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正光

四川著名詩人作家,首批中國長漂成員之一、2001年中國女子珠峰探險隊領隊,與他一起勝利完成探險任務的還有作家、導演沈醉等人。代表作品《倉頡密碼》。

作家黎正光作家黎正
為創作《倉頡密碼》,他行走於黃河、長江流域,遍訪新石器時代華夏文明的發祥之地,親歷生活、長期探索,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想像力,集20年之苦功,終於完成了《倉頡密碼》(上下部),並於2009年由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填補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段歷史空白,開創了倉頡文化學術研究與文化相結合之先河。以史實為基礎的文學創作,莊嚴地向世界宣告:倉頡來自中國,漢字屬於中國。

作品介紹

三十八集歷史電視劇《倉頡密碼》概況
一部中華民族神奇的象形文字誕生歷史
一部華夏遠古原生態部落生活絢麗畫卷
一部催人淚下而又悽美絕倫的愛情故事
一部探索華夏歷史文明源頭的壯麗史詩
電視劇《倉頡密碼》通過距今大約5000年前的炎黃時代,青年倉頡遊歷於華夏大地各部落之間,戰勝一系列艱難困苦,探尋、蒐集創造象形文字的方法,最終成長為一個文化偉人和俠義英雄的故事,講述了華夏文明的起源,反映了我們的祖先尊重改造世界的智慧,表達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精神。
本劇通過主要人物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各部落之間的征戰與融合,凸顯了強烈的華夏史詩般的偉大歷史和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描繪了一幅華夏文明早期階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不僅給人以視覺和精神的衝擊與震撼,還能給人以民族的驕傲與自豪感。
《倉頡密碼》的故事發生於大約公元前5000年前的炎黃時代。此時,華夏文明正處於萌芽階段。各部落之間的征戰頻仍,記事則主要使用結繩記事的原始方法。
神鹿部落的青年倉頡深感結繩記事的不便,決心發明一種更加準確的記事方式。在部落祭司和酋長的支持下,倉頡與夥伴石娃走出部落,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初踏征途的他們在石山上發現了各種神秘的岩畫符號,並因為擅闖其他部落的祭祀禁地而險遭不測。危難之際,倉頡隨身攜帶的小羊皮上,一個神秘的符號——“火”字,鎮住了在場的所有人。
倉頡和石娃得以保住性命,也因此更加發現了文字那神秘而又強大的力量……
在遊歷的路途中,聰明好學的倉頡與夥伴戰勝了重重困難,受到炎帝的賞識,並獲得了白狼部落酋長之女巴英與炎帝之女芹姬的愛情,也受到了別有用心的人的嫉恨與追殺。
逃亡路上,倉頡與狼群相伴,與天地同眠,根據所見所聞和自己對自然的感受,他創造出了一系列與自然有關的象形文字,並漸漸掌握了創造文字的初步規律。
在西陵部落,倉頡了解到了繅絲織綢的諸多情況,不僅與絲綢發明家嫘祖、星象大師金二伯、智者岐伯等人結下深厚情誼,還發明出一些新的具有西陵絲綢部落特色的象形字。
對未知世界的了解,對新生事物的興趣和強烈的冒險精神,已鑄成倉頡生命特質。通過他的努力,相鄰幾大部落結成了聯盟,倉頡也獲得了涿光氏女酋長的青睞。
就在這個時候,戰神蚩尤的出現打破了世間的平靜。為爭霸天下,蚩尤招攬天下賢才,一番唇槍舌戰後,蚩尤深感年輕倉頡的智慧,當他弄清象形字對記載大事流傳後世的作用後,竟施用脅迫手段讓倉頡作了他的史官……
為考察倉頡是否真心為自己效力,蚩尤又派倉頡隨甲鐵將軍去九黎部落探察銅山情況,並要求倉頡畫回地形圖,初嘗戰爭滋味的倉頡不僅畫回地形圖,還顯示出自己的騎射之功。在此期間,涿光和空桑兩部落為弄明有恩於他們的倉頡的生死情況,愛慕倉頡的肖璣女扮男裝到蚩尤部落了解情況卻不慎暴露了自己姑娘的身份,引來一場滔天大禍……
