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船

龜船

龜船(朝鮮語:거북선或귀선)是15至18世紀間,屬於朝鮮王朝對日反侵略作戰的大型戰船。在1592到1598年壬辰衛國戰爭(又稱:壬辰倭亂)期間,由於幫助朝鮮人民對抗日軍船艦贏得數場海戰勝利,龜船的威名遠播。然而與一般流行的信念相反,在戰爭中朝鮮海軍的主流仍然是板屋船。龜船結構輕巧、簡易而堅固,船速快,火力大,是當時亞洲較為先進的軍艦。龜船在壬辰衛國戰爭中起了很大作用,但因船身低不適合遠海航行,火力小,成本高等原因,在戰後被裁汰,最終銷聲匿跡。

基本信息

龜船構造

龜船的構造龜船的構造

戰爭期間服役的龜船有許多種版本,不過它們

一般長約30至37米,且其底層結構與板屋船極端類似。技術上來說龜船就是在板屋船之上搭起一層船殼,再加上一具巨大無比的錨懸掛在船前。在船首豎立的龍頭能散發出如霧般的硫磺氣體,有效的擾亂敵人的艦隊陣型,以及在接近與穿梭在敵艦之間時掩蔽船隻自身。同時龍頭也足夠容納一門火炮。做為某種形式的心理戰,龍頭也能驚嚇日軍士兵。船前有一具巨大的錨,錨下繪有一張“臉”,被當作是一種撞擊工具。與標準的板屋船相同,龜船有兩支桅和一對帆。另一個相同點是龜船也利用了槳來加快速度;這就意味著,和與其交戰的日軍船隻不同,龜船的運動不僅僅依賴風力。龜船另一項勝過日本對手的優點是,龜船能在其船隻本身尺寸大小的範圍內轉向。

龜船的構造龜船的構造

龜船在它的兩個側邊各有10支槳與11個炮口。通常龍頭嘴巴的開

口處也有一個炮口。在龜船的前後還各有兩個炮口。這些重型火炮允許龜船施放密集的彈幕。其成員組成通常包括50-60名作戰的水兵以及70名槳手,還有一名指揮官。龜船的上半部包復著六角形的甲片,每塊甲片有一支鐵錐突出。此種封閉甲板的好處之一是保護朝鮮槳手及水手免於遭受火繩槍與弓箭火力的攻擊。鐵錐被認為能夠挫敗日軍登船肉搏的企圖,因為當時日軍在海上戰鬥的主要方式正包括了以鉤爪系住敵船、以及攀登船艦進入面對面的肉搏戰。朝鮮的書面記錄都提到了龜船是便於移動的船艦,能夠提供瞬間加速的爆發力。與標準的板屋船相同,龜船的船底特徵為U形,使其具備了穩定得多的火炮發射平台以及,在其船隻本身尺寸大小的範圍內轉向等優點。U型船底相較於V型船底的缺點是多多少少較慢的巡航速度。

與一般流行的信念相反,在豐臣秀吉侵略朝鮮的那段時期,大約僅有3至6艘龜船進入朝鮮水軍服役;朝鮮水軍的主力戰艦仍然是板屋船,後者的尺寸大約與龜船相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建造龜船所必須消耗的資源極多。在某張於日本城池中發現的圖繪里,龜船被描繪為三層甲板的巨獸,規模大的可以與現代的船隻相比較。火炮置於第三層,弓箭手置於第二層,部隊則部署在第一層。船上也有無數的汲柄,用於釋放儲水以撲滅船上的火源。繪畫中的許多武器及其功能被歷史學家認為是應在其年代之前的許多年。

贈禮

朝鮮贈送中國的龜船模型

龜船模型龜船模型

現在陳列於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的《古代戰爭館》。

龜船是明清時期朝鮮戰船,由當時朝鮮民族英雄、三南水師統制使李舜臣改制。該船四面發炮,頗具攻擊能力;形似龜甲,防禦力較強;船體輕巧,機動性能良好。曾在明萬曆年間發生的抗倭援朝戰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十一月,侵朝日軍被壓縮到朝鮮東南沿海一帶,遭到中朝聯軍圍殲痛擊,於是爆發露梁海戰。戰前,年逾70歲的老將鄧子龍督兵千人,駕馭巨艦為前鋒,埋伏於露梁海北側;朝將李舜臣督朝鮮水師,乘龜船埋伏於露梁海南側;明水師提督陳璘率主力艦隊在正面阻擊。十九日拂曉,中朝聯軍三面合圍,在露梁海與日軍展開激戰。聯軍駕龜船逼近日艦,躍上敵船,奮勇衝殺。老將鄧子龍不幸身亡。戰至中午,陳璘、李舜臣驅龜船夾擊日艦,施放噴火筒,焚毀日軍大部戰船,剩餘日軍狼狽逃竄。李舜臣駕龜船全速追擊,中途不幸犧牲。陳璘乘勝奮擊,焚毀日軍大部戰船。日軍全線崩潰,以失敗而告終。中朝聯軍共同譜寫了一曲團結戰鬥,共御倭寇的壯烈讚歌。龜船在此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中朝人民友誼的最好見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為了緬懷這段歷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特製作龜船模型,贈送給中國政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