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寺遺址

龍山寺遺址

寺內建築均毀,現為種植地,僅剩寺院城牆幾乎完好。 在城牆遺址的南端有一缺口,約4m,可能是當時修築的門樓,後遭損毀而形成。 從這個缺口走進原寺內約10m左右有一呈橢圓狀的深洞,半徑約5m,從上之下,自大到小,深不可測。

簡介

龍山寺遺址位於今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安吳鎮龍源村西山廟北部。據《續修涇陽魯橋鎮
龍山寺遺址衛星圖
志》卷一寺觀記載:龍山寺在鎮西鄉豐樂原。創自
遺址南端
前明,有宮殿十數間,土室兩座,後遭損毀。至今僅存寺院四周城牆。附近古今遺蹟、名景有:西山廟村遺址、淡
村唐尊勝陀羅尼石經幢、西嶽廟遺址、清涼寺、正誼書院、魯橋古鎮、新遷王徵墓、王徵故居等。

遺址介紹

遺址位於今安吳鎮北部的豐樂原東端,與清峪河相鄰。隔清峪河與東部的清涼原並峙。寺院遺址呈南北狀,東西最寬處約70m、最窄處約15m,南北長約250m,占地約16畝。寺內建築均毀,現為
通入地心
種植地,僅剩寺院城牆幾乎完好。
寺院城牆為土築強夯而成。形狀設計獨特,根據城牆遺址來
城牆
看,城牆建築形狀是以佛的耳朵輪廓設計。城牆寬約1.0m,高約2.5m,“佛耳”輪廓長度為600m。經過歲月的流逝,牆上長滿了草,城牆多處地段均已塌陷。在城牆遺址的南端有一缺口,約4m,可能是當時修築的門樓,後遭損毀而形成。從這個缺口走進原寺內約10m左右有一呈橢圓狀的深洞,半徑約5m,從上之下,自大到小,深不可測。

殊相和尚

據《續修魯橋鎮志》記載:清朝初期寺內有個叫殊相的和尚,是山西人,性格耿直。他增修寺內廟舍。沉默少言,經常坐在椅子上。有一天深夜,一竊賊偷驢,他的徒弟覺察到了正要告訴他,但他卻說:“不要管”。但是到了第二天早晨,那個竊賊還在迷繞的山路上,不得離去。他活了百餘歲,圓寂後,人們見他為寺院的付出和對寺院帶來的改變,於是為他繪畫立像於寺院後洞,香火猶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