倉頡九死一生完成探查任務,受到蚩尤賞識;蚩尤了解銅山情況後,便定下攻占九黎地界的戰略計畫……沒想到,赤地千里的大旱拖延了蚩尤的出兵時間。面對人吃人的慘狀發生,蚩尤不僅殺了犯事者,還頒布了中國最早的刑法——“五刑”。
星象大師金二伯投靠蚩尤後,又在蚩尤部落深入研究出繼農時“四時八節”後的新曆法……蚩尤為吞併天下,四處率兵攻打其它部落。就在他領兵在外時,他的寵妃竹媛身患重病,被倉頡設法救治保住性命,竹媛為報倉頡的救命之恩,竟以身回報……
凱鏇歸來的蚩尤終於發現倉頡和竹媛的曖昧行為,竹媛用眼淚和誓言騙過蚩尤,保住了自己和倉頡性命……事情終於敗露,倉頡在金二伯幫助下逃離蚩尤部落……
蚩尤要吞併天下,便要戰勝強大的軒轅部落和炎帝部落,他擔心倉頡投入軒轅或炎帝的陣營,派出騎兵追殺……為掩護倉頡逃離,肖璣卻被蚩尤士兵殺死……
就在危急時刻,突然天現異象——雷電不斷、狂風大作,湖上一柱夕光照亮一隻鏇轉飛舟,狂風又將蚩尤士兵刮進湖中……蚩尤將士面對神異之象大驚失色,倉惶逃命……
深秋時節,再度逃亡的倉頡昏倒泉邊,被女媧部落的姑娘們救起。女媧氏酋長摸過倉頡骨相後,斷言倉頡是位奇人。在倉頡隱姓埋名女媧部落間,女媧酋長治好倉頡患疾的腿病,倉頡也了解到女兒國神奇的歷史……
腿傷痊癒的倉頡又踏上了新的尋找記事方法的路途,途中,倉頡拔刀相助,救下險被叛亂者處死的大隗部落酋長,他用曾經學到的醫術治好大隗氏的頑疾嗜鹽症,為感激倉頡也為留下倉頡為部落所用,大隗氏將自己一對女兒送給了倉頡。由於他能力出眾,被大隗部落留下並選為酋長……
當蝸居溫柔之鄉的倉頡,得知軒轅與嫘祖在尋找他時,便毅然尋到有熊部落,見到分別八年的嫘祖和岐伯,也見到大酋長軒轅。他認識到具有雄才大略的軒轅才是他今生要尋找的明主,軒轅也判斷出倉頡不僅是位象形字發明家,還是一位具有豐富知識的智者。
軒轅與倉頡惺惺相惜,倉頡高興地接受了軒轅的邀請,留在有熊部落擔任史官。
為報軒轅與嫘祖的知遇之恩,倉頡辛勤努力潛心發明了不少象形字,並娶了嫘祖溫柔美麗的侍女藜卉為妻。
驕橫的蚩尤為稱雄天下,在征服九黎部落後,又悍然發動對炎帝之戰,軒轅在得到炎帝求救的“龜鷹急報”後,親自帶兵解了炎帝的羊頭山之危,由此,炎黃初次嘗到聯盟的勝利滋味
養精蓄銳勵精圖治二十年的軒轅,當聽說蚩尤已掃平通往他部落的一切障礙時,軒轅已敏感到他與蚩尤的大戰不可避免。為改變過去被動狀態,軒轅再次聯合炎帝組成炎黃聯軍,主動出擊。雙方在涿鹿進行了遠古華夏最慘烈的一場大戰——涿鹿大戰。最終,這場大戰以蚩尤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這場勝利使軒轅成為萬邦之王,也引起了炎帝部落的不滿,在軍師和將軍們的挑唆鼓動下,炎帝陳兵阪泉,組建兇猛的象群軍隊,企圖爭奪涿鹿城,迫使軒轅讓出萬邦之王位置。
面對炎帝步步緊逼的態勢,軒轅忍無可忍向炎帝寫下了“羊皮戰書”,定下在阪泉決戰的時間地點。由於炎帝低估了比自己年輕的軒轅能力與實力,做了精心準備的軒轅終於在阪泉之戰中打敗並俘獲了炎帝,從此,軒轅完成了統一天下部落的宏願,並被華夏民人尊稱為軒轅黃帝。
在軒轅四處征戰和治理天下的進程中,得到了倉頡盡心竭力的輔助,他與陶藝大師寧封子合作,在陶器上燒制一些象形字,讓更多人漸漸了解認識有記事記數功能的象形文字。倉頡和金二伯還帶出一批弟子,使象形字有了傳承之人。為發明出更多有實用價值的象形字,倉頡帶著弟子們,再次踏上探尋考察之路……
最終,倉頡成為華夏人民心中的字聖……

作品評價

作者:禇成炎
長篇歷史小說《倉頡密碼》出版後,在文學界、學術界和網路上引起強烈反響,這似乎有些出人意料,當仔細讀完這部鴻篇巨製後,感覺又是情理中的事。我們華夏文明古國,有著非常豐富燦爛的史前文明,尤其是中華象形漢字是我們傳統文明得以傳承至今的工具,她的誕生和使用,整整影響了華夏幾千年歷史。在中國,雖然研究古文字和甲骨文的專家學者大有人在,但卻沒有一個作家從偉大的象形字發明家倉頡入手,用文學(這是大眾最易接受)的創作方式,來探秘中華象形漢字起源,探秘輝耀華夏千秋的炎黃時代,來全方位展現我們異常豐富的史前文明。正如該書內容簡介所言,“《倉頡密碼》所涉及的考古學、人類文化學、原始宗教、文字學、歷史學、民族學、血族群婚、對偶婚、遠古星象、曆法、中華醫學、伏羲八卦、祭祀巫術、石器陶器、兵器兵法、絲綢玉器、喪葬等等,都足以證明作者創作的嚴肅性、探秘性和涉獵知識的豐富性。”
