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腸炎病防治技術

3、防治方法①控制好水質,保持良好的池塘環境條件,魚種下塘前用2%~3%的食鹽水浸浴。 ②堅持“四定”投餌,不投餵霉變、腐敗的飼料;鮮活動物餌料用2%~3%的食鹽浸浴消毒後投喂,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1%食鹽或大蒜汁。 ③發病池用三氯異氰尿酸0.2~0.3毫克/升進行水體消毒。

1、病原與流行情況

病原是點狀產氣單胞桿菌。對魚種和成魚都有危害,主要危害成魚和親魚,流行於6~9月,苗種主要在5~6月發病。

2、症狀

病魚獨游,腹部膨大,肛門紅腫,輕壓腹部,肛門有黃色黏液流出,解剖可見腸內無食(稱“空腸”),食道和前腸充血發炎,嚴重者全腸發炎呈淺紅色。

3、防治方法

①控制好水質,保持良好的池塘環境條件,魚種下塘前用2%~3%的食鹽水浸浴。
②堅持“四定”投餌,不投餵霉變、腐敗的飼料;鮮活動物餌料用2%~3%的食鹽浸浴消毒後投喂,並定期在飼料中添加1%食鹽或大蒜汁。
③發病池用三氯異氰尿酸0.2~0.3毫克/升進行水體消毒。
④用腸炎靈等內服藥配合殺菌王、百毒淨等外用消毒藥治療,連續3天。

(本文已被瀏覽 2109 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