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二甲基肼

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並有高度的器官專一性,能特異地誘發齧齒動物大腸癌L。

1,1-二甲基肼(1,2一Dimethylhydrazine,DMH)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並有高度的器官專一性,能特異地誘發齧齒動物大腸癌L。在腫瘤生化研究中,為了獲得理想的大腸癌動物模型,我們用Hatt 12’法進行該藥物的合成工作,並對合成產物一DMH作了小鼠致大腸癌的試驗。DMH的合成程式是:1.在鹼性條件下,苯甲酞氯與硫酸麟反應,生成二苯甲酞腆,2.二苯甲酞麟甲基化,生成二苯甲酞二甲基肪;3.用鹽酸水解二苯甲酸二甲基臍,除去苯甲酞基,最後生成二甲基拼的二鹽酸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1,1-二甲基肼。

英文名稱:Dimethyl hydrazine(unsymmetrical);1,1-Dimethyl hydrazine。

CAS No.:57-14-7。

分子式:C2H8N2;(CH3)2NNH2。

分子量:60.1。

危險標記:7(易燃液體)。

包裝方法: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紋口玻璃瓶、鐵蓋壓口玻璃瓶、塑膠瓶或金屬桶(罐)外普通木箱。

理化性質

主要成分:純品。

外觀與性狀:無色帶有氨氣味的液體, 具有吸濕性。

熔點(℃):-58。

沸點(℃):63.3。

相對密度(水=1):0.78(2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1.94。

蒸氣壓(kPa): 20.9(25℃)。

閃點(℃):-15。

禁配物:氧化劑、銅及其合金、鐵、鐵鹽。

危險特性:易燃,其蒸氣與空氣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遇高熱分解釋出劇毒的氣體。遇氧化劑及鋁反應劇烈。

溶解性:溶於水、乙醇和乙醚。

應急處置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 min。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 min。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予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導管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 m,大泄漏時隔離450 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氣,保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遇大火,消防人員須在有防護掩蔽處操作。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管理信息

操作管理: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導管式防毒面具,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管理: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管理: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廢棄管理: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LD50:122 mg/kg(大鼠經口);265 mg/kg(小鼠經口)。LC50:630 mg/m3,4 h(大鼠吸入);130 mg/m3,4 h(狗吸入)。動物急性中毒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出現興奮、運動失調、強直性和陣發性痙攣。此外可見流涎、噁心、嘔吐和呼吸困難。狗吸入蒸氣濃度140 mg/ml×3 h,可於當天死亡; 屍檢可見肺水腫和肺點狀出血。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12.5 mg/m3,6 h/d,5次/周,26周,體重減輕、嗜睡、輕度貧血。狗吸入本品對皮膚、黏膜、眼有輕度刺激作用,其刺激作用較一甲肼及肼低。小鼠經口給毒,可引起血管和肺腫瘤。

代謝:代謝方式尚不清楚。狗、貓注射本品後5 h內30%~50%以原形隨尿排出。大鼠和狗給毒後,3%~10%以葡萄糖腙、20%~25%可能以腙、50%~60%以原形隨尿排出。

致敏性:本品致敏。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陽性。

環境危害: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魚類應給予特別注意。

應急醫療

診斷要點:

主要是眼、鼻、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狀和呼吸困難,可有噁心、嘔吐,嚴重者出現全身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呈癲癇樣大發作,可致腦水腫。

處理原則:

(1)中毒患者應立即脫離現場。脫去被污染的衣、帽、鞋、襪。污染的皮膚採用大量清水沖洗。濺入眼內,至少用清水沖洗10 min。

(2)大量維生素B6有療效,先給靜注,後改為靜滴,直至抽搐停止。抽搐發作時可同時使用抗痙攣藥。

(3)對症處理。

監測方法

1.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2.實驗室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類 別來 源
氨基亞鐵氰化鈉分光光度法水質GB/T 14376—93
氣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空氣國家環保局編:《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

國家標準

1.中國職業接觸限值(GBZ 2—2002)

最高容許濃度(MAC)時間加權平均容許濃度(TWA)短時間接觸容許濃度(STEL)
0.5 mg/m31.5 mg/m3

2.環境標準

前蘇聯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0.1mg/m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