面對中國文學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此類具有獨特意義的大書,正如著名國學家、教授張昌余先生所言:“《倉頡密碼》是迄今為止唯一以小說體裁張揚漢字淵源的鴻篇巨製,作者在廣搜博集中,演繹華夏民族的真善美;在探幽索微里,解讀中國文化的DNA,其思緒縱橫馳騁而不離主旨,其筆觸神行電邁而堅守本位,全篇布局恢宏而收放自如,人物眾多而富有個性,情節生動精彩,語言莊嚴大氣充滿詩意。”人們常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那些著書立說或研究者的艱辛與耐力,而中國文壇的另類獨行俠黎正光先生卻用二十多年的文化考察研究,來完成他的《倉頡密碼》,就這種精神而言,都應使抱急功近利浮躁心態的文人學者們深思。
我是熱愛中華傳統文明的炎黃子孫,在美國從事的是中美之間的文化交流工作,也是一名學者和文學熱愛者,我想就黎正光先生的長篇小說《倉頡密碼》談點自己的看法,以供天下熱愛華夏傳統文明和對文學有興趣的朋友們共同探討。
關於中華象形漢字起源的必備條件問題
這本是一個非常學術化的問題,既然《倉頡密碼》已涉及到這個重要問題,我就這個問題談談初淺之見。人類在漫長進化歷程中,誕生並出現過的古文字不下上千種,而其中最著名的有古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古希臘腓尼基人創造的比布魯斯字母,還有古印度的“印章文字”和古瑪雅人創造的瑪雅文字,以及中國納西族的東巴文字和古老的彝文等等。中華象形字的出現和發展,肯定也經歷了一個極為漫長的歷史過程,而華夏無數先民為結束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他們費盡心血,才逐步從天地萬物的物像中,悟出象形符號最初的雛形。可以肯定地說,中華象形字是由千千萬萬的華夏先民發明的。誠如黎先生在“創作緣起”中所言,“中國漢字每個字都是創造而成的,其字形、字象、字音、字義都與中國文化緊密相關,都有一些神奇而有趣的故事。倉頡,正是我們華夏遠古收集、整理、發明象形字的集大成者。倉頡身上,體現了我們華夏民族百折不撓、永遠求索不斷創新的精神。”
我認為,面對很多的中國象形漢字,要去追問是誰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明出哪個象形字已不重要,也無從考證。但聰明的作者卻從多年的文化考察研究中另闢蹊徑,他部分捨去學術性要求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採用文學創作中的判斷、推理、合理想像等諸多手段,全面而宏大地展開了洋洋近八十萬字涉及一百多人物命運的創作,這既不臆斷也避免了許多無從考證的學術詰問和誰也無法回答的一些難題。我這樣講是否意味著《倉頡密碼》就僅是文學著作,而無一定的學術意義呢?答案是否定的。
從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開始,研究中國古文字的專家和著作不計其數。其中當代較有影響的有唐蘭的《中國文字學》,李學勤先生的《古文字學初階》,沈懷興先生的《漢字起源四題》和日本藤枝晃先生的《漢字的文化史》等等。就作家而言,黎正光先生卻在《倉頡密碼》中通過故事情節,第一次完整地呈現並提出了中國象形文字誕生必備的三大條件:A、各種岩畫符號的出現;B、各種陶文符號的出現;C、各種契刻符號的出現。試想,如果沒有這三大必備又含有諸多象形元素符號的出現,中國象形文字的誕生會有可能嗎?這既是一個邏輯關係,又是探秘中華象形文字起源的原由問題。中國一些甲骨文研究學者,他們一生精力都用在了辨識解讀甲骨文本身的字形與字義上,當然,這並沒什麼過錯。然而,作為作家的黎先生,卻從文字起源的源頭著眼去研究它誕生的必備條件,僅從這點上講,該書就具有一定文字學研究的學術意義。當然,該書的學術性意義還涉及有中醫的起源、古星象起源、絲綢和古兵法、曆法、圖騰和律呂起源等等。僅從該書每章引言所涉及的書籍看,我想,一個作家不做好諸多知識準備,不完成自身文化知識結構的建構,是難已有質量完成該書寫作的。
