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年

1051年

1051年是一個平年,是農曆辛卯年(兔年);契丹重熙二十年;北宋皇祐三年;西夏天祐垂聖二年;大理保全七年;越南崇興大寶三年;日本永承六年。它的第一天在星期一開始。

大事記

儋州七坊峒黎人符南蛇組織農民起義

(圖)儋州儋州

儋州人民吃苦耐勞不畏強暴,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早在明代弘治十四年(公元1051年),儋州七坊峒黎人符南蛇組織農民起義,1926年儋縣就建立黨組織。1927年10月,儋縣縣委和臨高縣委組織農民軍發動暴動,攻打偽政府所在地新州。暴動勝利後,儋縣成立臨時政府。1950年儋州 為民冒著槍林彈雨為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引路。 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民眾愛好古典詩詞,吟詩作對成為一種社會風氣。儋州市府所在地那大鎮,位於海南島西部,儋州的東南隅,有400多年的歷史。明代萬曆年間已設那大營。清代雍正三年( 公 元1725年),那大已成為西部交通要道,來往商販較多。據《儋縣誌》記載,1933年已有商店600餘間,為瓊西交通和商業中心,居民來自四面八方。

劉述以都官外郎知州事
劉述,皇;占三年(1051年)以都官外郎知州事。蒞政憂勤,視民如子。有五事勸民:"其一日:孝於父母,和於兄弟,親戚鄉黨稱善,則家道興矣。其二日:教誨子弟,勤修儒業,習禮儀,則可以得祿而榮親族矣。謹慎不做斗訟之事,則免刑戮。鄉民勤農業,市民勤生業,不嗜博飲游惰,則衣食足。其五日:宜節儉,務收藏,雖遭水旱則無饑寒。右五事,乃立身之要道,保家之急務,百姓宜各傳寫,置諸目前。讀而思,思而行,則日有益。"民鹹化之。建思遠樓於西湖上,民稱為劉公樓。

逝世

(圖)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

畢升逝世
畢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宋朝的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記載了畢升的活字印刷術。1990年秋,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睡獅山麓出土了一方墓碑,據考證為畢升的墓碑。宋仁宗慶曆年間(1041-1048年),平民畢升創造了活字印刷術。這是中國對於世界文明的發展所作出的又一偉大貢獻。畢升用一種細膠泥刻成單個反體字,一字一印,字的筆畫凸出的高度像銅錢的邊緣那樣厚薄,字刻好後,把印泥放入火中燒硬。然後取一塊鐵板,在上面塗一層松脂、黃蠟和紙灰等製成的固著劑,再將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把要印的文字一個個有序地排列在鐵框放在鐵板上,把要印的文字一個個有序地排列在鐵框內。排滿了字的鐵框就為一版,放到火上烘烤,等脂蠟稍稍熔化,就用另一塊很平的鐵板壓在字面上,字面即被壓平,待其冷卻後,泥活字便粘在一起,成為活字版了。這樣的活字版即可施墨鋪紙印刷。印完之後,再經烘烤,取下活字,又可再用。

夏竦逝世

(圖)宋代夏竦《鷓鴣天》詞意圖宋代夏竦《鷓鴣天》詞意圖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喬,德安(今江西德安)人。北宋名臣。養父夏承皓無子,一日撿到一男嬰,“錦繃文褓,插金釵二支”,即是夏竦,後承皓與契丹人戰死。夏竦以父蔭為潤州丹陽縣主簿。“性明敏,好學,自經史、百家、陰陽、律歷,外至佛老之書,無不通曉,為文章,典雅藻麗”,為官剛正不阿,曾開倉救濟百姓,頗得百姓信任。曾任陝西經略使,“治軍尤嚴,敢誅殺”,明道二年(1033年)罷知襄州,歷知黃、鄧、壽、安、洪、潁、青等州。康定二年(1041年),拜奉寧軍節度使,在好水川之戰中被西夏打的大敗,被貶職。慶曆七年(1047年)為宰相,御史言:“大臣和則政事修,竦前在關中,與執中論議不合,不可使共事。”不久改樞密吏,封英國公。夏竦能詞,有“山勢蜂腰斷,溪流燕尾分”二句,宰相李沆賞其詩,後得寵於真宗,被稱為“桂冠詞人”。不過夏竦疾賢妒能,曾告仁宗貶謫過范仲淹等賢臣,並且反對新法。《宋史》說:“竦材術過人,急於進取,喜交結,任數術,傾側反覆,世以為奸邪”。夏竦豪奢,“積家財累鉅萬,自奉尤侈,畜聲伎甚眾。”,又喜食石鍾乳粥,睡覺時遍體寒冷,猶如死人。皇祐三年(1051年)卒,享年六十七歲,贈太師、中書令。諡號文莊。《宋史》卷二八三有傳。

劉奕逝世
劉奕(999~1051年),字蒙伯,懷安縣劉宅鄉(今福州郊區建新鎮劉宅村)人,宋鹹平二年(999年)生。其父劉若虛為鹹平五年(1002年)進士,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郎。劉奕為天聖八年(1030年)進士,授惠州(今廣東惠陽縣)推官,但因病沒有到任,後調南康軍(今江西省星子縣)判官,移知洪州武寧(今江西潯陽)縣事,後改為大理寺丞,累遷屯田員外郎,知滎陽縣(今河南省鄭州),慶曆間為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縣)判官,不久為漳州漳浦縣通判,又改潤州(今江蘇鎮江市)通判。皇裕三年(1051年)病逝。劉奕為官清廉,死的時候“殮無新衣,囊無餘資”,潤州百姓集錢為其收殮。葬福州西門馬鞍山蘇家村。嘉祐六年(1061年)福州太守蔡襄為其寫《劉蒙伯墓碣文》,讚嘆他立身高潔,為後世者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