒·卡雷爾(1836年逝世)

5月9日:美國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1859年逝世)

5月30日:德國數學家卡爾·威廉·費爾巴哈(1834年逝世)

6月17日:愛爾蘭天文學家威廉·帕森斯(1867年逝世)

7月-12月

7月14日:法國化學家讓-巴蒂斯特·杜馬(1884年逝世)

7月19日:厄瓜多總統胡安·何塞·弗洛雷斯(1864年逝世)

7月31日:德國化學家弗里德里希·韋勒(1882年逝世)

8月5日:西班牙軍官拉蒙·馬里亞·納瓦埃斯-坎波斯(1868年逝世)

8月10日:德國天文學家奧托·奧古斯特·羅森貝格爾(1890年逝世)

8月12日:法國語言學家讓-雅克·安培(1864年逝世)

8月13日:義大利埃及古生物學家伊波利托·羅塞利尼(1843年逝世)

9月12日:法國西洋棋大師皮埃爾·夏爾·富尼耶·德聖阿芒(1872年逝世)

9月13日:美國海軍將領富蘭克林·布坎南(1874年逝世)

9月15日:梅克倫堡-什未林公爵保羅·弗里德里希(1842年逝世)

9月22日:英國植物學家喬治·邊沁(1884年逝世)

10月3日:美國歷史學家喬治·班克羅夫特(1891年逝世)

10月23日:法國動物學家亨利·米爾恩-愛德華茲(1885年逝世)

10月25日:英國詩人托馬斯·巴賓頓·麥考利(1859年逝世)

10月26日:德國陸軍元帥赫爾穆特·卡爾·伯恩哈德·馮·毛奇(1891年逝世)

12月1日:匈牙利詩人米哈伊·弗勒什毛爾蒂(1855年逝世)

12月3日:斯洛維尼亞詩人弗蘭采·普列舍倫(1849年逝世)

12月4日:英國地質學家約翰·菲利普斯(1874年逝世)

12月29日:美國橡膠商人查爾斯·古德伊爾(1860年逝世)

誕生

5月18日——蘇沃洛夫,俄國軍事家。(1730年出生)

歷史記載

冉天元戰死朱射斗

嘉慶五年(1800)正月二十九日,四川白蓮教軍首領冉天元戰死清軍總兵朱射斗,取得重大勝利。冉天元是四川白蓮教軍通江藍號冉文儔的侄子,冉文儔犧牲後,通江藍號義軍便由冉天元率領。冉天元英勇善戰,尤其會用伏兵。嘉慶五年正月十五日,冉天元乘清軍大隊人馬赴陝甘作戰、川境空虛之機,聯合各路義軍巧渡嘉陵江,順利進入川西,進攻蓬溪縣城。清朝統治者對此感到極為震驚,認為這是多年來所沒有的事情。四川總督魁倫因此被革職留任。當起義軍進抵蓬溪縣的高院場時,恰與趕來征剿的清軍總兵朱射斗部相遇,雙方展開激烈搏鬥。冉天元率數千義軍踞山下撲,山坳伏軍突出雲合,將朱射斗軍圍困數重。朱射斗寡不敵眾,遇坎落馬,被白蓮教義軍戰士斬於陣前。朱射斗以下清軍參將羅定國、參領額森保、驍騎校薩英阿竺多人,也被義軍斬殺。高院場激戰清兵大敗,嘉慶帝聞訊十分惱怒,賜令署四川總督魁倫自盡,成都將軍阿迪斯遣戍伊犁,四川提督七十五逮京治罪。

馬蹄岡激戰冉天元轉勝為敗

嘉慶五年(1800)二月二十四日,在馬蹄岡戰役中,冉天元轉勝為敗,不幸戰死。高院場戰鬥之後,為了接應進入甘肅的義軍,冉天元率大隊北上梓潼、斂州(今劍閣)。清政府急令德楞泰自陝西回師,屯兵廣元阻擋。嘉慶五年二月二十四日,德楞泰兵至馬蹄岡,見白蓮教軍分據九個山包,排列整齊,嚴陣以待。他便督兵搶占黃茅嶺。白蓮教軍遂兵分四路,每路有馬兵四五百,步兵二三千,直撲下山。德楞泰也兵分四路,自領侍衛阿那保等為一路,持刀砍殺。冉天元在火石埡設伏兵萬人,德楞泰被誘陷伏。清軍主力進入伏擊圈後,白蓮教軍戰士猝然並起,用濕棉絮裹毛竹牌抵擋清軍的弓箭火炮、輪番向前衝殺。清軍被層層圍困,饑渴疲勞,數路皆敗。清軍統帥德楞泰僅率數十親兵,下馬據山嶺,以為必死。冉天元身穿蟒袍,其弟天恆草帽插花翎,帶眾登山,逕取德楞泰。在此關鍵時刻,地主團練頭目都司羅思舉,急令兵士取石塊亂擊。一時間雨石紛紛,白蓮教軍沒有防備,均棄竹牌後退,擁塞道路。這期間,冉天元坐騎中箭,跌入山澗,不幸被俘遇害,冉天恆也中箭犧牲。白蓮教軍失去指揮,潰不成軍,乃轉勝為敗。馬蹄岡戰役後,四川白蓮教軍尚有萬餘人,他們在冉天泗、王士虎等統領下,搶渡潼河,繼續和清軍戰鬥,並一次又一次打敗清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