如何認識華夏民族燦爛的史前文明
如果不是專家學者,就一般人而言,即便讀完司馬遷的《史記》,讀完神秘的《山海經》等書,要較系統的地講出我們華夏民族那豐富的史前文明,確有較大困難。在我們閱讀經驗中,極難(不知有否)讀到用新聞方式加寫有“背景導語”的小說。黎正光先生絕非故弄玄虛,他為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他所寫作的歷史背景,特在《倉頡密碼》的“背景導語”中給我們作了有益的提示:“在我們藍色星球,人類進化的生命之影已有六七百萬年曆史,當非洲猿人從巨大災變的環境遠離故鄉,人類先祖就開始分別走向遠古蠻荒世界。在中國廣袤的地域,或許巫山猿人和元謀、藍田、北京猿人先後在多地進化之鏈上,呈現過東西方人的基因交流,然而,古人類考古現狀又證明,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我們東亞的人類祖先還有著獨自生存發展的過程與空間…… 面對人類起源之謎,無論非洲起源說還是本地起源說怎樣在用自己的論據解釋人類的起源,也無論原始人群為生存在世界各地怎樣流動遷徙……就這樣,在中國廣袤大地上,有著混合基因的原始人群,又再次發生血緣的交融和漫長的進化,由此誕生了後來的華夏諸族…… 五千年前,我們的先民還處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社會……這個時代,常被人們稱之為炎黃時代……”我想,如果作者對人類文化學和考古學沒一定研究,是斷然寫不出這種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背景導語”。由於《倉頡密碼》內容所涉及年代的特殊性,當我們讀完這樣的導語,自然就會減少閱讀障礙,就會對書中所敘寫的豐富史前文明感興趣,由此產生對我們華夏先人的敬意和對我們民族的熱愛。
讀完《倉頡密碼》,會漸漸明白為什麼我們中華民族由多民族組合而成,在萬物有靈的原始時代,華夏大地主要分布有哪些大小部落,他們的圖騰以及圖騰崇拜觀念對先民有怎樣的影響。在《倉頡密碼》中,作者通過對星象大師金二伯的塑造,使我們了解北斗七星在華夏古星象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以及農時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立秋”季節兩分點的起源。在中華醫術起源中,作者通過對神農炎帝和智者岐伯的塑造,通過對炎帝百草園的描寫,使我們了解中醫在華夏大地有著怎樣悠久的歷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倉頡密碼》用了較大篇幅描寫了華夏遠古最具詩意的西陵部落和絲綢發明家嫘祖。我們中華民族驕傲自豪了幾千年的絲綢發明,除了南北絲綢之路,還有海上絲綢之路影響並豐富了人類的服飾,然而我們許多華夏子孫卻並不清楚絲綢是誰發明的。書中,作者在濃墨重彩塑造象形字發明家倉頡的同時,還為我們塑造了遠古偉大的絲綢發明家——黃帝的正妃嫘祖。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是憑空產生的嗎?古兵法的源頭在哪?流行華夏大地幾千年的各種祭祀和巫術,它的源頭在哪?我們先民怎樣從血族群婚、伙婚、走婚,到對偶婚以及一夫一妻制如何誕生?我們先民最早使用的是什麼樂器,律呂是怎樣誕生的?為啥華夏各民族有如此不同的喪葬形式?玉器為什麼被古人視為神物?長篇歷史小說《倉頡密碼》所涉及的華夏史前文明的廣度問題,是目前中國任何一部小說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正因如此,該書所描寫的內容和塑造的人物,就有了不同於一般小說的文化價值。作者把如此豐富嚴肅的史前文明知識融入故事情節中,這樣就使我們在閱讀快感中還多了些對知識的了解和接受。我想,這是作者借鑑《三國演義》創作方法的明顯目的:枯燥的知識和歷史,一但被文學作品的創造力激活,那她的巨大影響力就會在社會歷史中逐漸突顯!
