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文集·在輪下

出版社: 外文書名: 正文語種: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外文書名: Unterm Rad
叢書名: 黑塞文集
精裝: 20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2754243
條形碼: 9787532754243
尺寸: 21.4 x 15.6 x 1.8 cm
重量: 340 g

作者簡介

作者:(德國)赫爾曼·黑塞(Hesse.H.) 譯者:張佑中
赫爾曼·黑塞(1877-1962),德國作家,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輪下》是作者的早期作品。漢斯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被大家視為神童。被送人一個神學院學習,受大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他功名心切,在與世隔絕的學校里拚命學習,沒有半點空閒,身心健康受到損害。同學赫爾曼生性倔強,蔑視功名,為學校不容;而漢斯覺得只有赫爾曼才是知己。漢斯用功過度,身體衰弱,成績倒退;學校把這些歸罪於赫爾曼。赫爾曼被學校開除,漢斯更感孤單,不時受到老師的訓斥和同學的恥笑,之後得了神經衰弱症,無法繼續學業,只得返回家鄉當鉗工為生。社會的歧視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覺得仿佛跌在無情而龐大的車輪下。這是一部控訴德國舊教育制度的小說,被認為有濃厚的自傳色彩。

內容簡介

《黑塞文集?在輪下》主要內容簡介:赫爾曼?黑塞說過:“要敘述我的故事,得從遙遠的過去說起,如果可能,我還要追溯得更遠,直到我孩提時代的最初歲月,以及我遠祖的生平。”黑塞常沉湎於青少年時代的回憶中,追思往昔,用盡全力描繪消逝了的歡樂、悲切、迷惘和煩惱,以及熱烈的企求和憧憬。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常帶有自傳色彩。當然,他的回憶不僅停留在對過去的冷靜觀察,而是一種自我表現、自我分析,他這種探究內心自我的作品意境在德語文學中是出類拔萃的。

媒體評論

這本書包容了一個許瓦本男孩的短暫歷史,他的生活原該平靜而美好,卻被所謂“好心”和習慣勢力的叮怕機器消滅和壓碎了。漢斯·吉本拉特是社會體制的犧牲品,犧牲於他那小市民父親無理解能力的驅趕、刺激和扼殺之下,犧牲在健壯粗魯的市儈精神之下。
——特奧多爾·豪斯(聯邦德國第一任總統)
我讀《在輪下》時,總感覺黑塞懂得兒童和青少年遠遠超過任何一個兒科醫生或者心理學家。
——卡林·斯特洛克(德國作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