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球成金》

《點球成金》

影片《點球成金》改編自麥可·劉易斯的《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由貝尼特·米勒執導,布拉德·皮特[美國電影男演員]、喬納·希爾和菲利普·塞默·霍夫曼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9日在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率先上映。電影講述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又稱綠帽隊或白象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的經營哲學,描寫了他如何以小搏大、力抗其它薪資總額比他們多上數倍的大球隊的方法。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宣傳海報 宣傳海報

比利·比恩(布拉德·皮特飾),不僅是美國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總經理,他也是一個“特立獨行”、“思維怪異”的傢伙。就是在這樣一個經理人的掌控下,在他一切的行事和工作當中,幾乎皆不按常理出牌,處理一切皆採用逆向思維來思考的方式。就是這樣的比利·比恩,卻按照他自己所謂的對事物真諦的頓悟,對一切慣例常規的打破之後,卻成功組建和塑造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棒球隊 。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職業棒球聯盟(簡稱MLB),他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無論在人員和物質配備以及資金實力上都僅僅是“下三流”之列,然而,就是憑藉比利·比恩的“出其不意”和逆向思維的管理方式,在好友彼得·布蘭德(喬納·希爾飾)的幫助下,在召集和物色了一批表面上看去都身懷缺點、性格偏癖,但骨子裡卻都擁有在棒球運動的某方面的超強能力的隊員,以打破常規、突破傳統的經營模式,在一片批評與質疑聲中取得了驕人的比賽成績,甚至達到了比肩實力雄厚的紐約揚基隊的程度。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配音 備註
Billy Beane 布拉德·皮特   ----
Peter Brand 喬納·希爾   ----
Art Howe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Sharon 羅賓·懷特   ----
Scott Hatteberg 克里斯·帕拉特   ----
David Justice Stephen Bishop   ----
Ron Washington Brent Jennings   ----
Grady Fuson Ken Medlock   ----
Elizabeth Hatteberg 坦米·布蘭查德   ----
John Poloni Jack McGee   ----
Pittaro Vyto Ruginis   ----
Matt Keough 尼克·西塞   ----
Ron Hopkins 格倫·莫肖爾   ----
Chad Bradford Casey Bond   ----
Jeremy Giambi Nick Porrazzo   ----
Casey Beane Kerris Dorsey   ----
John Henry 艾利斯·霍華德/Arliss Howard   ----
Young Billy Reed Thompson   ----
Billy's Dad James Shanklin   ----
Billy's Mom Diane Behrens   ----
Suzanne - Billy's Secretary Takayo Fischer   ----
Mike Magnante Derrin Ebert   ----
Ricardo Rincon Miguel Mendoza   ----
Carlos Peña Adrian Bellani   ----
Scout Martinez Tom Gamboa   ----
Scout Barry Barry Moss   ----
Scout Artie Artie Harris   ----
Scout Bob Bob Bishop   ----
Scout George George Vranau   ----
Scout Pote Phil Pote   ----

職員表

職員表
製作人:Mark Bakshi;邁克·德·魯卡/Michael De Luca;Rachael Horovitz;Andrew S. Karsch;Alissa Phillips;布拉德·皮特/Brad Pitt;Scott Andrew Robertson;斯科特·魯丁/Scott Rudin
導演: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
副導演(助理):Brendon Breese;Casey Mako;Courtenay Miles;Scott Andrew Robertson;Jonas Spaccarotelli;Brian Taylor;Ken Twohy
編劇:斯蒂文·澤里安/Steven Zaillian;阿倫·索爾金/Aaron Sorkin;Stan Chervin;麥可·劉易斯/Michael Lewis
攝影:瓦雷·菲斯特/Wally Pfister
剪輯:Christopher Tellefsen
選角導演:Francine Maisler
藝術指導:傑西·岡作/Jess Gonchor
美術設計:Brad Ricker、David Scott
服裝設計:Kasia Walicka-Maimone
視覺特效:Edwin Rivera
布景師:Nancy Haigh

角色介紹

比利·比恩
演員 布拉德·皮特
是美國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的總經理,他也是一個思維怪異的傢伙。他打破一切慣例的常規,成功組建和塑造了一支具有強大戰鬥力的棒球隊。​
比利·比恩 比利·比恩
彼得·布蘭德
演員 喬納·希爾
比利·比恩的好朋友,幫助比利物色了一批在棒球運動的某方面的超強能力的隊員。
彼得·布蘭德 彼得·布蘭德
豪威
演員 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是比利請來的球隊教練。起初他對於比利的管理完全不理解,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步認識到比利不同尋常管理的初衷。
豪威 豪威
​斯科特·哈特伯格
演員 克里斯·帕拉特
是比利棒球隊中的一名球員,剛開始球技極差,他一度想放棄,但比利的堅持使得斯科特留下努力。
​斯科特·哈特伯格 ​斯科特·哈特伯格

音樂原聲

曲目專輯資料
One Out AwayTime Tested Intangibles專輯封面 專輯封面
A Little Bit of FaithIs Losing Fun?
Spring TrainingCoaching
Big LeagueIt's a Process
Opening DayMore
HattieGame 5
FenwayOakland
The OfferThe Mighty Rio Grande (This Will Destroy You)
On Its HeadThe Show (Kerris Dorsey)
Turn AroundOld Ground
Losing StreakThe Streak
Can't Miss Prospect
發行日期:2011年09月20日

