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擬雙身蟲

中央鉤鉤柄長0.033-0.042mm,鉤尖長0.018-0.022mm。 卵大小0.227-0.300×0.080-0.140mm。 se定名人:(Achmerov)年代:1974中文名:黑龍江擬雙身蟲原始文獻:Trudy

形態特徵

黑龍江擬雙身蟲體後部具顯著褶紋。口吸盤0.06-0.100×0.050--0.080mm,咽0.060-0.083×0.050-0.073mm。腸在體後部分長短2支,其中較長1支的後端具較多側分支,並延伸至固著盤中部。
固著鋏中間薄片前面半片邊緣增厚,中間具圓形顆粒,不成直線排列,後面半片基部具1對較大的圓形顆粒。固著鋏寬度第1對0.083—0.137mm,第2對0.127---0.170mm,第3對0.120----0.183mm,第4對0.117—0.187mm。4對固著鋏中以第4對最大,第3對次之,第1對最小。
中央鉤鉤柄長0.033-0.042mm,鉤尖長0.018-0.022mm。卵巢位於生殖結合區。睪丸1枚,位於蟲體後部,較大,分葉多,呈蘑菇雲狀。大小0.227-0.300×0.080-0.140mm。

生態特徵


編號:

25933

拉丁目名:

MAZOCRAEIDEA

中文目名:

鋏鉤蟲目

中文科名:

雙身蟲科

拉丁科名:

Diplozoidae

中文亞科:

雙身蟲亞科

拉丁亞科:

Diplozoinae

中文屬名:

擬雙身蟲屬

拉丁屬名:

Paradiplozoon

拉丁種名:

amurense

定名人:

(Achmerov)

年代:

1974

中文名:

黑龍江擬雙身蟲

原始文獻:

Trudy Helm. AN SSSR, 24:8, fig.3

生境:

宿主: 似赤梢魚; 寄生部位: 鰓絲

國內分布:

黑龍江

國外分布:

俄羅斯(遠東地區)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扁形動物門 單殖吸蟲綱: 657-658

宿主:似赤稍魚Pseudaspius leptocephalus(Pallas)。
寄生部位:鰓絲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東北黑龍江
國外分布:俄羅斯遠東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