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龍芽

黃花龍芽,別名黃花敗醬、野黃花等,多年生草本,高達150cm,根有小毒,廣布於全國務省區,朝鮮、蘇聯、日本也有。

種中文名: 黃花龍
種拉丁名: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Ex Link
種別名:黃花敗醬、野黃花、山白菜、黃花草、敗醬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高達150cm;莖枝被脫落性白粗毛,地下莖細長,橫生,有特殊臭氣。基生葉成叢,有長柄;莖生葉對生,葉片披針形或窄卵形,羽狀全裂或深裂,頂端裂片較大。聚傘圓錐花序傘房狀;總花梗方形,兩側2棱被白毛;苞片小;花較小,黃色;花冠上端5裂;雄蕊4。瘦果橢圓形,有3棱,無膜質增大苞片。花期7~9月。
分布:廣布於全國務省區;朝鮮、蘇聯、日本也有。
生境:生於山坡草叢中。
毒性:根有小毒,小鼠腹腔注射根的氯仿和甲醇提取物400mg/kg,出現呼吸困難,驚厥死亡[A-25]。
化學成分:根和莖含三萜齊墩果酸(oleanolicacid)、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及—多種皂甙黃花敗醬皂甙A,B,C,D,E,F,G(scabiosideA,B,C,D,E,F,G)、敗醬皂甙C1,D1(patrinosideC1,D1)[1-4]。還含有生物鹼、鞣質等化合物[5]。根中尚含有揮髮油,具有鎮靜和催眠的作用,已從中分出敗醬烯(patrinene)(94—1)、異敗醬烯(isopatri—-nene)(94—2)及異戊酸等成分[6]。
科中文名:敗醬科
科拉丁名:Valerianaceae
本科概述:本科約9屬350種,大部產於北溫帶。我國有3屬約42種,南北均有,有些種可入藥,無重要有毒植物,黃花龍芽和蜘蛛香等少數種有小毒。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