幕後花絮

影片最開始是計畫由《馬利和我》的導演大衛·弗蘭科爾執導,而到2009年,導演已易主為史蒂文·索德伯格。
第二次確定的導演斯蒂文·索德伯格,後來也退出了這個計畫,按照索德伯格的解釋,他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是自己要拍攝《傳染病》。
當索德伯格離開劇組的時候,他已經召集來了布拉德·皮特和迪米特利·馬丁作為影片的主演,並且還拍攝了一些採訪真實的棒球球員的鏡頭。而在一部體育電影中採訪真實的球員是很少見的做法,外界也普遍猜測這才是導致索尼公司和索德伯格關係緊張,而後者一氣之下離開劇組的真正原因。
在影片的籌劃階段,原定的攝影師亞當·基梅爾因為性騷擾、持械和持有爆炸物而在康乃狄克州被逮捕,隨後影片的攝影師被換成了諾蘭的合作夥伴瓦雷·菲斯特。
影片原計畫在2009年的6月22日開拍,但是在開拍前三天,卻被索尼高層艾米·帕斯卡果斷叫停,有傳言是因為帕斯卡不滿意索德伯格和斯蒂文·澤里安最終版劇本,但具體原因卻從未對觀眾公布。
2010年,《辛德勒的名單》的編劇斯蒂文·澤里安和《社交網路》的編劇阿倫·索爾金接手計畫,重寫劇本。不過據傳言,阿倫·索爾金的版本完全不被人喜歡,甚至包括本片的主演布拉德·皮特。

獲獎記錄

時間名稱獎項種類得獎者
2012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全體劇組
最佳男主角布拉德·皮特
最佳男配角喬納·希爾
最佳改編劇本阿倫·索爾金、斯蒂文·澤里安
最佳音響效果黛比·阿代爾
最佳電影剪輯克里斯多福·泰勒弗森
2012年美國金球獎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提名全體劇組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布拉德·皮特
電影類-最佳男配角喬納·希爾
電影類-最佳編劇阿倫·索爾金、斯蒂文·澤里安
註:只列出2個電影大獎的獲獎情況,影片共獲獎26項,提名61項

幕後製作

影片《點球成金》的拍攝卻是一波三折,在經歷了大衛·弗蘭科爾和斯蒂文·索德伯格的參與和退出之後,這部電影才最終被交到了《卡波特》的導演貝尼特·米勒的手中,而影片的劇本也是一改再改,到了米勒這裡已經被修改了幾稿了,而且影片的製作成本也被一再削減。不過好在原著小說的作者麥可·劉易斯沒有在這些事件中公開表態支持什麼導演之類的,否則這部電影還要繼續“命運多舛”下去。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1. Michael De Luca Productions (as Michael De Luca)4. Film Rites
2. Scott Rudin Productions 美國(as Scott Rudin)5. 哥倫比亞影片公司 美國(presents) 
3. Specialty Films (II)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中國香港2012年2月16日義大利2011年11月25日
韓國2011年11月17日巴西2011年11月18日
英國2011年11月25日法國2011年11月9日
德國2011年12月8日日本2011年11月11日

票房信息

《點球成金》首映當天共在美國的2993家影院上映,單館票房為6883美元,首映周末的票房為2060萬美元,位當周皮膚病第2位。這樣的開局,對於這部造價5000萬美元的電影來說算挺好的。2060萬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使得《點球成金》打敗2006年的《板凳球員》(首映周末票房1965萬美元),成為首映周末票房最高的棒球題材電影。另外在體育題材電影首映周末票房排行榜上,《點球成金》也能排名第5位。至於前4名分別是2009年的《弱點》(3411萬美元)、2005年的《卡特教練》(2418萬美元)、2000年的《光輝歲月》(2090萬美元)和2003年的《奔騰年代》(2085萬美元)。

影片評價

外媒評價

這是好萊塢最充滿情感的棒球電影之一,講述在一個非常艱苦遊戲下,當事者所面臨的痛苦。(《紐約客》評)《點球成金》向觀眾灌輸了智慧,對偽神進行了調侃。(《環球郵報》評)
《點球成金》很令人滿意,就像天空下一杯冰涼的啤酒,就像溫暖夏日裡那條完美無暇的路線。(《華盛頓郵報》評)一部滿足大眾口味的電影,連部分不喜歡棒球的人,都會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紐約郵報》評)
頂級影星布拉德·皮特(Brad Pitt)貢獻了頂級的表演,這是部令人印象深刻,令人驚喜的電影。(《洛杉磯時報》評)布拉德·皮特在電影裡的表演,如同即興發揮,很有現場質感,猛烈撞擊觀眾眼球。(《紐約時報》評)
《點球成金》講一個成熟的男人,工作在孩子們的比賽中。影片雖然喧鬧,但確實一部智商在130以上水平的社會喜劇。(《時代周刊》評)導演貝尼特·米勒(Bennett Miller)將一個棒球迷都知道的體育故事,放進了一個迷人的背景環境中,打造成引發人思考題材。(《今日美國》評)
這可能是第一部深入,帶領觀眾了解棒球的電影,就像你渴望從電影中了解西洋棋或者賭博。(《娛樂周刊》評)這部電影的兩位編劇斯蒂文·澤里安(Steven Zaillian)和阿倫·索爾金(Aaron Sorkin)復活了那句老格言“比賽最重要的不是輸還是贏,而是在於你如何對待”。(《綜藝》雜誌評)

國內評價

《點球成金》是一部“歡快溫馨”的勵志體育題材的傳記片,笑中帶淚,有意思的是影片中間還出現了好幾次有意思的橋段,一反傳統傳記片的嚴肅。同時又是一部誠懇的傳記片,影片的重點放在了展示比利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感情變化上,還能照顧非棒球迷的廣大觀眾 。(騰訊網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