在此,我想起190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作家亨利克?顯克維奇的獲獎評語:“表彰他作為一個歷史小說家的卓著功績,和對史詩般般敘事藝術的貢獻”。還有前蘇聯1965年諾獎得主肖洛霍夫的獲獎評語:“由於他在那部描寫頓河流域的史詩般的傑作中,以強烈的藝術力和正直的創造性,真實地反映了俄羅斯民族生活的一個歷史階段”。顯然,黎正光先生著力的創作點和對題材的選擇,是受到以上偉大作家啟示的,這種啟示不僅體現在對作品的嚴肅創作里,還體現在他身體力行的數次文化考察探險中。
《倉頡密碼》的語言藝術特色
西方文論家韋勒克曾說:“偉大的小說家們都有一個自己的世界,人們可以從中看出這一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部分重合,但是從它的自我連貫的可理解性來說,它又是一個與經驗世界不同的獨特的世界。”的確,黎正光先生的《倉頡密碼》構築起一個屬於他自己創造的文學世界。在這世界中,不僅有各種人物的喜怒哀樂和複雜命運,還有心理刻劃中透出的人物鮮明性格特徵;不僅有原始野性的愛戀與性愛交織的渾樸古歌,還有愛恨情仇中透出的深刻人性中的善與惡;不僅有華夏史前文明的全景展現,還有慘烈悲壯氣勢磅礴的遠古部落之戰;不僅有象形漢字起源的艱辛與挫折,還有古星象和祭祀巫術諸多的奇異與神秘…… 認真讀過《倉頡密碼》後,留下各種印象的同時,頗覺獨特的是小說的語言特色。
通過了解,我才得知黎正光先生創造了一個不為世人所知的奇蹟,那就是在創作《倉頡密碼》前,他是連一個短篇小說也未寫過的現代詩人。正如詩人、文化批評家蔣藍先生所言:“在我看來,黎正光是中國詩人中唯一一個把“現代史詩寫作”理念貫注到二十一世紀的詩人。從文本角度而言,《倉頡密碼》用詩人特有的感覺弧度,逐漸為我們打開一個極具個人化的詩意視域。小說詩意化創造並非對詩歌語言的簡單移植,而在於能否把這種移植融化在小說獨具的敘事語境之中。”眾所周知,黎先生曾追求“現代史詩”寫作進行過無人區探險考察體驗,《人民日報》還誤發過他的“遺作”。因黎先生曾出版過幾部詩集,所以,這一寫作優勢就自然在長篇小說中顯現出來。可以說,能在近八十萬字的整部作品中瀰漫詩意,並呈現出濃郁的詩人情懷絕非易事,就文本意義而言,在中國漫長的文學史中也不多見。
請看,小說在描寫草原天快亮時的感覺,“時辰的花朵,被夜的縴手舉向黎明。極度睏倦的倉頡,終於在啟明星的注視下睡去。東方天際,苑若一隻巨大的慢慢開啟的蚌殼,透出一線曙色。熹微的晨光中,遠處地平線顯露出黑紫色的山的剪影。吃飽夜草的白馬和黃馬,此刻卻低頭靜立在黎明的晨風裡,仿佛在聆聽草原的心跳……”再請看,同樣是描寫黎明時分的景象,作者給我們展示了怎樣充滿神秘主義手法的詩意描寫,“月黑風高。陰雲與春的萌動和生機對峙著。下半夜的鳳凰嶺,偶爾響起斷斷續續的幾聲狼嚎,被群鹿鳴叫的氣勢逼退。老柏樹頂上,一股濃黑的鏇風在久久盤鏇,不肯離去,仿佛在昭示或期待著什麼。黎明還未告別鳳凰嶺蒼青的睡意,一陣悠揚的骨笛聲從林中傳來。這時,濃黑的鏇風開始升起,悄然向洛河飄去。靜靜的河水之上,濃黑的鏇風變成一道冷凝的霧靄,猛地扎進水中,濺起輝照高高台地的萬道霞光……”如此這般充滿詩意感受的描寫,在整部小說中隨處可見。
在景物描寫中穿插獨具特色的議論,又是《倉頡密碼》的另一特色。請看,“寂靜的白象山宛若一艘巨大的潛艇,在深深的夜海里航行。在這沒有航標無須航標的歲月之海,它來自哪裡又將去向何方,沒人回答也無須回答。無數直立行走的生靈,在酋長的率領下,狩獵、採集、果腹……渾渾噩噩、茫茫然然地挨著自己有限的生命。一代又一代,他們只遵循大自然基本的生存法測,生生不息地與飛禽走獸們一同演奏著古老而悲壯的生命大合唱。”當倉頡深夜在林中的篝火旁研究琢磨新的象形字時,作者又作了這樣精彩的描寫,“火星飛躥,篝火的火苗苑若無數火舌,溫婉而灼熱地舔著倉頡執著的目光,撫慰著倉頡堅毅的嘴角。此時,仿佛那些伴隨倉頡的象形字也隨篝火一同燃燒起來,爾後又幻變成一支升騰而起的巨型火把,照亮了歷史的漫漫長夜,照亮了五千年前我們華夏先民跋涉在野蠻時代的艱難身影……”
