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越桔(原變種)

黃背越桔(原變種)

葉柄短,長2—5毫米,密被淡褐色短柔毛或微柔毛。

黃背越桔(原變種)

種中文名:黃背越桔(原變種)
種拉丁名:Vaccinium iteophyllum Hance var. iteophyllum
海 拔:400-1440(-2400)
中國植物志:57(3):122
組中文名:壇花組
組拉丁名:Sect.Eococcus Sleumer
屬中文名:越橘屬
屬拉丁名:Vaccinium
亞科中文名:越桔亞科
亞科拉丁名:VACCINI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鵑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幼枝被淡褐色至銹色短柔毛或短絨毛,老枝灰褐色 或深褐色,無毛。葉片革質,卵形,長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4—9厘米,寬2—4厘米,頂 端漸尖至長漸尖,基部楔形至鈍圓,邊緣有疏淺鋸齒,有時近全緣,表面沿中脈被微柔毛, 其餘部分通常無毛,稀被短柔毛,背面被短柔毛,沿中脈尤明顯,側脈纖細,在兩面微突起; 葉柄短,長2—5毫米,密被淡褐色短柔毛或微柔毛。總狀花序生枝條下部和頂部葉腋,長 3—7厘米,序軸、花梗密被淡褐色短柔毛或短絨毛;苞片披針形,長3--7毫米,被微毛,小 苞片小,線形或卵狀披針形,被毛,早落;花梗長2—4毫米;萼齒三角形,長約1毫米;花冠 白色,有時帶淡紅色,筒狀或壇狀,長5—7毫米,外面沿5條肋上有微毛或無毛,裂齒短 小,三角形,直立或反折;雄蕊藥室背部有長約1毫米的細長的距,藥管長約2.5毫米,約 為藥室長的4倍,花絲長約1.5—2毫米,密被毛;花柱不伸出。漿果球形,直徑4—5毫 米,或疏或密被短柔毛。 花期4—5月,果期6月以後。

產地分布:

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400—1 440(--2 400)米的山地灌叢中,或山坡疏、密林內。模式標本采自福建

配圖

黃背越桔(原變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