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域名

.cr域名&.co.cr域名

是網際網路域名管理機構ICANN為哥斯大黎加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osta Rica)國家及地區分配的頂級域(ccTLD),作為其國家及地區網際網路頂級域名。

哥斯大黎加共和國

自然地理

哥斯大黎加位於中美洲地峽,北緯10度;西經84度。東臨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著1290千米的海岸線(東岸加勒比海212千米,西岸太平洋1016千米)。
哥斯大黎加北部與尼加拉瓜接壤(邊境線長309千米),東南偏南與巴拿馬接壤(邊境線長639千米)。總共有51100平方公里,其中領土50660平方公里,領海440平方公里,比美國的西維吉尼亞州稍小,相當於愛爾蘭。
哥斯大黎加地形是:海岸邊是平原,而中部被崎嶇的高山所隔絕。該國宣布其專屬經濟區為200海里,領海為12海里。氣候屬於熱帶和亞熱帶,還有一部分是新熱帶。
哥斯大黎加的氣候條件截然不同,徹底顛覆了一年四季的分類,這裡只有兩個季節,4月到12月為冬季,降雨多,12月底到第二年4月為乾季,也稱為夏季。首都聖何塞的年平均氣溫最低為15攝氏度,最高為26攝氏度;沿海地區的氣溫相對來說比較高,加勒比海地區的夜平均溫度為21攝氏度,日平均溫度為30攝氏度。

簡史

哥斯大黎加伊拉蘇火山口的景色,

伊拉蘇火山位於哥首都聖何塞以東約60公里處,

海拔3432米。其火山口直徑1050米,深300米,

底部有一潭碧綠的積水,上方則煙霧繚繞,氣象萬千,

是哥斯大黎加著名的旅遊勝地。伊拉蘇火山是一座間歇性火山,

最近一次噴發是在1978年。  新華社記者 楊建華攝

【交通運輸】 國內交通以公路為主。公路總長約35332公里,其中49%是瀝青路。泛美高速公路貫穿南北。鐵路總長440公里,由國家鐵路局運營。由於缺乏投資和年久失修,自1995年起哥鐵路基本處於停運狀態,只承接少量貨運及從聖何塞至莫因的遊客。2005年起聖何塞至周邊城市的鐵路恢復運營,但由於設備老化和遊客稀少,基本無盈利。

哥有4個主要港口為利蒙港、莫因港、彭塔雷納斯港和卡爾德拉港。利蒙港和莫因港的吞吐量占全國的80%以上。兩家航空公司經營10條國內航線、15條國際航線。有兩個國際機場,首都有胡安·聖瑪麗婭國際機場。北部賴比瑞亞市有丹尼爾·奧杜韋機場,較少使用。

【通訊業】 哥通訊業發達,居拉美國家前列。2006年,每百人有34條電話線,全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為121.4萬人。目前,哥通信業由哥斯大黎加國家電力局(ICE)壟斷經營。 

【財政金融】 中央銀行(1950年成立)和國家銀行(1936年成立)為哥斯大黎加主要金融機構。

【對外貿易】 哥實行貿易開放政策,與墨西哥、智利、中美洲五國、多米尼加、美國等簽有自由貿易協定,與世界50多個國家(地區)有貿易關係。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出口對象是美國、中國、歐盟和中美洲鄰國,主要出口電子晶片、積體電路、紡織品、香蕉、鳳梨、咖啡、醫療器械、加工食品、機械和電子配件等。主要進口對象為美國、歐盟、委內瑞拉、墨西哥等國,主要進口原材料、消費品、燃料、潤滑油和資本貨物。

文化教育

和平大學內的“和平紀念碑”上嵌著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哥總統阿里亞斯

的頭像。左邊的碑文寫有:“和平永無疆界”。

哥斯大黎加擁有多樣的文化,那裡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匯處。當十六世紀西班牙人征服美洲後,哥斯大黎加北部地區是瑪雅文明最南部的領地,中部和南部是奇布查族領地,而西海岸則居住著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從非洲販賣來的黑人奴隸,也就在這個時候,許多中國勞工來到這裡,修築鐵路。
哥斯大黎加音樂有tambito和punto,十分獨特,比如“punto guanacasteco”來自於瓜納卡斯特省,而“punto sancarleño”則來自於阿拉輝拉省的聖卡洛斯(San Carlos) 。哥斯大黎加北部(曾是瑪雅人的勢力範圍)和大西洋海岸傳出了許多音樂和傳奇故事。
哥政府歷來重視教育。實行中國小義務教育,全國有國小6884所,12%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教育水平居拉美國家前列。成人識字率96.1%,大、中、國小入學率73%。

主要高等院校有哥斯大黎加大學和國立大學。哥斯大黎加大學建於1940年。國立大學建於1973年。

新聞出版

全國有6家日報,主要有:《民族報》,發行8.5萬份;《自由新聞》,發行5萬份;《共和國報》,發行5.88萬份。

全國有130家電台,12家電視台。影響較大的商業性電視台有哥斯大黎加電視7台、2台和13台。

體育

哥斯大黎加國家足球隊
哥斯大黎加國家足球隊是哥斯大黎加的足球代表隊,由哥斯大黎加足球協會管理。即使在足球水平落後的中北美地區,哥斯大黎加也不算一個強隊。
哥斯大黎加隊上一次進軍世界盃決賽圈是在1990年,當時他們的主教練就是現任中國國家隊主教練的米盧蒂諾維奇。該隊首次進軍世界盃就讓人眼前一亮,居然進了16強。
哥斯大黎加於美洲金杯最好的表現是在2002年,以亞軍完成賽事。他們亦贏過中美洲國家杯五次。他們被三次邀請參加美洲杯,被兩次在八強出局。
哥斯大黎加慣用的陣型是3-5-2,他們的中場在比賽中非常有彈性,機動靈活。他們通常會放對手通過中場,然後在邊路利用他們驚人的速度來打反擊。近乎於非洲球員的體質,使哥斯大黎加球員們擁有十分出眾的速度,往往會給對方的後防線以致命的打擊。他們的兩個邊路壓上進攻時,其他中場隊員就會迅速的彌補其留下的空缺。
哥斯大黎加的攻擊力非常強,在14場比賽中攻入了25球,這要歸功於他們的兩個優秀的前鋒。馮塞卡和萬喬普都是禁區內的"獵犬",捕捉機會能力非常強。兩人配合非常默契,也是極有殺傷力的一對鋒線尖刀。此外,曾經在1990年世界盃上,在對瑞典隊的比賽中,攻入制勝一球的老將梅德福德仍然在隊中,因此哥斯大黎加隊的鋒線攻擊力足以讓他們引以為豪。
歷屆世界盃成績
1930年至1934年 - 未參加
1938年 - 退出
1950年至1954年 - 未參加
1958年至1986年 - 外圍賽
1990年 - 第二圈
1994年 - 外圍賽
1998年 - 外圍賽
2002年 - 第一圈
2006年 - 第一圈
主教練:吉馬雷斯(Alexandre Borges Guimaraes)
著名球員
胡安·阿諾爾多·卡亞索
森特諾
馮塞卡
羅納德·戈麥斯
路易斯·馬林
馬丁內斯
毛利西奧·蒙特羅
索里斯
毛里西奧·賴特
洛佩斯
亞歷山大·吉馬雷斯
梅德夫得
乾沙利斯
朱安·烏奧拉
雷納爾多·帕克斯
埃里克·洛尼斯
洛查
埃克托·馬爾切納
保羅·萬喬普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