黎正光先生曾說,他寫小說受博爾赫斯的啟示較大,要用詩人的眼光探索哲學和歷史的文學性。博爾赫斯創立了文學中的幻想美學,他卻想創立文學中的詩意美學。我想說的是,任何一部有價值的文學作品,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這藝術特色里就包含作家自己使用的文學語言。可以說,文筆冼煉充滿詩意的敘述描寫,正是《倉頡密碼》最具獨特性才情之一。因有了這樣的特色,當我們摒棄浮躁心態閱讀此書時,才能獲得小說中最具詩意的快樂享受。
為中國文學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文學形象
一部偉大作品的成功,縱然需多種因素構成,但對一部長篇小說的成功而言,在諸多因素中,對人物的成功塑造不能不說是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作家能為文學藝術長廊增添全新的文學藝術精典,則是值得我們慶賀的最好理由。
縱觀中外文學史,那些具有宏大敘事結構的偉大作品,她既能體現長篇小說的高貴與尊嚴,又能融入作者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理性思考。中國著名文學評論家李敬澤先生曾說:“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人的命運就是世界的命運,人物帶動著他的整個世界,比如《紅樓夢》,整個世界跟著那個人頹敗下去,《金瓶梅》、《水滸傳》、《三國演義》也是如此。這一點過去很少有人注意到,這恰恰是古典小說的根本精神,現代小說已經遺忘了這樣的志向……”試想,《三國演義》如不能成功塑造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劉備、周瑜等藝術群像,她能流傳至今么?《水滸傳》如不能成功塑造宋江、林沖、武松、魯智深、李逵等藝術群像,她還能在中國民間有如此巨大的影響么?還有《紅樓夢》中對寶玉、黛玉和王熙鳳、寶釵等的塑造,《西遊記》對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的塑造,這些都是公認的中國傳統文學中的藝術典型。
即使是外國文學作品對人物的成功塑造也同樣如此。我們一旦提起《靜靜的頓河》,便能想起格利高力,一講到《戰爭與和平》,就能想起安德烈與娜塔莎;每當提及《巴黎聖母院》,便能想起美女愛絲美拉達和敲鐘人卡西魔多;還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約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克利斯朵夫,《百年孤獨》中的布恩迪亞家族和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奧瑟羅等藝術典型群像。
縱然是中外文學史的各種藝術典型全景展現,似乎也難覓到類似《倉頡密碼》中倉頡這一全新的藝術典型。在這部作品中,作者通過倉頡複雜又充滿人性的成長史,為我們塑造出既是偉大發明家又是俠義英雄融合為一體的藝術典型。倉頡的藝術真實性還在於作者在深入研究史前文明的基礎上,沒有將倉頡概念化和臉譜化,而是通過無數真實感人的故事,通過倉頡常掛嘴邊“媽的族”這種華夏遠古特罵,將血肉之軀和靈異智慧的倉頡性格,在遊歷天下部落時所遭遇的事件中全方位展現出來。他有恨有愛,有缺點有毛病,遭遇挫折困苦時也動過放棄發明象形字的念頭,突遇險情時也產生過貪生的想法,面對惡行也有忍氣吞聲之時…… 但他一生楔而不捨追求象形字的發明創造,無數次的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輔助軒轅黃帝統一天下部落,希望結束部落戰爭為天下民人造福。作者通過倉頡一生跌宕起伏的傳奇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倉頡這一既是文化偉人又是俠義英雄的藝術典型,這不能不說是《倉頡密碼》的成功之處。因為,我們從倉頡身上看到了百折不撓、永遠求索的民族精神。 我深信,倉頡作為有著巨大勵志作用的藝術典型,將會深刻影響我們華夏子孫,永遠啟示那些有著強烈創造力和願為科學文化事業奉獻一生的人!
《倉頡密碼》的民族性和史詩性價值
何有文化良知的中國人,都希望看到我們中國的本土作家,用自己民族的語言、思維方式寫出真正屬於中華民族的史詩性鴻篇巨製。外國文學界一直對中國現代長篇小說存有不屑一顧的感覺。我曾在國內外許多文化交流中多次聽說,西方漢學家和文學評論家,他們幾乎都有同一看法,就是我們小說或詩歌創作中自以為“先鋒”的意象派,神秘主義、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甚至後現代主義等等,大都不過是學西方形式上的“模仿”之作,幾乎都缺少本質意義上的創新與發展。當然,這對上世紀八十年代已封閉多年的中國文壇來講,似乎有些苛求。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如果我們還拿不出屬於真正本民族引以自豪的“民族性”作品,那就真令人遺憾了。
當我讀完《倉頡密碼》後,幾次與黎先生交流中,黎先生就坦言:“我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誕生了想寫出華夏民族史詩的想法,為此,才特地開始探險考察長江之源無人區和荒原大漠與原始森林,甚至還考察了新石器時代的諸多文化遺址,我想從華夏文明源頭梳理我們的文化之根。”我問過他,既然有寫本民族史詩的想法,你有這方面的理論準備嗎?爾後,他拿出他的《時間之血》詩集,指著其中關於“現代史詩”的理論文章說:“我在當初考察長江時就在思考這個問題,並在考察中記下一些想法,回成都後就整理出一篇幾千字的文章,1986年發表在貴州省的《山花》文學雜誌上。”我又問,這篇關於“現代史詩”的文章跟你《倉頡密碼》有關係嗎?他又爽快說:“嗨,關係大著哩。我在此文章中對現代史詩有五條界定:1、生命意識——指人對宇宙世界的各種深刻的生命體驗;2、歷史意識——指包容於積存在詩人意識中的歷史文化和歷史進程意識;3、哲學意識——指史詩中深刻的理性力量和哲學思辨能力;4、結構意識——指包容詩的形式與內容的複雜而有序的實體;5、現代意識——指現代最本質最深刻的人類現存意識和現代精神。雖說我沒寫完我所追求的現代史詩《迷川》三部曲,但我已把這種理念植入我對《倉頡密碼》的創作追求中了。”
我翻閱黎先生的《時間之血》不禁沉思:他是個追求現代藝術的現代詩人,為何又寫出反差如此巨大的《倉頡密碼》?爾後,我又問道:“黎先生,你是一位現代主義詩人,為何寫出這部內容和形式完全屬於中國式的傳統之作?”他回答我說:“這是由題材決定的。當初我從考察長江之源開始,就是想從華夏遠古文明開始探索我們民族的文化之根,當時是尋根文化熱嘛。可後來我又覺得用詩不好表現遠古的許多人物與事件,還有眾多的發明創造,如果寫抽象了一般人不好理解,寫得太具象又缺少詩意。十年前,我就下決心要用小說文體寫出我們華夏民族的史詩。炎黃時代是華夏歷史上第一個極為重要的史詩時代,漢字是我們文明傳承最主要的工具,倉頡又是發明象形字的集大成者,所以我就決定從倉頡入手研究史前文明,最後完成了《倉頡密碼》的創作。”
顯然,《倉頡密碼》的作者在寫作前,不僅思考了史詩性寫作必備的條件與因素,而且還研究了長篇小說的宏大敘事結構和內容、題材諸多重要問題。在這滿世界充斥瑣屑、媚俗、雜亂、怪誕甚至低俗的文學垃圾時,黎先生卻作了極為認真嚴肅非快餐式的寫作追求。《倉頡密碼》的主題和內容嚴肅得讓人不由頓生敬意,他解讀的是既重要又恰是許多人不太清楚的華夏史前文明的起源,告訴我們的是遙遠的部落兼併統一刀光劍影的炎黃時代,描述的是中華象形文字起源的漫長過程和幾大重要條件…… 難道《倉頡密碼》僅僅是為圓黎正光心中那個“寫出一個民族的史詩”的莊嚴之夢?
我想,任何捧著厚厚上下兩卷《倉頡密碼》的人,都有沉甸甸的厚重之感。著名作家莫言曾說:“長篇小說不能為了適應那些根本不懂命運和苦難為何物的讀者,而縮短自己的長度,減少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難度。長篇越來越短,與流行無關,與印刷和包裝無關,與利益有關,與浮躁心態有關…… 長度、密度、難度是長篇小說的標誌,也是這一偉大文體的尊嚴。長篇小說沒有必要為了適應某些讀者,把自己變得短、淺、媚、俗,就像大象沒有必要為了適應某些動物而改變自己的體形和性格一樣。”對長篇小說的創作態度,我非常贊同莫言先生有見地的看法。我認為,一個民族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一定會倍加重視文化建設和藝術的發展。當前祖國大地出現的國學熱、文化熱,國家對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重視等等,都足以說明真正文化藝術回歸併發揚光大的時代已來臨,那么,個別作家寫出具有史詩般份量的著作也是歷史的必然。
黎先生在一些文學交流場所曾說,一個真正有追求的作家應有“精英創作意識”,有人要他對這種意識作出解釋,他說:“精英創作意識實際就是作家創作價值取向上的差異。一些缺少創作才華的人為滿足低級趣味的需求,寫出一些低俗甚至完全是文化垃圾的東西,他們追求的是能賺取銀子便成。道義感、正義與良知,崇高與神聖——這些人類發展中的文化核心價值元素似乎與低俗寫作者無關。娛樂性不等於無聊和低俗。即使窮困一生,我也決不寫那種低俗無聊得沒有任何文化藝術價值的東西!”針對這個問題,評論家李建軍說得好:“一個人也許可以給大家帶來許多快樂,也許可以製造出巨大的新聞話題,但他永遠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文學作品。”
詩人、文化批評家蔣藍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說:“黎正光的出現,《倉頡密碼》的出現,是否意味著漢文化的還原,就是向著以人的價值、意義世界的主題的還原,向人文世界的文化視域的還原,以及反思的文化世界功能的還原?而這種還原,至少黎正光做出了富有深意的探索,是值得肯定的。”思索蔣藍先生的評定,當我再次體味《倉頡密碼》在“創作緣起”中的某些段落,我倍加意識到黎正光是中國文壇的孤獨另類,他有著傳奇的人生和對作品題材選擇的獨特視覺,他用二十年的文化考察研究和生命體驗成果,向世界捧出一部莊嚴大氣之作,向我們展示了作品宏大的結構和眾多歷史人物,以及那富有特色用原生態創作方式對祭祀、遊牧、漁獵、農耕、醫術、絲綢、星象、死亡、圖騰和對遠古部落戰爭的描寫,無不給人留下大氣磅礴、撼人心魄的藝術震撼力。從某種意義上講,黎先生用學者般心血和藝術才華復原了那段朦朧的歷史影像,讓她清晰地還原給我們當今的華夏後人,他不愧是人民的功勳作家。
歷史在前進,文學在發展。《倉頡密碼》也決非是一部十全十美的鴻篇巨製。我認為,在刻劃塑造主要人物性格特徵時,對個別次要人物的刻劃就略顯粗放。如姜緲祭司、空林女祭司和力牧、風后將軍等。另外,書中既然寫的是史前時代,其中多處涉及原始性愛場面的描寫就使人感到拘謹而缺了些原始野性味。對中醫和古星象起源問題,如再多增幾處具有故事細節的描寫就更使人感到過癮……
面對世界,在模仿複製下載拼湊成風的社會裡,我們從嚴肅原創文本《倉頡密碼》中,用心靈觸摸到一種既含詩意又具神聖的文化語境,而這種語境的基礎與氛圍都彌散在中國味的文學想像力與創造力中。由此,我們也再次見證了什麼是文學的藝術品質。對文壇而言,《倉頡密碼》以其獨特性已充分體現出她的學術意義和文學價值,我認為,該書更重要的意義還在於她的啟示性。英國女作家伍爾芙曾說:“我們同時代的作家們所以使我們感到苦惱,乃是因他們不再堅持信念。”文學批評家謝有順先生也說:“沒有信念,就無法誕生一種貴重人格,甚至無法逃避哪怕是渺小利益的襲擊,這很可悲。而我是越來越看重寫作者的人格力量的。一切的寫作問題,其實都是寫作者自身的問題;一個破敗的人,無法建立起任何值得信任的寫作。”從堅持文學信念這一觀點上講,我衷心希望中國文壇,出現更多更具份量對人類文明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大氣之作。
(作者系美國國際文化科學院院長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常務主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